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本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社戏论文

现代文本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社戏论文

现代文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几个注意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现代文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主旋律。现代文教学设计,教师最费心的是问题的设计。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有效推进教学,促进学生语感的培养、语文能力的形成?

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社戏》(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教案,3课时,设计的问题有:

一、正音(14个)、释词(10个)(内容略)

二、快速阅读全文,感知全文

1.这篇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2.本文的中心情节是什么?

3.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4.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可分为几部分?

5.分别为这几部分概括一个小标题。

三、再读课文,研讨以下问题

6.这篇文章共讲了哪些事情?

7.你能用4个字分别给它们加个小标题吗?

8.课文写了7件事,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9.全文结构层次如何划分?

四、细读品味

10.为什么说平桥村是我的乐土?

11.“我”看社戏的时间在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的?

12.描写少年朋友们开船动作的动词有何妙处?

13.戏好看吗?

14.豆好吃吗?

15.其实最令“我”难忘的是什么呢?

16.双喜是怎样的孩子?

17.六一公公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

18.读“夏夜行船”和“归航偷豆”有关段落,品析:

(1)在课文第11节中,作者从哪些感官写景?写出景物的什么特征?

(2)这些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起什么作用?

(3)以下写景句子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共有3句)

19.课后作业:学习描写景物片断,要求能抓住景物特点,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多方面地反映夏天这一季节特点,做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这是典型的教学套路,在现实课堂教学中特别普遍,更因网络的便捷而被教师“信手拈来”,广为实施,因而也特别具有剖析的价值。

3节课,学生要解决大大小小几十个问题,涉及语音、词义、小说三要素以及写作顺序、详略安排、结构梳理、内容理解、人物形象分析、语言品析等,面面俱到,恨不攻城略地、全面通吃。为什么会这样?执教者以“小说三要素”的知识来统领全课教学,由此带出人物、情节、环境的方方面面,虽兼顾了内容与语言形式,但问题烦琐,课文被肢解,整体感没有了。

几十个问题形成一片“枪林弹雨”,“诲人不倦”会不会演变为“毁人不倦”?现代文阅读教学如何提出问题?谁来提出问题?

一、问题要简约

《社戏》是经典名篇,可咀嚼处甚多,也值得咀嚼,但并不意味着必须“穷尽”。

上述1~9问解决情节即文章思路的问题,但不仅要理清情节,还要顾及概括能力(如用4字加小标题)、事情的详略安排、全文结构层次划分。不讲小说三要素,会不会影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会。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题是“文化艺术”,共有《社戏》《安塞腰鼓》《竹影》《观舞记》和《口技》5篇课文。教材并不是把《社戏》当做小说知识的例文,而是同作者一起感受各种文化艺术的凭借。再者,有谁按三要素来读小说?恐怕只有语文课上,语文教师拿着奇奇怪怪的一点知识来面对初一到高中的学生,怎不惹人嫌?小说三要素知识只是用来帮助我们理解小说的,至于要用到哪些知识得看情况定,肯定不是每篇小说都必须这么过招。

不要求概括、不讲文章的详略安排、全文结构层次划分,会不会影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会。讲了又有什么影响?占用了本该教学的时间。

“细读品味”环节设计10~19问,内容与形式纠缠不清,繁乱得很。问题太多,太碎,贪多求全,苦了自己和学生。

现代文教学可由几个主问题展开。主问题直指教学目标,承载教学重任,能从整体的角度,引发学生共同参与思考、讨论、品味、探究、创编、欣赏,帮助学生把握文本要旨,体会语言形式之妙。它往往关系文章的主旨以及关键的矛盾处、有深意处、平凡易被忽略处。就《社戏》而言,可以综合所有问题,设计一个主问题:“戏好看吗?豆好吃吗?‘我’为什么觉得戏好看、豆好吃?”其他次要问题围绕主问题展开。这样,“这一篇”的教学是不是轻巧了?研究“矛盾处”,是研读文本的一个切口。问题简约,才易凸显重点,不至于将主要矛盾淹没于枝枝节节中。

当然,也有教师以此为主问题后,花一整节课讨论好看与不好看、好吃与不好吃,忘了自己提出这一问题的目的是什么。这又涉及问题指向、教学目标的问题。

二、问题应指向语言形式

学习如何运用语言表情达意即表现中心(主题)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目标。

豆就是一般的豆,可“我”觉得好吃!戏一点不好看,明明花了很多文字写它不好看,但“我”还是觉得好看!这不是很奇怪吗?将“豆好吃吗?戏好看吗?”作为主问题,牵动全文,不是引学生作法官似的辩论,而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如何用妙笔让读者接受他的情感逻辑?作者凭什么让我们感同身受?

