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端持力层为硬土层的复合桩基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英华[1](2021)在《硬软互层泥岩地质条件下的微型桩复合地基模型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广西首府南宁市城市基础建设的蓬勃发展,南宁市涌现出大量高层建筑及大荷载构筑物。此类高、重、大的建(构)筑物所涉及的基础工程问题日益复杂,其对持力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第四系松散沉积层上的浅层地基无法承受如此大的上部结构荷载,进而第三系泥岩层取代了以往的第四系地层作为主要的地基持力层。由于第三系泥岩生成及赋存环境的特殊性,加之后期人类活动扰动等各类因素相互作用下,使得其试验参数离散性、变异性很大,实践中其力学特性往往表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第三系泥岩中的硬软互层或夹层层理构造泥岩,具有更复杂的力学特性,硬软互层中的软层泥岩对地基强度和变形影响特别大;加之硬软互层泥岩相关理论研究现阶段并不太成熟,地区性条例与规程也不多见,若仅仅套用一般规范和经验,一味地采用深挖及桩基,就使得浅部的泥岩承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而深基坑及深桩基施工中又有水的不利作用及人工扰动,常有泥岩持力层承载特性发生较大变化的隐患出现,这就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及重大浪费。鉴于此,本文提出用干钻植入注浆微型钢管桩来加固处理硬软互层泥岩地基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并对此微型桩复合地基工程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以某高层筏基的微型桩复合地基设计为例,计算出合适的桩长及地基沉降计算深度值,以此为依准,建立四组36个桩单元地基模型;先用分层总和法公式分别算出四组天然地基和两组微型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值,再从36个桩单元地基模型中选取30个进行建模,并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验证,从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中揭示微型桩与泥岩的相互作用机理。桩单元小筏基模型研究后又拓展到大筏基模型的研究,在对多个大筏板地基模型的分析中得出其地基沉降性状。研究表明微型桩复合地基相对于原天然地基的承载能力有较大提高,控制沉降变形也有较好效果,采用注浆微型钢管桩处理此特殊泥岩地基是可行的,能达到预期目的。研究还得出:小尺寸基础下浅层硬软互层泥岩天然地基的强弱变化越快均匀性越差,其承载力越低,沉降变形越大;大筏板下深厚硬软互层泥岩天然地基的均匀性对沉降变形影响不大;桩端持力层的强弱对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及沉降变形都有一定影响;增加桩长对控制沉降比较有效;筏基的差异沉降明显,中部大、周边小;微型桩桩身受力复杂,要注意桩身强度足够等一些规律,以期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褚卓[2](2021)在《桩基础控制变形相关指标与沉降计算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和港口码头、高层建筑及地下空间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桩基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工程要求按变形控制设计,发展桩基工程按变形控制设计理论是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为追求抗力与荷载的总体与局部平衡,实现支承刚度的优化布局,达到差异沉降的最小化,变刚度调平的思想逐步为设计者所接受,但真正调平设计过程可遵循的细则尚无从遵循。提髙桩基工程变形计算能力是进一步发展桩基工程按变形控制设计理论的基础。桩基础的沉降计算大都是半理论半经验的方法,但是由于没有合理的确定附加应力,计算结果与实际差异太大,往往需要大幅度的经验系数进行修正。因此有必要对桩基础控制变形相关指标与沉降计算方法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大比尺桩筏基础模型试验,以期确定桩筏基础变刚度调平控制沉降设计关键技术指标,对桩筏基础控制沉降指标、桩顶反力分布规律、桩侧荷载传递规律、桩端荷载分担比、变形计算影响深度等相关指标规律进行研究并对调平控制沉降细则进行量化分析。2.以53根不同地质条件具备完整测试内容的试验桩和9项工程实测为基础,研究能够较为精确确定群桩基础附加应力的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与实测工程案例验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与成果:1.分析了不同桩间距、布桩模式(桩数)下桩筏基础控制沉降指标随强化指数变化规律,在(1<λs<1.3)范围内标准沉降比、标准刚度比与强化指数大致成线性关系,且变化率随桩距、桩数影响较小。2.桩筏基础水平影响范围大致为6d,竖向沉降变形计算影响深度约为桩端平面下1倍桩长左右。群桩效应使桩筏基础相应基桩端阻比较单桩更大。桩土应力场效应叠加没有改变桩侧阻力分布形式。桩顶反力随荷载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角桩最大、边中桩次之、中心桩最小。荷载水平接近极限承载力时,桩顶反力趋于均匀。3.提出了正梯形、锥头形、蒜头形、凹谷形4种桩侧阻概化模式。比Geddes简化模式更符合实际,建立了利用工程地质资料和基桩长径比综合判定侧阻分布概化模式的经验方法。4.针对侧阻概化模式给出了考虑桩径影响的Mindlin解均化附加应力法计算桩基础沉降(整体均化分层总和法、基桩和复合基桩分层总和法),并完善了相关计算软件。5.通过9项工程实测、6台大比尺模型试验测试验证了所提出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赵金鹤[3](2020)在《沿海软土区地基变刚度调平设计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交流密切经济发展迅速,城市更加繁荣,高层、超高层建筑平地而起,工程建设中桩基础因其优势而被大量采用,能够更好满足桩基承载性能。以前常用的布桩方式采用的是天然地基和均匀布桩,天然地基和均匀布桩的复合地基承受均布荷载时,竖向支承刚度平均分布,基础沉降产生内大外小的蝶形分布形态,产生不均匀沉降。如果上部结构荷载为框架—核心筒等不均匀结构形式时,产生的差异沉降更加明显。差异沉降对上部建筑的可靠性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如何调节结构物的差异沉降,使结构物保持稳定,是近几年学者一直研究的课题。软土地区的工程实例中,天然地基一般不能达到承载和变形要求,可以采用复合地基的基础形式控制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本文结合前人研究的内容,分析了复合地基变刚度布桩差异沉降控制的原理,分别比较不同基础形式下、不同桩长情况下的主裙楼桩基沉降,提出沿海软土区复合地基变刚度调平设计步骤。此文结合天津某超高层项目具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复合地基变刚度布桩差异沉降控制的原理进行详细分析。结合FLAC3D软件建立分析模型,分析了框架—核心筒结构变刚度调平后的沉降值,与实际测量结果相结合。所得出的结论如下:(1)结合实际工程数据,框架—核心筒结构的高层建筑,通过变刚度调平设计,例如通过设置长短桩,调整桩间距等,相对强化核心区域的桩基刚度,弱化外围框架的桩基刚度。能够更好地减小沉降差,也能减少建设成本。(2)对上部结构-基础-桩土共同分析,以调整“桩土支承刚度分布为主线”,通过改变布桩方式合理调整桩基刚度,能够减少最大沉降和不均匀沉降。(3)通过天然地基和复合桩基对比分析沉降差,在框架—核心筒结构下采用变刚度布桩方式能够显着的控制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减少对建筑物造成的不良影响。(4)通过模型模拟的数值和现场观测的结果大致相符合,表明如果在实际工程中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比较精确的预测桩基沉降的影响,对以后类似工程可以提供参考。
