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农业投入良性循环机制的研究——厅局长论坛——农业开发与投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厅局长论文,农业论文,机制论文,论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具有紧密的要素关联、产品关联和市场关联。是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同时,农业又是独特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产业,它自身的发展受自然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很大。因此,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外力的推动,特别是离不开资金的投入。理论和实践都一再证明,农业的资金投入与农业的发展呈高度的正相关关系。
目前我国农业投入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是资金来源渠道不宽,资金总量不足;二是投资环节分散、重点不够突出;三是投资效益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有效克服这些弊端,建立起农业投入的良性循环机制是我国农业投入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投资数量的扩张机制
投资总量不足是我国农业投入长期以来面临的首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级政府曾作过长期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如建立农业发展基金,以法律或法规等形式规定农业投入占国家财政总收入或总支出的比重等。但我认为,这些措施大多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措施仅仅在财政预算内打主意。在国家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这些措施显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农业自身积累尚未完成,却过多地承担了为推进国家工业化进程提供积累重任,农业创造的积累长期在其体外循环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我认为,要根本解决我国农业投入的资金不足问题,考虑问题的前提必须是眼睛向外,清楚地正视造成我国农业投入不足的历史原因,跳出仅在财政预算内打主意,减少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支出而不触及其它社会利益主体的框框,想办法把各种社会资金吸引到农业上来,建立起社会资金流入农业的机制。
——规范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纵观世界各国,国家财政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规模和环节,使财政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具有相对稳定性。二是财政的投入范围具有明确界定,主要投入到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农产品价格补贴方面;三是财政投入虽是必须的,但仅占农业投入总量中的很小一部分,农业投入的主要提供者是农场主、商业银行等。
这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和借鉴。目前国家通过制定和颁布《农业法》,使我国农业投入在逐步规范化的轨道上迈出了一大步。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投入到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解决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根据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财政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应主要用于农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公共性、微利性和风险性事业的建设,如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进行农产品价格补贴;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等方面。至于其它事业的发展则应从市场经济原则出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自身积累和社会资金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够既使各方面对财政资金的旺盛需求得到缓解,又有利于形成与市场经济原则相适应的事业经营机制。
——扩大农业信贷资金流量,优化农业信贷结构。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总量中,信贷资金一般占有40%左右的比重。而在我国,农业信贷资金占农业投入资金总量的比重仅为10%左右。这种差距,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商品化程度较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金融体制的缺陷。为了扩大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投入量,政府一方面要切实扩大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贷款份额,在此基础上调整信贷资金的内部结构,提高用于农业开发和粮、棉、油生产贷款的比例;另一方面,农业信贷资金的贷款利率也应根据开发项目的不同分别制定,对于基础设施项目应实行低利率,而对于一些在可预见的周期内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项目,可依据投入产出比实行差别利率。