创新、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系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集群论文,区域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创新是现代经济中无处不在的现象,从实践上看,构成经济的所有组成部分,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发现学习、搜寻和开发的持续过程,结果是出现了新产品、新技术、新组织和新市场,在经济领域的某些构成部分,这些行为(创新)可能是缓慢的、渐进的和逐步增加的,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创新依然存在(Lun-dvall,1995)。[1]
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而言,持续的产品和过程创新至关重要。这些创新是如何产生的,创新过程是如何成功的,这些都是重要的问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创新通常是企业及其周围其他行为者长期持续的合作和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行为者包括顾客、生产商、转包合同提供商、顾问、政府机构、研究机构和大学等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创新是如何产生的,系统论的考察方法尤为适宜。其中一个关键的概念是创新系统,原则上,创新系统可以被定义为创新过程中所有相关行为者相互作用和合作的系统。
可以从不同的区域水平上区分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日益引起重视,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一是创新系统在区域水平上更容易观察到,因为创新的行为者之间接触的频率随着距离的延长而减少;二是区域经济环境和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对于企业创新的作用非常重要,对于每个不同的区域而言,非正式的常规程序和道德规范对企业行为及其与其他行为者之间的合作方式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三是隐性的和非系统化的知识在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认识,而这些知识的交换要求面对面的接触和相互接近;四是关注国家创新系统,重要的有利于创新过程的区域现象有可能被忽略。因此,区域创新系统是分析创新系统的最合适的实体。
在不同的区域、产业集群和产业中,区域创新系统有不同的特征,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系统和传统产业的创新系统是不同的。而且,由于区域的独特性所导致的常规程序和道德规范的不同,即使两个区域具有相同的产业结构,创新系统可能因此而不同。许多具有多种经济行为的大型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与中小区域的创新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不同。
上海要坚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如同上华山只有一条路一样,上海下一步的发展也只有唯一的一条路,就是依靠科技,依托科教兴市来深入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在这一进程中必须有良好的区域创新系统与之配套。
二、创新的线性模型和相互作用模型
创新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具有崭新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个新过程、新产品、新思想或者是新实践,根据熊彼特的看法,它是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新的生产函数)。对创新的直接定义有如下不同的定义:Bannock(1992)[2] 认为创新是将新产品和服务投放市场以及生产这些新产品和服务的手段;Black(1997)[3] 认为创新是一种新观念在经济上的运用;Suranyi-Unger(1982)[4](P194) 认为创新是产品生产过程中变化的实施或者是新类型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出现。这些定义都强调了创新的重要属性,即创新必须在市场上得以运用,创新必然包括商业化的过程。Freeman(1998)[5] 认为创新具有双重含义:创新既表现了新产品或新过程的问世日期,同时又描述了一个发明或者是一组发明如何商业化的整个过程。因此,区分创新和创新过程非常必要,尽管创新过程比创新本身要重要得多。
现代创新的相互作用模型认为创新是包含了多种行为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和传统的创新的线性模型完全不同,线性模型是基于研究和开发要素是创新的关键的信念,它认为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产生创新的能力完全不同,大型企业能够创造大量的利润使它们能够支付大量的研究和开发费用,而小型企业没有能力支付研究和开发费用,因此,小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导致了较低的创新活动。线性模型描述的创新过程是单向的有次序的过程,如图1所示。
附图
图1 创新的线性模型
从图1中可以看出,创新过程链条发端于基础研究,即正式的研究和开发行为,随后是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最后是产品的商业化过程,使得创新过程结束。根据创新的线性模型,更多的研究和开发活动将有更多的创新,其政策含义是产生更多的创新,依赖于研究和开发要素的促进。而且线性模型强调的创新倾向于产品创新。
线性模型在现代遭到了广泛的批评,特别是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创新的过程并不是如线性模型所描述的那样是有顺序的,创新过程并不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发生,而且创新过程的起点并不必然是基础研究,而可能是市场、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中的任何一个阶段。同时,线性模型关注的只是产品创新。这些批评促使研究人员转向了创新的相互作用模型(非线性模型)。
创新的相互作用模型强调创新过程的上游(技术相关领域)和下游(市场相关领域)之间的反馈效应,创新相关行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网络协议以及创新过程中产业设计的中心作用)之间的多重相互作用。根据相互作用模型,创新并不是按照某种顺序产生的,企业的创新能力取决于企业与企业和其他行为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图2显示了创新的相互作用模型。
附图
图2 创新的相互作用模型
