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探索——赴马龙“三下乡”社会实践后的一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彭琼尹[1](2018)在《高职院校社会实践管理研究 ——以浙江省A高职院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社会实践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在学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而社会实践管理不仅保证了社会实践的有序开展,而且可以提高社会实践的效率。目前,虽然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参与规模不断壮大,实践管理逐步系统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尽管相关社会实践问题也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具有一定的成果。但是学者们的研究对象大部分比较笼统,不分本专科的大学生;研究的主体责任主要立足于学校,同时研究角度聚集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层面以及经验的总结。针对学校、社会等提出的对策往往不够系统化,缺少可操作性,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实践管理的成效。本研究以教育管理理论、协同治理理论以及目标管理理论为基本的理论基础,聚焦在高职院校社会实践管理现状研究,以管理的视觉综合政府、学校、实践单位三方角度,利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探析高职院校社会实践管理措施。一方面梳理高职院校社会实践管理理论研究,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寻求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加快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新途径。首先,通过对协同治理理论以及目标管理理论内涵以及特征的梳理,找出对高职院校社会实践管理的创新点及适用性。其次,以浙江省A高职院校为例,通过对政府、学校、实践单位的调研、访谈以及资料梳理,整理并分析相关数据,发现高职院校社会实践管理中存在的参与主体认知、组织机制与保障、过程管理、考核体系等方面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结合案例学校的实际情况,借鉴美国服务学习管理的经验,探讨高职院校社会实践管理的解决对策分析:利用新媒体的宣传,增强管理活力;强化人文关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协同管理组织体系,提供政策和机制保障;加强建设实践基地管理,探索新型合作机制;推进实践课程和人力资源改革,夯实管理基础;加强社会实践信息化管理,优化动态管理过程;完善考核机制,提高管理效能。
呼和[2](2018)在《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机理及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在学大学生利用寒、暑期以及节假日、课余时间开展的“三下乡”、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称,本项研究聚焦的是,有计划、有组织,并在寒暑期集中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得到广泛关注,从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等中央相关部门、各地方部门和高校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就实践育人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的研究也在深入进行。但不足之处也是明显的,引起了学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其中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和操作层面的研究,目前宽泛而谈的多,深入研究的少;意义阐释的多,挖掘原理的少;过程描述的多,探讨规律的少;碎片化研究的多,系统化论述的少。所有的理论研究都是为实践服务的,理论研究上的这些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具体实践的成效。提升社会实践育人效果的关键在于构建有效运行机制。而研究运行机制的有效性,必须回归到社会实践育人这一本元,即提升社会实践运行机制实效性的目的是提升育人有效性。教育是有其自身规律的,社会实践作为一种育人形式当然存在能够实现育人功能的、特有的内在规定性,即推动教育功能生成、发展的原理,也就是育人机理。这样的因果关系决定了运行机制的构建要以育人机理为依据。本项研究以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过程为视角,对社会实践育人活动过程特点、阶段、环节尤其是矛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课堂教学的延续,具有组织化教育、群体和个体自我教育、社会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复合型育人结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就结构中不同教育形态、形式的育人机理逐一进行研究论证。结合访谈和问卷对当前社会实践运行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梳理当前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自身、社会环境等方面查找了产生问题与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遵循育人机理,提出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所要坚持的原则,从动力与发生机制、控制与监督机制、保障与整合机制、评价与激励机制等四个方面对运行机制进行了优化和系统构建。
常荆莎[3](201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基本问题研究》文中指出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及随后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正式诞生。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时隔21年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做出了重大创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刘云山同志撰文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体制,关系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因此,“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解决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20余年来,这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大创新成果,带来我国全方位和多领域的深刻变革,指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飞跃,极大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极大增强了党和国家生机活力2。”其影响之广、成就之大举世公认。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实践已经深刻影响大众,而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的研究目前几为空白,这种局面显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理论创新、制度建设中的地位不相称,是该领域学术研究的重大缺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辉煌成就面前,目前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均与忽视市场经济必须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然为完善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服务,而实然与之存在差距;很多人搞不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把“社会主义”仅作为符号,还有人将全面深化改革误导为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错误思潮更是力主改革实现完全的市场化、自由化、西化。