杨鑫[4](2020)在《邯郸地区管桩桩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提出为了保证建筑的安全稳定,建筑物的沉降值需要着重考虑。鉴于桩基础承载力高、沉降量小等各种优势,其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桩基础沉降量计算的方法比较多,比如弹性力学法、应力面积法、分层总和法和考虑应力历史影响的沉降计算法等。其中分层总和法是规范推荐的实用计算方法。沉降量按照分层总和法计算时,地基土附加应力的计算是十分关键的,其计算方法分为Boussinesq公式、Cerutti公式、Mindlin公式。在Mindlin解计算公式中桩端阻力比α、桩侧均匀分布侧阻比β对附加应力的影响很大。本文研究的对象是Geddes对Mindlin公式积分导出的应力解中α和β在邯郸地区所适用的取值。本文收集了邯郸地区多种土质条件下5组工程桩的单桩静载荷试验实验结果和桩基工程的沉降观测资料,开展了对此地区单桩沉降情况的分析。首先阐述了桩基的发展历史,分析了桩侧摩阻力的研究现状。然后计算分析了Mindlin应力解中关键参数α、β的改变对地基附加应力的影响。使用Matlab软件编制了基于Mindlin-Geddes应力解的分层总和法沉降计算公式程序,并且按照相应的工程地质勘查资料,计算单桩沉降值。在沉降计算中的附加应力计算过程中,按照之前总结的规律依次带入多组桩端阻力比α和桩侧阻力β的值,得出了符合静载实验沉降值时,各级荷载所适用的荷载分配系数α、β的取值。之后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相应的工程模型,通过对计算结果提取并计算得出α、β的值,最终给出了适合邯郸地区管桩基础的α、β的取值。
侯思强[5](2020)在《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传力机制及设计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中桩土间的相互作用问题较等长桩复合地基更为复杂,且具体表现及原因也有所不同。在传统的以承载力为基准的设计理念中,现有规范通过承载力发挥系数这一概念对不同桩型、土体的发挥和相互作用进行综合描述,这一系数的确定,大多数情况下仍以经验确定为主,各组成部分发挥系数相互独立,不能很好体现桩土相互作用的工作机理。本文运用数值模拟、室内模型试验及理论分析手段对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竖向荷载作用下的传力机制进行研究,特别是对桩土单元的荷载分担及变形刚度发挥过程进行了探讨,改进了既有基于等沉降准则的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归纳如下:(1)基于离散元-有限差分耦合方法对长短桩复合地基褥垫层进行分析,基于发挥土体承载特性,认为在上部结构达到允许最大沉降条件下,有效褥垫层厚度应大于阻滞区的高度,并且验证了采用Winkler弹性地基梁模型计算褥垫层模型的合理性;(2)综合考虑复合地基桩侧摩阻的分布模式及桩土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长短桩复合地基计算模型。为了达到满足承载特性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沉降,充分利用桩土刚度的目的,对长短桩复合地基中不同参数的影响进行计算分析,并从相互作用角度诠释了影响产生的机理,得出:长桩或短桩桩长增大时,均能够有效增大整体竖向抗压刚度,而增大长桩桩长或减小短桩桩长,由于增大了桩端距离减小桩端相互作用,导致短桩和长桩的桩体单元刚度提高;褥垫层厚度的增大相当于在基底增加了一层刚度为褥垫层刚度的弹簧,导致整体竖向抗压刚度降低。将桩体及其正上方土体视为一个整体对桩体进行分析,褥垫层厚度的增大降低了这一整体的单元刚度,减小了桩体分担荷载及桩体单元刚度,提高了土体荷载分担以及土体单元刚度;桩端持力层刚度的增大相当于桩端弹簧刚度增大了一个固定值,导致整体抗压刚度提高。就桩体单元分析,相同刚度增大量,长桩单元刚度增长幅度小于短桩,导致长桩荷载随桩端持力层刚度的增大而减小。但在基底应力增大到转折点时,桩端持力层的增强导致的桩体上刺入增大,整体刚度反而随桩端持力层的增强逐渐降低,同理桩土单元刚度、长短桩桩土应力比均在转折点之后呈现反转。桩径的增大通过增大桩端和桩侧受力面积两方面提高了桩体单元刚度及整体刚度,但桩端和桩侧面积分别与桩径的二次方和一次方呈正比例,所以桩径的增大虽然同时增大了长桩和短桩分担荷载,但桩土应力比及长短桩发挥系数反而呈减小的趋势。(3)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与室内模型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复合地基型式下,复合地基整体及桩土单元承载特性及刚度演化规律。其中承载特性通过相同基底应力各组成部分的分担荷载进行分析,刚度则通过相同基底沉降条件下各组成部分的分担荷载进行阐述。复合地基整体部分由单桩复合地基到四桩复合地基,受到加载板尺寸增大以及桩体增多造成的桩桩相互作用造成的影响,削弱了整体刚度。桩体在不同地基型式变化过程中承载特性及刚度表现也有所不同,主要受土体相互作用的不同程度的影响。由单桩桩基过渡到单桩复合地基,土体由被动受力演变为主动承担基底应力,对桩体产生了下拉作用削弱了桩体单元刚度。由单桩复合地基过渡到四桩复合地基,桩体增多导致桩桩相互作用效应增大,并且土体受力面积增大导致相同应力下土体沉降增大,使得桩体受到了额外的附加沉降。在桩土共同影响作用下,四桩复合地基桩体单元刚度小于单桩复合地基。土体单元刚度变化主要受地基尺寸及桩体分担荷载作用的影响。天然地基过渡到单桩复合地基,桩体较土体分担了更多的荷载。但在相同基底沉降条件下,通过刚度分配原则对土体分担荷载与桩体单元刚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土体分担荷载单元刚度受桩体刚度主导,桩体单元刚度较小时,土体分担荷载较大,将基底沉降与土体分担荷载曲线割线斜率视为土体单元刚度,则桩体单元刚度越小,土体单元刚度越大。土体单元由单桩复合地基过渡到四桩复合地基时,桩体置换率未发生改变,土体主要受尺寸效应的影响,由于相同应力条件下,土体面积尺寸越大,土体沉降也越大,所以四桩复合地基中土体单元刚度小于单桩复合地基中土体单元刚度。(4)分别考虑长桩、短桩、土体单元刚度及桩土单元分担荷载受群桩效应影响的不同程度,由单桩复合地基桩土刚度计算四桩复合地基时,长桩、短桩、土体单元刚度修正系数均小于1,且通过试验及数值模拟得出单元刚度修正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长桩桩单元刚度修正系数、短桩桩单元刚度修正系数土体单元刚度修正系数。(5)通过对桩土单元刚度的分析,引入刚度修正系数,给出了改进的基于等沉降准则的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修正计算公式的可靠性并分析了计算误差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在保证精确度基础上,该方法偏于安全。
