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论文_王玉兔

略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论文_王玉兔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

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和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便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进行情境教学,创设语文教学氛围或场景是前提,也是关键。情境设置得好,则能使教学内容与情境融为一体,在教学中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情境创设、情景运用、情景教学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朱绍禹先生曾经指出:“教师的基本作用在于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这既要靠教师的知识经验,还要靠他们的艺术和品格;而表明良好的学习情境的标志是,使学生有广泛的思考自由。”这种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有目的地创设的情境,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现实生活创设合适的情境,把学生引入到生动的活动场景中,使学生通过对情境的感知和认识、通过相互交流和讨论,理解并掌握语文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情境教学原理

相较于传统的在书本上汲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能够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并非是不可以解释的。如果说传统的方法是要读者自己想象构建情节的话,那么情境教学法则是为学生提供生动的情境,营造文本氛围。这种方法类似于具体的生活,因为我们本来就生活在具体的情境中成长学习,结合生活经验,这种学习方法无论从成效和效率来说都是最好的。

二、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作用

1.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能够改变传统的沉闷的课堂氛围,使课堂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能够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在探究的乐趣中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激活学生的情境思维,从而使学生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2.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情境教学“强化感受,淡化分析”,即“通过优化情境,引导儿童从感受美的乐趣中感知教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美感教育是情境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分为四个环节:带入情境,感知美的表象;分析情境,理解美的实质;再现情境,表达美的感受;驾驭情境,诱发审美动因。而这些环节都是离不开具体的审美体验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在审美的乐趣中丰富审美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3.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最常用的是游戏活动,通过设置多种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通过互相学习、合作,能够取长补短,学到更多的知识,还能在参与游戏中提高合作能力。

三、创设情境的方法

情境创设是一个提供各种形式的刺激信息,引起心理反应或活动的过程,它不是教学过程的自然伴随物,而是教师主动设计的产物。它要求教师以实际行动关心全体学生成长,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专治的精神、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从各方面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起学好语文的情感。在此基础上,依据教材的内容和所教学生的层次创设问题情境。常用方法。

1、联系生活展现情境;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一切文章都是彼时彼地的生活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以文章为例子,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须“披文入情”、“沿波讨源”。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作者在文章中反映的生活,而后才能知道作家立意、选材、谋篇、运用语言的高明,才能领略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感情,进而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所谓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古人读书“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就是这个意思。

2、运用实物、图画演示情境;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一般知识性课文中涉及的物体,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实物一出示,儿童便豁然领悟。实物演示既可以由老师展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展示。文与画是相通的,因此,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呢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从画的颜色、明暗中不仅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易于接受和理解,涵养美感,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把图画变成语言文字的高明以及依文绘图的创造性。在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教师要加以指点和启发,以引导学生认识的方向性;同时还要由感情地讲述,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

3、扮演角色体会情境;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是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的愉快教学。教师应该熟悉情境教育的教学模式,熟练而恰当地运用各种情境创设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语文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即教师要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环境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情境中快乐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梁钟钦.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1):105-106.

[2]张鹏飞.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51):451.

论文作者:王玉兔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6/5

标签:;  ;  ;  ;  ;  ;  ;  ;  

略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论文_王玉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