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护理进展论文_马仙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护理进展论文_马仙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勐大镇卫生院666507

摘要: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老慢支)的发病率较高,严重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该病发作能够引发肺泡结构和支气管功能改变,进而引发相应的并发症,比如支气管肺炎、肺气肿、肺大泡等,给老年人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常规护理;优质护理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发生主要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导致气管、支气管粘膜和周围组织发生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理特点为支气管黏液分泌过多和黏液腺增生。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该病具有隐匿性特点,发病初期不易察觉,通常发作时间为冬季,春季可缓解,之后病情逐年加重。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不但需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临床护理也尤为重要。现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护理进展进行相关探讨。

一、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常规护理

(一)基础护理

告知患者保证充足的饮水量,结合患者痰液的黏稠度、体温等判断其每日需饮水量,稀释痰液,进而顺利排出。密切观察患者的咳嗽、咳痰情况,同时对其呼吸、体温和脉搏进行观测,如体温在39°以上则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包括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

(二)呼吸道护理

黏膜上皮变性、脱落、增生和坏死增加了分泌物量,这也是支气管炎病理变化的主要原因。尤其对老年人来说呼吸道不具备良好的自我净化功能、排痰反射功能弱化,难以顺利清除气管中的杂物,存在黏液滞留情况,为呼吸道滋生细菌提供条件,增加感染的发生率。随着感染的加重,上皮细胞的破坏度和黏液等分泌物量也随之增加,互相促进循环,可能会诱发阻塞性肺疾病。拍背可促使分泌物移动至气管上部,进行有效咳嗽则可排出,使得患者血样饱和度增加,纠正组织缺氧,预防感染。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对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及时清除,达到控制疾病进展的效果。同时在采取常规治疗的过程中,通过排痰护理提高通气通畅度。当前,临床用于排痰的方式主要有三种:自主排痰法、机械吸痰法和拍背法。需根据患者的X线片检查、血气分析、触诊和肺部听诊判断患者的痰液性质、黏稠度以及痰液潴留情况,然后为其选择合理的排痰方式,并制定适合的排痰计划。

1、自主排痰。对于神志清醒、有自主排痰能力的患者应鼓励其自主排痰,对稠痰无法咳出则采取雾化吸入治疗或喷入雾化泵药物,控制局部淤血水肿,使痰液顺利排出,呼吸道保持通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排痰之前,定时为患者翻身,做呼吸操锻炼等,使气道纤毛具有良好的清除效果,使痰液由粘稠变稀,从而顺利排出。排痰前,引导患者合理控制排痰锻炼时间,最佳时间为早上起床后、餐前30min和晚上睡觉前,切勿饮水或餐后进行,避免造成食物反流等不良反应。通常取患者坐位,缓慢深呼吸5-6次,后深吸气至膈肌下降,屏住呼吸3-5s,缩唇,通过口腔缓慢的呼出肺内气体,然后深吸一口气屏住3-5s,前倾身体,由胸腔开始2-3次有效咳嗽,同时收腹,也可用手按压腹部,促使痰液顺利咳出[1]。也可取患者俯卧屈膝位,利用腹肌和膈肌收缩,使腹压上升,痰液被咳出。同时体位的不断变换也可促使痰液排出。

2、拍背法。拍背能够使在肺泡周围和支气管壁附着的痰液脱落,适合久病卧床、体质较弱的患者。扣背方式为:取患者坐位或侧卧位,手指并拢,手心为空心状,从下至上,由周围至肺门进行敲打,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判断力道,时间为每分钟40次左右,15分钟每次。拍背有利于分泌物向上移动,然后经有效咳嗽排出分泌物,提高血氧饱和度,纠正组织缺氧,谨防感染。拍背后询问患者情况,观测其生命体征。

3、机械吸痰法。机械吸痰法主要应用于神志不清者,应进行无菌操作,采用合理的抽吸压力,每次抽吸时间应控制在15s以内,避免缺氧加重。

二、优质护理

优质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和心理护理。

(一)饮食指导

1、指导患者补充充足的营养,多食用牛奶、鸡蛋、瘦肉、鱼类、动物肝脏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在寒冷季节适当补充高热量的肉类,强化御寒能力。极度虚寒者可适量食用牛奶和羊肉等食物。

2、多食蔬菜水果,维持身体所需的维生素C,比如胡萝卜、青菜类、西红柿等。同时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能够对呼吸道黏膜起到保护作用[2]。梨、橙子、核桃等具有止咳化痰功效,应多食用。

3、注意清淡饮食,禁食辛辣、生冷等刺激行食物,比如海鲜类;少食用煎炸类以及花生、瓜子等难消化的炒果。

4、注意多饮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液粘稠度较高,需通过饮水促使痰液稀释,便于咳出,多食用木耳、大蒜等食物,控制血小板聚集率,避免形成血栓。

(二)运动指导

1、体育锻炼能增强抗病能力,根据老年患者的运动爱好和身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体育项目,比如慢跑、太极拳、体操运动、广场舞等。同时通过运动有助于老年人更好的适应外界温度变化,增强自身的身体抵抗力与自主咳痰能力。

2、耐寒锻炼,老年人的耐寒性较差,在寒冷的刺激下,则会引发呼吸道感染。对此,提示患者适当增减衣物,坚持耐寒锻炼[3]。并注意冬季出行时围好围巾、戴好口罩,避免受冷空气刺激而感冒。

(三)心理护理

支气管肺炎发作反复,容易引发患者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尤其对老年患者来说,有较多的基础疾病,心理脆弱,此时就需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为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以及预防、治疗措施。同时引导患者说出自己焦虑的原因,为其答疑解惑,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治疗。向其说明当前的治疗优势以及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大量研究显示,对老年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度和护理满意度,并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结束语: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临床护理也逐渐受到重视,从基础护理逐渐向优质护理发展,并取得一定应用效果,对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还应加强对临床护理研究,以期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得到更好的治疗。

参考文献:

[1]王燕萍.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护理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18):206-207.

[2]吴限.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1):232-233.

[3] Shi cuiying. Clinical nursing research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bronchitis [J]. Chinese medical guidelines, 2016, 14(36):243-243.

论文作者:马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5

标签:;  ;  ;  ;  ;  ;  ;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护理进展论文_马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