这样既有利于满足农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又有利于金融机构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拓宽民间信用和股份集资渠道。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更新农业投入的筹资观念。民间信用和股份集资就是两条重要的筹资渠道。民间信用作为一种古老的信用形式,我国广大农民对此十分熟悉。政府对其发展不仅不要加以限制,而且还要进行正确引导。并通过这一形式调剂农户的临时资金需求。股份集资是随着我国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引入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筹资形式。其优点在于融资功能强、筹资范围广。它不仅能聚合农村中的零碎、分散资金,而且还可吸纳农业外的闲散资金。因此,政府应对其采取更灵活更宽松的政策,在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和规律下,把农业和农业以外的资金引向农业生产经营领域。
——扩大农业利用外资的渠道。大量利用外资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目前,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主渠道仍是多边机构和双边政府间的合作。在与多边机构的合作中,除继续争取世界银行、国际粮农组织和开发计划署等机构的优惠贷款、无偿援助外,还要积极争取和利用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用于农业的各类贷款(尤其是优惠贷款)和技术援助。在双边政府间合作中,要继续争取保持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的合作关系,其中重点加强与日本、加拿大等几个提供外资较多的国家和欧共体等区域性组织的联系。同时,开发和加强与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农业利用外资方面的官方、民间合作。
——进一步加大“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力度。引导一切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企业、公司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公司、企业对农副产品基地的培育投资,改善农副产品的生产条件,通过价格优惠、赊销等方式向农业提供生产资料,通过“公司+农户”等形式为农副产品开拓市场营销渠道,增加农户收益等措施来弥补部分农业投入不足。
——进一步增强农户的资金投入意识和投入力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应承担农业投入的主要责任。但我国农户在扩大再生产的投入中存在着明显的重短期投资、轻长期投资;重守成性投资、轻创新性投资;重多角化投资、轻专门化投资的倾向。要纠正农户投资的这些片面倾向,关键是要解决农户投资回报偏低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一方面进一步深化农产品价格改革,使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得到实质性的缩小;另一方面着力改善农户投资的经济环境,清理和消除农民身上的一切不合理负担,以充实农户增加农业投资的经济源泉。
二、投资合力的粘合机制
如上所述,我国农业投入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毫无疑问,这在全方位筹集资金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这种机制本身并没有形成各种投入主体内在的粘合力量,所以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主体间的互相依赖。在有多个投入主体又缺乏必要的内在粘合的条件下,主体间的相互依赖就不可避免。以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为例,中央为了减轻自身的支出压力,在农业投入上总希望地方多拿一点,而地方则从区域经济利益出发,又往往寄希望于中央多支持一些。这种情况即使在财政经济形势较好的年代也普遍存在。以至于发展到今天“上下钓鱼,层层配套”。集体和农户在农业投入上的态度也大抵如此。特别在集体统一经营层次势单力薄,很多村社是有集体而无经济的“空架子”情况下,集体往往更多地把投入责任推向农户,“摸农民的脑壳”;至于农户,由于它们的经济行为是建立在核心家庭或复式家庭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也不可能对与家庭利益没有直接关系的投资项目倾注更多的关心,投入更多的资本。
——资金投放形不成合力。由于农业投入主体是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又极其分散,所以科学合理的地安排各种资金的投入力度和投入方向,形成最大的资金投入合力十分重要。问题在于,在现行投资机制下,单项资金的投入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向很难保持一致,甚至还会出现背离或相反的情形。这是因为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设施,科技推广等事业的投资一般具有投资额大、投资期长和近期盈利少的特点,而单项资金所有者为了追求自身的微观经济利益,便很难把资金投入到这些方面。
为了有效克服上述弊端,就必须建立起一种有效的资金粘合机制,通过这一机制一方面为农业投入主体注入活力,另一方面把分散的资金凝聚到农业发展的主要环节上来。这一机制的实质就是对各种投入主体进行利益诱导。可以分解为两个层次进行:一是对政府的投入进行政绩诱导;二是对其它投入主体的投入进行价格诱导。所谓政绩诱导,是指把农业投入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范畴,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越重视农业投入、农业投资越多,其政绩就越大,反之其政绩就越小。所谓价格诱导,是指利用价格的杠杆作用,保证农业投入主体能够在农业投入中得到实惠、尝到甜头。其具体做法可以是国家适当提高农副产品价格,尤其是提高受农用生产资料涨价因素影响较大的农副产品价格(如粮食等),也可以参照工业生产中超计划产品的定价方式,按照生产资料高进、产品价格高出的原则,相应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把投入主体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而造成的损失弥补回来;还可以是缩小粮食等农业产品的合同定购,扩大议购,逐步实现农产品价格的随行就市。
