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研究论文_张娜

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研究论文_张娜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岩土工程勘察是其中最为基础的环节,并且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也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质量,随着复杂建筑的规范建立,对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在本文中主要对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字: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施工;处理技术

1岩土工程的勘查方法

1.1工程地质测绘技术。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查的基础,也是工程勘查中最重要的工作。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可以了解勘察地的地貌、地形、地层和不良地质之间的关系,对地貌进行划分,还可以鉴定岩层的风化程度。对待一些地形比较复杂的工程,地质测绘技术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可以帮助工程顺利完工,还可以降低工程的成本,提高工程的收益。

1.2地下水测量方式。岩土层的含水量多少对岩土工程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根据相关规定必须对勘查的区域进行地下水试样分析。一般情况下,勘查区域附近的地下水开采会影响到地下水的水位。因此,在测量勘查区域的水位的时候,要附近地下水的变化情况考虑进去,并和标高回测和钻孔坐标相结合。如果水位的埋深不同,可能就会出现一些细小的误差,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例如可以预先留出一个出空口,并把出空口作为标准,然后进行标高回测,对孔口的坐标进行标记,之后就可以勘查地下水的水位深度。

1.3数字化勘查技术。数字化勘查技术中常用的方法是数字化建模和地形建模。目前,数字化勘查技术在我国岩土工程勘查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用数字化勘查技术可以把勘查地域的实际情况呈现出来。具体的说,就是根据一定的要求,把性质一样的点连接起来形成面,就可以得到一个网状的图,然后对图进行分析和研究,了解该地区的区域属性,要想使用数字化建模技术,就一定要进行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数据和信息可以从一些分散的数据中获得,然后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对地质构造进行分析,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工程实施区域的地质特征。

1.4新型的勘查技术。在岩土工程的实际勘查中,一般来说并不会只采取单一的技术和设备,而是使用多种勘查技术和设备,同时进行勘察。如果可以合理的运用勘查技术,不但可以提高勘查工作的质量,还可以保证勘查利益的获得。另外,在精准的勘查下,可以获得准确的资料,为设计提供了基础,提高了设计参数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在岩土工程勘查中加强新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地质勘查准确性的有效措施。对岩土工程进行勘察需要精确的分析出岩石的承载能力,并获得相应的数据。目前我国使用的是回归技术,让回归技术和克里格法技术相结合,就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

2岩土勘察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2.1勘察准备资料不合理

在对岩土体进行勘察时,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在勘察前需要对建筑工程现场的坐标、地形建筑总平面图、建筑性质、基础形式、结构特点以及地基等等信息进行收集。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一些建筑工程单位并没有对这些信息认真的收集,更多的是为了节省资金成本,缩短工期,在收集资料的时候采用的是投机取巧的方式,从而导致工程拟定地面整平标高与结构形成不明确,降低了勘察报告所特有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2.2界面划分

在对建筑建设工程现场的岩土体进行调查时,需要对岩土体与岩石风化程度的界面进行划分,还需要对地质构造、软弱结构以及不良地质体的界面进行判定。但是如果采用传统的勘探手段,将很难正确的获取岩土勘察的参数,这就无法编制出正确的岩土勘察报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测试取样不合理

对建筑工程现场的岩土体进行原位检测与取样时,因为受到了探孔数的影响,从而会导致测试取样的最终结果出现不合格。一些建筑工程单位在测试的时候,对于工程勘察报告的管理不严格,在进行测试与取样时,其标准与数量不按照国家所要求的标准与制度执行,对于数据的变异性也不剔除异常值,这对于最终的勘察质量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2.4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勘察行业比较乱,门槛较低,差不多就可以拉起一支勘察队伍,多数存在挂靠,搞分院等现象。所以机械设备、实验室、操作员、记录员、编录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不够,这样会扰乱市场次序,压低市场价格,搞恶性竞争。

2.5岩土勘察技术人员综合能力低

岩土勘察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也是影响最终岩土勘察报告结果的重要因素,在一些建筑工程单位的岩土勘察工程技术人员,在室内与实地勘察结果的综合能力上并没有良好的辨别真伪、归纳的能力,因此在对勘察数据的最终整理上会有着失真与偏差的情况。且一些技术人员的工作态度不够细心,不够负责,在工作上是得过且过,缺乏合作交流,因此其工作进度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工作进度。

3建筑岩土工程勘察问题的解决策略

3.1需要加强岩土工程勘察现场资料的搜集。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需要对勘探以及搜集到的资料对岩土工程的勘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正现场资料收集方面,勘察人员需要对当地的地质、地形进行了解,还需要对其它一些方面进行掌握,比如,水文条件、地貌。在进行实地了解的时候,需要做好记录。并对这些资料信息进行全面而系统地整合,为勘察报告提供真实而准确的信息。

3.2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提高勘察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施工企业需要定期对勘察人员进行在岗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具有该岗位应具备的工作能力。二是:需要对在岗勘察人员进行再教育学习,了解并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勘察的基础知识,具备应有的勘察理论知识。三是:对勘察人员的操作规范予以完善,对他们进行诚信以及敬业方面的教育。。并制定相关规定,必须按照相关的勘察规定进行操作。四是:对于相关勘察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之前,一定要进行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

3.3在岩土进行勘察的时候,需要应用最新的勘察技术。同时,还需要对地域性勘察特点引起重视。在运用最新勘察技术方面,可以利用那些具有对应功能的工程探探测设备。比如,隧道地震勘察技术、探地雷达技术。信息量大、速度快、成本低。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有很多有效的科学技术可以应用到其中。比如,借助这些设备,利用连续加密测点来获得地质界面。并对它进行实时的处理。这样便可以对传统地质界面划分问题给予解决,解决那些漏判与划分不明确的问题。进而,使岩土工程勘察的数据更加准确,使功能工程建设的质量得以很好地保障。在地域性勘察特点方面,由于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质特征,需要从实际出发,对不同地区进行相应地勘察。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勘察规程,体现出对应的地域特征。以此,来使岩土工程勘察更加科学化以及专业化。当然,除了上面这些对策以外,还有其它一些方面的策略。比如,需要对岩土勘察设备的质量水平予以严格地控制;对岩土工程勘察的相关数据库与系统给予开发。

3.4反分析。通过反分析可获得必要的参数数值,用以验证设计监测工程安全, 便于进入下一阶段的设计计算。根据实测资料的反分析, 而得出的参数值要比前一阶段的计算更为接近实际, 必要时可据此修改设计。此外, 通过反分析可使人们获得许多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张翔宇.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3:64-65.

[2]黄芳.城市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J].才智,2013,22:225.

论文作者:张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研究论文_张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