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新经济_新经济论文

创新与新经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61(2001)02-0099-05

一、新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挑战

到2000年底,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已达到118个月,成为自1854年以来美国经济史上32个周期中最长的一次。在此轮增长中,显示出来的特点和走势,都与过去的经济扩张模式大相径庭。很多人认为,长达118个月的持续增长,既超越了几十年前的“德国奇迹”,又超越了“日本奇迹”。这种经济现象使美国经济学者提出了“新经济”的概念。关于新经济的定义,国内外学术界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仅就近10年的经济现象来说,是指美国经济已经步入新产品、新技术(网络技术、基因技术、纳米技术)、新市场(不断扩展的国际市场)等等不断涌现的充满活力的全新时期。新经济就其性质而言是指以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化大市场为基础的经济。

美国新经济的主要标志可用“一高二低”来概括,即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和与之伴随的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1992~200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3.8%,其中1998年为4.3%,1999年为4.2%,2000年达到5.2%(见表1)。而1975~1990年美国GDP的增长率平均为2.4%。美国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率持续走低,失业率大幅下降。1992~200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保持在年均2.6%的较低水平,1998年更是降到1.6%的超低水平,1999年也仅为2.2%,2000年受油价上涨的影响有所上升,达到3.2%(见表1)。失业率已降至公认的“充分就业”水平之下,自1992年以来,失业率逐年下降:1998年为4.5%,1999年降至4.2%,2000年4.1%的失业率达到1971年以来的最低点。

美国经济的这种“一高二低”的特点,在正统的经济理论看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按照正统宏观经济学的观点和以往的经济实践,只要经济增长率保持在2.25%~2.5%,“充分就业的失业率”就会保持在5.5%~6%;而经济增长率超过2.5%,失业率降到5.5%以下时,则工资和物价就会急剧上涨。然而现今的情况则是:虽然经济增长率持续高居3%~4%,失业率也下降至4.1%左右,但是,通货膨胀率却降低到约1.5%的超低水平。这意味着即使在短期中菲利普斯曲线也不复存在,传统的经济周期已经变形,甚至有人认为已经“消失”。传统经济学理论受到了挑战。

表1 20世纪90年代美国主要宏观经济数据(注:数据来源:1991~1999年的资料参见:林大建.新经济的宏观特征、结构变动及相关政策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0,(5).2000年的数据引自http:www.stats.gov.cn/jryw/imf1017.htm,GDP增长率以1996年不变价格计算.)

年份GDP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

1991  -0.2

6.9

4.2

1992

3.3

7.5

3.0

1993

2.4

6.9

3.0

1994

4.0

6.1

2.6

1995

2.7

5.6

2.8

1996

3.7

5.4

3.0

1997

4.5

4.9

2.3

1998

4.3

4.5

1.6

1999

4.2

4.2

2.2

2000

5.2

4.1

3.2

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美国新经济的本质?新经济能否持续下去并向世界范围扩散?传统的经济周期是否会消失?我们可以从新经济中借鉴什么?经研究,我们认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对新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方向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与经济发展

熊彼特早在80年前,就看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不能容纳创新。他认为静态均衡、完全竞争等正统经济学假设,根本不适用于解释创新。熊彼特认为经济的根本现象是发展而不是均衡,而发展的根源是创新。

熊彼特在阐述其经济发展理论时,首先把一个经济体系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资源在其中循环流转的体系,它是经济生活惯例化的表现。在那里,没有发展,没有创新,一切都犹如血液在生物有机体中循环一样。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正是这种经济循环流转观念的反映。它也只能服务于循环流转的体系。

与循环流转体系相对应的是经济发展,它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现象。熊彼特将经济发展理解为一种变化,且认为这种变化不是由经济外部力量强加的,而是产生于它的内部:“它是流量系统自发的和不连续的变化,是对均衡的扰动,永远改变和替代了先前存在的均衡状态。我们的发展理论只不过是对这一现象和伴随它的过程的论述。”[1](72)这些自发的和不连续的变化指的就是熊彼特所说的创新,熊彼特认为创新包括5种形式:1)引进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2)采用一种新的技术或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市场;4)获得一种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5)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1](73~74)。

