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崛起与和平保障--论中国崛起的战略与战略_军事论文

和平崛起与和平保障--论中国崛起的战略与战略_军事论文

和平崛起与保障和平——简论中国崛起的战略与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和平论文,中国崛起论文,策略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激发了中国志士仁人实现民族复兴的愿望。民族复兴这一理想到21世纪发展成为中国人的崛起实践。2003年温家宝总理访问美国时提出“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注:吕鸿、任毓骏、王如君:《共同谱写中美关系新篇章》,《人民日报》2003年12月11日,第3版。)既然中国政府已经确定了和平崛起战略,就必须研究什么样的策略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和平崛起的战略包括了两个最基本的内容,一是什么战略能使中国崛起,二是这个战略如何避免中国卷入战争。本文侧重论述中国崛起战略如何避免战争与保障和平的问题。

对中国崛起的不同关注

关于中国崛起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自中国威胁论出现以来,有关中国能否崛起的研究有三种假设,这些假设的区别决定了研究者对中国崛起所关心的核心不同。目前有关中国崛起研究的三种基本假设是,1.崛起国会发动战争,2.崛起国可以不发动战争,3.崛起国会成为战争对象。

以第一种假设为基础研究中国崛起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国威胁论”。这类文章和著作的作者主要是外国人还有一些对国家怀有仇恨的流亡海外的中国人。他们以德国和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选择战争崛起的战略为依据,研究中国崛起对别国安全构成什么威胁,中国崛起将以何种方式威胁他国安全,以及为何中国会通过战争实现崛起目标。这类研究中最有影响的著作是美国记者写的《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这类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遏制中国的崛起,以避免中国崛起威胁他国安全。

另一类是“搭车理论”。这派学者主要是中国人。他们也认为崛起国很可能选择战争方式挑战霸权国的霸主地位,而且依据德国和日本的历史经验认为凡采取武力崛起策略的国家都必然失败。他们研究为何武力崛起策略不能实现崛起目标,为何中国不能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以及中国为何应采取搭美国车的战略。其中最有影响的文章是时殷弘教授的《国际政治的世界性规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这派学者研究的核心是如何避免中国选择武力崛起战略而使中国崛起大业夭折。

以第二种假设研究中国崛起的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时代不同论”。这派学者是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冷战后的亚太国际形势如何使中国放弃了革命取向而奉行睦邻友好政策,中国从参与世界经济中得到的好处如何使中国选择了融入现行国际体系的政策,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如何将中国推上经济崛起道路而不是军事崛起道路,中国安全环境的改善如何使中国变得和平友善。这派主要代表作是美国战略分析家威廉·奥弗霍尔特写的《中国的崛起》。这一派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有利和不利于中国选择崛起策略的客观因素,从而防止不利因素改变中国的和平崛起策略。

另一类是“新认识论”。这派学者是从中国政府的主观认识入手,以中国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为依据,论证中国不会与美国争霸。这派学者主要是论证巨大的人口负担使得中国政府为了经济建设而不会进行战争;中国政府选择了参与全球化实现经济现代化的策略,这个策略约束了中国使用武力;以及中国政府吸收了德日挑战世界霸主而失败的教训,因此中国政府不会重复他们的历史。这派观点中最有影响的论述是郑必坚先生在2003年博鳌亚洲论坛的讲话《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这派学者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政府选择的崛起战略是和平的和如何消除中国威胁论。

以第三种假设研究中国崛起的较少。这派研究人员认为崛起国的不断强大,不可避免地被一些国家视为是对他们原有利益的威胁。霸权国要防范崛起国取代他的霸主地位,比崛起国实力强的大国担心崛起国赶超自己,与崛起国实力相当的国家则不愿被落在后面。所有这些动机都有可能使他们单独或集体联合地用战争手段遏制崛起国的崛起。这一派研究的问题是如何防范其他大国以战争遏制中国崛起,如何防止各种势力将中国逼入战争。