因此,澄清基本认识,打造全面深化改革不走改弦易帜邪路所需的群众基础,迫切需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基于现有研究的不足与理论发展的必然逻辑,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市场经济服务社会主义这一目标为主线,将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分析相结合,用唯物史观分析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必须回答基本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对大众的深刻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的必要性及其现状,影响这一理论大众化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推进大众化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全文共分为6章,主要内容及研究形成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章,导论。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基本问题研究”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现有研究述评;本选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创新点。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具有辩证统一性,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基本问题,其重要意义有:第一,延伸相关基础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近年的理论研究热点,在必要性、重要性、路径等方面已有比较透彻的宏观性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之义。本选题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引向微观,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基本问题,具有拓展基础理论研究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些问题的研究空白。第二,对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从根本上回应了现阶段改革方向等重大问题。刘国光、李慎明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十分关注改革方向的研究,但总体上学界相关研究的气氛还不够浓厚。改革方向问题理论上很明晰,但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大众不满意、不能接受的问题和偏差,这就需要理论研究澄清一些问题,既促进大众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又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本身的发展。本文的相关研究对大众理解和自觉维护、践行改革性质与目标,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实证研究的结果对探索解决当下的一些社会问题具有参考价值。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问卷调查,剖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存在的理论与现实障碍,运用学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有研究揭示的一般原理,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的基本实现条件。论文研究中,作者检索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为主题的相关文献,仅发现有直接相关的论文1篇,且为本人与合作者撰写,未发现与本选题相似的着作及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学界现有的大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成果,对我国经济体制及其改革历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相关改革措施的理论主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些成果可作为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基本问题的基础性文献。本文的创新点表现为:其一,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开启微观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视角。其二,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大众化,提出了一系列有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与大众诉求具有辩证统一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辩证统一的目标体系;应以“马学”为基、融“西学”之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必须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驾驭市场经济的“野性”,缩小实然与应然的差距等。其三,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将研究问题建立在可信的第一手资料上,这在学界的相关研究中尚未发现。第二章,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大众化历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历经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理论思考、实验摸索、实践完善,经过学界的理论探索、整合,已经完成由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系统的科学理论的过程。与之紧紧相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历经了小众化、理论启蒙、实践全面影响的阶段,正朝着理性自觉阶段迈进。本章首先梳理了我国几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历程;概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应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与外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性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等主要内容。文中强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性质是这一理论的核心与灵魂,指出学界对这一问题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础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基于20余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实际建设的巨大成就,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对大众生产生活的结构性升级、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升中华民族的自尊与自信等大众化效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大众中产生影响的过程与结果,包括得到大众的关注、认知、认同、应用、反响、系统性把握、创新、发展等诸多方面。笔者将理性自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分为“入耳、入心、入行”三个层次。到目前为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经历了3个阶段,即:最高决策层和着名学者进行理论探索的小众化阶段,使大众逐渐接受社会主义经济可以采用市场调节等理念的理论启蒙阶段,资源配置方式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迅速渗入大众生产生活的全面实践影响阶段。第三章,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现状。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广西、广东、江西、湖北、河南、陕西、河北、吉林等地工人、农民、高校学生作了问卷调查,了解大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知、认同、评价、诉求状况。调查发现,有近9成被调查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初步认知,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善了民生,成就多于存在的问题。贫富分化、政府说了算、不讲道德诚信排在问题的前三位,大众寄希望于政府、学界、民众合力改善现状;93.1%的民众希望进一步改革给民众带来实惠,为保障劳动群众的核心利益应贯穿劳分配为主。从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看,电视、网络等媒体是大众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息的主渠道,57.4%的被调查高校学生认知相关理论知识等信息的渠道是思政课。