在解释创新为什么会出现时,熊彼特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创新是要冒风险的,在经济萧条时,企业的期望利润率很低,迫使他们不得不发明或利用已有的发明来进行创新,增加利润。而在繁荣期,由于企业的期望利润率已经很高,他们就没有冒风险的动力,因而,就不会有大规模的创新出现。正如范·杜因所言:“只有当发生萧条时,经济才取得一个新的创新推动力”[2]。

对于创新出现的形式,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不连续的过程,它总是以“蜂聚”形式出现的。关于创新蜂聚的原因,熊彼特指出:“一旦当社会上对于某些根本上是新的和未经实验过的事物的各种各样的反抗被克服之后,那就不仅重复做同样的事件,而且也在不同方向上做类似的事情就要容易多了,从而,第一次成功就往往产生一种集群(蜂聚)的现象(可以用汽车工业的出现为例来说明)”[1](294)。熊彼特的这一解释有2层含义:首先,首次创新会比随后类似的创新艰难得多,一旦突破入门障碍,会给随后的创新带来外部性;其次,创新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前面的创新会给后面的创新留下许多经验。

关于创新的蜂聚问题,在熊彼特之后不少学者作过统计分析,进一步印证了熊彼特的观点(注:如,美国创新研究专家赫夫鲍尔(Gary Hufbauer)和加拿大创新研究专家德布瑞森(Chris Debresson)分别对合成材料和化学工业的方面的创新做过系统的统计工作,验证了创新“蜂聚”现象.)。

熊彼特还运用其创新理论解释了经济周期问题。熊彼特认为创新的“蜂聚”既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经济的萧条。他认为,企业家的高额创新利润,会刺激其它企业群起模仿,从而推动经济社会产出的增加,带来经济的扩张。当创新扩散,经济扩张一段时间之后,利润逐渐消失,扩张便走向终结。为什么繁荣之后必然转入衰退呢?熊彼特认为,当新的产品或技术对旧的产品或技术形成压制,旧的部门开始收缩的时候,经济周期的衰退也就开始了。

熊彼特还注意到各个时期都会有一些基本的创新,它们导致经济生活发生深刻的变化,使经济出现了长期的繁荣。例如,以珍妮纺织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社会1780年起的经济长期繁荣,蒸汽机的大量运用引起了1840年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1900年出现的汽车、1946年出现的计算机同样带动了当时经济的繁荣。

综上所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可简要归结为以3点:1)创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2)创新本质上是一种不连续的现象,它们以“蜂聚”方式出现,并由此引起经济的周期性波动;3)创新具有不同的影响,一些基本创新导致了经济长波的出现。

三、创新与美国的新经济

(一)创新的“蜂聚”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

我们首先对美国80年代中期以来创新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进行一些实证分析。由于创新难以度量,这里我们用专利申请数作为创新的度量单位。但用专利申请数来表示创新会有以下不足:并非所有的专利都可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转化为创新;有些创新并不能申请专利(如开辟新的市场、新的工业组合方法等)。尽管如此,我们认为用专利申请数来代表创新的数量仍能反映创新的一般变化情况,因为大多数专利经过一段时间后都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图1中列出了美国80年代中期以来的专利申请数量的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经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二者有一定的滞后相关性,滞后2年期的经济增长率与专利申请数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51。这说明专利经过一段时间转化为创新后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我们还发现,90年代以来美国年平均专利申请数为80年代的84倍,而80年代是70年代的21倍。专利申请数在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的大幅增加,表明这一时期创新的增多,出现了创新的“蜂聚”现象。