中国要实行和平崛起战略,其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不是中国是否应选择和平崛起的道路,而是要研究哪些策略能使中国和平崛起,以及怎样避免被逼到不得不进行战争的境地。如果中国没有崛起的策略,是否能和平崛起也就无从谈起了。有了崛起的策略,能否和平崛起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外部国际环境是否接受中国的崛起了。如果外部力量以军事手段阻止中国崛起,或是用和平方式使中国解体,那么中国都无法实现和平崛起的目标。

霸权遏制崛起的问题

冷战结束,美国成为世界上的惟一超级大国,于是美国的最高战略目标不再是争夺霸权,而是巩固霸权。以美国政府官方的语言来讲,就是维护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权。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可能在如何维护美国世界领导权的策略上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在维护美国的世界领导权这一目标上则是一致的。1996年克林顿政府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接触与扩大》里提出,“在海外保持美国的领导,我们可使美国更安全和更繁荣”。(注:The White House,A National Security of Engagement and Enlargement,(Washington:The White House,1996)p.2.)布什从2000年竞选总统起,就反复强调他的政策目标是维护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权。

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对外政策有强调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的区别,但是两党在对外政策上都很依重军事打击方法来解决国际冲突。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共和党政府进行了1991年海湾战争,2001年阿富汗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美国民主党政府进行了1993年索马里战争、1998年对阿富汗和苏丹的轰炸、1999年科索沃战争。无论民主党与共和党谁执政,美国政府都将以加强美国军事力量作为其维护美国世界领导地位的保障。克林顿政府和布什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都强调这一点。

中国威胁论在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之后,美国逐渐萌生了防范中国的心理。1996年中美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对峙后,美国将防范中国崛起作为一项明确的战略任务。美国制定的所谓对华“全面接触”的政策,目标就是“将中国纳入国际社会,使之成为一个负责任的成员”。(注:The White'House,A National Security of Engagement and Enlargement,(Washington:The White House,1996)p.40.)布什执政后,共和党防范中国的政策更加严厉。2001年的“9·11”事件后,美国政府也没有取消防范中国的战略任务。2002年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依然说:“中国追求先进军事能力会对其亚太邻国构成威胁。中国在走一条过时的道路,这条路最终将毁灭其崛起为大国的目标。”(注:The White House,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Washington:White House,2002)p.27.)不过,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对防范中国的政策做了重大调整。布什认为大国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下降了,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不是具有强大工业能力的国家而是非政府的恐怖主义组织和个人。因此,目前美国没有针对遏制中国崛起的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

根据冷战以来的经验,我们可以推测在三种情况下美国不以战争方式遏制中国崛起。第一种情况为,美国面临一个巨大的外部安全威胁,美国需要中国的合作共同对付这个安全威胁。例如20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威胁和2001年起的恐怖主义威胁。第二种情况是中国内部或外部的因素使中国无法崛起,因此美国不必用战争方式阻止中国崛起。第三种情况是,以战争方式遏制中国崛起的代价美国承担不起,因此美国不愿选择战争遏制中国崛起的策略。

如果美国不以战争遏制中国崛起的主要因素是上述三项,我们可以推论中国保证崛起过程和平的策略应主要是加强国防实力和建立友好外交关系。美国是否面临一个外部巨大安全威胁这不是由中国决定的。中国崛起如果因其他原因夭折了,也就没有和平崛起的战略之说了。因此,只有第三条是中国需要考虑的。如何让美国不愿选择以战争方式遏制中国崛起?如何让美国认为以战争遏制中国崛起的代价是美国付不起的?其答案一是中国需要加强国防力量,缩小与美国的军事差距,二是加强友好外交。友好外交有双重目的,首要目的是加强中美之间的互信关系,减少美对中国使用武力的动机;其次是加强与第三国的军事合作关系,争取更多国家不支持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从而约束美国的军事决心。近来中法关系的发展促使法国推动欧盟解除对中国武器禁运,这就有利于避免美国以战争手段遏制中国崛起。

