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应用技术探析论文_李静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应用技术探析论文_李静

菏泽市公路管理局工程二处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我国常用的路面结构。这种路面在大型运输车辆、重型载货车辆等可能超出道路承载量的车辆行驶经过时,会严重损害道路。而连续配筋混凝土技术防止路面裂缝、加固路面结构的功能有效弥补了普通道路的缺陷,改进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本文就连续配筋混凝土技术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流程,以及实施过程需要注意的细小环节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关键词: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配筋比例;混凝土

1使用连续配筋混凝土技术的原因

过去的几十年,我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道路规模不断拓展,构成多种道路交通网络,道路施工技术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道路的迫切需求,公路建设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道路施工技术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中。为了克服传统路面的承载力小、容易形成裂缝等缺陷,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被提出及应用。

1.1与普通钢筋混凝土路面的区别

普通钢筋混凝土路面由于施工简单,成本较低,在我国的道路修建中应用非常广泛。这种路面的使用材料中,一般不在路面板中使用钢筋,或者只在路面板的边缘或角落使用少量钢筋路面板通过现场浇筑而成,路面混凝土面层的厚度相同,厚度根据轴载大小、混凝土强度或作用次数的不同而有所差距。这种路面横向留有胀缩缝,纵向留有纵缝,缝隙中填充的嵌缝条或填缝料结构不够稳固,在下雨天很容易渗入路面结构中,路面在雨水的浸泡下被损坏。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在路面板内使用大量的钢筋构成网状结构,并大量用在纵向钢筋的布置中,有效防止混凝土板纵向收缩形成裂缝,而且横向不再设有胀缝和缩缝。消除了普通钢筋混凝土路面的缺陷,使道路表面完整而平坦,增强了路面板的强度和整体刚度,便于车辆的平稳行驶。

1.2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应用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

20世纪20年代美国率先对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应用技术进行了实验,在之后的几十年进行了许多道路试验,并通过对道路的调查结果进行探索和改进,最后研究发现,道路面板中使用1%以上含量的钢筋性能更加优良。许多经过试验的路已经经历几十年的运营,仍保有良好的性能。目前,还有许多国家的公路建设中使用了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应用技术,比如,英国、法国、比利时、日本、澳大利亚等。然而这种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还不是特别广泛,大面积的实体工程不是很多,大多被应用于一些高级公路或对路面强度要求较高的部分路面。这是由于我国在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经验不是特别丰富,再加上使用大量钢筋导致成本升高等因素导致的。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应用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和使用还在不断探索和推进中。

2.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应用技术的具体流程

2.1原材料和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

路面结构一般分为基层、底基层和面层,不同层面使用的原材料也不同。每个层面的作用不同,对所使用原材料的功能和要求也就不同。底基层处于基层的最下层,对材料质量的要求比较低,因此可以就地取材,使用当地材料建筑即可。基层又分为上基层和下基层。在底基层和土基层之间还有一个垫层,设在处于潮湿、过湿或有冰冻翻浆路段的路基处,以加强土基、改善基层的工作条件,实现蓄水、排水、隔热、防冻等功能。常用的基层和底基层材料有水泥、石灰、碎石、沥青等。面层材料的使用一般有:高强度、刚度较大的水泥混凝土;以碎石为集料、沥青为结合料的沥青混合料;以土为结合料、各种碎石或砾石为混合料形成的粒料面层;或者上层使用沥青混合料、下层使用水泥混凝土的复合型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钢筋的使用比例及情况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应用技术的核心就是混凝土面板中钢筋的合理配比,配筋比例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使用要求的不同及影响因素的不同等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适应的设计,确定具体的配筋比例。根据我国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外经验,对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配筋率做出规范:纵向配筋比率允许有1-2.5米的裂缝间隙,裂缝的宽度小于1毫米,钢筋的屈服强度规定在百分之零点六到百分之零点八之间,一般地区的最小配筋率是百分之零点六,冰冻地区的最小配筋率是百分之零点七。钢筋在面板中的使用形式一般是纵向和横向的网状结构,都采用螺纹型钢筋,直径在10毫米到20毫米之间,纵向钢筋在横向钢筋上方。

2.3混凝土的使用比例及情况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中使用的混凝土材料对抗拉抗压强度、温度膨胀系数、干湿度等都有一定的要求。材料的强度越高,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越好,但是,增加高强度材料的配比也伴随着很多问题,例如,水泥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度膨胀指数变高。所以选择合适的材料并确定一个恰当的配比才能达到最好的使用效果。除去外部的影响因素,混凝土板由于温度和湿度导致的变形还跟材料本身的性能有关。在水泥混凝土中,占比最大的是骨料,骨料的胀缩情况会对水泥混凝土的温度胀缩带来很大影响。养护期间,单位用水量的大小决定水泥混凝土的干缩变形状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选择恰当的单位用水量可以预防混凝土的凝结硬化,同时避免收缩变形。

3.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1路面整体情况分析

根据路面的现行状况、性质、建筑要求及预期成果,同时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丰富的原材料、施工技术以及实践可行性等情况,做出严密的技术分析,最终确定执行。路面结构设计一般包括结构组合设计、混凝土板厚设计、钢筋配比设计、路面接缝和端部设计等。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国家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行性,预期达到的交通承载量,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等。

3.2后期养护工作

相比沥青混凝土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等传统路面结构,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养生工作量较小,但是,为了提高道路的荷载量、延长道路寿命,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工作也必不可少。对路面的表面和角落修正完成之后,要尽快在表面的各个部分均匀喷洒养护剂,喷洒完毕后覆盖塑料薄膜,做好薄膜的固定工作,避免大风吹走薄膜,在气温较高或大风天气时,最好加盖湿麻袋防止混凝土失水过多过快,保证混凝土水化反应的充分进行。

3.3影响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其他因素

在制定合理的钢筋配比、确定混凝土原材料的使用和恰当选择等重要设计工作完成后,还有许多值得注意的环节。比如,端部处理工作,为防止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与其他路面的接缝处产生胀缩、位移等情况,必须做好端部处理措施,保证路面的平整。还有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各种原材料的配比是否准确的执行、各种机械设备是否规范使用、摊铺的路面是否平整、路面的边角是否平整、养护过程中禁止车辆的通行等都要进行严格监控,保证工程的质量。

4.结语

本文从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情况、实施的具体流程以及施工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对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应用技术进行了具体阐述。为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应用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和使用提供了一点实践经验。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改变国内传统路面的缺陷与不足,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现行道路修筑技术和常用原材料,确保了道路的承载量,提高了道路的平坦度和舒适性,延长了道路使用寿命,并减少道路养护费,实现了社会利益、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刘朝晖,李宇峙.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应用技术[J].广东公路交通.2013(81):21-28

[2]田民.高速公路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5(07):122-123

论文作者:李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6

标签:;  ;  ;  ;  ;  ;  ;  ;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应用技术探析论文_李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