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网络平台对新闻的创新传播-以《主播说联播》为例论文

浅谈新时代网络平台对新闻的创新传播-以《主播说联播》为例论文

浅谈新时代网络平台对新闻的创新传播
——以《主播说联播》为例

◎王琬卓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 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高速发展,传播的广度、深度、速度也在不断变化,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快速、全面地获取信息。《主播说联播》这一节目是在新时代环境下,将传统新闻和网络平台短视频制作相结合的一种尝试,以该节目为例,希望能够为影视内容的创作、传播、反馈等方面带来启示。

【关键词】 网络平台 新闻联播 短视频 传播 创新

2019年7月2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正式推出短视频栏目,在微博、抖音等新时代网络平台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讨论。原先在人们心目中正统主流的新闻节目经过新加工,变得“接地气”了。《主播说联播》节目通过短视频这一载体,在新时代里与受众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一、竖屏形式的快节奏内容输出

《主播说联播》节目内容为平均时间一分多钟的视频,采用主播面对镜头播报新闻的方式,是一档借助网络平台传播的短视频节目。其采用竖屏形式就是为了适应当下移动网络空间的观看体验,竖屏的新闻内容进入当下手机及时快速的传播时代。

这并不是传统主流节目利用竖屏形式进行大范围传播的第一次尝试,早在2017年10月,新华社在“快手”平台就发布了名为《300秒预览十九大报告》的竖屏视频;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央视新闻客户端也曾用竖屏形式报道国家领导人进行宪法宣誓的环节。竖屏视频不仅省去了翻转手机的一个步骤,在观看的过程中主体也会更加突出,十分适合《主播说联播》这样一档以短小精悍的新闻评论内容为绝对主导的节目,营造了一个较为封闭和完整聚焦的演播空间,观众的聚焦点始终在主播的声音和画面的字幕上。

二、短视频视听语言提高大众接受度

新时代的媒体发展,不断促使着官方媒体从传统、刻板的理性定位中跳出来,找到新的发声方式,而在不断崛起的网络平台中,互联网语言就是一块有效的“敲门砖”,拉近互联网用户和新闻内容的距离[1]。而视频制作技术的应用,也丰富了节目内容,增加了看点。

在此节目中仍旧以语言为节目内容输出的主要途径。传统的新闻语言确实较难融入年轻群体,而该节目就做到了用平实直接甚至是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国家、社会、身边发生的事情。2019年10月28日播出的一集节目中,李梓萌主播讲到了两条国际新闻,分别是英国火车发现39具遗体和美国宣称击毙了叙利亚极端组织最高头目巴格达迪,主播指出有些媒体并没有将视角聚焦在背后的深层次问题上,反而是不断臆测死者的国籍,或者是对于还未定论的事实进行报道,从而得出了“事实就是事实,不能先入为主和主观臆测。一旦失焦偏离事实,添加主观滤镜,就可能会触礁”的结论。同时视频的字幕随着主播的语言内容在重点的部分加粗放大,在说到“失焦”时,会对字幕添加模糊的视觉效果,在讲到“滤镜”时,会对字幕添加彩色的遮罩,通过后期技术起到对新闻内容的强调作用。主播的言语犀利,立场坚定,结合铿锵有力的语言和接地气的调侃,短短一分钟的视频制作精良,引爆网络热度。

三、新时代价值观在互动中传播

人格魅力对于圈粉极其有效,鲜明的个人风格可以有效地吸引观众,同时让观众印象深刻[3]。央视主播的业务能力一直是毋庸置疑的,《新闻联播》节目每天的30分钟,早已练就了主播们出口成章、逻辑清晰的功底。《主播说联播》节目使得央视主持人放飞自我,成为国家形象的段子手,网民们对央视Boys的喜爱与日俱增,针对他们展现出来的不同性格特征,网上也出现了提议央视主播集体出境的评论,提议朱广权为段子担当、康辉为可爱门面、撒贝宁为活泼代表。由此可见人们对主持人的支持和喜爱,也更是反映了人们对国家媒体窗口的认可。

谈了几次曹操后,陈留开始追易非了,可易非却不敢接受。倒不是陈留家条件多么好,只是他们在完全不同的环境里长大的。他是小城里的独生子,父母都是丝绸厂里的工人,父亲原是副厂长,工厂倒闭后,他调去了街道办事处,现在是公务员。母亲去了学校,几年前办了内退,现在主要在家打牌、养花、跳跳舞。他能理解易非心里的那块隐痛吗?他不能,就像他看见易非每天省吃俭用辛苦攒钱很不理解一样,他会问:工资月月有,存钱干嘛?问得易非哑口无言。

