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推动作用下,电气工程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为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然而,伴随而来的能源消耗问题也尤为突出。本文对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极其节能设计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
1 电气工程自动化概述
电气工程一直以来是现代科学领域中关注度较高的学科,其技术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综合实力,必须重点应对。电气工程交杂融合了各个学科的理论知识,并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作用力下,其内容越来越丰富,系统化和规范性功能特色越来越突出,更加符合人性化应用原则,在行业中的应用越加广泛,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发展。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是通过光纤设备来传输数据信息,用光缆材料替代了电缆材料,大大减少了材料和连接设备的损耗。现阶段,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表现为设备智能化,通过设备自身的智能化控制功能,建立起在线监测系统,以采集站构成,以处理器为核心元件,对工程建设进行全过程控制,实现了智能化与在线监测的电力光互式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监测系统通过与控制中心联网的方式,对不同工艺环节的信息数据进行收集与控制,充分利用电子网络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有效的监管,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与工作效率。
2 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自动化功能较为单一
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在我国工业生产领域中发挥了显著作用,有助于提高我国工业生产的效率,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目前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功能较为单一,通常情况下,系统设备只能同步完成一两项任务,需要依靠多种不同功能的设备进行分工协作,无法单独完成生产作业。此外,电气自动化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流较少,信息传递和转换效率有待提高。
2.2 电气工程自动化耗能大
目前,我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研发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企业研发人员以满足各自企业发展需求为目标,注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经济效益,忽视了该技术的节能环保要求。与此同时,企业出于对自身经济效益的考虑,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研发项目的资金投入较少。
2.3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信息化建设较为落后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应该不断向智能化和系统化方向靠拢,现阶段,各企业在发展电气工程自动化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指导标准,相互之间采用不同的设计框架与设计标准,导致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适用性较差,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多种工程需求。与此同时,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水平的低下也使得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之间相互独立,不能形成系统、智能的整体。此外,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使用主体立场上,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主体的需求差异,使用主体需要采购不同功能的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而不同厂商在设计设备的标准和网络框架上有所不同,很有可能会出现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接口无法匹配的问题,阻碍了后续的信息交流和传递。
3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节能设计
3.1 合理选择变压器
变压器作为供配电系统的关键性设备,必须在电气工程自动化节能设计中重点对待。由于材料性能的差异会影响变压器在工作过程中的损耗程度,例如:电流经过铜制变压器所造成的损耗明显低于铁制变压器的损耗,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该尽可能选择铜材料的变压器。当变压器在遭受损耗后,会损失一部分电能,因此,可以选用耗损小的变压器来达到节能设计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综合来看,变压器的选择应该充分结合工程的实际需求以及节能目标,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变压器要具备节能功能,为后期节能设计提供便利;其次,合理控制变压器电力,保持流经变压器的电流的平衡,避免因电流不平衡导致的变压器损耗。
3.2 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使用效率
要想降低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运行成本并提高单位能耗的使用率,可以使电气工程自动化得到无功功率,满足电气自动化设备在无功功率条件下的负荷平衡状态,有效提高电能传输的效率,降低降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损耗。实际设计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负荷数值,并根据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实际运行状况,对负荷数值进行适当调整,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最佳平衡状态。
3.3 合理选择电阻
电气工程自动化运行过程中引起电能浪费的主要原因在于:电能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电阻的影响,且传输线路自身带有一定电阻,由此产生大量传输能耗。因此,要想避免电能的损耗,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节能设计目标,就需要对电阻进行节能设计。通常情况下,传输线路产生的电阻大小受到线路横截面积和长度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充分结合电气工程实际发展需求,对传输线路的横截面积和长度进行适当调整。一方面,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缩短线路的长度来减小电阻,尽可能利用直线设计替代线路的弯道设计,最大限度缩短线路的长度。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增加线路横截面积来降低线路的电阻。
3.4 配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配电系统对于电气自动化的电力供应而言至关重要,电气工程自动化节能设计过程中应重视对配电系统的优化,在满足电气工程自动化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通过配电系统的优化,实现其与电气自动化的融合贯通,从而显著提升电气自动化整体的协调性能,保证系统运行效率。工作人员要加强电气自动化运行全过程的调控与管理工作,科学选择配电系统和稳定高效的导线,使电气自动化更具系统性,充分保障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安全稳定运行,最大限度减少电能损耗。
3.5 有源滤波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
将有源滤波器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节能设计中,可以在操作人员发生错误性操作并引起电力供应波动异常时,有效发挥出消除电气工程自动化运行的对谐波的效用,最大限度减少因操作人员失误而造成的损失,保证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促进不同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从整体上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系统性与协调性,降低电能损耗。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电气工程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而节能环保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已经成为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真正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节能设计,才能进一步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因此,各企业要高度重视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的节能设计研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起行业统一的指导标准和网络框架体系,尽快实现电气自动化的系统化、规范化和整体性。
参考文献
[1]张金平,杨威.当前节能设计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2):35-44.
[2]刘涛.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应用分析[J].科技视界,2015,(26):336-341.
[3]苏长富.电气工程自动化及其节能设计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6,(1):112-113.
[4]曹金华.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13):93-95.
[5]罗宇杰.浅谈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4,(11):142-143.
论文作者:钟文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6
标签:电气工程论文; 节能论文; 变压器论文; 设备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能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