国家生存威胁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已有半个多世纪,并且拥有250万军队,但是中国依然面临着潜在的生存威胁,也就是分离主义的威胁。分离主义对中国构成的威胁是生存性的,因此中国政府将制止分裂列为第二重要的国防任务,仅次于防止外敌入侵。中国分离主义势力虽然存在于多处少数民族地区,但是最为危险和现实的威胁是台湾的分离主义。台湾分离主义的主要力量是汉人而非少数民族,因此台湾分离主义的政治危害性比少数民族地区的分离主义更大。台湾独立可能使中国面临前苏联在其三个波罗地海共和国独立后解体的那种威胁,中国不但不能集中精力于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甚至可能出现国家灭亡,民族衰败的危险。如果没有和平化解台独威胁的方案,中国和平崛起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台湾分离主义对中国生存构成的威胁不仅是严重的,而且是现实的和日益紧迫的。1992年起,台湾领导人李登辉以推行新台湾人运动为名开始了变相台独政策,1999年宣布“两国论”,从变相独立走向开始公开独立。2000年台独分子陈水扁当选为台湾领导人,台湾行政当局开始加速从公开独立走向法理独立。2003年台湾当局提出2004年实现公投立宪,2006年通过新宪法草案,在2008年实施新宪法,正式独立。

台湾分离主义对中国构成的生存威胁并非分离主义势力本身,而是美国对台湾分离主义政权的军事支持。分离主义运动能否成功的根本,取决于分离主义势力与中央政府在要分裂的局部地区的军事实力对比。在没有外部军事力量的支持下,分离主义的军事力量是难以超过中央政府的,因此也难以独立。但是,如果支持分离主义的外部军事力量超过了中央政府,分离主义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增。俄罗斯的车臣和印度尼西亚是近几年来鲜活的例子,它们代表了国际关系史上的普遍现象,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这一点。

和平化解台湾分离主义威胁的情况可以有三种。一是台湾当局放弃台独目标,二是美国不对台湾提供军事支持,三是大陆对台独构成有效威慑。1992年李登辉开始实施变相台独政策,使台海两岸的矛盾发生了质变,即从政权之争转变为主权之争。自此,台湾岛内的民族认同开始变化。台湾《联合报》2003年的调查表明,在1989-2002年间,认为自己是台湾人而不是中国人的人从16%升至62%,而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从52%降至19%。这种民族认同的变化决定了,即使国民党和亲民党能赢得2004年大选,台湾行政当局仍会走向台独,只不过速度会慢一些。因此,寄望台湾当局主动放弃台独目标是不可能的。上面讨论的有关美国对中国的防范战略政策,决定了美国不会停止对台湾行政当局的军事支持。因此我国政府和平化解台湾分离主义威胁的基础将是加强对台独的军事威慑。台湾当局是否敢正式独立,取决于美国是否决定为台湾独立进行战争,而美国是否决定进行战争取决于我国是否有决心和能力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国家统一。

中国和平化解台湾分离主义威胁的政策需要将遏制台独与实现统一区分为两个不同阶段的战略任务。遏制台独需要军事手段,实现统一可以借助和平方法。遏制台独与和平统一的关系不是互为基础,而是前者为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结果。只有先以军事威慑遏制住了台独,然后才有可能实现和平统一。不区分两个阶段的不同任务,就容易忽略两种不同任务需要靠不同策略来实现这一逻辑,甚至注意不到遏制台独与和平统一的策略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对立性。同时采取两种策略,很可能使之相互抵消对方作用。遏制台独与和平统一的辩证关系是,中国拥有进行战争的决心和能力才有可能实现和平统一,反之则加剧中国面临的战争危险,减少中国和平崛起的机遇。

卷入外部战争的问题

目前中国卷入外部战争,即其他国家间的战争的危险不大。冷战后,世界上每年新爆发的重大武装冲突在18-26次之间,中国在军事上都没有卷入其中。然而,中国崛起将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从广义上讲,崛起包括了准备、起飞和冲刺三个阶段。从狭义上讲,崛起是指起飞这一个阶段,即中国目前已经进入的阶段。无论从广义上讲还是从狭义上讲,中国今后的崛起路程不会短于20年。因此如何避免在崛起的全过程中都不卷入外部战争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长期战略问题。

