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工匠精神教育与技能培养融通途径探析论文

产教融合视域下工匠精神教育与技能培养融通途径探析论文

产教融合视域下工匠精神教育与技能培养融通途径探析

戴海云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江苏 连云港)

摘 要: 社会的进步加快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步伐,使高校与企业之间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系,从而构建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即产教融合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出现,为工匠精神与技能培养的融景提供了重要帮助。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工匠精神的简单概述,进而分析了工匠精神教育与技能培养融通的重要性,之后以此为基础,详细阐述了产教融合视域下工匠精神教育与技能培养融通途径,促进我国高校更好的对人才进行培养。

关键词: 产教融合;工匠精神;技能培养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迅猛增长的背景下,使得社会各界逐渐加强了对人才的需求,不仅要求人才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较高的实践工作能力,同时,还要具有敬业、创新等精神,只有这样,才会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做大作用。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对这一内容产生了重视,并在传统技能培养教学活动当中,逐渐工匠精神融入进去,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对人才的培养效果,但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对产教融合视域下工匠精神教育与技能培养融通途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高校更好的培养出全面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一 工匠精神概述

所谓的工匠精神,就好像我国传统工匠师们那样,在雕琢作品时,一直追求精品与完美,以雕刻出精美的作品。因此,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主要体现出人们在工作当中所展示出来的职业道德等,是从业人员的一种价值取向与行为表现。具体来说,工匠精神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敬业。人们应正确的对待自己的工作,严肃处理工作中任何一个微小的事情,不能懈怠,并保持谦逊的态度,以确保工作质量符合要求[1]。②精益,即精益求精。人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应对每个产品、每项工作产生较高的重视程度,并聚精会神的完成这些工作,以保证产品或工作达到极致。③专注。做任何事都要专心,不能在外界干扰下而转移目光。同时还要具有耐心,遇到任何困难都能够勇于克服。④创新。人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眼前,而是要为了在未来更好的发展,加强技术、产品等方面的创新,以确保自身在国际市场当中占据有利地位。

在“轻食”概念席卷人们的生活之时,韩琳将自己的首次创业放在了一家“轻食”餐厅上。在筹备自己的轻食餐厅之前,韩琳做了详尽的调查:近几年,轻食这股浪潮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逐渐扎根,并有向二三线城市蔓延的趋势,成为餐饮界正当红的一个细分品类。2018年6月份,在济南威廉百货三楼,韩琳的轻食餐厅“香蕉打卡”正式营业了。

二 工匠精神教育与技能培养融通的重要性

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最终场所,有效将工匠精神教育融入到技能培养当中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主要目的是使其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并具有更强的工作能力。对于以往的教学活动来说,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掌握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但受到思想道德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这些学生在工作中无法形成敬业、创新等良好品质,未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工作。而融入了工匠精神之后,会在工匠精神的引导下,转变学生的观念,从而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2]。二是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当学生形成了工匠精神之后,可以更加合理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并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各项工作的质量,从而为我国社会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 产教融合视域下工匠精神教育与技能培养融通途径

(一) 构建良好的校园氛围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将其融入到技能培养当中,而是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得到的。所以,高校运行过程中,应以工匠精神与技能培养融通为基础,构建出良好的校园氛围,通过校园氛围对学生的影响,逐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3]。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高校可以定期开展一些与工匠精神相关的比赛,如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学生通过这些比赛的参与,会提升对工匠精神的了解程度,为传统观念的转变提供帮助。其次,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具有工匠精神人员的展览馆,如王进喜等,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工匠精神的内涵。最后,在休息时间,高校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的途径,播放一些与工匠精神的文章,通过这些文章的播放,从精神方面对学生进行影响,从而培养出学生的良好品质。

榜样作为处于某个领域较高层次的人员,可以为其他人员作出良好的指引,以推动其他人员向着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因此,高校对工匠精神与技能培养进行融合时,可以借鉴一些榜样的力量,加快两者的融合。对于榜样来说,可以从很多途径获取,但不论是哪种途径,只要能够培养出学会的工匠精神即可[5]。如高校校庆时,可以邀请建校以来在各专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往届毕业生为学校致辞,一方面讲解自己数年工作的体会,另一方面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学长们的讲述与回答,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对本职专业岗位的了解程度,并向往毕业之后的工作生活。同时,还会产生像学生学习的心理,要像学长那样,在某个领域当中取得较高成就。