创新在8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90年代的创新“蜂聚”时期,比历史上的铁路、电力、汽车等创新,其规模与影响更加空前,特别突出的是一大批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迅速诞生与崛起。这与信息技术产业本身的特点有关。首先,信息技术产业的产业链条很长,其相关产品的生产可以分解出许多更细的、独立的产业。第二,这些新分出的独立行业,一般不需要巨大的建筑厂房和机器设备,新企业很容易创建。第三,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应用极广,且易于操作,购置成本低,使其能迅速大众化、普及化、社会化,并迅速渗透到或融合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包括传统工业与商业部门),由此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推动了大批新兴中小企业的产生和发展。90年代,信息技术的创新“蜂聚”,要比熊彼特当时所概括的更加丰富多彩和更加惊心动魄,这是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主要原因。

(二)融资方式的创新,加速了创新“蜂聚”的进程,促进了大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诞生和崛起

熊彼特在分析创新的实现即“生产手段的新组合”时,特别提出了“钱从那里来”的问题。他强调指出,“新组合”的实现把资本这个新的特殊要素引进经济过程,从而除了消费品市场和生产品市场外,还会有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第三市场,那就是资本市场。“新组合”创造并且滋养了这个市场[1](137~138)。

1—专利申请数增长率;2—经济增长率×10(注:为了在图中更清晰地反映二者关系,这里将经济增长率乘10.)

图1 1986~2000年度美国专利申请数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注:资料来源:专利申请数的资料见http:www.uspto.gov/web/offices/ac/ido/oeip/taf/filingyr.htm,经济增长率的资料(1986~1990)见《世界经济展望》,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第128页;(1991~1999)的数据见表1.)关系

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创新“蜂聚”时期,大批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诞生和崛起,与资本市场上融资方式的创新是分不开的。这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在这些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创业期,新兴的风险资本的投资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二是在这些高科技中小企业的成长期,即其开始上市过程,新兴的纳斯达克股票市场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有关资料表明,美国风险资本公司为其风险投资所筹集到的资金,在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大约每年在30亿~50亿美元的规模。自1993年后风险资本急剧膨胀,1997年为114亿美元,1998年达250亿美元,1999年超过了400亿美元[3]。过去风险资本进入实业至少要花5年时间,而现在却不到1年。新公司从初创到公开上市的平均周期,在10年前大约为6年,而现在缩短为2~4年。

(三)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使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在持续增长的同时实现了“双低”

1.技术创新(以互联网的发展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大大降低了失业率

1992年以来美国失业率逐年下降,2000年失业率降到4.1%,成为1973年以来的最低点。我们认为这是经济信息化特别是互联网发展的结果。根据萨缪尔森等人的观点,失业有3种情形:摩擦性失业(某部门需要职工,而由于信息不畅,失业的人并不知情引起的失业)、周期性失业(经济萧条引起的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由于产业部门结构调整使工人不能胜任某些行业或部门的工作而引起的失业)[4]。美国90年代以来最令人瞩目的技术创新减少了这3种失业。首先,由创新的“蜂聚”带来的经济持续增长,吸纳了大批劳动力,减少了周期性失业。其次,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信息的获取、传递、利用更加便捷,失业人员可以更快地知道哪些部门有职位空缺的,从而减少了摩擦性失业。最后,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和美国人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失业人员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和更低的成本方便快捷地增强自己的技能,从而更快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大大缩短了进入新岗位所需要的培训时间,从而减少了结构性失业。因此,正是由于技术创新,导致了美国近10年来的低失业率。

2.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经济全球化)降低了通化膨胀率

近10年来,美国经济连续增长,失业率持续下降,但并未导致通货膨胀率的明显上升,相反通胀率稳中趋降(见表1)。这同样可以从创新中得到解释。第一,经济的全球化(新市场的创新)使生产国际化越来越明显。美国公司纷纷将大批工厂迁往低收入国家,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同时,国外大量低价的原材料、劳动力不断涌入国内,帮助抑制了工资的上涨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第二,信息技术革命提高了美国劳动生产率,抑制了物价的上涨。有关资料显示,美国自1991年经济复苏以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递增2.2%[5],远远高于美国历史水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抑制了物价上涨,降低了通货膨胀率。