中国卷入外部战争的危险主要源于大国在东亚地区的争夺。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几次卷入外部战争的地理范围基本上是东北亚和东南亚,中国军队没有卷入过周边以外地区的战争,甚至没有卷入到中亚和南亚的外部战争。自冷战结束以来,中国面临的军事安全威胁的地理特点一直是东紧西缓,其间国际舆论曾议论过的有可能使中国卷入外部战争的事件仅有1994年和2002年发生的朝核危机。历史与现实都表明,中国隔着邻国卷入外部战争的危险很小,卷入东亚之外周边地区的外部战争的危险也不大。如果中国能保持东亚地区和平,中国就有较大的机会在今后的崛起过程中避免卷入外部战争。

推动东亚安全合作有助于防止大国在东亚的争夺激化为战争。大国在东亚地区进行争夺是无法避免的,但避免这种争夺激化为战争则是可能的。美国在冷战后获得了世界惟一超级大国地位。2002年其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1.4万亿美元,是位居第二日本4.3万亿美元的2.7倍;同年其军费为3,480亿美元,是第二军费大国日本405亿美元的8.6倍。(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2年中国的国防》,《人民日报》2002年12月10日,第7版。)1997年美官方就预测,2015年之前没有国家可与美国在同一等级。美国的超强实力地位,决定了防止大国在东亚争夺激化的关键是如何应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单边主义军事政策。只要美国不对东亚国家发动战争,中国基本上没有卷入外部战争的危险,因为其他大国在今后15年里都难以具备在该地区发动战争的能力。冷战后东南亚友好合作组织的集体安全政策和2003年启动的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给我们的启示是,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有约束美国在东亚发动战争的作用。因此,推动东亚多边安全合作的发展,将有助于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避免卷入外部战争。

结论

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所要研究的问题分为“如何实现崛起”和“如何使崛起过程和平”两大部分。和平崛起战略之所以值得研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崛起过程中保持和平是困难的,如果只研究如何维持和平的策略而忽略了这一策略与崛起的关系,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克劳塞维茨曾说过:“一方绝对忍受就不成为战争。”(注:[德]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上卷),解放军出版社1964年版,第15页。)也就是说,一国只要采取绝对屈服的政策,保持和平是没有任何困难的。崛起恰恰是一个越来越不屈服的过程,和平崛起的实质问题是,如何在不屈服的前提下保持和平。当外部力量以战争压制中国崛起时,当中国面临前苏联那样的国家生存威胁时,当中国周边国家的战争威胁中国安全时,中国怎样才能保持和平崛起。

在和平崛起的策略中,“崛起”是“和平”的前提,”和平崛起”是三种崛起(战争、和平与非战非和)中的一种。因此,中国和平崛起策略首先需要研究什么策略能使中国崛起,然后才能从诸多崛起策略中寻找哪种策略能使崛起过程和平。这个逻辑关系限定了我们研究和平崛起战略的方向。其一,阻止中国崛起的和平策略是不必研究的,其二,和平策略要服务于崛起的目标,其三,和平策略给中国崛起带来的效益至少不能远远不如非和平的策略。在我国政府制定了和平崛起目标之后,我们研究和平崛起的重点不是中国是否选择和平崛起,而是如何使国际社会接受和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崛起。威廉·奥弗霍尔特在分析什么因素可能使中国无法坚持和平崛起道路时,他认为第一个风险就是“来自其他国家对中国起飞的反应。”(注:[美]威廉·奥弗霍尔特:《中国的崛起》,达洲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257页。)

和平崛起是中国的战略选择。如何避免外部力量以战争压制中国崛起,如何消除国家崛起过程中面临的生存安全威胁,以及如何在崛起全过程中避免卷入外部战争,是中国实行和平崛起目标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也可以说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前提条件。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关键一是坚持以保障和平作为中国外交政策总目标与和平崛起的出发点和归宿,建立全方位的对外友好合作关系体系,使中国始终成为保障和平的坚定力量;二是实现国防现代化,建立强大的国防威慑力量,使强权国家承担不起用战争手段遏制中国崛起的代价,同时震慑台独分裂势力,使其不敢铤而走险走上分裂国家的绝路。中国发展国防力量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制止战争,是为了和平。

标签:;  ;  ;  ;  ;  ;  ;  ;  

和平崛起与和平保障--论中国崛起的战略与战略_军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