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机械移植与科学管理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茶园论文,科学管理论文,机械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茶园机械凿洞移植与人工开挖移植相比具有苗木适度深植、成活率高、抗旱性和抗逆能力强等特点,尤其适合于山区及水源条件差的地区或雨量少的秋冬季、早春进行茶苗移栽。种植后至正式投产前的幼龄茶园对不良因素的抗御能力较弱,容易遭受旱涝、病虫草害、冻害等方面的影响,造成缺苗断垄和低产,以下介绍如何趋利避害加强管理,创造有利于茶树苗木的生长环境条件。 一、机械适度深植技术 (一)机械选择 主要选用浙江永康市劲力园林机械厂“川久牌”CJLD530型地钻机和山东博胜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G43型地钻机等机型,这些机型的钻地机具有动力强劲、劳动强度低、苗木移栽或补栽成活率高、功效好、见效快、适合各种地形、使用方便灵活等特点。这两种机型发动机油耗低,重量轻(10千克左右),单人可操作,每小时可以开洞200个左右,开洞深度达30~40厘米,洞穴地表直径可达16~18厘米,茶苗种植深度可达12~18厘米(人工开挖种植深度一般8~12厘米),一台机械每天可以开洞1600~2000个,可完成1亩茶园种植,能节省大量劳动力成本。 (二)机械旋转深植技术优点 旋转式打洞机旋出来的为深层土壤,土壤墒情好,具有一定的持水量,土壤又比较细碎,栽后容易土壤压紧填实和保湿。机械旋转出来的洞穴体积较大,移栽茶苗根系舒展度好,没有盘根现象,栽后根系容易恢复活力,有利于侧根深扎,比人工开挖种植深度深5~8厘米,从而可提高抗旱性和成活率,该项技术尤其适合于山区或水源条件差的地方或雨量少的秋冬季、早春进行茶苗移栽。 (三)机械钻头选择 旋转式机械钻头可根据移栽茶苗大小进行选择,一年生茶苗种植主要选配直径15厘米、长度60厘米的机械钻头,假如移栽茶苗株形大(如2年生茶苗),可选择直径和长度为30厘米×80厘米的机械钻头。 (四)选用壮苗移植 选择1~2年生壮苗或轻质容器苗进行移植,茶苗株高35~50厘米,有效分枝3根以上,地茎粗0.3~0.4厘米,根系发达,侧根数5条以上,长度达10~20厘米。壮苗移植成活率高,成活率达98%以上,抗逆能力强,生长速度快。 (五)茶苗根系蘸泥浆处理技术 ABT生根粉按照25~50毫克/千克兑水,同时按照0.5%~1%兑水比例加入51%中阿撒可富硫酸钾复合肥(17-17-17),50千克水兑拌“生地”红壤做泥浆可以蘸根处理茶苗3000株左右。通过深栽和泥浆水蘸根,茶苗种植后可节省浇“定根水”工序,节约了浇水成本,提高了茶树种植成活率和抗旱能力,对于浇灌条件不够或山地茶园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水肥管理技术 (一)抗旱排涝技术 1.水分要求 茶树生长,既喜温、喜湿,但又怕旱、怕涝。茶树的芽叶生长强度、叶片形态结构及其内含物的生化成分等指标,均以土壤相对含水量80%~90%为最佳,而根系生长则以65%~80%为好。在适宜的土壤温度下,茶树生长旺盛,体内含水量一般约占全株重量的60%左右,幼嫩芽叶含水量可达80%左右,光合作用等生理代谢功能增强,物质代谢趋向合成,有利于体内干物质的积累,使芽叶萌发快、数量多、嫩度好、内含物丰富。特别是鲜叶中氨基酸与多酚类物质的增加,对形成香浓味醇的红绿茶品质都较有利。但如果在旱季,当根系层土壤含水量降到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并伴有高湿与干燥的空气时,茶树体内水分代谢容易失调,导致芽叶萌发受阻,鲜叶产量与品质均下降。旱季灌溉,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70%~90%的茶园,无论是鲜叶还是加工后的成品茶,其品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产量一般可增加30%以上。但茶园土壤水过多同样有害,会使土壤物理性状变劣,土壤空气减少,削弱茶树根系呼吸和吸肥、吸水能力,时间稍长,茶树新梢生长受到抑制,尤其是红黄壤茶区,土壤中常形成低价铁、锰及其他还原性物质,再加上腐败性嫌气细菌的活跃,形成茶树湿害。 2.灌溉方法 考量茶园灌溉方法的优劣,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看灌溉水的分布均匀程度,以及能否做到经济用水;二是能否做到有利于茶园小生态的改善;三是能否达到提高茶叶产量、品质与经济效益的目的。茶园推广喷灌、渗灌、滴灌等灌溉方法,能够取得显著的节水增产的经济效果。 3.排水措施 新植茶园的水利系统主要包括保水、灌水、排水三方面内容,由渠道、主沟、支沟、隔离沟和山塘、水库、管道与机埠组成,相互配套,紧密联系,形成茶园沟沟相通,减少与避免茶园水、土、肥的流失和低洼处渍水现象。 (二)绿肥套种技术 新植茶园土壤裸露面积大,容易滋生杂草和土壤水分蒸发。倡导有机栽培,合理套种冬季、夏季绿肥。选择耐阴,生长期短,植株矮小,不与茶树争光、争水、争肥,同时还能培肥和改良土壤的绿肥作物。作物的种类应以豆科作物为主,如大豆、花生、蚕豆或豆科绿肥紫云英等。1~3年生茶树行间可种植1~2行绿肥,达到以耕代抚、以短养长、改善茶园内小气候,增加收益。夏季套种绿肥可以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地表温度,提高抗旱能力;冬季套种绿肥可以提高土壤覆盖面,达到提高土壤温度2℃~3℃的效果,预防冻害。 1.