(四)技术创新弱化了经济周期,增强了经济自身的稳定性

首先,技术创新缩短了供求之间的距离。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发展,使商品和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在时间上、空间上缩短了距离,厂商并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进行设计与生产,这样,克服了“买”与“卖”之间的脱节现象,使库存得以减少,甚至实现了零库存。这可以避免生产过剩或供给不足,有利于缩小整个经济的波动。

其次,技术创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特别是促进了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强了经济结构自身的稳定性。一般来说,三次产业由于各自的生产与技术特点不同,而有着不同的波动特点。第一产业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其增长率较不稳定;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也具有很强的突然跳跃式的扩张力和收缩力,其增长率的波动幅度最大;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服务形态的“产”与“销”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而且一般对服务的需求本身波动较小,所以,其增长率的波动较小。1950年以来,美国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一直在下降,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一直在上升。到1997年,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下降为2%,第二产业下降为26%,而第三产业已上升为72%[6]。

(五)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为美国新经济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在美国新经济的发展中,政府的作用不是减弱了,而是更为重要了;政府的直接干预减少了,而政府的职能更集中于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为保持经济的持续和稳定增长创造必要的政策与制度条件。克林顿在2000年度的《总统经济报告》中,从政府政策的角度,将90年代美国经济的成功归因于经济政策的三大支柱:其一,财政约束(实行平衡的财政政策),以利于降低利率和刺激商务投资;其二,投资于教育、医疗保健以及科学和技术,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其三,打开国外市场,以便美国人能有更好的机会参与海外竞争。克林顿将这三大支柱称为美国政府“新的经济战略”。此外,美国政府还对不适应新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进行了调整和修改。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取消或修改了数以万计的旧法规,如《反垄断法》的改良,就有利于企业重组和结构改造。

四、结论与启示

(1)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创新,比起历史上的蒸汽机、铁路、电力以及汽车等对经济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有过之而无不及。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本次创新将会成为新一轮长波——第五轮长波的基础和起点,并由此带来一个较长的经济繁荣期。

(2)美国的新经济正在发展和变化中,借助于创新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它、把握它、借鉴它。对现在美国经济有发展放缓的迹象,不少人认为新经济已经成了明日黄花,美国经济将步入衰退期。根据创新与长波理论,长波的上升期一般都超过了20年。根据本次创新的规模和特点,我们认为本轮长波的扩张期很可能会超过20年,并且,这次创新的特点也会使长波中的基钦周期(3年左右)、尤格拉周期(7~10年)的波幅弱化。因此,未来10年美国经济很可能还会保持增长势头,新经济仍会持续,尽管其间可能会有“涟漪式”的波动。

(3)发源于美国的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工业革命正在向世界范围内扩散。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抓住这次机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尽管劳动力过剩的状况使我们在较长时间内还需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但是,要想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们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置于战略核心地位,必须注重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鼓励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建立和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密集程度,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4)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来自于企业和企业家对创新利润的追求。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是完全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这样,企业和企业家才有动力去冒风险、去创新。美国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热情来自于其完善的企业制度和灵活的机制。目前,我国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产权关系仍未理顺,出现了许多翻牌公司,企业的自主创新欲望和能力仍然不强。据有关部门对我国6800个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调查,其中对技术创新有迫切需求的仅占10%[7]。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尽快建立退出机制,解决国有企业战线过长的问题。

(5)消除体制障碍,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专利、发明和创造等科技成果只有被有效地利用并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和服务才能变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创新。尽管我国科技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很低。目前,我国每年有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万余项,但是能大面积推广并产生规模效益的仅占15%,而美国的这一比例高达80%~85%;我国每年批准的专利数有4万多项,但专利实施率平均仅为10%[7]。长期以来,政府对科技成果转化不利问题非常关注,也采取了一些促进转化的具体措施,研究部门也对这一现象做过不少探讨,但是问题依然如故,其根本原因在于这是体制性缺陷,只有通过实质性的经济体制改革才能解决,舍此别无它途。

收稿日期:2001-02-15

标签:;  ;  ;  ;  ;  

创新与新经济_新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