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梅花垂枝性状遗传研究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李素珍[1](2020)在《紫薇分枝角度相关基因挖掘与功能鉴定》文中研究说明植物株型与农作物、园艺植物的产量等经济价值密切相关,株型改良越来越受到植物育种工作者的重视。针对木本观赏植物而言,植物株型包括直立型、垂枝型、曲枝型、匍匐型等,多样的株型呈现了自然之美。分枝角度作为一个重要的株型性状,对株型的形成具有较大的贡献。近年来关于分枝角度的研究日益增多,主要集中在水稻、玉米等禾本科植物,然而控制木本植物分枝角度形成的分子机制仍然未知。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花期长、花色丰富、株型多样,被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建设中。紫薇属植物分枝角度变化丰富,是研究木本植物分枝角度机制的理想材料。为了研究紫薇分枝角度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L.fauriei(母本)和L.indica‘Creole’(父本)杂交所得的大分枝角度子代与母本回交构建的BC1群体为试验材料,开展性状表型分析、外源GA3处理、转录组测序和候选基因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等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将BC1群体中的174个子代按分枝角度从大到小排列,前10个子代的分枝角度平均值为66.95°,组成大分枝角度极端池,记作W型;最后10个子代的分枝角度平均值为12.51°,组成小分枝角度极端池,记作U型。两种株型紫薇植株的开张角度和株高均具有显着差异。在解剖结构上,W型紫薇的内皮层细胞和韧皮纤维缺失。W型紫薇扦插株系腋芽在刚萌发时,就呈现较大的分枝角度,当节间数目为6时,已完成枝条的弯曲生长,枝条逐渐以水平方向或正向重力方向生长,最终下垂生长;而U型紫薇在整个生长期都以负向重力方向生长。外源GA3处理可恢复W型紫薇新生枝条的负向重力性生长,但对于已发育成熟的原生枝条没有显着影响。说明紫薇分枝角度主要决定于腋芽的早期发育阶段。(2)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KEGG功能富集分析显示,淀粉和蔗糖代谢、昼夜节律、苯丙烷类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紫薇分枝角度的调控。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显示,激素相关的二萜类生物合成、油菜素类固醇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与紫薇分枝角度调控相关。此外,淀粉和蔗糖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和苯丙烷类生物合成等途径也与分枝角度相关性强且被显着富集。(3)赤霉素负调控元件Lfi GRAS1在W型紫薇的茎尖和茎中都具有较高的转录水平,较U型紫薇显着上调表达。抑制Lfi GRAS1的表达可使W型植株新枝条的分枝角度减小,挽救或延迟新枝条的弯曲生长,表明Lfi GRAS1可调控紫薇分枝角度。在W型的腋芽、茎尖和茎中Lfi GA2ox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同组织的U型。抑制Lfi GA2ox的表达可促进W型紫薇侧芽的生长。Lfi DAD2在U型紫薇的腋芽和茎尖中高表达,抑制Lfi DAD2的表达水平可促进U型紫薇侧芽的生长。说明Lfi GA2ox和Lfi DAD2在控制分枝数量上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影响紫薇分枝角度的关键因素,初步解析了调控紫薇分枝角度的关键基因,为定向培育株型优良的紫薇提供了候选基因与理论基础。
张亦弛[2](2019)在《梅花垂枝性状关键基因筛选》文中研究表明梅花(Prunus mume)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名花,花色和枝形丰富,是重要的园林观赏植物。垂枝梅花是梅花中具有枝条下垂特性的一类具有独特观赏价值的品种群。目前关于梅花垂枝的研究已表明,垂枝性状是由一个主效基因和多个微效基因控制,并将其关联到第7号染色体上,梅花基因组重测序试验将枝条垂枝性状进一步关联到13个候选基因,但以上研究尚不能全面解释垂枝表型性状的形成机理。本研究以’六瓣’×’粉台垂枝’F1代垂枝和直枝梅花群体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垂枝和直枝梅花生长数据,建立了枝条生长模型,计算梅花基因组重测序群体枝条不同位置的倾斜角度,作为表型性状展开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其次,设计了外源激素IAA和GA3实验处理梅花一年生嫩枝试验,开展了结合生物信息技术分析方法试验,对比垂枝梅花和直枝梅花一年生嫩枝响应外源激素IAA和GA3处理的差异表达基因,根据在线数据库富集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影响梅花垂枝性状的关键基因。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了垂枝和直枝梅花枝条生长模型,分别用三次函数和指数函数描述垂枝梅花和直枝梅花枝条的生长状况,第3个测量点倾斜角度适合作为表型性状开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出7个位于QTL定位区间的SNP位点。(2)外源激素IAA能够改变垂枝和直枝梅花枝条倾斜角度,而外源激素GA3仅能改变直枝梅花枝条倾斜角度,垂枝梅花枝条对外源施加的GA3激素不敏感。改变梅花枝条倾斜角度的外界因素,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IAA、向光性生长、GA3。(3)梅花垂枝表型性状主要与苯丙素生物合成通路、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以及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相关。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参与过氧化物酶作用过程的PER类基因与垂枝性状和外源GA3有关联,PER类基因是影响梅花垂枝性状的关键基因。本研究初步探索了梅花垂枝性状与植物激素应答的分子调控机制,为植物枝条向重力性方向的生长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对垂枝株型观赏植物的育种具有指导作用。
卓孝康[3](2019)在《基于全基因组关联与QTL作图解析梅花垂枝性状遗传变异》文中研究说明梅花(Prunus mume Sieb.et Zucc.)属于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植物,具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垂枝梅是一类枝条下垂的梅花品种群,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垂枝性状的遗传变异仍不清楚。解析垂枝性状遗传变异,有利于加快培育垂枝型梅花新品种。本研究以214个梅花品种和342个子代的双亲群体为研究材料,综合利用全基因组关联(Genome-wide associated study,GWAS)、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作图以及RNA-seq分析方法,以期解析梅花垂枝性状的遗传变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表型性状观察实验发现,梅花垂枝性状独立自主的发生于茎分生组织,不受来自砧木和直枝梅花信号分子交流的影响;生长素IAA(3-indoleaceticacid)对处理垂枝梅花茎的远轴侧能够显着恢复垂枝梅枝条向上生长;茎伸长区组织学观察发现,垂枝梅韧皮部发育异常,缺少韧皮纤维结构。巢式表型分型法获得的7个亚性状呈显着正相关,能够代表垂枝性状表型特征。(2)双亲群体的QTL分析,鉴定了 6个主效QTLs位于7号连锁群69.25-76.74 cM(9.61-11.57 Mb)区间,解释10.8%-55.3%表型变异;10个微效QTLs位于其它四个连锁群(LG2、LG3、LG4和LG5),解释1.2-5.1%的表型变异。上位性效应分析共鉴定了 55对显着的上位互作位点(LOD>3,PVE>3%),解释表型变异3%-31.6%,位于主效QTL区间及附近的上位性互作位点解释大部分表型变异。(3)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7号染色体11.1-11.8Mb(BW7.1)和14.1-15.5 Mb(BF7.2)区间均检测到显着关联的位点,其中BF7.1位点与QTL主效位点重叠。