绿肥种类 4~5月播种的夏季绿肥有花生、大豆、绿豆等,10~11月播种的冬季绿肥有蚕豆、紫云英、苜蓿等。 2.绿肥优点 绿肥收获后进行根部覆盖或深埋,能增强土壤保水保墒能力,同时起到抑制杂草生长的效果,增施有机肥,节省肥料成本,改良茶园土壤结构,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三、病虫、草害防控技术 (一)病虫害防控技术 茶树害虫主要有茶叶螨、茶枝镰蛾、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茶蚜、茶毛虫和黑刺粉虱等,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轮斑病、云纹叶枯病和白星病等。防治策略上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掌握病虫发生规律,加强预测预报,按照病虫害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优先应用杀虫灯、性诱剂和粘虫色板等防治手段,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1.农业技术措施 (1)摘光茶树上的虫蛹、虫卵、虫囊,人工清除树冠下表土中的虫蛹和虫卵,以减少茶园内越冬病虫的基数。 (2)封园喷施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石硫合剂晶体(250~375克/亩)200~300倍液,喷药时,茶丛的上下、内外,叶片的正面、背面,蓬内的枝条及地面的杂草都要喷到。 2.常见病虫害综防技术 (1)茶尺蠖防治 茶尺蠖1年发生5~6代,4月为茶尺蠖第一代幼虫盛发期,第一代发生后,每间隔20~35天应注意下一代幼虫盛发期。防治措施:①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或人工除虫;②第1代、2代、5代、6代优先使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在幼虫2~3龄前期防治;③使用2.5%鱼藤酮300~500倍液、0.3%苦参碱1000~1500倍液、苏云金杆菌、15%茚虫威2500~3500倍液、2.5%联苯菊酯1500倍液在幼虫2~3龄时防治。 (2)假眼小绿叶蝉防治 假眼小绿叶蝉1年发生9~11代,注意有2个为害高峰,第一个高峰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下旬,第二个高峰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防治措施:①注意小绿叶蝉为害高峰,虫口高峰来临前5~10天安装黄板防治,虫口密度较小的茶园只使用黄板;②虫口密度大的茶园,配合若虫高峰期使用烟碱·苦参碱、藜芦碱、24%虫螨腈1500~1800倍液、15%茚虫威2500~3500倍液防治。 (3)蓟马防治 8~10月是蓟马为害高峰期。防治措施:①可采用色板诱杀;②采用15%茚虫威2500~35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1500倍液防治。 (4)茶饼病、炭疽病防治 3~5月和9~10月注意茶饼病,5~6月梅雨期和秋季多雨期关注炭疽病。防治措施:采用甲基硫菌灵或百菌清等进行防治。 (二)杂草防治技术 茶园杂草不仅与茶树争水、争肥和争光,而且还会恶化生态条件,有利病虫害的发生。由于杂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繁殖率高,吸肥能力强,如不及时清除,会造成茶园土壤贫化、荒芜或成低产园。 1.高标准建园 建园时选择秋、冬季通过机械开沟撩壕方法深翻土壤、表土下埋,“土块翻边,草根朝天”,清除恶性杂草地下根茎。通过太阳晒烤和冻土方法,促进土壤熟化,达到斩草除根效果。 2.中耕除草 贯彻“除早、除小、除了”的方针,在杂草初发期通过中耕锄草方法疏松土壤,改善土壤水、肥、气、热条件,促进土壤矿物质风化,提高供肥能力。 四、冻害预防技术 茶树原生长在亚热带温暖的环境中,形成了喜湿怕寒的特性,茶树遭受冻害后,轻则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重则造成严重落叶乃至全株枯死。 (一)冻害类型 根据茶树冻害发生的季节可分为越冬期冻害和萌芽期冻害。茶树萌芽期冻害主要是霜冻,分早霜冻和晚霜冻,早霜冻多发生在秋末,对名优茶影响最大的是晚霜冻,名优茶常遭受晚霜冻或倒春寒危害。晚霜冻或倒春寒多出现在3~4月,此时大地回春,茶芽开始萌发,特早生和早生品种已到收获季节,若遭晚霜或倒春寒危害,轻则造成芽叶叶尖变红,重则造成成片芽叶焦枯,严重影响明前茶的产量和质量。 (二)预防措施 晚霜冻或倒春寒对特早生和早生名优茶的影响大,积极做好预防十分重要,可采取以下措施: 1.增施有机肥 在秋冬季增施厩肥、堆肥、焦泥炭等热性有机肥料,并配合施用磷钾肥,既能提高土温,又能增强茶树抵抗力。 2.熏烟驱霜 熏烟的作用是在茶园空间形成烟雾,防止热量的辐射扩散,利用“温室效应”预防晚霜冻,效果明显。方法是:在晚霜来临之前,根据风向、地势、面积设堆,气温降至2℃左右时点火,既防晚霜冻又积肥,一举两得。 3.喷水洗霜 有水源及喷灌设备的茶园,可利用设备在晚霜危害时进行喷水,把附着在茶树芽叶上的霜洗去。 4.覆盖防霜 在低温寒潮来临前,用稻草、草帘、遮阴网等覆盖蓬面,以保护茶树,抵御霜冻。 联系电话:010-88229499茶园机械移植与科学管理技术_土壤结构论文
茶园机械移植与科学管理技术_土壤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