整体地看,大众高度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效率,但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与性质等问题的理解还较模糊;一些问题的存在致使其质疑社会制度的坚定性。比较高校学生和一般大众的认知现状可以看出,高校学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的有生力量。第四章,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的理论障碍。本文指出,人民群众认知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障碍,一部分来自理论及其传播。主要有: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本身还需进一步加固理论基础、厘清重要范畴、强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与性质理论。其二,误读“猫论”和片面领会“南巡讲话”,误将经济发展的手段当做发展经济目的。其三,以新自由主义为代表的西方思潮解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大众不易认清改革方向与性质等基本问题。第五章,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的现实阻力。本文认为,理论能够给人民大众带来有益结果是其实现大众化的基础。结合问卷调查进行分析,本文指出影响大众认同、应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现实阻力主要来自于:其一,收入差距快速拉大过程中,人民群众劳动收入增长滞后,大众有受损感。其二,市场经济环境下滋生的腐败问题影响大众对执政党和政府信心。其三,市场经济趋利性产生瓦解传统道德、不讲诚信等问题,民众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受到负面影响。其四,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受到冲击。第六章,探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的基本条件。本文认为,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必须坚持整体性、层次性传播原则,运用多样化传播形式。文章从完善理论、实践、传播三个环节,提出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的基本条件: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要与时俱进,在回应改革出现的问题中不断完善。第二,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钳制市场经济“野性”,缩小实然与应然差距,增强大众的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认同。第三,遵循教育、宣传、传播的一般原理,培育多层次主体,多介质、通俗化地传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刘同国[4](2010)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途径,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30年来,遵循“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指导方针,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活动,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实际工作中,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完善的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总结经验来改善当前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在校大学生需要进行实践教育和工作方法的指导。因此,对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探求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趋势,对社会、高校和在校大学生科学、系统、规范的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由前言和五部分正文构成。第一部分对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历程、活动的类型以及国家政策导向做了简要回顾和说明,让我们了解30年来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第二部分着重论述了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从培育优秀人才、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促进地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来阐述。第三部分通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采用个案研究法对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细致的研究分析,总结了奥运志愿服务活动对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影响。第四部分通过对美国的“探索式和服务学习”、日本的“体验式就业”大学特色实践活动的介绍,来阐述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我国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影响和启示。第五部分是在前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总结,笔者认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坚持社会实践活动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教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就业创业工作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采取实践内容专业化、实践制度规范化、实践组织科学化、实践活动运作社会化、实践活动管理法制化的措施,把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的自主性、目的性、针对性、多样性、服务性、教育性的原则,才能促进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健康、科学发展。
曾克强[5](2009)在《基于大学生品格培养的社会实践研究 ——对湖南财专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调查》文中提出社会实践教育和学校课堂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等品格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较为普遍的关注。品格培养是提高民族道德素质的重要方式,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从品格培养的角度研究社会实践,对完善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促进社会实践的良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社会实践的历史考察与现实问题分析入手,通过对大学生品格培养的现实困境的原因探析,阐明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品格培养的重要性。通过对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的还原,一方面用实证说明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品格培养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从中得到启示,提出了社会实践的项目化管理、法律制度假设、评价指标体系假设三个设想。