三、投资效益的保障机制
现行农业投入机制的另一个重大缺陷是资金投入与科技投入脱节。这种缺陷的弊病在于:
——不利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商品经济又是同市场竞争紧密相关的,所以谋求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地位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振兴农业的根本问题所在。然而,能够促使此举成功的只能是科学技术。因为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够消除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市场位差”(一般说来农产品的质量、市场偏好同工业品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就是农产品同工业品在竞争中的“市场位差”)。显然,要消除这种市场位差,使农产品赢得市场,充分实现自身价值,就必须对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能进行改造,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而这一切离开了科学技术将是不可能的。
——不利于农村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我国农村生产资源配置的基本格局是一次产业为主体,二、三次产业为附庸。这种原始的产业结构是农村经济长期落后的基本原因之一。我国农村的资源优势是以两种形态存在着的:一是现实的形态,二是潜在的形态。前者主要表现在已经得到充分发展的一次产业中,后者主要表现在二、三次产业发展的巨大潜能上面。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变资源的潜在优势为现实经济优势的实质就是充分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很明显,相对于一次产业来说,科学技术对于二、三产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仅如此,科学技术的输入方式还决定着生产资源的利用程度。一般而言,科学技术越密集、生产资源的利用程度也就越高,综合技术措施的投入所取得的效益远比单项措施投入所取得的总体效益要大得多。
——不利于资金的高效投入。在农村经济开发的过程中,尽管资金是举足轻重的因素,但它与科学技术相比却只能居于次要的地位。因为一方面科学技术对生产资源开发的可能性以及科技开发对不同资源的选择直接决定了资金的投向;另一方面科技水平以及对自然资源开发的可能程度决定了资金投入规模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资金使用的效果如何,还要由技术力量和经营管理水平所决定。因此,资金投入如果同科技投入脱节,必然会导致投向不准、效益不佳等不良后果。
因此,要使农业的资金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效益,就必须实现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的耦合。即在资金投入之前有一个科技投入的准备阶段;资金投入也随着科技投入程度而逐步增加。具体说来就是:
——依据科技投入设计资金投入规模。科技在农村的推广有一定的规律性,科技要素在组合过程中的运动及其科技对劳动者的开发是由慢转快的,与此相适应,资金的投放也应以科技开发的情况为依据,其规模也必定是一个由小到大、先慢后快的增长过程。
——依据科技投入调整投资顺序。应当实行软件开发先行、硬件开发随后的投资顺序。在农业投资短缺的约束下,应该优先考虑农村适用技术推广、农村教育等事业发展的资金需要。
四、投资决策的判别机制
现行农业投入机制还有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投资决策经验化。由于多元投资主体的大多数(如财政、银行等)仅仅是资金的提供者而不是资金的使用者,所以纯粹凭借经验作出的投资决策就难免发生失误,造成盲目投资、重复投资或资金投放的其它不经济现象。因此,注重投资决策的科学化也很重要。
——加强投资项目的审查。针对投入农业的资金来源较为分散、资金性质较为复杂的现实,投资主体至少应对投资项目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审查:一是社会经济效益及有偿资金偿还能力的审查。其审查内容至少应该包括:建设项目的市场前景、生产能力、产品销售量、单位产品盈利率等。二是项目规划性审查,其审查内容主要是:建设项目是否同当时国家的宏观经济计划、产业政策顺序及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方向相一致;建设项目本身所需的全部生产要素是否平衡并有供应保证等。三是项目的合法性审查。审查内容主要是对投资项目的综合施工计划、投资计划是否高效可靠,是否符合财经纪律和经济法规要求及承建单位的财务制度是否健全等。四是项目的保证性审查。主要审查的内容是项目参加保险的情况及取得有偿资金的必要担保是否具备等。
——对投资可行性程度进行综合分析。显然,以上审查的综合是一种多元性评价。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多目标规划问题。一项建设项目往往对以上的众多要求和条件并不一律表现为全部符合或全部不符合。在这种情况下,要让投资主体单靠经验的判断来作出投资与否的决策十分困难。因为人的经验判断能力的大小是与判断因素的多少成反比的。这就要求我们借助数理方法来总括上述多元性评判,具体操作上可以考虑对每一个被审查项目给予一个符合要求程度的数量指标,然后通过数学平均得出一个综合指标,并用这个综合指标最终评判投资的可行性程度。
总之,农业投入的良性循环机制是指农业投入的资金来源扩张有力;资金投向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向相一致;投资决策准确可靠;投资效益最优化等一系列投资政策的总和。我国现行农业投入机制与此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深化改革,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