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导入探究论文_汪明辉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导入探究论文_汪明辉

(镇沅一中)

摘要:巧妙而得当的的课堂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学习效果,促进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所以说,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内容学生接受的成功与否。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导入;原则;方法

课堂的导入在一节课中起着承上启下、新旧知识点连接、温故知新的作用。恰当的导入是成功英语教学中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师生共同演奏一个教学乐章的前奏。导入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对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在教师的帮助下将学生的注意力转到课堂学习上来。心理学家认为:凡是新异的、直观形象的、灵活多样的刺激物或手段,都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良好的学习情绪。教师可以以学生求知欲强、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对新事物有浓厚的兴趣等心理特点为基本,根据教学内容,精心编制、设计新课的导入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强的课堂凝聚力。

一、课堂导入的几个原则

首先,课堂导入要具有趣味性,导入要尽可能新鲜、生动。课堂的导入是为了从课堂的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引出本课所学的知识点作铺垫,因此导入是否有趣关系到本节课是否成功。而课堂的导入就是教学的起点。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心理情绪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如果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和启发性,学生就会体会到学习是一种精神享受,从而能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

其次,课堂导入要具有针对性,即课堂的导入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而变化。教学内容不同,课堂导入的设计就应该不同;教学对象不同,课堂导入的设计也应该有所不同,但不管如何设计课堂的导入,一定要有针对性,服务于课堂教学。切忌单纯为了“导入”而“导入”,导入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为讲授新课打下伏笔。

再次,课堂的导入方法要有灵活性、多样性,即导入的方法要有多种形式,切记不要生搬硬套,要根据不同的变化而灵活多变。课堂导入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单一的导入方法对学生的吸引保持不了长久,因此教师在课堂的导入活动方法的设计应该用灵活多样的方式。

最后,课堂的导入要有时间性。一节课的导入就是要求教师通过歌曲、游戏、视频、图画、情景设置等方法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启发。因此,在导入上一定要注意导入的时间,时间一定不能过长,教师要在短时间内起到知识联结作用,要有实效,一般3-5分钟为宜。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因此要求教师的语言要简洁、准确,与课堂所教学的内容有紧密联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导入的具体方法

导入技巧是教师在进入新课题时运用多种手段,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一类行为。课堂教学导入的设计要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要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还要根据新的语言材料的特点来进行。对不同题材的语言材料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应考虑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导入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了。新的理念要求不同的导入方法,是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下面就来具体谈谈以下几种常见的导入方法。①温故知新导入法。这是一种常用的、传统的导入法。利用教材知识结构循序渐进的关系,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以加强知识结构的纵横联系。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让学生复习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或与本课有关的语言点及知识点。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帮助学生回忆旧的知识,从而更好的引入新授课题。这个方法一般被广泛地运用在单元内的课文教学当中,或者知识点衔接比较紧密的单元之间。②预习导入法。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最好设置几个问题,然后再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是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③随意交谈导入法。教师可以利用新课开始前几分钟和学生作随意交谈(Free Talk),以求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这种方法主要通过教师设置谈话主题,通过谈话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新的学习目标中来。④悬念导入法。“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究,才有所得。当学生面临问题时需要新知识来寻找答案时,他们才产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向学生巧妙地设置悬念,有意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是学生投入到积极的揭开“谜底”中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⑤故事导入。中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用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内容的讲授作铺垫。

三、应注意的问题

施之教法,贵在启导。“导入”将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中,通过合理的过渡,激发学生愉快的情感,教学就能自然流畅,虽难亦易。每个环节的引入,要合情、合理、合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熟悉教材,把握教材中的转折点。教师引用新的单词、句子,应以学生所熟悉的句子作为载体或作铺垫,或提供有助于学生猜测其意的上下文,所举例子必须有启发作用。为此,教师要熟悉教材,包括教材内容、重点、难点。以及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连接点和转折点,能在新旧之间建立自然、平滑的链接。②熟悉学生的个性。现代英语强调情景教学,教学中往往需要学生配合去创设情景。如果教师对学生个性不了解,创设情景就不容易,教学就无法得心应手,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③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或现代化教学手段。彩色的幻灯片、彩图、录像、由英美人士朗读的文章、教材录音、真实情景中(如机场车站的广播)的录音、英美人士的对话录音等都较易激发学生的愉快情感,成为良好的过渡手段。④教师的语言要有趣味,有一定的艺术魅力,能引人入胜。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生动通俗的语言和炽热的感情。使用的导入语要切合生活实际,具有渲染性,教师通过实物和动作,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尽快投入学习。由此可见“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脑力劳动的效率”。

总之,教学导入方法多样。要想让自己的课堂导入艺术更加完美,教师就要不断学习。只有不断补充新知,不断总结、创新,才能开辟出别具一格的课堂导入新路。

论文作者:汪明辉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导入探究论文_汪明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