李景晔[6](2009)在《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政府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农村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应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上这些任务和目标的完成,从我国历史充分证明,它取决于党和政府出台好的公共政策和投入,取决于农民这一主体。取决于农民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带领或影响农民致富的人才。特别是进入21世纪,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对人才需求比任何时期更为重要和迫切。关注农村人才困境,探讨农村人才发展的出路,如何有效培育开发农村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批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农村人才队伍,使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本,是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我国长期以来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落后,农村人力资源积淀,农村人才素质不高,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本投入也不足,现有人才浪费严重,农村人才评价体系不完善,人才成长保障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径,本论文以马克思、邓小平科学发展观的人才理论为依据,又根据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人才的重新定位,在分析了农村人才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人才资源开发的政府政策经验来进行探讨农村资源开发。在党管人才的原则下,通过运用政府公共政策,资金投入,培养教育等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新举措,如通过夯实基础教育、提高素质教育、建立健全人才市场、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鼓励城市各类人才到农村服务和创业,加快培育农村创业人才,建立统筹城乡的人才市场,改革农业高、中、职校的教学模式,加快农村人才战略机制建设等途径,真正使农村走出人才困境,让农村人才迸发涌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杨昕宇[7](2006)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自80年代初起步至今,经过20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从小到大,由浅入深,现已得到较大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教育形式,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手段。现今,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大学生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运用知识和智力服务于社会的能力。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坚持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1]的殷切希望,为高校如何培养人才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因此,如何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仍然有很多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特别是在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严重影响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因此,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对全面、科学、客观地认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推进社会实践活动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含义、特点的解析,进而阐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地位和作用,并结合现实,剖析了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部分(或个别)学校社会实践流于形式;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形式单一;学生参与面不够广泛;制度机制不完善;没有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实践经费不够充足。分析其成因主要有:在思想上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认识不够;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必要的指导;以及没有良好的运作机制和科学的管理制度三个方面。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提出要解决几个问题:一是提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二是加强组织安排;三是创新社会实践内容;四是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五是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和评价;六是争取社会的广泛支持。
李昆峰[8](2001)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探索——赴马龙“三下乡”社会实践后的一点思考》文中指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制定实施 ,西部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曲靖市马龙县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 ,必须积极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解放思想 ,因地制宜 ,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彻底改变低科技、多投入、低产出、小规模经营的传统农业模式 ;积极发展科技与教育 ,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市场为导向 ,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 ,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探索——赴马龙“三下乡”社会实践后的一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探索——赴马龙“三下乡”社会实践后的一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院校社会实践管理研究 ——以浙江省A高职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背景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1.3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拟研究的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3 研究目标 |
1.2.4 研究方法 |
1.2.5 特色与创新 |
2.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高等职业教育 |
2.1.2 社会实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育管理理论 |
2.2.2 协同治理理论 |
2.2.3 目标管理理论 |
3.A高职院校社会实践管理现状 |
3.1 样本的选样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工具的编制及实施 |
3.2 A高职院校社会实践管理取得的成绩 |
3.2.1 设立组织机构,分工合理 |
3.2.2 配套运行机制 |
3.2.3 影响力的扩大 |
3.3 A高职院校社会实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3.1 参与主体对实践认知不够 |
3.3.2 组织与保障机制不健全 |
3.3.3 实践管理流程不完善 |
3.3.4 考核与激励机制不完善 |
3.4 原因分析 |
3.4.1 学校和政府宣传引导力度不够 |
3.4.2 政府和实践单位不够重视,学校的组织和保障机制有限 |
3.4.3 缺乏信息化管理,过程监控流于形式 |
3.4.4 考核机制不完善,评价主体和激励考核欠缺 |
4.美国服务学习管理对国内社会实践管理的经验启发 |
4.1 运行理念 |
4.2 实施原则 |
4.3 组织机构及制度保障 |
5.高职院校社会实践管理对策 |
5.1 利用新媒体的宣传,增强管理活力 |
5.2 强化人文关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
5.3 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协同管理组织体系,提供政策和机制保障 |
5.4 加强建设实践基地管理,探索新型合作机制 |
5.5 推进实践课程和人力资源改革,夯实管理基础 |
5.6 加强社会实践信息化管理,优化动态管理过程 |
5.7 完善考核机制,提高管理效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机理及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大学生社会实践内涵与形式研究概述 |
1.2.2 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及其实现研究概述 |
1.2.3 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与管理研究概述 |
1.2.4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大学生社会实践内涵和基本形式 |