综合GWAS、QTL和基因组选择分析,最终将梅花垂枝性状主效QTL位点缩小在7号染色体11.06-11.32Mb区间内,区间大小为0.26Mb(包含37个候选基因),将其定义为Pm WEEP位点。(4)PmWEEP区间标记验证,鉴定了 SNP(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标记Chr7 11182911为核心标记,单标记检测效率达到96.3%,可用于垂枝梅花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位于Pm WEEP区间的SLAF标记同样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两种不同来源的标记共同验证了PmWEEP区间的可靠性。(5)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PmWEEP区间内的37个候选基因中,仅有Pm024213基因呈现显着特异表达,其距离核心SNP Chr7 11182911位置约为9 kb,是一个潜在的主效候选基因。荧光定量(qPCR)实验进一步验证了Pm024213在垂枝梅花中特异表达。功能注释表明Pm024213基因存在硫氧化蛋白(thioredoxin)结构域。基于Pm024213基因的共表达分析,预测和构建了以生长素和木质合成为线索的梅花垂枝性状调控通路。综上所述,本研究明确了垂枝性状发生的组织部位,挖掘了梅花垂枝性状主效位点和主效基因,预测和构建了垂枝梅花的调控通路,对解析梅花垂枝性状遗传机制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杨秋玲[4](2019)在《抗寒梅花杂交育种及部分杂种子代鉴定研究》文中指出梅花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应用及栽培历史悠久,花文化积淀深厚。目前虽已培育出抗寒梅花品种,但多为淡粉色且丧失了典型梅香、树形单一,而’美人’品种群中的品种数量较少。同时,对于梅花杂交试验获得的杂交苗,进行杂种鉴定也非常有必要。本研究以具梅花香、花色艳丽、花期早、彩色叶、灌丛形及抗寒性为育种目标,进行了抗寒梅花杂交育种及杂种鉴定,对梅花不同杂交组合亲和性、杂交结实率、落果率、’美人’梅胚培养、杂交种鉴定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培育出抗寒梅花新品种和加速选育新品种的进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梅花杂交育种试验,杂交组合共设计了 39个,授粉数9264朵花,获得种子129粒。其中,品种间杂交17个组合,授粉数2913朵花,获得种子110粒,培育出70株杂种苗;梅花远缘杂交22个组合,授粉6351朵花,获得种子19粒,培育出13株杂种苗。2.梅花品种间杂交,结实率最高的杂交组合是’淡丰后’ × 1-6,为35%;其余大部分组合的结实率皆低于10%。以’红星白云’梅为母本杂交中,结实率均为0。梅花远缘杂交组合结实率较低,平均结实率仅为0.3%,最高的杂交组合是’淡丰后’X ’白花曲枝’山桃,为2.37%;有17个组合结实率为0,表现出严重杂交不亲和性。3.在以’美人’梅为母本杂交组合中共得到19株杂种苗,获得了’美人’梅X’送春’的杂种苗1株,’美人’梅X ’三轮玉蝶’的杂种苗4株,’美人’梅X ’粉皮垂枝’的杂种苗6株,’美人’梅×Ⅰ-6的杂种苗7株,’美人’梅X ’白花曲枝’山桃的杂种苗1株。4.’美人’梅胚培养快速成苗的最适培养基为1/2WPM+0.2 mg/L 6-BA+1.0g/L活性炭,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6-BA对根长、苗高的增长有促进作用。5.利用形态学鉴定和SSR分子标记法对以’淡丰后’为母本,’白花山碧’桃、毛樱桃、山桃、单瓣榆叶梅、’俏美人’为父本的5个杂交组合的23株梅花杂种F1代(前人杂交所得)进行了鉴定,’淡丰后’× ’白花山碧’桃(E8-1、F8-3、F8-6);’淡丰后’ ×山桃(E15-9)和’淡丰后’ ×俏美人(J)鉴定为真杂种。
赵靓[5](2019)在《基于SSR标记的梅花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杂交育种》文中研究说明梅花(Prunus mume)是中国的传统名花,梅花的种质资源研究是梅花育种和应用研究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148份梅花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筛选出23对适用于该研究的SSR分子标记,对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群体结构进行分析,构建148份梅花品种DNA指纹图谱。同时从148份材料中选取了 12份材料作为亲本进行人工杂交育种,利用SSR标记鉴定F1代杂种的真实性,以期为梅花育种、种质资源利用和品种保护提供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8份梅花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从98对引物中筛选出23对条带清晰、扩增稳定的多态性引物。用其对148份梅花材料进行扩增,检测到各引物的多态性条带数范围为2-18条,共计230个等位位点,观测等位基因数均值为10个,有效等位基因数均值为3.8204,Shannon信息指数均值为1.497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均值为0.6649,期望杂合度均值为0.5419,观测杂合度均值为0.6038,多态信息含量均值为0.6360,说明所选标记多态信息含量较高,供试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2)通过对11个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遗传多样性从高到低排列为宫粉品种群>朱砂品种群>单瓣品种群>杏梅品种群>绿萼品种群>玉蝶品种群>垂枝品种群>跳枝品种群>黄香品种群>美人梅品种群>龙游品种群。(3)148个样品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是0.7588-0.9956;聚类分析将148个样品分为4类,通过主成分分析将其分为4组,通过结构分析获得最佳的群体数目K=3,根据Q值水平对供试材料划分为3个亚群,分别包括39、47和54份材料,另有8份材料归为混合亚群中。(4)采用10对多态信息含量(PIC)最高的引物将148个品种完全区分,并构建了梅花种质资源SSR标记指纹图谱。(5)人工杂交的12个杂交组合共计杂交数为3992朵,获得F1代种子171粒,获得F1代植株60株,对F1代进行表型观测和SSR分子标记鉴定,所选的8对SSR引物中有7对可以鉴定出杂种F1代的真实性,共计真实杂种49株,真杂种率81.67%。
陈艳艳[6](2019)在《红掌主要观赏性状的QTL定位》文中研究指明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隶属天南星科(Araceae)花烛属(Anthurium Schott),具有平展多彩的佛焰苞和直立艳丽的肉穗花序,可作为盆栽观赏植物或切花花卉,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但由于红掌多年生、世代周期长、近交衰退快、主要观赏性状遗传机制不明晰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杂交育种工作的开展。本研究以粉色盆花品种A.’Pink Champion’和白色切花品种A.’Acropolis’杂交构建分离群体,利用SLAF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开发SNP标记,构建了红掌高密度遗传图谱,并进一步对标记进行锚定。在绘制的红掌BinMAP的基础上,进行了主要观赏性状的QTL定位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择46个杂交组合的F1分离群体对其花色进行调查,对花色分离比进行卡方检验。针对粉色性状有目的的挑选双亲配置杂交群体,排除其他花色基因的干扰,确定了一个群体遗传多态性高、双亲间表型性状差异显着、子代主要观赏性状分离明显的’Pink Champion’×’Acropolis’杂交组合作为构建遗传图谱的作图群体。(2)对作图群体的两亲本及160个子代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共开发了2,683,028个SLAF标记,上图标记亲本平均深度为86.25X,上图标记子代平均深度为31.68X。随后对开发的标记进行基因型编码,筛选上图标记,最终上图9,341个SNP标记,构建了含有15条连锁群,总图距为2,202.27cM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平均图距0.24cM。在高密度遗传图谱的基础上,进行标记的锚定,得到了一张含有1,575个SNP标记的红掌BinMap,总图距为1,626.18cM,平均图距为1.03cM。(3)调查了作图群体的18个主要形态性状(佛焰苞、肉穗花序及花梗等)和花色的L*、和b*值,计算了 C*值和h值,并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量了佛焰苞中的总花青素和总黄酮含量。结果显示,杂交F1代中各形态性状都发生了广泛分离,均属呈连续性变异,且表现出极明显的杂种优势,变异系数在14.18%~74.71%之间。根据花色参数将杂交后代分为四个色系(白色系,白粉色系,粉色系和粉红色系),各个色系参数分布规律明显,佛焰苞中总花青素的含量与各色系参数同样存在着一定规律。(4)利用GACD1.0作图软件对三个环境下的主要观赏性状进行QTL定位。定位检测结果显示:在三个环境下共检测到与15个主要形态性状相关的102个QTLs,其中贡献率超过10%的QTL有33个;在三个环境下共检测到与7个花色相关参数的28个QTL,其中主效QTL有9个。