从图2中可以看出,创新的相互作用模型和线性模型之间的区别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首先,并不只是有从研究到商业化这样的一个过程,相反,在所有的创新阶段中,新观念都有可能产生和发展,包括在产品阶段;其次,基础研究并不只是创新发端的唯一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基础研究和创新无关;第三,研究结果并不只是在创新的初始阶段得以运用,研究结果可以在创新的所有阶段都得以运用;第四,基础研究和商业化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在创新的所有阶段都存在反馈环节,并不是象线性模型所描述的那样的线性关系;最后,线性模型低估了创新过程中所包含的个体的贡献,认为创新只是基础研究人员做贡献,而相互作用模型强调创新在所有的阶段都可能出现,创新过程中所参与的个体都可能做贡献。
三、区域创新系统
研究区域创新系统,必须理解区域的范围、创新系统的含义以及区域创新系统的分类等基本问题。
(一)区域的范围
在区域创新系统的文献中,难以找到关于区域的明确定义,Cooke等人(1997)[4](P119) 认为,区域应该是相对一个国家的范围要小,拥有与国家和其他区域明显不同的超地域的行政、文化、政治和经济力量以及内聚性。这一定义表明,区域并不必然是由政治疆域决定的,但区域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存在将系统连接在一起的纽带,系统内的行为者之间经常性地相互作用。Hauknes(1999)[7] 认为,内生创新的系统论方法强调了经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信息交流的必要性,定性的信息交流不仅包括单个独立市场的信息交流,而且包括一般的信息交流,区域行为者之间的以某种网络方式进行的信息交流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前提。因此,区域和功能区域相同,功能区域的重要特征是经济相互作用的高密度以及由经济网络和基础设施网络相连接的接点所构成。所以,功能区域的边界可以通过图3 得以表示,主要由经济相互作用的频率和密度所决定。
附图
图3 功能区域的划分
经济相互作用的典型例证是区域内的贸易和劳动力交流状态,而劳动力的交流状态是实证研究过程中定义功能区域的重要指标。因为在一个功能区域内部,雇主和雇员之间创造了经济网络联系的基础,区域的网络中镶嵌了知识流,所以劳动力市场显得比较重要。国外的文献通常将劳动力的交流状态描述为由地理模式和组织耦合所构成的相互作用要素的结构(Johansson,1993)。[8] 而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劳动力的交流状态是由户口限制条件所决定的,如上海地区的区域创新系统。
(二)创新系统的含义
创新系统的概念是基于创新的相互作用模型的,这一概念的关键是经济体(区域或者国家)的创新能力不仅取决于单个独立的行为者(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组织),而且取决于它们作为一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创新的企业事实上是一个与便利创新过程和对创新过程做出贡献的行为者群进行相互作用的行为者,行为者群包括了购买者、销售者、提供商、当地政府和中介组织等。因此,企业在创新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外部的资源,只有成为一个系统的组成部分,才能获得外部资源。创新系统概念的基础由以下观点所构成:创新系统强调企业只不过是公共机构和私人部门所构成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公共机构和私人部门之间的行为和相互作用激发、改变和传播了新技术;创新系统强调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无论是正式联系还是非正式联系);创新系统强调信息资源在机构之间的流动;创新系统强调学习是关键的经济资源。
Asheim和Isaksen(2002)[9] 指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外围组织所支持的区域集群,他们认为,原则上,区域创新系统由两个关键的行为者所构成,一是区域核心集群中的企业,二是创造制度基础设施的机构,之所以将关注的重点转向集群,是因为集群揭示了系统论方法中的关键因素——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学习。集群可以定义为一定数量的企业(相同产业)在某个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在每个集群中,企业之间存在广泛的信息和技术交流,企业共同分享劳动力市场和投入要素市场。集群的重要特征是它产生了地域经济,许多相类似产业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引起了专业化劳动力的需求,产生了劳动力市场储备,为企业劳动力的供给提供了保证;许多相类似的企业集聚在一起产生了知识外溢效应(知识的非正式扩散),知识外溢效应在相互邻近的企业之间能最有效地流动,这对于创新而言至关重要,因为创新过程所必须的知识通常是隐性的,而隐性知识通常是以非显性的方式存在,人和人之间的面对面接触是必须的。技巧和企业内部的常规工作是典型的隐性知识,其形成和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地区的社会和制度环境,非正式的口头信息同样是隐性知识,一些研究表明非正式的口头信息来源是成功创新的关键之一(Karlsson,2001)。[10] 综上所述,地理位置的相互接近是创新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必要区分知识的外溢效应和知识的转移,前者是知识的一种外部效应,而后者是经济代理人之间知识有计划的转移行为。它们之间的区别类似于发明的租金和观念的外溢效应,发明的租金是发明者将其发明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转让给其他生产商,而观念的外溢效应是发明的观念在没有补偿的条件下的外溢。相互邻近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相对而言比较方便,但和知识的外溢效应是不能替代的。个体要想吸收他们所获取的知识,必须接受相关的训练,Bottazzi和Peri(1999)[11] 在研究欧洲的知识外溢效应的过程中发现,相对而言,知识外溢效应在技术相类似和地理位置接近的区域之间要强烈,这表明,某个区域采纳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部分取决于该区域的教育和工人的素质。
Wiig和Wood(1998)[12] 强调一个区域内部的相互信任和集合的隐性知识在某种程度上能激发创新行为,相互信任便利了知识的交流,减少了不确定性,而集合的隐性知识方便了技术交换等。而这两个因素在集群中最容易发展,每个集群发展了其独特的规则和规范,包括惯例和知识产生、发展、交流和解释等方面的规则,这些规则和规范产生于分享的技术文化以及劳动力市场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流动,这些规则和规范使得一个区域内的个人和企业比较容易形成信息交流。综上所述,集群确实具备了创新的系统方法所强调的属性,集群是一个区域创新系统的良好基础,图4总结了上述讨论,并列示了一个完整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附图
