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培源[1]2001年在《超声引导超抗原瘤区注射协同微波治疗肝癌后局部免疫应答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背景与目的 目前,普遍认为机体免疫机能下降是肿瘤发生发展最主要的 原因之一,而抗肿瘤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因此,如何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 以杀灭肿瘤细胞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热点。为此,我们选择了超抗原(SAg)类 细胞免疫增强剂的代表性药物高聚生(HAS)通过超声引导在肝癌的临床介 入治疗中进行了初步应用,以探讨超声引导超抗原生物制剂瘤区注射协同微 波凝固疗法治疗肝癌后瘤区局部兔疫应答与预后的关系,评价超声引导HAS 瘤区注射协同微波凝固治疗在肝癌的间质性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 价值。 资料与方法 自1999年12月至2001年5月对治疗组(HAS组)22例肝癌 志愿者行超声引导经皮高聚生瘤区注射治疗(PHIT)。全部病例均于治疗前 由组织病理学确诊,并于HAS瘤区注射前接受超声引导经皮微波凝固治疗 (PMCT)。微波治疗后组织学活检证实肿瘤呈凝固性坏死。对照组20例 经组织病理学诊断的肝癌志愿者仅给予超声引导PMCT,PMCT前及其后 3天、7天、30天时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组织学活检。治疗组PHIT 前常规试验性肌肉注射给药3天,用药剂量为第1天:500U,第2天:1000U, 第3天:2000U,1次/日。给药后监测体温,3次/日,并观察有无局部及全身 不良反应。确认患者无过敏反应及其它明显不良反应后,在微波治疗结束后 3天、7天、30天、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共7个时间点于超声引 导下行HAS瘤区注射,用药剂量为2000U/次。PMCT前及每次HAS瘤 区注射前常规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取瘤区活检组织。对所有病例HE染5 WededHWWe- e 博士学位论文 解放军总医院 军医进修学院 情况;同时对标本的石蜡切片经免疫组织化学特异性染色后进行镜下观察, 比较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瘤区标本免疫应答情况,观察指标包括:CD3”、 CD4”、CDS”、CD20”、CD57”、CD68”细胞浸润的程度以及 CD4”/CDS” 比值;肝癌组织与淋巴细胞Fas-L、BclZ基因编码蛋白表达情况。HAS注 射后监测体温变化及副作用。HAS注射前后查肝功能、肾功能、甲胎蛋白 (AFPL 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腹部彩超及增强CT扫描。全部病例 治疗后临床随访时间自第 1次治疗开始至 200年 5月止。疗程中不给予其 它方式的抗癌治疗。资料的统计学处理用SAS软件完成,完全随机设计的 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多个样本均数间 两两比较用q检验;随访资料的非参数检验用近似时序检验(LOg-Rank检 验人用Kaplan-Meter法进行生存率与未复发率估计以及生存曲线与未复发 曲线估计。 结果 1HE染色切片观羹:全部病例治疗前活检均证实为肝癌(HCC或转移 癌X 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不等,常有不同程度的免疫细胞浸润,散在分布于 间质内、汇管区,或聚集于胆管周围,浸润的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另 于瘤区可见少量的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人 治疗后3天瘤区标本均表现 为凝固性坏死,并见大量的淋巴细胞,以及少量的中性粒细胞,治疗区兔疫 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数目均较治疗前显着增多(P<o刀1人 治疗后7天 时瘤区淋巴细胞数目继续增多(P<o刀1)并达到高峰,治疗组淋巴细胞数 目显着高于对照组(P<o刀1);而瘤区偶见中性粒细胞,其数目已显着 减少至最低水平(P<o刀1),两组间中性粒细胞数目无显着性差异(P> 0刀5人 治疗后 30天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瘤区偶见中性粒细胞浸润,与治 疗后比较无显着差异o>o.05);治疗组淋巴细胞数目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 6 博士学位论文 解放军总医院 军医进修学院 异(P<0.of 人 与治疗后 7天时比较有所减少,差异显着(P<0.05人 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治疗组瘤区活检标本内可见大 量的淋巴细胞浸润,低于治疗后3o天且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显着 P<0刀1人
杨敬春[2]2005年在《微波凝固术联合高聚生抗小鼠H22移植瘤的实验研究及相关免疫学分析》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微波固化及微波固化联合局部瘤区注射高聚生、微波固化联合口服高聚生治疗肝癌对肿瘤再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治疗后局部免疫状态的变化和其对疗效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将400只制作成功的长有10mm×10mm癌灶的H22鼠肝癌皮下移植模型鼠按处理方法不同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A:单纯微波固化组、B:微波后口服高聚生组、C:微波后原瘤区注射高聚生组、D:单纯口服高聚生组、E:单纯瘤区注射高聚生组、F:未处理组。对各组进行相应处理后第二天将A—F各组分别随机分成四个亚组(Ⅰ、Ⅱ、Ⅲ、Ⅳ)给各亚组分别再接种10~7、10~6、10~5个H22癌细胞,接种部位为左侧背部皮下,距原接种癌灶约3cm,此为再接种癌灶。每个亚组内用正常鼠增设一对照组G,按同样方法作左侧背部皮下癌细胞接种。在随后的两个月内观察再接种癌灶的发癌情况、原癌灶复发及生长情况,同时对荷瘤鼠在各种治疗方法后进行免疫学检查,通过荷瘤鼠免疫功能状态的改变对各种治疗方法进行评估。用stata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结果 1、H22鼠肝癌皮下移植模型的病理特征与腹水中癌细胞是一致的,证实模型制作成功。2、癌灶固化后第二天切除作病理学检查显示肝癌组织呈完全性凝固性坏死,癌灶内未见有存活的癌细胞。3、各组一般状况及生存率、再接种瘤发癌及生长情况(1) 全身状况:A、B、C组小鼠全身状况较好,D、E、F组小鼠全身状况明显差。(2) 原接种瘤灶的局部情况:A、B、C组小鼠在固化后约2-3周左右癌灶整个脱落,癌灶区皮肤光滑度及色泽均与正常无异并可长出正常毛发。DⅢ有1例原癌灶在治疗后13天时消退,EⅡ有2例原癌灶分别在8、10天时完全消退。F组无消退现象。(3) 两个月生存率:A、B、C、G组的2个月生存率均为100%;D组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1.5%、78.6%、92.3%:E组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1.5%、76.9%、92.3%;F组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23.1%、42.9%、57.1%。A、B、C、G组总的生存率较D、E、F组明显
参考文献:
[1]. 超声引导超抗原瘤区注射协同微波治疗肝癌后局部免疫应答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D]. 牟培源. 军医进修学院. 2001
[2]. 微波凝固术联合高聚生抗小鼠H22移植瘤的实验研究及相关免疫学分析[D]. 杨敬春.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