1.3.2 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五位一体”的育人功能 |
1.3.3 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机理与运行机制概念辨析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和重点难点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重点难点 |
2 实践育人的理论依据 |
2.1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论述 |
2.1.1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认识论的经典论述 |
2.1.2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的阐释与发展 |
2.2 思想政治教育学相关理论 |
2.2.1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 |
2.2.2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 |
2.2.3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锻炼法 |
2.3 从多学科视角看实践育人 |
2.3.1 教育学的知识借鉴 |
2.3.2 社会学的理论借鉴 |
2.3.3 心理学依据 |
3 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过程分析 |
3.1 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过程的内涵、特点与要素 |
3.1.1 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过程的内涵 |
3.1.2 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过程的特点 |
3.1.3 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过程构成要素 |
3.2 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过程的环节与阶段 |
3.2.1 环节与阶段概念的界定 |
3.2.2 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过程的环节 |
3.2.3 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过程的阶段 |
3.3 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过程的矛盾 |
3.3.1 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过程的基本矛盾 |
3.3.2 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过程的具体矛盾 |
4 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机理分析 |
4.1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复合型育人结构 |
4.1.1 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过程具有复合型结构 |
4.1.2 大学生社会实践复合型育人结构相互作用关系 |
4.2 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组织化教育机理分析 |
4.2.1 组织化教育中大学生的服从与顺应 |
4.2.2 组织化教育中大学生的理解与迁移 |
4.2.3 组织化教育对大学生的唤起与激发 |
4.3 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群体自我教育机理分析 |
4.3.1 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从众与感染效应 |
4.3.2 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内部的示范与模仿效应 |
4.3.3 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中的合作与冲突处理 |
4.4 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个体自我教育机理分析 |
4.4.1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体验与筛选 |
4.4.2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验证与认同 |
4.4.3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改变与转化 |
4.4.4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反省与纠错 |
4.4.5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强化与升华 |
4.5 社会教育中的育人机理分析 |
4.5.1 社会观察与社会学习 |
4.5.2 角色引导与意识发展 |
4.5.3 自我评价与社会比较 |
4.5.4 社会认同与社会适应 |
5 基于育人机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实际运行状况分析 |
5.1 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状况调查研究设计与实施 |
5.2 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基本情况 |
5.2.1 活动主题导向鲜明 |
5.2.2 实践内容丰富多样 |
5.2.3 组织过程规范有序 |
5.2.4 育人功能得到显现 |
5.3 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
5.3.1 尚未实现全体覆盖 |
5.3.2 过程管理不够严格 |
5.3.3 实践活动不够深入 |
5.3.4 教师参与指导有限 |
5.4 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问题与不足的成因分析 |
5.4.1 组织领导体系不够完善 |
5.4.2 运行保障措施不够健全 |
5.4.3 实践主体意识不够强烈 |
5.4.4 知识能力储备不够充分 |
5.4.5 合力支持氛围不够浓厚 |
6 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的优化与系统构建 |
6.1 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的原则遵循 |
6.1.1 以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为现实依据 |
6.1.2 以实现社会实践育人机理为根本遵循 |
6.1.3 以对社会实践全过程的有效管理为目的 |
6.1.4 以社会实践育人过程要素运行与调节效能最大化为标准 |
6.2 大学生社会实践动力与发生机制 |
6.2.1 健全组织机制 |
6.2.2 做实动员机制 |
6.2.3 细化准备机制 |
6.3 大学生社会实践控制与监督机制 |
6.3.1 完善制度体系 |
6.3.2 深化过程指导 |
6.3.3 严格运行监督 |
6.4 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与整合机制 |
6.4.1 融入教学过程 |
6.4.2 充实指导队伍 |
6.4.3 保证经费扶持 |
6.5 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与激励机制 |
6.5.1 强化信息反馈 |
6.5.2 规范评价过程 |
6.5.3 提升激励效能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B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C 访谈提纲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基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大众化历程 |
§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历程 |
2.1.1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思考与理论萌芽 |
2.1.2 改革开放初期的理论探索与实验孕育 |
2.1.3 十四大以来中共中央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 |
§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
2.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与外延 |
2.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 |
2.2.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性质 |
2.2.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与框架 |
2.2.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历史贡献和使命 |
§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对大众的深刻影响 |
2.3.1 社会生产生活发生结构性升级 |
2.3.2 人们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极大改变 |