图4 完整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从图4中可以发现,一个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由该区域集群的核心企业所构成,其外围是支持和补充企业,正的外部效应及其相互依赖性便利了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知识外溢效应。制度环境决定了游戏规则,如基础设施、激励机制和资本等要素在企业的外围,所有的这些之间相互作用是创新过程发生的原因。
从图4中可以发现,大学、 产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大学是知识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政府是正式规则的决定者和部分的金融提供者,Etzkowitz和Leydesdorff(2000)[13] 将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归结为三维螺旋关系,他们认为,三维螺旋关系产生了创新的过程、创新的知识基础和制度环境以及很多处于三者界面之间的复杂组织。大学在产生新技术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当新技术引进时,三个部门组织之间的协作便利了产业转换。大学能在相当程度上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大学的存在影响了企业地址的选择,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它们认为大学是新技术和新知识的重要来源。实证研究表明,在某个区域内,大学的科研对该区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了正的外部效应,区域的知识基础关键取决于是否存在研究型的大学。
综上所述,区域创新系统功能发挥的必要条件是代理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集群的方式完成的,独特的生产结构对于区域创新系统来说是重要的。知识提供者的存在并不是区域创新系统产生的前提条件,区域创新系统存在的充分条件是系统内部的行为者相互之间能产生和扩散知识。区分不同的区域创新系统的主要标志有:知识是如何产生的、知识产生的种类以及系统内的相互作用是如何组织的。
四、结论和政策含义
创新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象传统观点所认为的那样,是线性发生的,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到产品开发到产品商业化的过程,创新的产生和发展事实上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其他行为者之间的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内创新的主体(某个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区域内其他行为者(特别是学习组织和政府)之间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区域创新系统,不仅有利于创新的产生和发展,而且可以从中发现政府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要作用。
上海产业要乘势而上大发展,关键就是要依托科技创新,深入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也是上海进入新世纪后反复强调的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只有花大力气走通“华山天险”,上海产业才能由重投入、重规模转变为重知识、重创新,由拼成本、拼有形资源转变为拼智力、开发无形资源,大大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更多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新的产业优势,从而获得更多的新商机。而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政策必须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区域创新系统的相关政策必须发挥关键作用。
政府机构的主要功能和政策制定者的主要任务有以下方面:一是降低提供信息的不确定性,二是调节矛盾和加强合作,三是提供激励机制。这些对于创新系统而言同样重要,但创新系统需要更多的独特的政策。原则上,区域创新系统的政策应该考虑图4中的所有因素,譬如,风险资本的可进入性和物质基础设施等。但其中的一些可能相对而言更加重要,如教育是区域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为了吸收和发展新的知识和技术解决方案,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区域创新政策必须能够吸引熟练劳动力,建立区域知识提供者(如大学和科研机构)。要发展理想类型的区域创新系统(区域网络型的创新系统),隐性和当地的知识必须和正式的知识(如研究和开发能力)相结合,所以,加强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政策必须关注的重点。如果一个区域很小,不能建立当地的研究型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和其他区域的知识提供者建立联系就非常必要。
只有知识提供者并不能足以保证区域创新过程的成功,创新的系统方法论强调知识提供者和商业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合作,因此,政策制定者必须努力建立大学和企业之间的网络联系,并将区域公共机构和它们联系在一起,即建立良好的大学、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三维螺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三个部门共同协作,开创新的科研项目。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企业家之间需要知识交流的场所,以获得知识的外溢效应,特别是隐性知识需要经常的面对面的接触,所以,政策制定者通过建立社区、舞台和其他的安排以创造企业之间面对面接触的机会,从而保证知识的外溢效应的获得。
强调知识外溢效应的重要性,政策制定者必须注意平衡新知识的公共性和私人属性,以避免“搭便车”问题的出现。害怕首先创新被模仿是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中的最具限制性的要素,这就意味着过于有效的激励外溢效应的创新政策可能对企业创新具有负的效应,因为如果新知识在过短的时间内被公开,能被免费地使用,就没有企业愿意投入大量的成本开发新产品。
总之,上海要走通华山一条路,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和政策制定者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一是发展区域性的知识提供者或者建立企业的外部知识来源;二是吸引熟练劳动力和加强劳动力的培训;三是建立负责考察与区域重要集群相关的市场和技术的机构;四是促进政府、知识提供者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五是建立正式的和有计划的网络,加强企业之间的沟通;六是保证风险资本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