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循证护理;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膀胱功能恢复
若脊髓损伤会导致机体神经系统受损,容易造成膀胱功能障碍,进一步发展会导致肾损害,膀胱无法保持自主功能,患者生活质量受到显著影响。采用合理护理方法,改善膀胱功能障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104例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探讨循证护理的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104例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按就诊先后分成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观察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23-44岁,均值(31.63±2.06)岁;病程1~9个月,平均 (3.51±1.03)个月;颈脊髓损伤11例,胸脊髓损伤12例,腰脊髓损伤18例,骶脊髓损伤11例。对照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23-44岁,均值(31.61±2.04)岁;病程1~9个月,平均(3.49±1.03)个月;颈脊髓损伤12例,胸脊髓损伤12例,腰脊髓损伤18例,骶脊髓损伤10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留置导尿管、饮食护理、康复训练、并发症预防等。
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包括:(1)明确问题:建立循证护理小组,对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相关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2)文献检索探查证据:按照护理问题检索关键词,包括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等,将查找到的信息分析、筛选,总结护理问题相关证据,制定护理方案。(3)实际应用:①留置导尿:在脊髓损伤脊髓休克期留置导尿,保证导尿管通畅,及时更换集尿袋。②间歇性导尿术:脊髓损伤早期康复阶段采用间歇性导尿术,对反射性膀胱形成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可预防感染、结石产生。③膀胱功能训练:定时定点指导患者排尿,按照膀胱情况合理调整,避免尿失禁,使得患者形成良好排尿习惯;指导患者进行排尿意识相关训练,全身放松整体下,引导患者自我想象流水声,通过感官刺激排尿;导尿前30min,寻找患者扳机点,通过刺激使得膀胱形成反射性收缩,完成反射性排尿训练;指导盆底肌训练,通过提肛运动缓解漏尿。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通过SPSS21.0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残余尿量与膀胱容量
观察组护理后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残余尿量与膀胱容量比较(,ml)
2.2两组并发症
观察组尿路感染率3.85%、肾功能损伤率1.92%、泌尿造影异常发生率1.92%,对照组分别为15.38%、13.46%、13.4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3讨论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有可能引发膀胱壁损伤、膀胱容量降低,使得患者无法保持正常生活。当患者出现膀胱功能障碍时,往往有尿不尽、尿失禁等症状发生。对患者实施合理护理措施,有效预防膀胱壁损伤、降低膀胱容量,对于膀胱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4]。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制定护理计划时,通过检索相关文献资料结论,并了解患者及家属基本情况,结合临床经验,制定符合实际情况,且具有证据支持的临床护理计划,整个护理服务应具备充分的文献证据,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5]。
经研究可知,观察组护理后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尿路感染、肾功能损伤、泌尿造影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知,观察组循证护理可减少残余尿量,改善膀胱容量,避免泌尿系统感染,预防肾功能损伤。
总之,循证护理对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预防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向群丽,张少君,曾金秀.体位护理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液产生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7):64-66.
[2]刘晗.康复训练对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76):14898-14899.
[3]毛卫霞,刘金莉,朱红.康复训练护理对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4):19-21.
[4]温宁.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综合康复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9,27(18):76-77.
[5]黄燕梅,吴荔军.循证护理在胸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23):3603-3604.
论文作者:徐明芳,余明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5
标签:膀胱论文; 脊髓论文; 损伤论文; 患者论文; 功能障碍论文; 对照组论文; 残余论文; 《医师在线》2020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