2.3.3 民族自尊与自信大幅提升 |
§2.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历程 |
2.4.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的含义 |
2.4.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的必要性 |
2.4.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的发展历程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状况调查分析 |
§3.1 大众认知认同状况问卷调查 |
3.1.1 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状况的意义 |
3.1.2 调查设计 |
§3.2 问卷结果分析 |
3.2.1 调查概况 |
3.2.2 对一般民众问卷结果的分析 |
3.2.3 对高校学生调查结果的分析 |
3.2.4 民众与高校学生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
§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现状基本结论 |
3.3.1 多数人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善了民生 |
3.3.2 认知具有碎片性和模糊性 |
3.3.3 认同交织着质疑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的理论障碍 |
§4.1 理论体系不尽完善 |
4.1.1 理论基础亟待加固 |
4.1.2 重要范畴亟待厘清 |
4.1.3 核心理论亟待整合 |
§4.2 理论传播中存在误读和片而性 |
4.2.1 误读“七月讲话”妨碍人们认知改革的根本目的 |
4.2.2 片面领会“南巡讲话”加剧了手段的目的化 |
§4.3 西方思潮对我国改革目标理论的解构 |
4.3.1 利益分化是庸俗化思潮产生实际影响的经济条件 |
4.3.2 苏东剧变已经证明西方思潮的解构力 |
4.3.3 新自由主义思潮企图将我国改革引上邪路 |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的现实阻力 |
§5.1 市场化改革中劳动收入增长滞后 |
5.1.1 大众在收入差距拉大中处于不利地位 |
5.1.2 大众迫切期盼共同富裕 |
§5.2 市场经济的“野性”危害民生 |
5.2.1 趋利瓦解人与人的相互信任 |
5.2.2 成本外化加重民众负担 |
§5.3 腐败问题使大众质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5.3.1 部分官员腐败致使政府公信力下降 |
5.3.2 垄断行业的腐败使人们质疑市场经济的方向 |
§5.4 大众利益的制度根基受冲击 |
5.4.1 公有制是人民群众做主的经济制度根基 |
5.4.2 市场化改革中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 |
5.4.3 冲击公有制经济挑战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 |
第六章 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的基本条件 |
§6.1 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6.1.1 以马学为基,融西学之技,夯实理论基础 |
6.1.2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 |
6.1.3 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回应中国问题 |
§6.2 缩小实然与应然差距以取信于民 |
6.2.1 各类问题集中反映为实然与应然差距 |
6.2.2 体制与制度的价值差异是引发差距的重要原因 |
6.2.3 缩小差距须用社会主义制度钳制市场经济野性 |
§6.3 遵循教育、宣传、传播的一般原理 |
6.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的一般原则 |
6.3.2 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多层次的大众化主体 |
6.3.3 充分运用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基本情况调查表 |
附录2:高校学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基本情况调查表 |
(4)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和主要方法 |
第一章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概述 |
一、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界定 |
二、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历程 |
三、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类型 |
四、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导向分析 |
第二章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助于培育优秀人才 |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 |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
第三章 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及成因 |
一、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 |
二、大学生参加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
第四章 美国、日本等国家大学生特色社会实践活动的分析 |
一、美国:“探索式学习和服务学习”的组织形式 |
二、日本:“体验式就业”的组织形式 |
三、美国、日本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对我国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启示 |
第五章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建议 |
一、创新和丰富社会实践体系:科学构建“三个体系” |
二、健康发展:坚持“四个结合” |
三、科学发展:强化“五化趋势” |
四、基本原则:把握“六性原则”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问卷(学生) |
二、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问卷(教师) |
三、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问卷(单位)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基于大学生品格培养的社会实践研究 ——对湖南财专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提出 |
0.2 研究的创新点与意义 |
0.2.1 论证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品格培养的作用的关联度是本文的创新点 |
0.2.2 从社会实践的视角探索大学生品格培养的新思路的意义 |
0.3 研究现状 |
0.4 相关概念 |
0.4.1 大学生社会实践 |
0.4.2 品格培养 |
第1章 我国高校社会实践的历史考察 |
1.1 我国高校社会实践的历史考察 |
1.1.1 相脱离阶段 |
1.1.2 初步结合阶段 |
1.1.3 普遍注意阶段 |
1.1.4 高度重视阶段 |
1.2 社会实践在品格培养中作用的理论分析 |
1.2.1 促进知情意凝炼提升 |
1.2.2 实现信与行完美结合 |
第2章 大学生品格培养现实困境及原因探析 |
2.1 大学生品格培养现实困境 |
2.1.1 重专业知识,轻品格培养 |
2.1.2 重德育原则,轻道德品行 |
2.1.3 重外观表现,轻内在修行 |
2.1.4 受重知主义影响,忽视道德情感教育 |
2.2 原因探析 |
2.2.1 社会大环境制约 |
2.2.2 高校本身影响 |
2.2.3 家庭教育缺陷 |
第3章 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品格培养的一次实际调查 |
3.1 湖南财专2007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过程还原 |
3.1.1 准备工作 |
3.1.2 活动过程 |
3.2 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分析 |
3.2.1 社会实践活动为知情意的内化提供了平台 |
3.2.2 社会实践活动为品格培养的检验提供了真实的“观测点” |
第4章 社会实践的启示与建议 |
4.1 社会实践的项目化管理 |
4.1.1 突出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避免流于形式 |
4.1.2 以人为本,调动社会实践主体的积极性 |
4.1.3 发挥组织优势,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面 |
4.1.4 拓宽筹资渠道,确保社会实践的经费支出 |
4.2 社会实践法规制度假设 |
4.2.1 社会实践的法规保障 |
4.2.2 社会实践的制度保障 |
4.3 社会实践评价指标体系假设 |
4.3.1 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评价体系 |