底本1实际上是没有情节化之前的“材料集合”。比如说,电影《盲山》故事中的女主角是一名被拐骗的女大学生,但作为导演李杨,他可以将女大学生置换为一个不谙世事的女中学生,或者仅仅只是一个小学未毕业的农村妇女。而影片中22岁的女大学生的年龄也可以被置换成21岁乃至更小。至于她的名字白雪梅则可以被置换成红雪梅或白雪莲等。关于女主人公的种种设想之可能性就属于底本1的“材料选择”。因此,最终呈现在电影文本中的女主角形象首先必须经过聚合轴“材料选择”的筛选和过滤。

(二) 打造优秀师傅队伍

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当中,主要的要求就是根据高校专业课程的实际情况,有效将其与相关产业结合到一起,以使高校定向培养出社会与企业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而对于当前大多数高校来说,并未对这一内容产生较高的重视程度,虽然会定期安排学生进入到企业实训,但实训课程较少,且教师整体素质不是很高,不仅无法达到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要求,同时还不利于工匠精神与技能培养的融通[4]。因此,想要使工匠精神与技能培养的融合在一起,高校必须要打造出优秀的师傅队伍,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对于高校专业课程教师来说,应定期安排其到企业进行参观与实践工作,不仅提高了教师对各项工作的了解情况,同时还掌握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等。其次,对于企业师傅来说,可以应定期到学校听取一些专业知识的讲解,以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可以在学生实训过程中更好的对其进行指导。最后,高校与企业还应为教师与师傅构建良好的沟通平台,通过双方的交流,不仅能够提升双方的教学素养,而且还可以利用双方具有的优势,构建出更加良好的教学方案。

(三) 发挥榜样作用

“苏麦188”系江苏丰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扬辐麦2号系统选育育成的春性中筋小麦品种,2012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麦2012005)。宜兴市通过对“苏麦188”的引种试验,结合种植示范推广,对该品种的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四) 制定基于工匠精神的考核体系

对于工匠精神来说,是一种职业素养,也可以向其他素养一样,能够通过考核的方式进行评价。所以高校对工匠精神与技能培养进行融合时,应制定出基于工匠精神的考核体系。这一体系制定时,应有高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完成,从而根据双方各自的需求,制定出良好的考核体系[6]。具体来说,其中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①考核评价体系,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经过培养后,是否具备了工匠精神。②问题反馈体系,主要目的是对整个工匠精神培育活动进行评估,以挖掘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指正。③企业对学校工匠精神培育的监督机制,以保证工匠精神培育活动有序开展。④企业招聘标准。企业根据学生工匠精神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聘用该学生。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考核体系当中,不仅要包括校内外的评估,同时还要具有短期评估内容与长期评估内容,只有这样对学生进行评价,才会使学生养成爱岗敬业的良好品质。

(五) 促进学生形成主动意识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当中的主体,只有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学习意识,才会使其更好地学习,因此,在工匠精神与技能培养融合时,高校应促进学生形成主动意识,具体来说,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高校应加强对工匠精神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准确认识到工匠精神的本质,并了解工匠精神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其次,学生还自主培养工匠精神。学生在生活与学习当中,主动获取一些与工匠精神相关的文章与实际事件,通过这些文章与实际事件的观看,逐渐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将工匠精神教育与技能培养有效融合到一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而且还为社会更好的发展提供重要帮助。因此,高校发展的过程中,应构建良好的校园氛围,打造优秀师傅队伍,发挥榜样作用,制定基于工匠精神的考核体系,促进学生形成主动意识,以推动工匠精神教育与技能培养的融通。

参考文献

[1] 付锐,余建海.工匠精神下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J].职教通讯,2017,15(14):7-9.

[2] 陈纪伟.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的研究——以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8,699(11):130-134.

[3] 蔺瑞.工匠精神教育课与实操技能课的融通——食品检验专业[J].中文信息,2017,09(8):156.

[4] 孙自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下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8):1-2.

[5] 王天平,陈文.基于传统工匠精神的新时代教师品质及其培育路径[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18(1):54-55.

[6] 朱顺,裘晓琦.工匠精神教育融入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的实践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18,208(03):139-140.

本文引用格式: 戴海云.产教融合视域下工匠精神教育与技能培养融通途径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73):13-14.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3.007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8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8JA2016)

作者简介: 戴海云(1988-),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应用社会学。

标签:;  ;  ;  ;  

产教融合视域下工匠精神教育与技能培养融通途径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