韦有恒[6](2020)在《小截面预制方桩在马达加斯加机场快速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在非洲地区的工程建设项目与日俱增,但受当地经济以及工艺环境限制,许多国内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在非洲无法应用,因此需要因地制宜的寻求有效、经济、易操作的软基加固方法。马达加斯加首都机场快速路途经大范围软土区域,桥台过渡段以及旧路加宽处对沉降要求较为严格。本文以马达加斯加首都机场路试验段为依托,基于现场数据对小截面预制方桩加固软土路基的效果与设计方法等开展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室内试验及现场勘探,查明了项目沿线区域地形地貌、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软土分布及工程特性。考虑当地经济与工业条件限制、工程变形及稳定性控制要求,推荐了软基处理方案,并推荐桥台过渡段采用小截面预制方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2)开展了带桩帽小截面预制方桩处理软土路基的现场试验。分析了路堤荷载下,小截面预制方桩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试验段桩土荷载分担比为71.4%,路基孔隙水压力受降雨影响较大,采用土工格栅碎石垫层能很好的发挥小截面预制方桩的承载性能。(3)另增设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基对比试验段,并与小截面预制方桩复合地基试验段对比,讨论了两种软基处理方法的加固效果。堆载预压段的工后沉降约为小截面预制方桩复合地基的4.7倍;堆载预压法适合在对工后沉降和时间要求并不严格的工程中应用。(4)采用规范法和能量法对小截面预制方桩的压屈现象进行分析。建议了完全埋置于土中的小截面预制方桩桩径和桩长的匹配方法,并建议设计中稳定系数可为0.95。(5)统计发现小截面预制方桩的实测承载力比采用理论计算的承载力大40%~90%,因此建议小截面预制方桩承载力宜实测确定,采用规范法计算粘性土中小截面预制方桩单桩承载力的时,粘性土层的桩侧摩阻力可乘以修正系数1.2。(6)通过对小截面预制方桩桩体配筋对的优化,提高了小截面预制方桩的经济性,这对于小截面预制方桩在非洲地区的推广应用具有意义。
刘振辉[7](2020)在《以薄砂层为持力层的PHC管桩复合地基应用与研究》文中指出刚性桩复合地基是一种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通常采用水泥基胶结材料,有时由混凝土或混凝土等掺合料组成,桩身强度较高。为了保证桩土相互作用,通常在桩顶设置一定厚度的垫层。刚性桩复合地基比柔性桩复合地基具有更高的承载力和压缩模量,复合地基承载力也有较大的调整范围。某建设项目位于辽宁省,包含五栋24~31层的高层建筑及三栋11层的小高层建筑。经地质勘察显示本工程场地土大部分为黏性土,仅在20米见到粗砂(5)薄层和近50米才见到稳定中砂(7)层,但埋深20米的粗砂层,厚度较薄,且厚度变化较大,这样对高层建筑基础选型造成了很大困扰。经计算分析及工程造价对比,本工程选用以粗砂(5)薄层为桩端持力层的PHC管桩复合地基方案。关于该薄砂层是否能作为桩端持力层,采用规范法估算和现场载荷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来验证,试验桩所选场地部位的砂层厚度以及桩端下持力层厚度均较小,试验结果表明在不满足桩端下持力层厚度1.0m的条件下,其承载力也满足设计要求。确定了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后,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变形,其结果均满足高层建筑的设计要求。复合地基处理完成后,对其进行复合地基管桩静载试验,经静载试验验证,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及相应沉降变形均符合要求。低应变动力检测结果合格;根据五栋楼的沉降观测结果可知,工程竣工一年后,24层高楼的平均沉降量为27.2mm,31层高楼的平均沉降量为32.3mm,均满足国家规范要求,说明粗砂(5)薄层为桩端持力层的PHC桩复合地基能够满足高层建筑的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根据该工程实例的相关数据,本文结合ABAQUS软件对薄砂层作为PHC桩复合地基桩端持力层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研究结果与工程实例吻合度较高。且当持力层(砂层)不同时,对应的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且改变砂层厚度对变形的影响较为明显,随着砂层厚度的增大,地基最终沉降量减小。本文依托工程实际案例,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方案设计、桩基检测、沉降监测及数值模拟的全过程,对厚黏性土中的薄砂层(1.2~3.3m)作为高层建筑PHC桩复合地基桩端持力层的应用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证明了该方案技术先进,经济效益显着,施工周期短,地基加固方法可靠,为以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陈晓梅[8](2020)在《深厚回填土中单桩受力与变形特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兴起,出现了许多新近深厚填土工程。新近厚填土工程最明显的特点是填方重度大,填料自重应力引起的填筑体的自身压缩沉降及基础沉降大。位于新近厚填土场地的桩基会因填土的自身压缩沉降产生可观的负摩阻力,并且深厚回填土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如果设计或者施工不当,在以后建筑桩基使用过程中将会引起重大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因此对于深厚回填土中桩基性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巨腾国际内江基地一期工程实际监测情况,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对新近深厚填土场地负摩阻力对桩基工程性状影响进行分析。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结合巨腾内江基地一期工程桩基工程案例的现场测试、监测数据等,总结了在施工过程中当场地内存在深厚回填土时,桩身受力及变形情况、中性点位置及负摩阻力的变化规律,分析得到桩基负摩阻力特征及对桩基的影响。(2)结合有限元软件Midas/GTS建立桩土共同相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选择合理的土体模型参数、材料参数及接触参数,分析深厚回填土中单桩性状的变化情况。通过对基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基准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3)在上述模型基础上,分别考虑桩端土弹性模量、桩顶竖向荷载、回填土厚度等因素变化时,对于单桩桩身摩阻力、轴力、中性点位置和沉降等特性性能的影响。(4)根据不同条件下深厚回填土中单桩负摩阻力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些减小单桩负摩阻力效应的工程措施,用以指导设计与施工。