王虹妍[7](2017)在《梅花杂交育种与杂交亲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梅(Prunus mume),中国传统名花,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长江、珠江流域及西南地区,且具有悠久的栽培、应用历史。目前培育出的抗寒梅花品种中,多为白色和淡粉色,并缺失了典型梅香。本研究为培育抗寒、芳香、色彩艳丽、彩色叶梅花新品种,进行了梅花杂交育种及胚培养试验,对梅花远缘杂交及种系间的花粉管生长状况,坐果率动态变化,胚培养等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探究梅花杂交亲和性和培育梅花新品种,主要结果如下:1.梅花杂交育种采用‘香瑞白’、‘淡丰后’、‘美人’梅作为母本,远缘杂交父本7个,种系间杂交杂交父本26个,共有70个组合,授粉总数为22135朵;远缘杂交共16个组合,授粉7898朵,收获种子85粒,培育出1株杂交苗(‘淡丰后’ב白花山碧’桃);种系间杂交共54个组合,授粉14237朵花,收获种子1048粒,培育出328株杂交苗,其中包括以‘香瑞白’为母本的杂交苗48株,以‘淡丰后’为母本的杂交苗245株,以‘美人’梅为母本的杂交苗35株。2.梅花远缘杂交结实率普遍较低,结实率最高的组合是‘淡丰后’ב白花山碧’桃,仅为4.43%。以‘美人’梅为母本的远缘杂交组合未获得杂交后代,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不亲和性。3.梅花种系间杂交组合中,以‘香瑞白’和‘淡丰后’为母本的杂交结实率平均为15%左右,以‘美人’梅为母本的杂交结实率较低,平均为4.01%,但是不同组合的结实率有较大差异。筛选出优良的梅花杂交父本有:‘潮塘宫粉’、‘扣瓣大红’、‘米单跳枝’、‘粉台垂枝’、‘多萼朱砂’。4.通过荧光显微观察发现,梅花远缘杂交中存在的花粉生长异常的现象,如花粉管在柱头上缠绕、扭曲,花粉管末端膨大等。授粉后120h,远缘杂交组合的花粉管已经伸入子房,组合‘美人’梅ב单粉’桃呈现较好的亲和性,花粉管生长速度及伸入子房的比率高于其他组合。梅花种系间杂交组合的花粉管授粉后96h进入子房,但不同杂交组合的花粉管进入子房的比率具有差异。5.梅花杂交授粉后10d,远缘杂交组合与近缘杂交组合的坐果率差异不大,但是在授粉后10~30d,远缘杂交组合坐果率下降幅度高于近缘杂交组合,授粉后40 d的坐果率趋近于0。6.胚培养方法能够快速获得‘美人’梅实生苗,其最适培养基为2/3 WPM+0 mg/L 6-BA+0 mg/L IBA+1.0 g/L 活性炭。
侯丹[8](2017)在《梅花垂枝性状候选基因PmWND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梅花(Prunus mume Sieb.et Zucc.)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重要的文化内涵。垂枝作为植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种枝条形态的变异,具其独特的观赏价值,但目前关于垂枝的研究多集中在激素对枝条发育的影响及构建连锁图谱进行QTL定位的初级阶段,其形成机理尚不清楚。前人研究发现,NAC转录因子对调控植物次生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对木本植物枝条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课题组前期对梅花垂枝性状进行QTL定位发现,梅花Pm024260基因(N4C转录因子,拟南芥SND1同源基因)位于候选区域内。本研究围绕Pm024260对梅花垂枝性状的影响,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梅花全基因组NAC转录因子家族进行鉴定及分析;以’六瓣’梅和’粉台垂枝’梅杂交所得F1代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目的基因Pm024260,并将其命名为PmWND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的方法对其在直枝梅和垂枝梅枝条中的时空表达进行分析;采用半薄切片和石蜡切片的方法观察直枝和垂枝梅一年生枝条解剖结构。主要结论如下:1、梅花基因组共有114个NAC基因,分布在梅花8条连锁群和scaffold上;构建系统进化树将梅花和拟南芥NAC蛋白分为17个亚类,各亚类NAC基因趋向于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或生物学功能;梅花NAC转录因子基因结构多样,大多数N4C基因内含子为2-3个,氨基酸数目多为200-400,分子量在20 kDa-50 kDa 之间。2、梅花Pm WND1序列CDS全长为1185 bp,编码394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大小为45.46 kDa,无跨膜区,亚细胞预测定位于细胞核;利用蛋白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PmWNDl与桃PpSNDl亲缘关系最近;采用Bgl Ⅱ和BstEⅡ双酶切的方法成功构建了Pm WND1的植物表达载体。3、从枝条生长发育过程来看,PmWND1的表达先上升后下降;空间上,从枝条梢部至基部,表达量逐渐上升。在直枝和垂枝中表达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生长初期,PmWND1在直枝中部及基部的表达量均显着高于垂枝,但在梢部表达无差异;旺盛生长期,除枝条梢部及弯曲部位近轴侧垂枝表达量高于直枝外,其他部位均表现为直枝表达量显着高于垂枝;且PmWND1在直枝各部位远轴侧的表达量显着高于近轴侧,而垂枝各部位表现为近轴侧表达量高于远轴侧;生长末期,Pm WND1在直枝和垂枝各部位均表现远轴侧表达量显着高于近轴侧,同时在整体表达量上,直枝显着高于垂枝。Pm WND1调控的下游次生壁合成相关基因在垂枝弯曲部位及基部的表达量均显着低于直枝,表明PmWND1的表达与梅花枝条次生细胞壁发育及梅花垂枝性状的形成紧密相关。4、切片试验结果显示,直枝枝条细胞壁厚度显着高于垂枝,且直枝远轴侧次生壁厚度大于近轴侧,而垂枝则近轴侧次生细胞壁厚度大于远轴侧;与Pm WND1的表达趋势一致,表明梅花Pm WND1的表达与枝条次生细胞壁的发育成正相关。本研究在梅花NAC转录因子的全基因组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Pm WND1对梅花垂枝性状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梅花乃至木本植物的垂枝性状提供了参考。
张杰[9](2016)在《梅花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部分观赏性状QTL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梅花(Prunus mume Sieb. et Zucc.)是中国传统名花,具有重要的文化及经济价值。培育集合多种优良观赏性状的新品种是梅花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梅花新品种育种工作主要采用传统杂交育种途径,然而木本植物童期较长,此外观赏性状遗传机理复杂,直接找到控制这些性状的关键基因十分困难。通过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及QTL定位分析,是找到控制复杂性状的关键遗传因子和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的重要方法,但其在梅花中研究较少。为了挖掘控制梅花花色、花型、花瓣数、垂枝等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候选基因,本研究利用性状分离良好的‘六瓣’ב粉台垂枝’F1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SLAF-seq技术进行大规模分子标记开发并构建了梅花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然后对F1群体这些观赏性状进行QTL分析及候选基因的挖掘。