原来,是那回看社戏的人情、风景、体验让“我”感到普通的豆“好吃”、实际不好看的戏“好看”。为了表现这种情感逻辑,作者怎样层层铺垫、不断蓄势?教师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读懂作者的巧思。问题指向“如何表现”,所有的教学围绕“语言形式”展开,才不至于陷入“好看与不好看,好吃与不好吃”的内容辩论。

三、问题要主次搭配

主问题直指教学目标,承载教学重任,需要次问题搭起支架,配合完成整个工程。就《社戏》而言,具体到操作时有以下几个层面要做到:

1.通读全文,说说文章写了哪些事(不点明小说,不要求用4个字来概括,只要求初步感受文章的写作思路: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六一送豆。这是理解“语言形式”的基础)。

2.文章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如何理解?

(1)哪些段落具体写看戏?读一读,说说戏好看吗?

(2)哪些段落具体写吃豆?读一读,说说豆好吃吗?

(3)“我”为什么觉得戏好看、豆好吃?其实令“我”难忘的是什么呢?

(4)文章标题是“社戏”,不写1~4段的平桥村生活,可以吗?

(5)不写5~9段的看戏前波折,可以吗?

(6)不写10~13段的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可以吗?

(7)不写31~40段的六一公公送豆,可以吗?

讨论的意图是引导学生理解层层铺垫、不断蓄势的表达方法,突出中心的写作之妙。

教师小结:平桥村是我的乐土,人情味多么浓厚;看社戏前的波折,增添了此次看戏经历的韵味;双喜、阿发们多么讨“我”喜欢,多么让“我”开眼;月下出航的风情多么美好,归航划船的兴奋(对一个生活在高墙书斋的儿童,大自然的吸引力多么强大,即便是今天,对儿童来说依然如此),偷豆的刺激与人性的美好,多么新鲜有味——这一切都给“我”无限快乐。戏不好看,但“我”的心情真的好得不得了,豆是一般的豆,但于“我”,好吃。所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主次问题配合,共同完成使命。(教师的小结不可或缺,这是教师推进、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全课的收口。)

3.课堂阅读原文中删节的部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三回看戏,唯有在乡间的这回给“我”美好的回忆,突出主旨。

4.作业:熟读成诵——“开船动作”段,“夏夜行船”段,“月夜归航”段。课堂上要淡化文章精彩段落的赏析,留到课后强化,要学生积累优美的表达素材,“死记硬背”美段美句比教师分析要有效得多。

如何体现中心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难点,学生如果读懂了,其实,内容的详略、修辞的运用都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这一点知识经过长期的历练就可能化为能力。所有这一切的方法、手段,都是为了让读者接受“我”的个人逻辑服务的。帮助学生读懂、学会“如何体现中心”就是教学的关结点。

这样课内与课外结合,舍弃小说知识、结构层次、详略安排,围绕如何表现作者情感逻辑展开教学,以主问题讲重点讲精华,以次问题保驾护航,教学开放、大气、扎实,效益要更大些。

四、问题须源于学生

问题来源于学生,是理想的状态。它表明文本阅读已经进行,思考已经产生,必优于教师问、学生想。问题来源于学生,教师要做的是从中选择好问题、有价值的问题,运用于教学。上课呈现的结果可能是一样的问题,如“戏好看吗?豆好吃吗?作者为什么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但背后的课程理念不同:教师问,是以“教”为中心,重在教师对教材、学生的掌控;学生问,师生共同探讨交流,则是以“学”为中心,重在学生质疑、探究。

如果教师始终注意以“学”定教,共同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教学的长期效益一定很大。

问题要简约、问题应指向语言形式、问题要主次搭配、问题须来源于学生,只落实一点、两点,教学的航向还是可能走偏,如问题简约了,但整堂课讨论好看与不好看、好吃与不好吃,忘了讨论的目的;如理解为什么写“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误入“某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作用如何”的歧途(教师很容易被修辞手法吸引,其实小学已经反复教过,此课不讲,无伤大雅,放在背诵积累中隐性学习,也是一种办法)。只有这几个方面综合贯通,才提供了有效教学的可能。

标签:;  ;  ;  ;  

现代文本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社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