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竹市人民医院 618200
摘要:目的:探讨曲美他嗪片与地尔硫卓片联合治疗冠心病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89例冠心病性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8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吸氧、降脂及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片,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尔硫卓片,比较两组ST段下移值、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后心电图疗效、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ST段下移值、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及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AQ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卓能有效降低治疗后发作次数及频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冠心病性心绞痛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曲美他嗪;地尔硫卓;冠心病性心绞痛;应用效果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本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曲美他嗪和地尔硫卓,现将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9例冠心病性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男58例,女31例,年龄在49-75岁之间,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将8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7例,男30例,女17例,平均年龄(65.2±2.4)岁,心绞痛病程在1-5年之间,平均病程(3.3±0.5)年,NYHA心功能分级在Ⅱ-Ⅳ级之间,合并高血压者19例,糖尿病者5例,观察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63.9±2.8)岁,心绞痛病程在1-4年之间,平均病程(2.9±0.6)年,NYHA心功能分级在Ⅱ-Ⅳ级之间,合并高血压者15例,糖尿病者4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吸氧、静息、降压药、降脂药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急性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曲美他嗪片,单次口服量为20mg,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用地尔硫卓片,单次口服量为30mg,3次/d,4周为1个疗程,连续给药3个疗程[1]。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ST段下移值、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后心电图疗效、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心电图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类,显效即指治疗后心电图完全恢复正常,有效即指治疗后ST段值上升0.05mV以上,或T波倒置减少50%以上,无效即指心电图相比治疗前无变化,将显效及有效例数视为总有效率[2]。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类,显效即指治疗后心电图及临床症状均恢复正常,显效即指治疗后心电图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仍未恢复正常,无效即指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无变化,将显效及有效视为临床总有效率[3]。生活质量采用西雅图生命质量量表(SAQ)进行评价,该量表从心绞痛发作、疾病认知、活动受限、病情稳定状态及治疗满意度五个维度进行评价,各维度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医学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指标比较 观察组ST段下移值、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心电图疗效及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及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3 讨论
本文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两药联用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心电图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进而表现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亦优于对照组,两药联用能获得良好效果主要源于曲美他嗪类似于硝酸甘油能起到良好的扩冠脉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而地尔硫卓则选择性作用于心血管,减轻冠脉痉挛导致的心肌供血不足,两药可协同产生较好的抗心绞痛功效,在冠心病性心绞痛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郭锦祥.曲美他嗦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心绞痛的疗效[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2):70-71.
[2]地尔硫卓联合曲美他嗦治疗心绞痛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5):124-126.
[3]杨秋玲.曲美他嗦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9):49-50.
论文作者:杨万双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8
标签:心绞痛论文; 心电图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有效率论文; 疗效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