4.3.2 制订社会实践评价指标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相关研究成果 |
(6)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政府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含义 |
1.2.2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国外研究 |
1.2.3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国内研究 |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思路 |
1.3.3 研究的方法 |
1.4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研究意义 |
1.4.1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
1.4.2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
1.4.3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
1.4.4 发展高新技术在农业创意产业上应用的需要 |
1.4.5 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
第2章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理论 |
2.1 关于人才的相关概念 |
2.1.1 人才定义 |
2.1.2 人才标准 |
2.1.3 人才资源 |
2.1.4 人才资源开发 |
2.2 农村人才及农村人才开发的内涵 |
2.3 农村人才开发的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
2.3.2 邓小平的人才理论 |
2.3.3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理论 |
第3章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 |
3.1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现状 |
3.1.1 农村人才严重短缺,结构失衡突出 |
3.1.2 农村人才需求巨大,供需矛盾明显 |
3.1.3 本土人才流失严重,农村人才队伍不稳定 |
3.2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人的认识和政府认定上的误区 |
3.2.2 大批农村劳动力闲置没有致富带头人 |
3.2.3 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不足,投向错置是农村发展的体制瓶颈 |
3.2.4 农村人才培养教育机制和保障机制不健全 |
3.2.5 农村人才评价体系不完善,择业观念超前 |
3.3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问题形成的原因 |
3.3.1 人口环境差 |
3.3.2 体制不健全 |
3.3.3 教育结构不合理、投入少 |
3.3.4 农村人才素质低 |
3.3.5 劳动力市场不发达 |
3.4 目前政府对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途径 |
3.4.1 继续完善基础教育体制 |
3.4.2 积极开展农村职业教育 |
3.4.3 大力开展以岗位培训和绿色证书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成人教育 |
3.4.4 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4章 农村人才开发利用的国外政府政策 |
4.1 日本政府政策 |
4.2 德国政府政策 |
4.3 澳大利亚政府政策 |
4.4 美国政府政策 |
第5章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政府政策 |
5.1 大力加强农村基础人才资源的培养 |
5.1.1 政府要加快对基础教育投资力度 |
5.1.2 政府要高度重视素质教育 |
5.1.3 加强实用技术培训 |
5.1.4 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推广力度 |
5.1.5 稳定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
5.1.6 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市场 |
5.1.7 推动农村的法制化建设 |
5.2 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 |
5.3 大力培养农村用得上留得住的乡土实用人才 |
5.3.1 选拔乡土人才的途径 |
5.3.2 要加大对农村乡土实用人才教育培训的力度与财政投入 |
5.3.3 鼓励城市各类人才到农村服务与创业 |
5.3.4 各地区党和政府要成立农村人才资源开发领导小组 |
5.4 加强培育农村创业人才 |
5.4.1 大学生自愿回乡创业人才 |
5.4.2 创业型的新型农民 |
5.4.3 城市下岗职工去农村创业 |
5.5 建立统筹城乡的人才市场管理制度 |
5.6 改革农业高校、中专、职校的教学模式 |
5.6.1 改革创新高校教育体制 |
5.6.2 学习借鉴国外高校及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农村人才培养模式 |
5.6.3 改革我国高校为二元结构办学模式 |
5.6.4 建立农业教育立体交叉系统 |
5.7 加快农村人才战略机制建设 |
5.7.1 完善农村人才战略的政治机制 |
5.7.2 完善新农村人才战略的经济机制 |
5.7.3 完善农村人才战略的社会机制 |
5.7.4 完善农村人才战略的科技机制 |
5.7.5 完善农村人才战略的教育机制 |
5.7.6 完善农村人才战略的文化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7)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地位和作用 |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概念及特点 |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地位 |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 |
第二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分析 |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三章、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思考 |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应遵循的原则 |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探索——赴马龙“三下乡”社会实践后的一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龙县贫困的原因分析 |
1.主要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小规模经营。 |
2.具有科技含量的传统农业。 |
3.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多而得不到有效解决。 |
4.教育落后, 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 |
5.农村干部的观念落后, 农村工作开展困难。 |
二、解决的策略 |
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探索——赴马龙“三下乡”社会实践后的一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院校社会实践管理研究 ——以浙江省A高职院校为例[D]. 彭琼尹.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3)
- [2]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机理及运行机制研究[D]. 呼和. 北京科技大学, 2018(09)
-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基本问题研究[D]. 常荆莎. 中国地质大学, 2014(12)
- [4]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与发展研究[D]. 刘同国.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3)
- [5]基于大学生品格培养的社会实践研究 ——对湖南财专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调查[D]. 曾克强. 中南大学, 2009(03)
- [6]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政府政策研究[D]. 李景晔. 大连海事大学, 2009(09)
- [7]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D]. 杨昕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06(03)
- [8]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探索——赴马龙“三下乡”社会实践后的一点思考[J]. 李昆峰.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