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国土城建和水利局 广东佛山 528313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相应的带来了很多较为严重的问题,其中环境污染、废水废气的增加以及固体垃圾的堆积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中,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就显得尤为的重要。本文阐述了城市规划中生态规划的组成要素以和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及现状,分析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城市规划的措施,旨在提高城市规划水平,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
引言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城市生活的居民中,城市建设已经将城市的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规划之一,在新建的道路、住房、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里,城市规划要求都会种上大量的花草树木,防止各种污染的再次发生。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下面分析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生态规划。
1、生态规划的组成要素
生态规划包括了环境、社会和经济三方面的生态化
1.1环境的生态化: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及其生物环境,保护好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有良好的区域大地景观和生态系统,合理地利用好各类土地,因地制宜地确定植被的覆盖率和乔、灌、草的合理组成与结构;大气环境、水环境达到清洁标准,噪声获得有效控制,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回收效率高;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1.2社会的生态化:人们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生态文明得到全社会倡导和遵守;消费模式日趋生态化,可持续的消费理念成为自觉行为;人们生理和心理上保持健康,人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社会管理效率高且能自动调谐;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健全,综合服务能力强;人口结构优化;城乡交通便捷安全。具有以上含义的生态城市已远不是纯自然的生态,而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共生的人类生态,也标志着人类传统的唯经济发展模式开始进入一个复合生态发展模式的新境界。
1.3经济的生态化:经济增长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质量的提高,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生态农业的全方位实施;实施工业的清洁生产,从改进生产设计、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维护、综合利用等生产和服务的全环节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更为合理,可再生清洁能源成为能源结构的主体;大面积推广生态化交通方式、生态化旅游方式和生态化住区方式,以节能、节水、无污染、高舒适度为目标具有充分利用太阳能、沼气、自然空调技术、雨水收集和污水资源化技术、环保建材等的生态建筑和环保屋普及发展。
2 城市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境内很多城市都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严重,大气污染加剧,人口增长速度快导致各项资源难以供给,地表水不断被非法使用、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各种有毒有害等废弃物随意堆放造成水体、土地等严重的不可再生污染等,这些环境污染事件都发生在我们身边,很多城市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都开始发出警报。虽然说现在很多人们已开始重视环境,国家也大力在抓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的课题,但还是有大多数人为了一已之利并不对环境污染问题重视,环境改善的情况不是很明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家为了获得高额的利润,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意,不断的兴建厂房、购置设备,加大生产,排放更多的废弃物,这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都不好,严重时,对于城市周边的自然环境和植被也带来严重影响。现如今,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充分总结过往规划中的不足,并组织专家有针对性的分析,从中吸取经验,改正不足,以指导新的城市规划工作,尽量做到使现代生态环境的设计有助于城市建设的发展,以改善人们的城市生活环境。
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城市产业链发展不平衡,在城市中仍然存在排放污染物的产业,这些产业对城市的生态规划没有好处,制约着城市的发展,也影响着城市的环境。
3、城市生态规划的措施
构建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城市,应从规划开始。
3.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城市规划中的生态规划必须以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综合考虑城市周边地区及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致力于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建立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有序发展,使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一切城市建设活动的核心,所以,编制科学的城市规划是改善城市发展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上文笔者已经阐述了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所以在制定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方案的时候,应该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制定一个生态城市规划。这其中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还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在现代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始终兼顾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的要素,使三者协调起来共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3 对城市生态设计做好合理规划
城市的景观设计:建立以建筑和草原等为主的自然生态景观以及人文景观系统。建筑景观设计主要针对当地的植被,对当地的植被采用合理的保护利用,使当地的草原优势与天际轮廓的合理相接。在建筑设计中要做好对延边植被、河湖的自然植被的合理设计,实现城市设计景观的共享性和高效性。要以城市的生态化规划作为示范,建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生态规划,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当地的旅游、文化、科技、房产、教育等多方面的产业。对城市建设中的生态产品的开发、设计都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对现有产业采取调整和改造,使当地的产业实现生态转型,提高当地的经济竞争力。对于建设城市中的企业,也应该采用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对企业在建设中破坏环境的行为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使社会中的各个方面都承担起对建设生态城市的责任,在社会中认可建设生态城市。
城市的住区设计:建立适合人类居住的房屋,对城市的住区设计采用合理规划,在城市的规划中要以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周边环境为基准,采用不毁坏环境的前提下对住区设计采用生态的建设。
3.4 对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交通,进行合理的规划
城市交通是影响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因素,交通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经济地位的提高都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城市人口多、人均拥有道路量低、私家车发展迅速充斥着整个交通道路,一方面造成交通堵塞的现象增加,一方面排放的尾气给空气环境带来负担,有数据统计,堵车时车辆排放的废气物是正常行车时的3倍,这将严重影响着城市的空气质量。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方面我们要做好道路建设,尽量减少交通拥堵情况,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于公共交通工具的关注,提倡居民出行尽量乘座公共交通工具,并从交通法规上限制城市道路行车时,以公共交通优先行车,并对私家车进行限号行驶规定,并不断采用新技术改良公共交通工具的性能,尽量减少燃料的使用,降低废弃物的排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5 对城市生态建设的循环再生资源的合理规划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循环可再生资源被人们发现,并投入使用,这些可循环再生资源的使用,对于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减少能源的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3.5.1 城市建设中资源的再利用。对于城市建筑房屋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过程中,提倡使用没有危害和污染的环保型材料,以减少环境污染。同时,采购材料时,尽量选择当地的生产厂家进行采购,或是就近采购,这样可减少运输过程带来的污染与资源破坏,还可以降低成本。城市建设过程中,各种材料要妥善处理,建议制定材料回收管理制度,并对实际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将可回收材料与不可回收材料分开存放与回收,尽量最到材料的重复利用,减少资源的消耗。对于固体废弃物也要加强管理,建议同时建立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流程,规定垃圾分类存放,并对其统一处理,合理利用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变废为宝,即创造了效益,也提高了城市建设的生态环境。
3.5.2 城市建设中降低资源的能耗。合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和植被资源,尽量减少植被的南北移植,给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带来负担,消耗资源的同时增加了建设成本,违背了生态城市规划的目的。
4、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环境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居住质量,因此建设生态环境的城市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建设城市的生态环境,应遵循自然规律,做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必须解决我们城市中所出现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建设中,应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各项资源,减少资源的消耗,通过一系列方法措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生态城市规划水平,从而为创造安全、高效、便捷、舒适、和谐的生态城市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冯晓川,刘洋.论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80-83.
[2]冯志刚.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建设[J].今日科苑,2008(2):40.
[3]张明.生态城市建设的原理和途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4]徐喜霞.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与文化.2013,(3)
[5]杨明白.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年.
[6]林晨.生态城市——个健康良好的城市物理环境[J].科技信息,2011年.
论文作者:陈丹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城市论文; 生态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环境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植被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