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厂的生产过程中对各种生产用水进行处理非常重要,电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将受到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影响。所以就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而加强和改善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而在电厂化学水处理过程中引进先进的全膜分离技术,能够很好地弥补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缺点,使得电厂获得更好的生产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生产。本文主要对全膜分离技术及其在电厂化学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可供参考。
关键词:全膜分离技术;电厂化学水处理;应用
引言
自从法国科学家发现了膜分离现象,即水能自然扩散到装有酒精溶液的猪膀胱膜内,各国学者就开始了对膜的研究。目前膜分离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引起人们重视,并且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尤其在电厂化学水处理领域,它不需酸、碱,解决了传统离子交换处理工艺产生酸碱废液的问题。
1全膜分离技术的发展背景
我国对环保事业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同时也把电厂的水处理问题作为了改善环境的重要改革目标之一,同时相关人员也在对化学水处理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讨,并且通过总结传统技术及更新最新技术,制定出了符合社会发展目标的化学水处理技术,即全膜分离技术。由于传统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水资源浪费的问题。为了适应电厂的发展要求,减少水资源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国家必须加大对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力度,找出新的科学处理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电厂化学水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全膜分离技术的内涵
事实上,全膜分离技术一般是以薄膜作为媒介,借助薄膜所具备的选择透过性的特点,并且在一定压力的推动下,把水中不同成分、不同粒径的粒子分离开来。其中膜孔径大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只有粒子的直径达到了孔径的要求,才能允许通过薄膜,进而更好的实现液体的净化。目前,全膜分离技术在电厂化学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该技术的帮助下,整个化学水处理过程都不需要使用任何的化学药剂,而是通过三膜过滤来实现对水的有效净化处理,以确保得到的水质量可以满足国家规定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总之,全膜分离技术可以根据膜孔径大小划分为微滤膜、反渗透膜及超滤膜,并且膜孔径的大小将会直接决定粒子的分离效果。
3全膜分离技术分析
通常膜分离技术中的薄膜在内壁上容易出现小孔,由于孔径的大小不同,其薄膜的透过性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超滤膜的孔径大小是0.001-0.1um,反渗透膜的孔径大小为0.0001-0.005um之间等。
3.1反渗透技术
全膜分离技术是十分先进的,这种技术中含有很多种类,全膜分离技术中,反渗透技术是比较先进的节能技术,在大容量溶液渗透挤压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反渗透技术的运用能够将污染物质、细菌等清除,但是,这种反渗透技术没有充分利用渗透膜中的杂质,使得水与物质进行科学的分离。反渗透技术是质量比较高的材料,在形成材料时,需要通过特殊的方法进行处理。此外,使用这种材料时需要将透水分子的特点得以显现出来。反渗透技术设备中有比较重要的膜设备,利用这种设备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粘连透膜、隔网等,使其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流程开展工作,在排孔中间位置进行卷制。在原水的基础上进行加压,使原配设备的一侧能够进入到隔网中,然后将含盐量比较高的物质截流在导管中,沿着导管流向使其得以消除,保证最后产生的水是没有任何污染的。反渗透膜孔径比较小,能够有效地过滤掉水中的有机物质、微生物等。
3.2超滤膜技术
在全膜分离技术中,超滤技术选择了大孔径超滤膜,该技术同样是以压力为动力来促进水的流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电厂化学水处理阶段,需要将其压力值控制在0.2MPa到0.3MPa之间。超滤技术只能够除去水中的胶状物、颗粒等大分子物质,而不能除去水中的小分子物质,如盐类物质等。在电厂化学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是全膜分离技术的第一道工序,其主要负责清除原水中的大分子物质,然后进入第二道工序对水中的一些小分子物质进行下一步处理。一般情况下,原水会通过水泵进入超滤器中,该过程需要通过超滤膜,从而使胶体、大分子物质等被分离出去,而小分子物质可以顺利的通过,有效实现了水的分离、净化和浓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的质量,确保电厂的高质量运行。
3.3电除盐技术
在电厂化学水处理中,电除盐技术是全膜分离技术中最为复杂的一种,这种技术的主要要点就是利用电场效果处理水厂中的水,将水分解,并实现内部离子交换,利用合适的渠道,通过阴阳离子的效果使得离子之间能够快速的移动,使得水内部的分离子效应得以消除,让水中的电导率能够小于0.2μs/cm,使其满足锅炉设备补水需要。除此之外,运用电除盐技术能够实现离子的交换与传统电渗操作的结合,使得离子无法互换的情况得以缓解,避免电渗析无法将水中的盐有效地深入的处理,使得水中酸碱再生的问题得以有效弥补。电厂化学水的处理过程中,电除盐技术是比较有效地操作技术,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操作,能够将技术相整合,并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与效果。
4全膜分离技术在电厂化学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主要运用在循环流化装置组在对锅炉实施补水操作过程中,按照供水量与设备参数严格进行补水量的设计,如2×70m3/h。锅炉系统内的出水质量应该完全符合循环流化装置组的导电要求<0.2μs/cm:给水要求:SiO2<20μg/L。水处理设备主要是通过反渗透、电除盐进行水处理工作,并确保设备内的控制系统应为自动装置;此外,还应包含RO和EDI设备、泵和预期处理装置,采用PLC系统实现机制的运作,根据运用CRT装置充分实现集中控制系统。该技术操作流程属于预期处理反渗透过滤。操作期间应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开展工作,例如原有水箱、清水泵、多层次过滤设备、超级过滤设备、反渗透设备、水箱中间装备、中间水泵、阴阳装置、消除盐装置、除盐装置。采用超级过滤装置主要是对水中包含的污染物质以及各类介质进行消除,进而确保反渗透设备内水流入质量为<2mg/L,充分实现水处理效果。
5结语
总而言之,发电厂生产过程中离不开对各种生产用水进行处理工作,其处理工艺水平直接影响到电厂生产的环境效益水平。在目前环境污染极为严重的情况下,积极引进各种先进环保的水处理技术,不仅能够解决各种环境污染问题,相较于传统化学水处理,也可以大大节约电厂生产成本,减少水处理占地面积,提高电厂水处理自动化水平,简化工艺操作手段,减少加工人员,进而提高电厂的生产和经济生产效率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曲忠勇.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2:96.
[2]赵书考.热力发电厂中水处理技术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3,12:151.
[3]李长海.全膜法水处理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J].工业水处理,2013,09:80-83+86.
[4]王鑫,闫叔梅,荣令玉,等.膜技术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吉林电力,2012,40(3).
[5]马福刚.全膜分离技术及其在电厂化学水处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09:33.
[6]姚真真,曾繁华,李丹丹.电厂化学水处理中全膜分离技术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4,16:92-93.
作者简介:
焦晓玲(1986.8.20),陕西省渭南市人,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电厂化学水处理。
论文作者:焦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电厂论文; 技术论文; 水处理论文; 化学论文; 膜分离论文; 孔径论文; 超滤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