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与建设精神文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文明论文,科技进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重要的手段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它不仅深深参与到解决经济增长、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之中,而且为建设现代的精神文明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成为社会发展和现代精神文明发展的推动力量。
1
科技进步可以使人们逐步缩减保证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劳动。因而,人们可以运用科学技术所提供的各种新的物质技术手段去开辟新的精神、学习生活领域。在精神文化领域,目前出现了电子计算机小说、译作和报刊,全息艺术摄影,计算机绘画,激光视盘,激光彩色音乐,激光信息存储等,使社会文化事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状态;在教育领域,电脑的广泛应用和卫星技术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电视教育的普及,使教学手段现代化,教育方式多样化,使得人们不再受学校规定的时间表的限制,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从事学习活动,拓宽了人们获得知识的渠道,提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开展多层次的开放性教育提供了条件。为人们在文学、艺术、科学、体育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达到更高水平奠定了基础。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始终与一切迷信思想和保守势力相对立,它不仅通过现代物质文明的进步,更通过科学本身,使人的认识能力产生一次新的飞跃,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摆脱迷信的束缚。古代的神话,宗教观念,在虚幻和荒诞中表达了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和追求,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憧憬。经过无数次挫折和失望、迷惘和探索之后,人类终于在现代科学中,对生命的起源,宇宙的奥秘和社会的演变等等,开始有了比较正确、全面的理解。在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主义制度的转换时期,资产阶级正是依靠科技进步,才冲破中世纪宗教神学禁锢的黑暗,使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大发展。
现代科技进步在更为广大范围内推动了新文明的诞生和发展。创造新物种的生物工程,交换人类机体的器官移植,带来了传统观念的深刻危机。环境科学的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环境建立新型的关系;宇宙科学,高能物理学的新成就将不可避免地引起世界观,首先是自然观的新变化;激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将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新的变革……所有这一切都表明,科学技术给人类提供的知识和方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必然引起社会产业结构、劳动分工、经济结构、社会生活的变革,促进人们从各个侧面,在微观与宏观上对变化多端的社会现象作能动的反映乃至科学的认识,为形成一种新的文明的、健康的、合理的、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工作作风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科学技术是一种社会文化因素和社会文化力量,在人类文化进步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科学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职业道德和科学方法,不仅缔造了科学本身,推动了科技的不断进步,而且以其巨大的精神力量,改变着人们的认识能力。尊重科学知识,讲究科学方法,坚持科学态度,正在成为新的社会风尚和新的时代精神。科学精神是现代精神文明的重要象征。
2
科学技术是建设现代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石。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
“我国的实践已经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1]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在新技术革命严峻挑战的条件下进行的。而“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2]的。如果我们不能充分理解和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就不能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理想纪律教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就不会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3],“把科学技术切实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统筹部署,真抓实干。”[4]才能不断促进科技的进步,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而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应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作用。人民群众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才能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我国的许多法律,除了制约和规范人们的社会政治关系外,涉及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法律,涉及科学技术内容的法律正在日益增多,如资源法、森林法、环境法,以及经济合同法、专利法等。在生产和其它社会活动中,涉及科学技术的各种法律、规范和规章制度,也在不断的出现。群众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懂得了有关的科学道理,就能自觉遵守法律、规范,有助于纠正禁而不止的现象。
近年来,世界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着,新技术、新知识、新产品的发展达到了日新月异的程度,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这种特点和发展趋势,使现代社会生产力具有更为革命的性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科技、教育体制改革,这不仅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必然引起人们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以及价值取向的深刻变化。广大群众掌握了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就能正确认识这种变化的必然性,并自觉地按照社会主义根本利益的要求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自觉性。
科技进步对于人民群众树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观念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科技进步给社会带来的巨大效益,给生活提供的诸多方便,越来越自觉地以科学知识为指导,以技术为“中介”手段,去改造自然,组织社会生活,推动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改变那种保守、封闭、迟滞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惧怕变革等小生产者的思想习惯以及封建宗法思想残余,使人民群众逐步形成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时间、效率的观念;破除传统的经济发展思路,树立依靠两个转变加快发展的观念。自觉地克服和抵制各种不文明行为。
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在许多领域取得的新成就,为人民群众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起到了积极的帮助作用。相对论、量子力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科学成就,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充分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自然、社会、思维辩证发展的客观性,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确实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武装广大干部和群众,对其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作为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科技进步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同时也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知识基础和有力的精神武器。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开创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收稿日期:1997—01—12
注释:
[1][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4页。
[4]《江泽民同志在会见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