由于垂枝性状为木本植物特有性状,后续重点对其进行了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的挖掘。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梅花杂交试验获得了在株型、花色、花型均有明显分离的F1作图群体‘六瓣’ב粉台垂枝’,该群体大小为387。在此基础上,利用SLAF-seq技术对梅花进行全基因组范围分子标记的开发,构建了梅花标记密度最大的一张遗传连锁图谱,共有8条连锁群,包含遗传标记8,007个,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95 cM。其中2号连锁群上标记数量最多为1,722个,遗传距离为263.84cM,6号连锁群上标记数量为698个,遗传距离为142.48cM。总图距为1,550.62 cM,覆盖梅花基因组64.31%,最终图谱上的SLAF标记在F1作图群体中的平均完整度为96%。(2)基于构建的梅花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梅花‘六瓣’ב粉台垂枝’F1群体15个生长、株型、花部相关重要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66个QTLs位点,利用梅花基因组注释信息筛选出58个可能的候选基因。(3)对垂枝梅与直枝梅枝条不同部位及发育阶段细胞结构、木材成分以及激素水平3个生理层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发现垂枝梅与直枝梅在枝条近远轴面细胞排列、木质化程度均存在差异,且在垂枝梅枝条木质部细胞中存在淀粉体的缺失;木质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直枝梅枝条近轴面木质素含量比远轴面低,垂枝枝条近轴面木质素含量比远轴面高,田间观察发现梅花枝条生长初期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垂枝表型,而在木质化过程中垂枝表型越来越明显,推测垂枝性状形成可能与枝条木质化过程的差异有关;采用液相质谱的方法对5个发育阶段垂枝梅和直枝梅枝条不同部位激素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推测GA3可能与垂枝表型形成有关。(4)根据垂枝性状遗传分析结果推测梅花垂枝性状可能由一个主效基因和一个或者多个微效基因共同控制。在此基础上采用三种统计分析方法将垂枝性状定位到梅花7号染色体10.54Mb-11.68Mb区域,同时10个SLAF分子标记被认为与梅花垂枝性状紧密连锁。在前期生理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垂枝候选区域进行候选基因筛选。最终,9个可能与枝条木质化相关,参与细胞壁及纤维素合成与降解的结构基因/酶类,以及9个被预测参与基因的转录调控的基因被推测与梅花垂枝性状形成相关。本研究构建的梅花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将为后续重要性状的定位奠定基础,15个梅花重要性状QTL分析对指导这些复杂性状的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而垂枝性状的精细定位将为后续找到控制垂枝性状的基因奠定基础,同时为木本植物其他重要性状的定位提供一种研究策略。
王富廷,杨炜茹,郝瑞杰,王涛,张启翔[10](2014)在《梅花垂枝性状次生木质部解离研究》文中指出为探究梅花纤维发育对枝条形态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和过氧化氢—醋酸解离法,选取直枝形与垂枝形梅花4个品种一年生枝条,分基部、中部、梢部对枝条重力方向上下侧次生木质部进行解离观察。结果表明:直枝形梅花枝条基部下侧纤维显着长于上侧,垂枝形枝条基部上侧纤维显着长于下侧,中部、梢部无显着差异;4个品种枝条基部中部梢部纤维直径均无显着差异。说明枝条纤维不均匀发育影响梅花枝条形态。
二、梅花垂枝性状遗传研究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梅花垂枝性状遗传研究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紫薇分枝角度相关基因挖掘与功能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紫薇属植物株型研究进展 |
1.2 植物株型研究进展 |
1.2.1 激素对植物株型的影响 |
1.2.2 木质素对植物株型的影响 |
1.2.3 光和重力对植物株型的影响 |
1.3 转录组测序的研究及其应用 |
1.4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及其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5.1 目的意义 |
1.5.2 主要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紫薇分枝角度相关性状表型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表型性状测定 |
2.1.3 扦插苗分枝角度观察 |
2.1.4 石蜡切片 |
2.1.5 外源GA3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表型性状分析 |
2.2.2 解剖形态观察 |
2.2.3 紫薇对外源GA3的响应 |
2.3 讨论 |
2.3.1 不同株型紫薇的表型差异 |
2.3.2 W型紫薇对赤霉素的响应 |
2.4 小结 |
3 紫薇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RNA提取、检测及c DNA文库构建 |
3.1.3 测序数据过滤和de novo组装 |
3.1.4 Unigene功能注释、CDS预测及TF编码能力预测 |
3.1.5 Unigene表达量计算和差异表达基因检测 |
3.1.6 差异基因功能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RNA质量检测 |
3.2.2 转录组测序及组装质量评估 |
3.2.3 Unigene功能注释结果 |
3.2.4 Unigene的 CDS及 TF编码能力预测结果 |
3.2.5 Unigene表达量分析 |
3.2.6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3 讨论 |
3.3.1 分枝角度性状相关的TCP转录因子 |
3.3.2 分枝角度性状相关的MYB转录因子 |
3.3.3 分枝角度性状相关的NAC转录因子 |
3.4 小结 |
4 紫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构建 |
4.1.2 分枝角度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构建结果 |
4.2.2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模块分析 |
4.2.3 分枝角度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紫薇分枝角度相关基因功能鉴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紫薇总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
5.1.3 荧光定量验证转录组数据及分析基因时空表达 |
5.1.4 VIGS载体的构建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转录组数据验证 |
5.2.2 部分基因时空表达分析 |
5.2.3 赤霉素相关基因沉默植株分析 |
5.3 讨论 |
5.3.1 赤霉素相关基因功能分析 |
5.3.2 独脚金内酯受体DAD2在紫薇中的功能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7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2)梅花垂枝性状关键基因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梅花种质资源及观赏特性 |
1.1.1 种质资源 |
1.1.2 品种分类 |
1.1.3 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 |
1.2 木本植物垂枝性状研究进展 |
1.2.1 枝条角度和方向 |
1.2.2 木本植物中的垂枝现象 |
1.2.3 植物激素相关研究 |
1.2.4 遗传学研究 |
1.2.5 基因互作研究 |
1.2.6 已开发分子标记研究 |
1.2.7 梅花垂枝性状研究进展 |