姚海国[9](2019)在《一般住宅项目桩基选型与经济效益分析》文中认为桩基础是建筑结构中重要的受力构件,是成本、进度管控的重点部位,对于住宅项目的成本、工期管理意义重大。尤以成本为甚,桩基的成本往往可以达到毛坯项目成本的10%20%。如何能快速选定合理的桩基选型方案,在保证工程的质量、工期要求下达到成本的最优化,是地产商关注的重点事项。基于以上情况,本文选择将“桩基选型”作为研究一般住宅项目经济效益的切入点。本文先总结了桩基础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研究情况;然后分别从设计、施工、造价等角度出发,找出影响桩基工程选型的关键因素,理清选型的标准工作流程;之后,将前述梳理成果进行整合,并在多个实际项目中进行复盘,在实地分析钻孔灌注桩、预应力管桩、人工挖孔桩设计方案可行性的基础上,具体对比各方案的成本造价,从而找出经济效益最佳的桩基方案。通过方案比选后发现以下结论:1.同一项目不同桩型之间,经济效益差别明显,因此在实际启动桩基工程之前进行详尽的桩基方案经济性比选非常重要,能带来显着的成本节约;2.钻孔灌注桩、预应力管桩使用较为普遍,价格较低;人工挖孔桩使用较少,多用于较为恶劣的地质环境下,价格较高;3.钻孔灌注桩较预应力管桩而言一般承载力更大、能以较少的桩数满足承载力需求,同时二者的单价差距逐渐缩小,因此多数环境下钻孔灌注桩方案的经济性优于预应力管桩方案,可以在项目桩基设计时多考虑钻孔灌注桩方案;4.并非所有项目都可以进行经济性比选。当地质条件较为特殊、限制了可使用桩型时,应首先满足工程和设计的使用需求,在此基础上才能讨论经济效益的影响。
刘宗鑫[10](2019)在《考虑桩土效应的群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高层建筑数量逐渐增多,桩基在高层建筑基础中被大量应用。由于桩-土作用的复杂力学行为的研究尚不充分,目前的桩基沉降计算方法还未完善。目前,工程上较常使用的简化是基于Mindlin解的Geddes法来计算群桩基础沉降,但是计算值与实际差距较大。本文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模型分析了单桩、多桩、群桩基础的不同桩数下应用基于Mindlin解的Geddes法计算沉降产生偏差的原因,分析对沉降计算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通过分析,Geddes法假设的土体为完全弹性、α和β不同的取值、桩端持力层的不同、是否考虑承台等因素都会对结果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其中Geddes法将桩土相互作用力假设为竖向力是产生偏差的最主要因素。对于群桩基础,Geddes法的偏差率为200%以上,而使用剪应力代替竖向力之后的Geddes法,偏差率在20%以下,二者相差十倍以上。本文在分析基于Mindlin解的Geddes法的基础上,将Geddes法进行改进,使用剪切应力代替轴线竖向力,针对有限元法计算群桩基础沉降提出了一种简化的有限元法。建立大面积群桩模型来验证分析简化有限元法的可行性,并就影响简化的准确度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简化的有限元法用桩土接触面的剪应力代替桩,分析的过程中不再建立桩的单元。该简化的有限元法具有减少操作步骤,节约计算时间,降低修改成本等优点。通过分析与改进,简化的有限元法与考虑桩土接触的有限元法结果上较吻合,为工程上使用有限元法计算桩基沉降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二、桩端持力层为硬土层的复合桩基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桩端持力层为硬土层的复合桩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硬软互层泥岩地质条件下的微型桩复合地基模型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泥岩力学特性与层状岩体研究现状 |
1.2.2 泥岩地质条件下的基础研究现状 |
1.2.3 复合地基桩的研究现状 |
1.2.4 微型桩的研究现状 |
1.3 复合地基理论综述 |
1.3.1 复合地基的形成条件 |
1.3.2 复合地基的作用效应 |
1.3.3 复合地基的传力机理 |
1.3.4 复合地基的破坏模式 |
1.3.5 面积置换率 |
1.3.6 桩土荷载分担比和桩土应力比 |
1.3.7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1.3.8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1.3.9 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微型桩复合地基设计 |
2.1 工程地质概况 |
2.2 南宁盆地泥岩工程力学特性 |
2.2.1 硬软互层泥岩的力学特性 |
2.3 微型桩处理硬软互层泥岩地基的设计计算 |
2.3.1 微型桩的桩长计算 |
2.3.2 地基沉降计算 |
2.3.3 地基沉降计算值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型桩桩单元地基数值建模 |
3.1 有限元法及ABAQUS软件概述 |
3.2 数值模型详述 |
3.2.1 基本假定 |
3.2.2 模型分类编号 |
3.2.3 地基模型建模过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桩单元地基模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1 单桩单元地基承载特性分析 |
4.1.1 单桩单元基础板底中心点p-s曲线 |
4.1.2 泥岩体竖向应力分布 |
4.1.3 桩土应力比及桩土荷载分担比 |
4.1.4 桩侧土压力 |
4.1.5 桩侧摩阻力 |
4.1.6 桩身应力分布 |
4.1.7 桩端应力 |
4.2 三桩单元地基承载特性分析 |
4.2.1 三桩单元基础板底中心点p-s曲线及桩顶位移变化曲线 |
4.2.2 泥岩体竖向变形和应力分布 |
4.2.3 桩土应力比及桩土荷载分担 |
4.2.4 桩侧土压力 |
4.2.5 桩侧摩阻力 |
4.2.6 桩身应力分布 |
4.2.7 桩端应力 |
4.3 四桩单元地基承载特性分析 |
4.3.1 四桩单元基础板底中心点p-s曲线 |
4.3.2 桩土应力比及桩土荷载分担 |
4.3.3 桩侧土压力 |
4.3.4 桩侧摩阻力 |
4.3.5 桩身应力分布 |
4.3.6 桩端应力 |
4.4 二十五桩单元地基承载特性分析 |
4.4.1 二十五桩单元基础板底中心点p-s曲线及桩顶位移变化曲线 |
4.4.2 泥岩体竖向应力和沉降分布 |
4.4.3 桩土应力比及桩土荷载分担 |
4.4.4 桩侧土压力、侧摩阻力和桩身应力分布 |
4.4.5 桩端应力 |
4.4.6 桩间土剪应力 |
4.5 不同组同类型桩单元地基承载特性对比分析 |
4.5.1 基础板底中心点p-s曲线 |
4.5.2 桩土应力比及桩土荷载分担 |
4.5.3 桩侧土压力和桩侧摩阻力 |
4.5.4 桩端应力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筏基下硬软互层泥岩地基模型数值模拟分析 |
5.1 大筏基下硬软互层泥岩地基设计计算 |