新时代更加强调互动性和参与度,除了对新闻的妙语解读,央视也顺势推出几期两个主播“揭秘新闻联播播出的那些事儿”的节目,解答了观众心中多年的疑问:主播们手里的稿子是什么样的,主播们在结束新闻之后在对彼此说些什么。通过这样的分享,央视媒体逐渐接地气,更加具有人情味。《主播说联播》摆脱了一味输出的模式,在老牌内容中注入新的能量,更有效地传播了正能量和爱国精神。

2017年520表白时,海尔另辟蹊径,联合100个官微一起送“爱”,并且在5月20日13时14分进行抽奖,寓意“5201314”。前期主要礼品是官微私信送祝福,但随着传播范围的增大,许多商家评论并赠送产品及服务,使得礼单不仅包括各大官微的祝福和海尔的产品,还有其他品牌商家的礼品,吃喝玩乐,应有尽有。最终该微博以评论数5.8万,转发21.8万,火爆当时。

四、建立个性化主播形象,彰显人格魅力

目前节目在“央视新闻”微博账号和“新闻联播”抖音账号上播出,这两个平台突出的特点就是互动性。在早期播出的一集节目中,主播康辉提到了一件“荒唐得令人喷饭”的事情,这则视频得到了6096万次的观看量,收获136万点赞,4.8万条评论,13.3万转发量。“喷饭”一词的使用,直接将节目送上微博热搜,引发大量讨论。观众一方面惊讶于央视的不按套路出牌,一方面大大提升了对新闻的关注度。在2019年11月9日播出的内容中,主播欧阳夏丹讲述了湖南长沙一名9岁男孩被疑似精神方面有问题的男子殴打致死的社会新闻,将“精神病是否能成为免罪符”这一问题再次拿到大众平台上公开探讨,打破了官方和民众交流的隔层,用心倾听民众的反馈。央视新闻作出这样的尝试,提升了民众对官方的信任和认可。新闻不再仅仅是国家大事,更是每一个社会人共处的民生和社会环境,也是一个媒体发声的窗口[2]

近期央视也开始推出以主持人个人为主体的Vlog制作,将主播的个人魅力发挥到最大。康辉的第一条Vlog在微博上又得到了3.8万条评论、145万个赞,康辉通过镜头带大家看了他出发希腊、巴西前作的准备,人们也看到了“神秘”的中央广播电视台的内部环境,大家在发出评论的同时,也得到了来自央视新闻的官方回复,央视新闻略带调侃地回应道“大家会将央视新闻一直追下去”。新时代对于媒体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一条就是要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鸣,新闻不只是冷冰冰的输出机器,更是有温度、有态度的交流平台。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教育教学工作也应如此。但是,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来说,教研力量是相对薄弱的。对此,2016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乡村教师培训指南通知,针对当前乡村教师发展专家指导不够、骨干教师引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决定依托骨干教师组建工作坊,为乡村学校持续提供专家指导和优质课程,带动乡村教师开展工作坊研修,打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以推进骨干引领全员的常态化研修,推进乡村教师边学习、边实践,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五、结语

《主播说联播》传播了爱国、发展、创新的正能量。在新时代、新媒体的环境中,新闻内容也在积极转型,不再是“刻板”的代名词,进一步获得了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认同。《新闻联播》不再让人觉得距离遥远,它的受众群体不再只是年长一辈,也越来越吸引祖国的青年一代。同时,也为未来其他内容的输出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徐舟,柳成荫.独“竖”一帜——网络视听竖屏传播浅谈[J].传播力研究,2019,3(27):274.

[2]韩放.基于微信平台的电影艺术微学习资源的传播研究——以电影微信公众号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5):53-54.

[3]许波.新媒体艺术发展格局下的影视艺术传播[J].西部广播电视,2018(20):97-98.

【中图分类号】 G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3520(2019)23-22-02

【收稿日期】 2019-11-15

【作者简介】 王琬卓(1997- ),女,汉族,山西太原人,在读硕士,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研究方向:艺术与传播。

标签:;  ;  ;  ;  ;  ;  

浅谈新时代网络平台对新闻的创新传播-以《主播说联播》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