1.3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木本观赏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1.3.1 RNA-Seq技术简介 |
1.3.2 RNA-Seq技术在木本观赏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1.4 研究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梅花垂枝表型分析与SNP位点预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生长数据测定及生长模型预测和验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垂枝梅花枝条生长模型预测 |
2.2.2 垂枝梅花枝条生长模型验证 |
2.2.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梅花垂枝性状 |
2.2.4 垂枝梅花枝条生长模型应用价值 |
2.3 本章小结 |
3 外源激素对垂枝梅花一年生枝条垂枝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垂枝和直枝梅花对外源激素的差异响应 |
3.2.2 转录组测序取材时空确定 |
3.2.3 垂枝和直枝梅花响应外源激素处理转录组水平分析的可行性 |
3.3 本章小结 |
4 转录组水平分析梅花垂枝与直枝性状关键基因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RNA提取、检测、建库和上机测序 |
4.1.3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4.1.4 序列拼接、组装与注释 |
4.1.4.1 序列拼接与组装 |
4.1.4.2 序列注释 |
4.1.5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4.1.6 转录组样本组间差异比较方案 |
4.1.7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注释及显着性富集分析 |
4.1.8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功能注释及显着性富集分析 |
4.1.9 关键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RNA提取质量检测 |
4.2.2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与拼接 |
4.2.3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4.2.4 外源激素IAA对垂枝和直枝梅花转录组水平影响差异 |
4.2.4.1 垂枝和直枝梅花响应外源激素IAA的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4.2.4.2 垂枝和直枝梅花响应外源激素IAA的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
4.2.5 外源激素GA3对垂枝和直枝梅花转录组水平影响差异 |
4.2.5.1 垂枝和直枝梅花响应外源激素GA3的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4.2.5.2 垂枝和直枝梅花响应外源激素GA3的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
4.2.6 垂枝梅花响应外源激素IAA和GA3在转录组水平上差异 |
4.2.6.1 垂枝梅花响应外源激素IAA和GA3的差异表达基GO富集分析 |
4.2.6.2 垂枝梅花响应外源激素IAA和GA的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
4.2.7 直枝梅花响应外源激素IAA和GA3在转录组水平上差异 |
4.2.7.1 直枝梅花响应外源激素IAA和GA3的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4.2.7.2 直枝梅花响应外源激素IAA和GA3的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
4.2.8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4.2.8.1 关键通路筛选 |
4.2.8.2 关键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4.2.8.3 苯丙素生物合成通路关键差异基因筛选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3)基于全基因组关联与QTL作图解析梅花垂枝性状遗传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梅花及其研究概况 |
1.2 木本植物株型性状研究进展 |
1.2.1 树木株型遗传规律研究 |
1.2.2 树木株型性状生理生化及形态解剖研究 |
1.2.3 树木株型分子遗传研究 |
1.2.4 李属植物垂枝条性状研究进展 |
1.3 SNP标记的开发及潜在应用 |
1.3.1 酶学法 |
1.3.2 芯片法 |
1.3.3 测序法 |
1.3.4 质谱法 |
1.4 转录组测序在树木株型中的研究及应用 |
1.4.1 标记开发 |
1.4.2 基因差异表达模式研究 |
1.4.3 功能基因的分析与挖掘 |
1.4.4 基因结构及进化研究 |
1.5 基因组选择分析研究进展 |
1.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其在梅花中的应用 |
1.7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意义 |
1.8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垂枝梅花表型性状观察与测量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侧芽生长动态观察 |
2.1.3 GA3与IAA处理枝条上下侧 |
2.1.4 石蜡切片观察垂枝梅花与直枝梅花生长区茎组织结构 |
2.1.5 表型性状的测量与相关性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侧芽生长习性观察 |
2.2.2 直枝梅与垂枝梅枝条生长动态观察 |
2.2.3 垂枝梅对IAA、GA3的响应 |
2.2.4 伸长区茎组织形态解剖观察 |
2.2.5 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2.3.1 垂枝梅侧枝生长习性及激素响应 |
2.3.2 垂枝性状量化分析 |
2.4 小结 |
3 梅花垂枝性状QTL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表型性状测量 |
3.1.3 基因组DNA提取和检测 |
3.1.4 基因型数据 |
3.1.5 QTL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表型性状统计分析 |
3.2.2 基于完备区间作图法开展梅花垂枝性状QTL分析 |
3.2.3 QTL-QTL、Marker-QTL及Marker-Marker互作效应分析 |
3.2.4 QTL区间差异表达基因及功能注释 |
3.3 讨论 |
3.3.1 梅花垂枝相关性状遗传变异 |
3.3.2 梅花垂枝性状QTL作图 |
3.3.3 QTL区间差异表达基因 |
3.4 小结 |
4 梅花垂枝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表型数据的采集 |
4.1.3 DNA的提取 |
4.1.4 基因分型 |
4.1.5 群体结构与亲缘关系分析 |
4.1.6 垂枝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1.7 群体选择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表型性状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
4.2.2 群体结构和主成份分析 |
4.2.3 梅花垂枝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2.4 垂枝梅花与直枝梅花群体选择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基于显着关联的SNPs验证及关键候选基因精细定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DNA和RNA提取 |
5.1.3 SLAF标记克隆及SNP位点的鉴定 |
5.1.4 质谱法基因分型检测 |
5.1.5 候选区间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