5.1.1 大筏基下天然地基沉降计算 |
5.1.2 大筏基下复合地基设计计算 |
5.2 大筏基下硬软互层泥岩地基模型数值模拟 |
5.2.1 大筏基下天然地基模型数值模拟分析 |
5.2.2 大筏基下复合地基模型数值模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桩基础控制变形相关指标与沉降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研究概况和现状 |
1.2.1 桩基础沉降变形控制设计概况和现状 |
1.2.2 桩基础沉降变形计算理论和方法概况和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桩基础变刚度调平控制沉降设计关键技术指标研究与分析 |
1.3.2 桩基础沉降变形计算理论和方法研究 |
第2章 大比尺模型试验设计 |
2.1 试验目的 |
2.1.1 试验拟解决的问题 |
2.1.2 试验的研究方法 |
2.2 试验模型设计 |
2.2.1 试验场地的条件 |
2.2.2 试验场地的整体布置 |
2.2.3 试验方案设计 |
2.2.4 试验基桩的承载力设计 |
2.3 模型制作与施工 |
2.3.1 模型桩施工 |
2.3.2 承台施工 |
2.3.3 深标点布置和施工 |
2.4 试验主要测试器件的安装 |
2.4.1 电阻应变片的布置与安装 |
2.4.2 土压力盒的布置与安装 |
2.4.3 位移计的安装 |
2.5 试验加载与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桩基础控制变形相关指标试验研究 |
3.1 载荷板试验 |
3.2 单桩静载试验 |
3.2.1 单桩荷载-沉降曲线 |
3.2.2 基桩侧摩阻力分布 |
3.3 桩筏基础沉降测试 |
3.3.1 桩筏基础荷载-沉降曲线 |
3.3.2 筏板底土反力 |
3.3.3 桩筏基础控制沉降指标——强化指数与桩筏基础刚度 |
3.3.4 桩筏基础周边土体变形 |
3.3.5 桩筏基础竖向变形影响深度 |
3.3.6 桩筏基础中基桩的端阻比 |
3.3.7 桩筏基础侧摩阻力分布 |
3.3.8 桩筏基础中各基桩桩顶反力分布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桩基础沉降计算理论与方法研究 |
4.1 桩侧摩阻力概化模式及解析 |
4.1.1 土层类别软硬强弱评定规一化 |
4.1.2 影响桩侧阻分布的因素 |
4.1.3 侧阻分布概化模式综合判定 |
4.1.4 基桩侧阻分布概化模式基本单元及其附加应力 |
4.1.5 端阻比的确定 |
4.1.6 基桩侧阻分布概化模式解析及相关参数确定 |
4.2 考虑实际桩侧阻概化模式的Mindlin均化应力解法 |
4.3 桩基沉降计算细则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工程案例测试与计算 |
5.1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
5.2 金茂大厦 |
5.3 上海中心大厦 |
5.4 绿地杭州之门 |
5.5 南宁阳光城·时代中心 |
5.6 苏州九龙仓 |
5.7 武汉世贸锦绣长江 |
5.8 浙江之门 |
5.9 中国尊大厦 |
5.10 模型试验验证 |
5.11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与感言 |
在学期间科研工作与研究成果 |
附录1 |
(3)沿海软土区地基变刚度调平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复合桩基沉降计算和荷载强度探究 |
2.1 桩基持力层及下卧层强度验算 |
2.1.1 桩基持力层强度验算 |
2.1.2 桩基下卧层强度验算 |
2.2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探究 |
2.3 复合桩基沉降机理分析 |
2.4 复合桩基沉降问题弹性力学理论 |
2.4.1 Geddes解 |
2.4.2 Boussinesq解 |
2.4.3 Mindin解 |
2.5 群桩沉降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合桩基变刚度布桩差异沉降控制原理 |
3.1 基本思路 |
3.2 变刚度调平概念设计 |
3.3 变刚度调平设计原则 |
3.4 理论基础 |
3.4.1 上部结构刚度对差异沉降的影响 |
3.4.2 基础刚度对差异沉降的影响 |
3.4.3 地基刚度对差异沉降的影响 |
3.4.4 复合地基控制差异沉降设计原理 |
3.4.5 地基变形计算模型—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 |
3.4.6 桩土变形计算模型—有限压缩层混合修正模型 |
3.5 复合地基变刚度调平沉降控制优化设计步骤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软土地区变刚度调平工程应用实例 |
4.1 工程项目概况 |
4.2 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
4.2.1 地形地貌 |
4.2.2 工程地质 |
4.2.3 水文地质条件 |
4.3 桩基持力层的选择及基础形式确定 |
4.3.1 桩基持力层的选择 |
4.3.2 基础形式的确定 |
4.4 桩基沉降软件分析 |
4.4.1 FLAC3D简介 |
4.4.2 FLAC3D分析计算思路 |
4.5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6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桩基沉降观测结果与分析 |
5.1 桩基沉降观测建议 |
5.2 桩基沉降观测结果及分析 |
5.3 模拟与观测结果对比分析 |
5.4 桩基沉降观测误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邯郸地区管桩桩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桩侧摩阻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桩基应用及发展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桩侧摩阻力计算分析方法 |
1.3.1 桩土相互作用理论研究 |
1.3.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的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Mindlin解的桩基沉降计算方法 |
2.1 Boussinesq解和Mindlin解的计算公式 |
2.1.1 Boussineaq解 |
2.1.2 Mindlin解 |
2.2 等代墩基法 |
2.2.1 基于Mindlin应力解的方法 |
2.3 弹性理论法 |
2.4 桩基侧摩阻力机理研究 |
2.4.1 桩侧摩阻力的定义和计算 |
2.4.2 桩土间荷载传递 |
2.4.3 桩侧阻力和端阻力性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Mindlin应力解中附加应力的确定 |
3.1 Mindlin应力解的变化因素 |
3.2 附加应力的变化规律 |
3.2.1 竖向附加应力的计算 |
3.2.2 横向附加应力的计算 |
3.3 成层地基的影响 |
3.4 土质非线性及各向异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桩端阻力比和桩侧阻力比的确定 |
4.1 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 |
