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论文_罗生平

浅谈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论文_罗生平

罗生平(理县上孟小学 四川 阿坝 624000)

摘要: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方式,又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激发探究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基础;准备实用的实验器材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关键;实验数据或现象分析、整理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051(2019)01-0176-01

小学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手段,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科学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小学科学教学就是指导学生象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大自然中的奥秘。它与科学家所经历的科学活动极其相似,都要经历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订研究计划、通过观察实验制作、查阅资料、搜集证据、进行解释、得出结论、并用语言文字交流等。探究性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实现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没有科学探究的过程就不可能有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几点体会。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教师、对学科的学习态度。传统教学中过于重视教师的教学地位,而忽视学生的学习地位,将教师塑造成知识与真理的化身,是高高在上的教者,神圣不可侵犯。教师的任务就要将书本知识进行传授,教师与学生处于教与学的对立面上,教学只是教师一方的活动。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是神圣的,学生对教师充满恐惧与畏惧,学生在教师眼中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对学生更多的是管理与控制,这样使得师生关系日益紧张,越行越远,这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但是在学生学习活动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前提与基础。我们要激发与培养学生对科学课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而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必须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是平等。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有着独立的个性与人格,他们不是成人的附属,而是与成人一样具有平等人格的个体。在学习中,我们要尊重学生,将学生视为与自己平等的学习体,激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对教师、对学科学习彻底改观。二是民主。教室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讲堂,而是学生与教师共同的学堂。在课堂上不能只有教师一个人的声音,而是要真正体现教学的民主性,让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言,让课堂上拥有更多的教师与学生的声音。三是和谐。教学是知识互动与情感沟通的过程,单一的智力活动会给教师与学生的学习带来负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以说,情感是一味调剂品,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与精神负担,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充满愉悦与轻松,让教师与学生从对方情感与情绪的反映上得到正面强化。

二、充分运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科学课是一门以观察与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既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同时又是学生展开探究活动的重要途径。观察是思维的门户,在科学课教学中学生的观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探究活动的深入。学生只有学会观察,才能获取更多直观的信息,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推动学生展开探究性活动。如果学生不会观察,无法获取信息,那么就无法展开探究性活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实验教学,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我们还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观察,在观察中积累丰富的知识,以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如在学习四季春夏与秋冬这一内容时,我收集四季具有典型代表的图片与视频等,在课上进行播放,学生都知道是四季的图片,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去观察。此时就需要我们对学生加以引导,可以就描写春天的图片采用问答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然后让学生自己来进行夏秋冬的观察,并让学生回忆自己对春夏秋冬四季的印象,课后让学生就其中的某个季节来写观察日记。这样的活动集学生的观察、语言与思维于一体,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更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观察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会观察,为探究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是探究的动力。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使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性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为学生设计富有趣味性与探索性的问题,将学生带入特定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进入求知的愤悱状态,提高探究的主动性、主体性与自主性。如在学习《磁铁》时,我向学生展示一张优美的包含各种花的大图片,用曲别针夹住剪切的蝴蝶,问学生:“谁可以让这只蝴蝶飞舞于百花园中?”学生非常活跃,都要求来试一试。我选取其中几个,但是他们都以失败而告终。此时我告诉学生,我可以做到。学生充满了好奇与惊讶。我将磁铁放于图纸的后面,蝴蝶真的动起来了。学生纷纷表示不可思议,产生强烈的探究其中奥秘的动机。许多学生已经注意到了我手中的磁铁,此时便将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点全部集中在磁铁上,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探究,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会探究的创新型人才,在科学课教学中我们深入落实新课程“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与原则,诱发学生探究动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真正掌握探究的方法,学会探究,在探究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在探究中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蒋翎. 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J]. 读与写,2006,Z1:114+126.

[2]王乃干.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如何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6:68.

[3]王政. 略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 基础教育研究,2011,18:60.

论文作者:罗生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月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论文_罗生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