5.1.6 候选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SNP标记验证 |
5.2.2 主效候选区间确定及关键基因预测 |
5.2.3 Pm024213基因的注释与膜结构预测 |
5.2.4 RT-qPCR验证Pm024213表达模式 |
5.3 讨论 |
5.3.1 显着关联SNP标记验证 |
5.3.2 候选基因的预测与功能 |
5.4 小结 |
6 梅花垂枝性状转录组分析及共表达调控网络构建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RNA提取、检测和建库测序 |
6.1.3 文库质量检测和上机测序 |
6.1.4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6.1.5 测序数据的比对与分析 |
6.1.6 差异表达分析 |
6.1.7 共表达趋势分析 |
6.1.8 梅花关键基因的共表达调控网络构建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BSR-seq测序材料评估 |
6.2.2 RNA-seq及数据质量评估 |
6.2.3 Unigene功能注释 |
6.2.4 样品相关性分析 |
6.2.5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6.2.6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 |
6.2.7 基因与基因上位性互作网络构建 |
6.2.8 梅花垂枝性状调控通路预测 |
6.3 讨论 |
6.3.1 梅花垂枝性状转录组分析 |
6.3.2 候选基因及调控通路预测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特色和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抗寒梅花杂交育种及部分杂种子代鉴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梅花杂交育种 |
1.1.1 梅花概况 |
1.1.2 梅花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1.3 梅花在杂交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1.2 梅花远缘杂交育种研究 |
1.2.1 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研究 |
1.2.2 远缘杂交受精后胚败育研究 |
1.3 梅胚培养技术研究 |
1.3.1 '美人'梅天然授粉种子胚培养研究 |
1.4 梅花杂种鉴定研究 |
1.4.1 传统的杂种鉴定方法 |
1.4.2 分子标记技术在杂种鉴定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梅花杂交育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父本花粉萌发率 |
2.2.2 低温贮藏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 |
2.2.3 梅花杂交结实率分析 |
2.2.4 梅花种间杂交中落果率动态变化 |
2.2.5 梅花远缘杂交落果率动态变化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小结 |
2.3.2 讨论 |
3. '美人'梅胚培养快速成苗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美人'梅胚培养生长情况 |
3.2.2 '美人'梅胚培养移栽成活率相关系数分析 |
3.2.3 '美人'梅胚培养快速成苗的最佳培养基配方 |
3.2.4 '美人'梅胚培养在不同年份的生长指标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小结 |
3.3.2 讨论 |
4. 梅花杂种F1代的培育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种系间杂交种沙藏播种的萌发、生长情况 |
4.2.2 梅花远缘杂交种胚培养 |
4.2.3 李子、F8-9天然授粉种子胚培养研究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小结 |
4.3.2 讨论 |
5. 梅花杂种F1代的鉴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杂种F1代与亲本形态学鉴定 |
5.2.2 杂种F1代首次现花记载 |
5.2.3 杂种F1代SSR分子标记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小结 |
5.3.2 讨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基于SSR标记的梅花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杂交育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梅花的演化分类和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
1.2 梅花育种研究进展 |
1.2.1 实生选种 |
1.2.2 杂交育种 |
1.2.3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1.2.4 其他方法 |
1.3 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1.3.1 常见分子标记 |
1.3.2 分子标记在梅花研究中的应用 |
1.3.3 SS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4.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梅花SSR引物的筛选 |
2.1 试验材料和药品 |
2.2 试验方法 |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DNA浓度与纯度检测 |
2.2.3 DNA质量检测 |
2.2.4 SSR-PCR引物的合成与扩增 |
2.2.5 荧光PCR引物的合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DNA纯度浓度与质量检测 |
2.3.2 SSR引物的筛选和多态性检测 |
2.4 讨论 |
2.4.1 DNA的提取 |
2.4.2 PCR扩增 |
2.4.3 电泳操作 |
2.4.4 SSR引物的筛选 |
2.5 小结 |
3.基于SSR分子标记的梅花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3.2.2 荧光SSR-PCR扩增体系的确立 |
3.2.3 扩增片段大小的确立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梅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2 梅花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分析 |
3.3.3 不同品种群之间的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4 梅花种质资源的群体结构分析 |
3.4 讨论 |
3.4.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2 亲缘关系分析 |
3.4.3 群体结构分析 |
3.5 小结 |
4.基于SSR分子标记的梅花指纹图谱的构建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4.2.2 荧光SSR-PCR扩增体系的确立 |
4.2.3 扩增片段大小的确立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引物选择和片段对应编码的确定 |
4.3.2 梅花种质资源指纹图谱的构建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梅花的人工杂交育种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亲本的选择与选配原则 |
5.2.2 花粉的采集贮藏与生活力测定 |
5.2.3 人工授粉及其管理 |
5.2.4 杂交种的播种繁殖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花粉生活力测定 |
5.3.2 梅花的种间杂交 |
5.4 讨论 |
5.4.1 亲本的选择 |
5.4.2 杂交结实率的影响因素 |
5.4.3 人工授粉及播种繁殖 |
5.5 小结 |
6 梅花杂种F1代的鉴定 |
6.1 试验材料 |
6.2 试验方法 |
6.2.1 杂种F1代的形态学性状观测 |