4.1.1 Matlab软件介绍及优点 |
4.1.2 通过Matlab编程计算工程实例 |
4.1.3 分层计算优化及编程 |
4.2 计算实例 |
4.2.1 算例一 |
4.2.2 算例二 |
4.2.3 算例三 |
4.2.4 算例四 |
4.2.5 算例五 |
4.3 桩端阻力比和桩侧阻力比的影响因素 |
4.3.1 端阻比的影响因素 |
4.3.2 桩侧阻力比的影响因素 |
4.4 桩端阻力比经验参考值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桩侧摩阻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1.1 工程简介 |
5.1.2 地质工程条件 |
5.1.3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
5.1.4 e-p曲线计算压缩模量 |
5.2 有限元软件简介 |
5.2.1 单桩静载试验数值模拟中的基本假定假设 |
5.3 数值模型的建立 |
5.3.1 确定几何模型的范围 |
5.3.2 确定本构模型和土体参数 |
5.3.3 创建接触单元 |
5.3.4 边界条件和荷载 |
5.3.5 网格划分 |
5.3.6 接触属性的选择 |
5.3.7 初始地应力平衡 |
5.4 不同摩擦系数下管桩基础沉降特性分析 |
5.4.1 单桩沉降分析(摩擦系数取0.3~0.6) |
5.4.2 单桩轴力值分析(摩擦系数取0.4) |
5.4.3 单桩侧摩阻力分析(摩擦系数取0.4) |
5.4.4 单桩端阻力分析(摩擦系数取0.4) |
5.5 静载荷试验与模拟结果 |
5.6 规范方式计算与数值模拟方法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传力机制及设计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长短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2.2 桩桩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褥垫层传力机制的有限差分-离散元模拟研究 |
2.1 引言 |
2.2 分析方法 |
2.2.1 Flac3D软件介绍 |
2.2.2 PFC软件介绍 |
2.2.3 离散元-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的实现 |
2.3 建立数值分析模型 |
2.3.1 颗粒流细观参数标定 |
2.3.2 计算模型建立 |
2.4 长短桩复合地基宏-细观传力机制分析 |
2.4.1 褥垫层位移结果分析 |
2.4.2 力链结果分析 |
2.4.3 土压力系数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桩土协同工作机制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案设计 |
3.2.1 试验目的 |
3.2.2 试验分组 |
3.3 试验设计 |
3.3.1 模型箱设计 |
3.3.2 模型桩设计 |
3.3.3 承压板设计 |
3.3.4 试验用土 |
3.3.5 加载方案 |
3.3.6 试验测量元件的选取 |
3.4 室内模型试验数据对比分析 |
3.4.1 单桩复合地基 |
3.4.2 四桩复合地基 |
3.4.3 单桩-四桩复合地基桩土相互作用机制对比分析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长短桩复合地基计算模型 |
4.1 引言 |
4.2 计算假定及基本计算单元的建立 |
4.2.1 MAPLE软件概述 |
4.2.2 计算假定 |
4.2.3 基本计算单元 |
4.3 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模型 |
4.3.1 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模型及参数选取 |
4.3.2 长桩-土-短桩相互作用计算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4.3.3 连续性条件与边界条件的联立及求解 |
4.3.4 褥垫层的基本理论及计算方法 |
4.3.5 循环算法的实现 |
4.3.6 整体计算流程 |
4.4 算例验证及分析 |
4.4.1算例1 |
4.4.2算例2 |
4.4.3算例3 |
4.5 长短桩复合地基变参数研究 |
4.5.1 长短桩桩长 |
4.5.2 褥垫层厚度 |
4.5.3 桩端持力层 |
4.5.4 桩径 |
4.6 本章小结 |
5 桩长影响的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有限差分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计算模型建立 |
5.2.1 模型建立 |
5.2.2 参数确定 |
5.3 基于桩长变化的刚性桩复合地基传力机制分析 |
5.3.1 实例验证及基本承载特性分析 |
5.3.2 短桩单元刚度变化 |
5.3.3 长桩单元刚度变化 |
5.3.4 土体单元刚度变化 |
5.3.5 基于相互作用的复合地基桩土性状随地基型式演化规律分析 |
5.4 基于刚度折减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5.4.1 基于等沉降准则的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 |
5.4.2 现场实例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情况 |
5.4.3 静载荷试验试验结果 |
5.4.4 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及对比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MAPLE编程源代码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小截面预制方桩在马达加斯加机场快速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小截面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的定义及发展 |
1.2.2 小截面方桩工程应用情况 |
1.2.3 小截面预制方桩的规定 |
1.2.4 小截面预制方桩荷载传递机理及承载力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马达加斯加首都机场路工程及软基处理方案 |
2.1 工程概况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2 试验段工程地质 |
2.3 软基处理方案比选 |
2.4 小截面预制方桩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
2.4.1 小截面预制方桩施工工艺 |
2.4.2 小截面预制方桩量控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截面预制方桩处理快速路软土地基的现场试验 |
3.1 现场软基加固试验段方案 |
3.2 机场快速路软基处理监测方案 |
3.2.1 小截面预制方桩处理段监测仪器布设方案 |
3.2.2 堆载预压处理段监测仪器布设方案 |
3.2.3 试验段监测仪器 |
3.3 路堤荷载下桩土压力变化 |
3.3.1 路堤填筑与时间 |
3.3.2 桩土应力变化 |
3.4 路堤荷载下方桩处理段地基变形特性 |
3.4.1 地表沉降 |
3.4.2 孔隙水压力 |
