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探究论文_张楷苑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探究论文_张楷苑

(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061)

摘要: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是贯穿七十年新中国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七十年历程蕴含着三点基本经验,其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其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其三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审视现实,西方势力冲击、社会矛盾激化是党的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挑战;进一步推进理论的大众化和时代化、进一步提高实践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是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亟需的新探索。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周年;意识形态

一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如今社会形势复杂,为达到促进社会稳定,需要有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整合和引领多元社会思潮。毛泽东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决同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等错误思潮作斗争。邓小平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理论中,又再一次强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足见其至关重要性。江泽民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指导思想多元化。胡锦涛指出,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习近平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最大程度地排除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把多元社会思潮统领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一贯宗旨,从现实来看,要有效保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邓小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反复强调共同富裕的重要价值,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1]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根本落脚点。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2]习近平一再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3]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只有切实关注、主动回应和认真解决现实问题,只有同人民保持深入密切的血肉联系,才会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迸发出强大的思想伟力。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当代中国,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何社会在任何时代都需要一种能为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认同的意识形态,协调社会行为,凝聚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我国社会价值观日渐多元,价值观冲突对立日趋严峻,在全球化条件下,意识形态斗争错综复杂,其中不乏蓄意抨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论与观点。面对国内外现实形势,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感召力和竞争力,以此为基础构建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审视

(一)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所处的新环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所处的环境复杂多变。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身处网络环境、全球化、市场经济的交错场域,机遇与挑战并存。其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网络既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也引发了社会价值标准上的混乱。其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重大机遇,然而“全球化”意识形态却借机登场,试图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其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唤醒了社会各阶层民众对自身利益追求的自觉意识,赋予了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合理性。但人们的利益取向更加多元化,利益诉求更加碎片化,导致各级党组织处理社会问题的难度加大。

(二)党的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新中国成立至今,处于多元化环境中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正深刻改变着我国社会的发展面貌,党的意识形态建设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概括地讲,分为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其一,西方“和平演变”战略渗透有了新变化。随着与西方交流合作的扩大,资本主义思潮大量涌入,敌对势力以各种新兴的手段和方式对我国施行西化分化演变战略,采取了更加隐蔽的方式攻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其二,目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体化在社会实践中不能完全满足民众各方面的需求,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激活思想的亮点,但也成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具有重要影响的挑战之一。在经济因素起根本作用的同时,大众文化冲击、消解着主流的政治文化,党内腐败现象削弱了党的公信力,种种因素同时作用,构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挑战。

(三)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亟需的新探索

身处新环境,面临新挑战,需要在新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新探索,其中,重点和关键在两个方面。其一,党的意识形态建设要求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相互促进,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和时代化。其二,意识形态不仅是思想和价值观念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利益诉求的表达,而民生决定民意,民意决定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所以要在微观层面提高意识形态建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在理论层面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对于人民群众合理的利益诉求给予价值支持和理论支撑。另外,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福祉上。能期望所有的意识形态问题都能单纯靠思想政治教育得以解决。”[4]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在理论上离不开对现实利益关系的阐释、疏导与整合,在实践上离不开对人民群众现实利益需求的重视、满足与实现。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2.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72.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3.

[4]何军.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思想理论工作[N].陕西日报,2013-09-25.

作者简介:张楷苑(1997—),女,山东烟台人,单位: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作者:张楷苑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  ;  ;  ;  ;  ;  ;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探究论文_张楷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