6.2.2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杂种鉴定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杂种F1代的形态学性状观测 |
6.3.2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F1代杂种鉴定 |
6.4 讨论 |
6.5 小结 |
7 研究结果与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果 |
7.1.1 SSR引物的筛选 |
7.1.2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7.1.3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梅花指纹图谱的构建 |
7.1.4 人工杂交育种与F1代杂种鉴定 |
7.2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红掌主要观赏性状的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红掌育种研究进展 |
1.1.1 红掌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1.2 红掌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
1.1.3 红掌倍性育种研究进展 |
1.1.4 红掌基因工程育种研究进展 |
1.2 红掌花色研究进展 |
1.3 观赏植物遗传图谱构建及QTL研究进展 |
1.3.1 梅花遗传图谱构建及部分观赏性状QTL的研究进展 |
1.3.2 矮牵牛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QTL的研究进展 |
1.3.3 杜鹃花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QTL的研究进展 |
1.3.4 月季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QTL的研究进展 |
1.3.5 红掌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QTL的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红掌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杂交群体的建立 |
2.1.2 作图群体的选择 |
2.1.3 作图群体DNA提取 |
2.1.4 作图群体DNA的检测 |
2.1.5 高通量简化基因组测序 |
2.1.6 遗传连锁分析与图谱构建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作图群体的建立 |
2.2.2 基因组DNA提取 |
2.2.3 SLAF-seq数据分析 |
2.2.4 子代基因分型和标记筛选 |
2.2.5 红掌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2.2.6 红掌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评估 |
2.3 讨论 |
2.3.1 红掌遗传连锁图谱的标记密度和长度 |
2.3.2 锚定部分标记到BinMAP |
2.3.3 偏分离标记的分析 |
3 红掌主要观赏性状的遗传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形态性状的调查统计 |
3.1.2 花色及肉穗花序颜色的调查统计 |
3.1.3 佛焰苞中花青素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
3.1.4 佛焰苞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红掌亲本及F_1代形态性状的描述统计 |
3.2.2 F_1代主要形态性状聚类及相关性分析 |
3.2.3 红掌亲本及F_1代花色性状的统计分析 |
3.3 讨论 |
3.3.1 红掌F_1代主要形态性状的遗传规律 |
3.3.2 红掌F_1代花色相关参数的遗传规律 |
4 红掌主要观赏性状的QTL定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3个环境下红掌主要观赏性状的调查统计 |
4.1.2 QTL定位方法与软件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作图群体主要性状的QTL分析 |
4.2.2 主要形态性状的QTL分析 |
4.2.3 花色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
4.3 讨论 |
4.3.1 红掌主要形态性状QTL定位的共位置分析 |
4.3.2 红掌花色相关参数QTL定位的共位置分析 |
5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7)梅花杂交育种与杂交亲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梅花概况 |
1.1.1. 梅花的分布 |
1.1.2. 梅花品种分类 |
1.1.3. 梅花生物学特性 |
1.2. 梅花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3. 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研究进展 |
1.3.1. 远缘杂交不亲和性表现 |
1.3.2. 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克服方法 |
1.4. 远缘杂交杂种胚败育研究进展 |
1.4.1. 远缘杂种胚败育类型及原因 |
1.4.2. 远缘杂种不活克服方法 |
1.5. 梅花胚培养研究进展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技术路线 |
2. 梅花杂交育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杂交父本花粉萌发率 |
2.2.2. 梅花种系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
2.2.3. 梅花远缘杂交结实率分析 |
2.2.4. 梅花种系间杂交坐果率动态变化 |
2.2.5. 梅花远缘杂交坐果率动态变化 |
2.3. 讨论 |
2.3.1. 杂交父本花粉萌发率 |
2.3.2. 梅花种系间杂交结实率 |
2.3.3. 梅花远缘杂交结实率 |
2.3.4. 梅花杂交坐果率动态变化 |
2.4. 小结 |
3. 梅花杂交授粉后花粉管行为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梅花种系间杂交授粉后花粉管行为 |
3.2.2. 梅花远缘杂交授粉后花粉管行为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梅花杂交F1代培育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以‘香瑞白’为母本种系间杂交F1代沙藏播种 |
4.2.2. 以‘淡丰后’为母本种系间杂交F1代沙藏播种 |
4.2.3. 以‘美人’梅为母本种系间杂交F1代胚培养 |
4.2.4. 梅花远缘杂交F1代胚培养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美人’梅天然授粉种子培育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美人’梅天然授粉种子胚培养 |
5.2.2. ‘美人’梅天然授粉种子沙藏播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梅花垂枝性状候选基因PmWND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梅花垂枝现象 |
1.2 枝条的生长发育 |
1.2.1 顶端优势 |
1.2.2 枝条分枝角度 |
1.2.3 枝条的次生生长 |
1.3 木本植物株型研究进展 |
1.3.1 矮化型 |
1.3.2 柱型 |
1.3.3 帚型 |
1.3.4 垂枝型 |
1.4 植物细胞次生壁相关NAC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1.4.1 NAC转录因子的种类及结构 |
1.4.2 NAC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梅花NAC转录因子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 试验方法 |
2.1.1 梅花基因组NAC转录因子基因家族的鉴定 |
2.1.2 构建系统进化树 |
2.1.3 基因结构预测及保守基序分析 |
2.1.4 蛋白理化性质预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梅花NAC基因家族的鉴定 |