3.4.3 土工格栅应变 |
3.5 堆载下软土地基变形特性 |
3.5.1 堆载高度与时间 |
3.5.2 地表沉降 |
3.5.3 孔隙水压力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堆载预压段与小截面预制方桩处理段现场数据对比分析 |
4.1 小截面预制方桩处理段数据分析 |
4.1.1 土压力数据合理性分析 |
4.1.2 桩土应力比 |
4.1.3 应力折减系数 |
4.1.4 桩土荷载分担 |
4.1.5 与国内其他工程应用的对比 |
4.2 方桩处理段与堆载处理段沉降预测计算与对比 |
4.2.1 沉降预测计算方法 |
4.2.2 沉降计算 |
4.2.3 复合地基与堆载预压段总沉降预测及计算结果分析 |
4.3 小截面预制方桩处理段与堆载预压段地基变形对比分析 |
4.3.1 沉降数据对比 |
4.3.2 固结度对比与分析 |
4.3.3 孔隙水压力对比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截面预制方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 |
5.1 小截面预制方桩复合地基实用设计流程 |
5.2 小截面预制方桩压屈稳定性 |
5.2.1 规范法计算压屈 |
5.2.2 能量法计算压屈稳定性 |
5.2.3 压屈计算结果分析与对比 |
5.3 小截面预制方桩桩体结构设计 |
5.4 小截面预制方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
5.4.1 桩长与桩径的选择 |
5.4.2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5.5 小截面预制方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5.5.1 加筋垫层设计 |
5.5.2 桩间距、置换率和桩帽尺寸的确定 |
5.5.3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7)以薄砂层为持力层的PHC管桩复合地基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刚性复合地基概述 |
1.2.1 刚性复合地基概念 |
1.2.2 刚性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 |
1.3 PHC管桩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2 工程概况 |
2.1 工程设计概况 |
2.2 工程地质勘察 |
2.2.1 前言 |
2.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2.2.3 场地工程水文条件 |
2.2.4 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 |
2.3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PHC管桩复合地基的设计 |
3.1 地基基础方案可行性分析 |
3.2 PHC管桩复合地基的设计 |
3.2.1 设计难点 |
3.2.2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规范法估算 |
3.2.3 现场载荷试验 |
3.2.4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
3.2.5 工程造价对比分析 |
3.3 复合地基的设计 |
3.3.1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3.3.2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3.3.3 褥垫层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PHC桩检测和沉降监测 |
4.1 静载试验 |
4.2 低应变检测 |
4.3 承载力验算 |
4.4 沉降监测 |
4.5 本章小结 |
5 复合地基有限元分析 |
5.1 有限元法 |
5.1.1 有限元法简介 |
5.1.2 有限元计算步骤 |
5.1.3 有限元法在结构分析中的重要性 |
5.2 ABAQUS简介 |
5.3 数值模拟分析 |
5.3.1 数值模拟的基本假设 |
5.3.2 材料参数与本构关系选取 |
5.3.3 材料的本构模型 |
5.3.4 复合地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5 有限元分析结果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深厚回填土中单桩受力与变形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桩基分类及适用范围 |
1.3 深厚填土地基研究现状 |
1.4 桩基负摩阻力研究现状 |
1.4.1 现场原位及模型试验 |
1.4.2 理论方法及有限元数值分析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桩受荷及变形理论分析 |
2.1 单桩竖向受荷机理及影响因素 |
2.1.1 桩的竖向荷载传递 |
2.1.2 影响荷载传递的因素 |
2.1.3 单桩破坏形式 |
2.2 单桩沉降计算 |
2.3 桩基负摩阻力机理 |
2.3.1 负摩阻力概述 |
2.3.2 负摩阻力的产生条件 |
2.3.3 影响负摩阻力的因素 |
2.3.4 中性点 |
2.3.5 负摩阻力计算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厚回填土桩基础负摩阻力测试研究 |
3.1 巨腾内江基地一期工程桩基础工程概况 |
3.1.1 工程简介 |
3.1.2 工程地质条件 |
3.2 巨腾内江基地一期工程桩基础负摩阻力测试方案 |
3.2.1 监测目的及内容 |
3.2.2 试验桩信息及监测方法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桩轴力及摩阻力测试结果 |
3.3.2 不同土层的桩侧摩阻力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厚回填土桩基受力及变形特性数值分析 |
4.1 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及软件介绍 |
4.1.1 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 |
4.1.2 MIDAS/GTS简介及特点 |
4.2 深厚回填土中单桩计算模型 |
4.2.1 基本假定 |
4.2.2 本构模型 |
4.2.3 计算模型描述 |
4.2.4 考虑结构与土体的共同作用 |
4.2.5 考虑场地初始地应力 |
4.3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的比较 |
4.4 不同条件下深厚回填土中单桩受力与变形特性分析 |
4.4.1 桩端土层弹性模量的影响 |
4.4.2 桩顶竖向荷载的影响 |
4.4.3 回填土厚度的影响 |
4.5 减小负摩阻力影响的工程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9)一般住宅项目桩基选型与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住宅项目中的桩基础 |
1.2 桩基础技术发展简述 |
1.2.1 桩基础的发展历程 |
1.2.2 桩基础研究现状 |
1.2.3 桩基础发展方向 |
1.3 桩基础选型及经济效益研究现状 |
1.3.1 对桩基础选型的研究 |
