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供电企业作为关系地方能源安全和地方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一个大量涉及并同时产生各种地方政府秘密、供电工作秘密,且拥有在一定时间内不宜公开供电工作秘密的单位。随着世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供电企业档案管理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而由于电力企业档案尤其是其中的机密档案对国家、社会以及本企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进一步做好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中的保密工作具有重大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二、电力档案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一)档案保密制度不健全
良好有效的制度能够使企业的各项工作得到高效实施。然而部分电力企业档案保密制度已经制定了好几年,一直没有进行更新修订,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对档案保密的新要求,而且已有的制度也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二)工作人员保密意识淡薄
部分电力企业的员工对《保密法》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对企业的相关保密措施和规章制度也知之甚少,甚至片面的认为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根本没有秘密可言,保密意识淡薄。电力企业的相关档案人员本身保密意识松懈,从而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三)信息与网络技术新挑战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与网络技术在档案管理得到了极大的应用,使得档案管理效率大大提升,但同时也给档案保密带来新的问题。许多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系统大都处于不设防状态,也少有人进行维护,互联网中泛滥的病毒和技术高超的黑客给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造成巨大的威胁。
三、如何做好电力档案保管过程中的保密工作
(一)硬件设施
档案的库房管理是档案保密的重点。从总体上讲,档案库房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兴建,但是有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单位往往将库房附设在机关办公楼内。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任何一间办公室都可以用作库房的。从档案保密的角度来看,不宜将库房设在办公楼内出入最繁杂的地方,库房门窗等应专门加固。此外,还应尽量做到库房与办公室分开,库房与阅览室分开。 档案库房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制定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无关人员一律禁止入内。
(二)制度完善
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首先需要电力企业要重视档案的保密工作。能够安排专门的人员管理标有密级的档案。其次要加强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档案从收集、整理到归档这一过程严格把关。档案的借阅、利用与销毁等更应该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认真履行指定领导人审批,认真履行登记、签字手续这一流程。涉密档案的阅览、外借、复印、销毁等应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发现失密,泄密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补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档案人员素质
1、必须明确档案管理人员职责,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要维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具体的讲,就是要做到不坏、不丢、不散、不乱、不坏,就是使档案保管得完好无损,不致因各种不利因素而使档案损坏,对已破损的档案要及时抢救。
2、担负利用服务工作的档案管理人员,是利用的直接贯彻者,对档案的安全负有直接责任,必须具有更高的素质。一是政治素质,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热爱档案事业;二是业务素质,要具备专业知识,熟悉保管档案的内容,能够认真贯彻执行《档案法》和电力企业档案保密的相关规定;三是文化素质,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总结和分析工作中的经验与问题,从中掌握利用工作的规律;四是要有工作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做利用者的工作,能独立处理利用中出现的一般问题。
3、档案人员应当掌握保密方面的专业知识,在进行企业档案管理时需要傲到归档和查阅便捷迅速,排架整齐规范,标签明细,不因自身的工作疏忽而使档案遗失或者被盗。
(四)电力档案信息化建设
在运用计算机进行企业档案管理时,涉密的网络一定要与企业外部的互联网隔离开来,加强内部网络的管理,配备必需的防范设备,如设置防火墙。安装杀毒软件,增强涉密网络的安全防范能力。企业在网络安全方面也需要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坚持。谁使用网络谁承担负责”的原则,实行责任制,确保涉密的信息不上传到互联网,确保企业的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
四、正确处理保密、保管、利用、开放之间的关系
正确处理保密与开放的关系,抓好开放中特别是开放前的规范性工作。静止地看待档案的秘密性,无视其秘密性的时限和范围,是不对的;但如果缺乏保密观念,对涉密档案无视其秘密性,无限地扩大开放利用范围,也是错误的。因此,在开放档案为社会各界所利用的同时,应当做好相应的保密工作。
(一)做好档案的审查工作。审查工作是档案开放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开放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科学而准确地区分与判定档案的开放与控制使用范围。对这项工作可以分三步进行。一是初审,档案工作人员根据标准,对开放期限内的档案逐件进行审查,初步判定开放与控制使用范围;二是中审,由具有较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同志重点审查初审中没能判定开放与控制使用的部分档案,以确定其取舍。三是终审,由有关领导根据初审和中审的情况,权衡利弊,进行综合分析、审查,最终决定并批准档案的开放与否。
(二)做好档案的解密工作。保密档案是有等级的,其划分等级是根据<保密法>规定,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但秘密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旦秘密保管期限届满,便失去了保密的价值。为此我们就不能按原有的保密文件管理,而应该按照公开文件进行管理。
(三)做好档案开放前的管理工作。开放档案首先要做好档案开放的基础工作即提高开放档案案卷的内在质量。利用原有基础进行系统整理,达到分类科学、组卷合理、编目清楚、排列系统的要求。
1、建立健全档号以适应开放后检索与管理的要求。
2、编制检索工具:一是基础性检索工具,如开放档案目录,二是骨干性检索工具,如开放档案卡片目录,三是文字叙述性检索工具,如开放档案全宗介绍、全宗卷等。
3、计算机查询管理系统应当根据使用管理权限,设置好安全密码,准备好档案副本。对珍贵、重要的档案应采取抄录、扫描、复印、照相等形式进行复制,做好档案开放后的基础工作,如对有关信息资料做好登记备查等。
论文作者:谢婧,刘小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档案论文; 库房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秘密论文; 保密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