2.2.2 梅花与拟南芥NAC基因家族系统进化分析 |
2.2.3 梅花NAC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及蛋白理化性质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 PmWND1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菌株与载体 |
3.1.3 试剂 |
3.1.4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PmWND1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3.2.2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PmWND1的时空表达分析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试剂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PmWND1的时空表达分析 |
4.2.2 PmWND1下游与次生壁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梅花枝条次生木质部生理切片观察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旺盛生长期枝条梢部切片观察 |
5.2.2 生长末期枝条各部位木质部细胞结构观察 |
5.2.3 直枝梅和垂枝梅枝条木质素显色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梅花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部分观赏性状QTL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梅花传统育种研究进展 |
1.2 梅花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
1.2.1 转基因技术在梅花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
1.2.2 分子标记技术在梅花育种中的应用现状 |
1.2.3 梅花主要性状的基因定位 |
1.3 分子标记类型及选择 |
1.3.1 常见分子标记类型 |
1.3.2 RAD-seq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垂枝性状在李属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
1.4.1 垂枝性状遗传规律分析 |
1.4.2 垂枝性状生理及分子生物学进展 |
1.4.3 垂枝性状的遗传连锁图谱 |
1.5 本研究意义、内容、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梅花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梅花F1作图群体的构建 |
2.1.2 作图群体DNA提取 |
2.1.3 DNA的检测与保存 |
2.1.4 SLAF文库构建及上机测序 |
2.1.5 测序数据分组及分型 |
2.1.6 梅花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梅花F1作图群体的构建 |
2.2.2 SLAF测序及基因分型 |
2.2.3 梅花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2.2.4 梅花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共线性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梅花F1作图群体的构建 |
2.3.2 利用SLAF-seq策略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 |
2.3.3 梅花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 |
2.4 小结 |
3. 梅花重要性状的QTLs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作图群体 |
3.1.2 表型测定及数据统计分析 |
3.1.3 QTL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梅花数量性状的统计分析 |
3.2.2 梅花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3.2.3 梅花重要性状的QTLs分析 |
3.2.4 梅花重要性状QTL区域候选基因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梅花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
3.3.2 梅花数量性状QTLs定位分析 |
3.3.3 利用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对花部质量性状定位 |
3.4 小结 |
4. 梅花垂枝性状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筛选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梅花F1群体垂枝梅和直枝梅生理差异研究 |
4.1.3 梅花垂枝性状的精细定位 |
4.1.4 垂枝候选基因的筛选及功能注释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梅花F1群体垂枝梅和直枝梅生理差异分析 |
4.2.2 梅花垂枝性状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的筛选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垂枝性状形成的生理机制的初步探讨 |
4.3.2 梅花垂枝性状定位及候选基因筛选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6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梅花垂枝性状次生木质部解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梅花纤维形态观察 |
2.2 直枝形与垂枝形梅花不同部位纤维长度比较分析 |
2.3 直枝形与垂枝形梅花不同部位纤维直径比较分析 |
2.4 直枝形与垂枝形梅花不同部位纤维长度与直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四、梅花垂枝性状遗传研究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紫薇分枝角度相关基因挖掘与功能鉴定[D]. 李素珍.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2]梅花垂枝性状关键基因筛选[D]. 张亦弛.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3]基于全基因组关联与QTL作图解析梅花垂枝性状遗传变异[D]. 卓孝康.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4]抗寒梅花杂交育种及部分杂种子代鉴定研究[D]. 杨秋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基于SSR标记的梅花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杂交育种[D]. 赵靓.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6)
- [6]红掌主要观赏性状的QTL定位[D]. 陈艳艳. 海南大学, 2019(06)
- [7]梅花杂交育种与杂交亲和性研究[D]. 王虹妍.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梅花垂枝性状候选基因PmWND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D]. 侯丹.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9]梅花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部分观赏性状QTL分析[D]. 张杰.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10]梅花垂枝性状次生木质部解离研究[J]. 王富廷,杨炜茹,郝瑞杰,王涛,张启翔. 广西植物,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