1.3.2 对桩基础经济效益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
2.1 设计原则及流程 |
2.1.1 桩基承载机理 |
2.1.2 桩基设计基本原则 |
2.1.3 设计流程 |
2.2 桩基设计计算 |
2.2.1 桩基计算原则 |
2.2.2 桩基尺寸设计 |
2.2.3 承载力验算 |
2.2.4 桩身强度验算 |
2.3 桩数计算 |
2.3.1 桩基布置基本条件 |
2.3.2 桩数取值 |
2.4 沉降验算 |
2.4.1 沉降变形允许值 |
2.4.2 沉降计算方法 |
2.4.3 等效分层总和法计算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施工影响因素分析 |
3.1 桩的分类 |
3.2 预应力管桩 |
3.2.1 类别定义 |
3.2.2 类别特点 |
3.2.3 施工方法 |
3.2.4 常见问题 |
3.3 人工挖孔桩 |
3.3.1 类别定义 |
3.3.2 类别特点 |
3.3.3 施工方法 |
3.3.4 常见问题 |
3.4 钻孔灌注桩 |
3.4.1 类别定义 |
3.4.2 类别特点 |
3.4.3 施工方法 |
3.4.4 常见问题 |
3.5 复合桩基 |
3.5.1 类别定义 |
3.5.2 类别特点 |
3.5.3 设计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
4.1 造价费用组成 |
4.2 人、材、机比重分析 |
4.2.1 工艺差别分析 |
4.2.2 成本差别分析 |
4.3 工程变更签证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桩基工程案例分析 |
5.1 沈阳苏家屯某住宅项目案例 |
5.1.1 工程概况 |
5.1.2 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 |
5.1.3 基础方案 |
5.1.4 灌注桩方案测算 |
5.1.5 管桩方案测算 |
5.1.6 桩基造价对比 |
5.1.7 工程方案 |
5.1.8 桩基检测 |
5.1.9 沉降观测 |
5.2 六安市舒城县杭埠镇某住宅项目案例 |
5.2.1 工程概况 |
5.2.2 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 |
5.2.3 桩基设计 |
5.2.4 管桩方案测算 |
5.2.5 灌注桩方案测算 |
5.2.6 桩基造价对比 |
5.2.7 工程方案 |
5.2.8 桩基检测、沉降观测 |
5.3 南京市溧水区某住宅项目案例 |
5.3.1 工程概况 |
5.3.2 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 |
5.3.3 桩基设计 |
5.3.4 人工挖孔桩方案测算 |
5.3.5 桩基造价核算 |
5.3.6 工程方案 |
5.3.7 桩基检测、沉降观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考虑桩土效应的群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桩基的沉降计算 |
1.2.2 Mindlin公式的发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单桩Mindlin解的Geddes法与有限元计算对比分析 |
2.1 基于Mindlin解的Geddes法计算桩基沉降介绍 |
2.2 有限元模拟软件ABAQUS介绍 |
2.3 单桩模型的建立 |
2.3.1 模拟方法介绍 |
2.3.2 摩尔-库伦模型的介绍 |
2.3.3 桩土接触界面的设置 |
2.4 有限元模拟基于Mindlin解的Geddes法介绍 |
2.5 数值分析法与基于Mindlin解的Geddes法结果对比分析 |
2.5.1 现场试桩的有限元模拟及结果分析 |
2.5.2 有限元模拟基于Mindlin解的Geddes法的可行性验证 |
2.5.3 土的应力场分析 |
2.5.4 土的位移场分析 |
2.5.5 桩身侧摩阻力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桩的基于Mindlin解的Geddes法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
3.1 模型的建立及沉降结果分析 |
3.2 土体的弹塑性影响 |
3.3 不同土性的影响 |
3.4 α,β的不同取值的影响 |
3.5 Geddes假设的加载方式的影响 |
3.6 考虑不同桩径的影响 |
3.7 考虑承台对单桩沉降计算结果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桩Mindlin解的Geddes假设与有限元计算对比分析 |
4.1 三桩模型群桩效应影响分析 |
4.1.1 三桩模型算例的介绍 |
4.1.2 沉降计算结果及与单桩的对比分析 |
4.1.3 考虑不同桩间距的群桩效应分析 |
4.2 九桩模型群桩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
4.2.1 九桩模型的建立与沉降结果对比 |
4.2.2 α与β取值对于群桩沉降计算的影响 |
4.2.3 Geddes假设的力对于沉降计算的影响 |
4.2.4 承台对群桩效应影响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面积群桩沉降的有限元法简化计算方法研究 |
5.1 有限元简化计算法介绍 |
5.2 简化的有限元法计算大面积群桩算例介绍 |
5.3 简化有限元法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桩端持力层为硬土层的复合桩基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硬软互层泥岩地质条件下的微型桩复合地基模型数值模拟研究[D]. 王英华. 广西大学, 2021(12)
- [2]桩基础控制变形相关指标与沉降计算方法研究[D]. 褚卓.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1(01)
- [3]沿海软土区地基变刚度调平设计应用研究[D]. 赵金鹤.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4]邯郸地区管桩桩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研究[D]. 杨鑫.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5]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传力机制及设计理论研究[D]. 侯思强. 郑州大学, 2020(02)
- [6]小截面预制方桩在马达加斯加机场快速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韦有恒. 东南大学, 2020(01)
- [7]以薄砂层为持力层的PHC管桩复合地基应用与研究[D]. 刘振辉.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8]深厚回填土中单桩受力与变形特性分析[D]. 陈晓梅.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9]一般住宅项目桩基选型与经济效益分析[D]. 姚海国. 清华大学, 2019(01)
- [10]考虑桩土效应的群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研究[D]. 刘宗鑫. 天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