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作为一项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作业安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在当前电力行业迅猛发展背景下,如何能够保证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直接关乎到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和供电服务质量。故此,要求作业人员在配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安全责任意识,严格遵循各项制度和流程,有序开展工作。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影响,这一问题仍然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寻求合理的保护措施。由此看来,加强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影响因素和保护措施研究很有必要,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分析了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方式与安全防护的策略。
关键词: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方式;安全;防护措施
我国配电线路的带电作业形式最早从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实施了,但是,部分地区曾经因技术手段、操作步骤以及安全防护方面存在问题而一度被要求停止过。然而,面对当前人们对安全、平稳供电需求的不断上升,这种有效提高配电线路运行可靠性和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还是重新获得了人们的重视及使用。因此,充分了解当前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形式和特点,进而有针对性的完善相关安全防护措施及策略,对于促进我国新时期的供电企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配电线路实施带电作业的具体方式
首先,从绝缘方式的角度来看,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可以被划分为直接作业及间接作业两种形式。直接作业指的就是相关工作人员利用高空作业车的绝缘梯或绝缘臂,穿戴好全方位的绝缘防护装束,然后直接靠近带电体进行作业的方法。而间接作业法中,绝缘防护用具的穿戴只是辅助开展绝缘作业的,真正的绝缘主体是绝缘工具。但是无论是直接作业或是间接作业,都属于人体电位划分法中的中间电位作业形式。
其次,从作业所用的具体绝缘工具方面来看,又可以将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分为杆上作业法、平台作业法以及斗臂车作业法等。杆上绝缘作业法,顾名思义是利用登杆器具实现适当位置的攀登,并利用安全带,调整操作人员与系统电压的适当安全距离,再利用不同工具的装配附件绝缘杆完成作业。优势是受环境限制较小,杆位作业高度灵活。平台绝缘作业法,是需要借助绝缘车、绝缘独脚梯或绝缘人字梯共同构成对地具有主绝缘作用的绝缘平台,以便相关人员可以在安全防护措施下进行直接或间接作业。斗臂车绝缘作业法,是一种工具绝缘作业法,具有灵活、便利、降低劳动强度以及应用广泛等优势。
2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关键技术参数
在具体操作过程当中,想要对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关键技术相关参数进行准确的把握,就需要对带电作业的具体位置,线路杆塔的实际结构以及系统的参数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还应该对其进行反复试验,才能对其参数进行更加准确的掌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着手:首先应该确定带电作业线路的最大操作电压,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或者是典型作业环境,应该进行反复带电作业放电试验;其次是对危险率的测定,其和作业位置的实际海拔有些一定的联系。带电作业的间隙主要是根据整个系统的最大电压来进行确定,这种测算方式可以对整个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有效的确保,在确保带电作业顺利完成前提之下,还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从而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对配电线路进行带电作业间隙试验的最终目的是要测定出环境之下的具体间隙系数,从而更加准确的确定出放电特性曲线。我国目前的作业工况主要包括三中,分别为中间工况,地电位工况以及等电位工况,在对不同工况进行操作的时候,应该充分结合具体电极结构来进行最为科学合理的电压冲击,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放电特性和间隙系数。根据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危险程度,便可以有效判断出一些关键技术的参数,并进一步确定出带电作业过程的最小组合间隙,最小安全距离以及相关工具的绝缘长度。在进行具体工况实验操作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等电位人-下层横担”和“导线-人-下层横担”实验来取得更加准确的放电特性曲线,进一步确定出带电作业的最小间隙参数,并给出最优路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配电线路进行带电作业应采取的安全防护策略
3.1防护工具
3.1.1屏蔽服
屏蔽服是专门针对带电作业所制造的特殊安全防护用具,按作业线路电压等级的大小相对应地制造不同屏蔽效率的屏蔽服。屏蔽服是用天然或合成材料制成的,其内部完整地编织有导电纤维,用来防止工作人员受到电场的影响。由于其具有阻燃隔热抗静电的功能,现阶段被广泛应用。此外,帽子的保护盖舌和外伸边沿必须确保人体外露部位不产生不舒适感,并确保在最高使用电压的情况下,人体外露部分的表面场强不大于240kV/m。
3.1.2电位转移棒
为了防止脉冲电流的危害,需要添加电位转移棒这种新的安全防护设备,从而对带电作业进行双重防护保障。这不仅能使它靠近带电设备进行电位移动操作,同时,也能进入等电位状态进行有效工作。
3.2优化作业环境
市区配网带电作业由于由于自身特性,作业空间面积较小,加之工器具数量众多,所以很容易导致后续作业活动发生混乱。故此,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做好配网带电作业规划和设计,综合考量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于复杂却必须进行带电作业的区域,需要联系相关交管部门,获得协助后有序开展后续工作。同时,确保机械和工具放置在合理位置上,便于作业人员使用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3.3加强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
3.3.1强电场的防护
可以通过穿戴屏蔽服来保护操作人员,屏蔽服具体的参数与标准如下:能够防护不大于500kV电压等级的线路,屏蔽效率不小于40dB,可以有效屏蔽将近99%的外部场强,从整体上来看,屏蔽服最远端点之间的电阻值不小于20Ω,带电操作过程中,屏蔽服内部的人体的体表场强不大于15kV/m,而且屏蔽服局部温度不应超出50℃。同时,屏蔽服需要有一定的阻燃性,抗腐蚀、抗汗水等特性,屏蔽服内部要形成稳定的电气联通。
3.3.2对电流的防护
操作人员等电位工作中可能同带电体之间形成电位差,这个电位差大小同外部电压值有着密切关系,这就意味着电工同带电设备靠近时,可能出现大量的火花,形成脉冲电流,操作电工可能遭受电流的侵扰,为了确保其安全,实际电位转移过程中,可以穿屏蔽服来保护人体,隔断电流的袭击,在此基础上对不受屏蔽服保护的人体,例如:面部、脖颈等同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做出安全规定。
3.3.3静电感应的安全防护
电压等级小于500kV的线路,实际带电操作中会产生静电感应,从而引发电击,例如:操作电工带电操作中与带电导线距离过小,出现大量的人体感应电荷,从而导致静电感应威胁。同时,地面工作人员接触来自于电力系统的金属部件时也可能发生静电感应,影响作业人员安全。对此可以采取科学的保护性对策:带电操作人员需要身着全密封的屏蔽服,而且要确保其内部连接点紧密接触,需要登上杆塔时不能穿绝缘鞋。
4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具体方式和特点,当前开展配电线路的带电作业,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必须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做好安全防护的规划宣传工作,提高操作人员的主观重视程度及安全操作意识,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规范实施具体步骤,进而为促进安全施工操作及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辛洪杰.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问题综合评价[J].山东工业技术,2016.
[2]胡明天.带电作业在10kV配电线路中的安防措施研究[J].冶金丛刊,2016.
论文作者:江盛杰,钱跃跃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作业论文; 线路论文; 屏蔽论文; 电位论文; 操作论文; 安全防护论文; 电压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