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浙江省先进制造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研究_先进制造业论文

加快浙江省先进制造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研究_先进制造业论文

加快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浙江省论文,基地建设论文,制造业论文,基本思路论文,先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79(2003)02-0033-05

高度发达的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没有强大的制造业支撑,浙江成不了经济强省,也难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面临国际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处于全省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大背景,浙江省在“十五”计划中提出了建设国内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构想。这一战略已被省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列为浙江“着力推进结构调整,构筑产业新高地”的重要内容来要求,同时也符合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一、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基本构架

国内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概念,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其一,这是个经济地理的概念,强调的是制造业的地理集中和空间集聚发展;其二,这是个区域经济的概念,强调的是制造业在区域分工中的重要地位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其三,这是个产业经济的概念,强调的是制造业所体现的生产力的先进性和产业结构优化。综合上述三种因素,我们认为,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基本构架应具有以下三个层次。

(一)专业化分工的特色工业经济区域

浙江现有109种工业产品在全国最具竞争力。分析这些产品,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以劳动密集型的居多,而且绝大多数依托于以中小企业集群、专业化产业区、商品交易市场及营销网络组合而成的区域特色经济之上,比如温州皮鞋、乐清低压电器等。这绝非巧合,因为这些地区便利的产业配套、熟练的技术工人和快速流通的市场信息等因素形成的“集聚效应”,是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可以说,这种在激烈竞争中形成的“区域特色经济”,构筑起浙江经济整体的竞争优势;而这些专业化分工的特色工业经济区域,也将是我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最主要的依托。

(二)各有所长的工业园区

1.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集聚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是我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平台。目前我省有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态势良好。据预计,杭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2年全区技工贸总收入可望达到300亿元,比上年增长28%左右。另外,浙江大学国家科技园、中俄巨化科技合作园建设也已启动。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省制造业中成长性最强的新兴产业,高新园区将成为我省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平台。

2.特色工业园区。加强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是我省近年来针对原有产业“低、小、散”和产业链短的状况所采取的产业规划措施。工业园区的建设以科技为先导,以中心城市、中心镇为依托,促进中小企业在园区内集聚发展。我省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从温台地区起步,逐步向杭嘉湖、宁绍等地扩展。至2002年6月底,经审批的省级重点特色工业园区达102个,被列入省重点工程项目的有56个,园区内企业总数已超过2000家,预计年底工业总产值将达395亿元。

3.乡镇工业专业园区。乡镇工业专业园区是我省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新的集聚区。据省乡镇企业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县以上乡镇工业专业园区900个。其中122个省级乡镇工业专业园区已集聚企业13.6万余家,职工141万余人,年销售收入1925亿余元,利润125亿余元,完成出口交货值454亿余元。年产值约占全省乡镇工业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这表明,乡镇工业专业园区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新平台。

(三)星罗棋布的企业工业园区

企业工业园区是一些骨干企业,根据快速发展的内在需要,走出的产业集聚发展新路。由于当地政府的支持,目前我省各地企业工业园区纷纷崛起,形成了星罗棋布的局面。在平湖市,许多骨干服装企业主动将创名牌工作落实到生产经营上,积极创建企业工业园区,抓技改投入,提高生产设备水平。近几年,多凌、新成达、悦莱春等一批企业工业园脱颖而出,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缝纫设备,并全面实施CAD工程。在欠发达地区的江山,也出现了3个工业园区。各种企业工业园区的建设,充分发挥了浙江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对我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目标

建设国内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是浙江在2020年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相一致的重大战略任务。“十五”时期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关键时期,必须以提高制造业竞争力为核心,结合建设“数字浙江”,加快信息化步伐,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结合建设“绿色浙江”,实现生产建设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具体而言,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主要阶段性目标如下:

一是制造业竞争力逐步增强。保持制造业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居于前列;形成一大批核心能力强的产业排头兵企业;培育发展100个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以此形成体现浙江工业综合实力的“省队”。

二是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取得明显成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有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5%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18%;制造业中多数行业市场占有率占全国同行8%以上,盈利额占全国同行10%以上;

三是制造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形成区域特色经济的新优势,乡镇企业集聚发展的新布局,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进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前10位,宁波、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要达到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水平,其他省级高新技术园区要争取达到全国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一流水平。重点规划建设年产值10亿元以上、具有明显特色优势和较强竞争力的省级特色工业园区100个。基本完成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的任务;大中型企业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体制改革领先的优势进一步显现。

四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围绕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国际竞争力,基本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到2005年,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5%;50%的主要传统工业品技术达到国际90年代中期先进水平,10%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80%达到同期国内先进水平;重点传统产业和骨干企业的主要技术装备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5%。

五是制造业外向度提高。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发展开放型制造业,国有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企业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长率、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高于“九五”时期,“引进来”和“走出去”开放战略有较大突破,实现加入世贸组织的平稳过渡。

六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高。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高。

七是制造业的社会效益进一步扩大。制造业领域劳动就业进一步增长,职工收入明显增加,为让全省人民过上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提供物质保证。

三、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根据不同产业的现状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

制造业的发展关键取决于我们的发展战略。据国家经贸委的预测,21世纪前10年在我国制造业中具有预期成长优势的产业有10个(注:这十个产业分别是:服装纺织;消费类电子产品;农业机械和重大成套装备;汽车;石油化工;钢铁;半导体、计算机及信息通讯产品;飞机制造;新型建筑材料和环境保护类产品等。参见李寿生:《21世纪的中国制造》,载《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9期。)。其中浙江具有优势产业包括服装纺织、消费类电子产品、石油化工、计算机及信息通讯产品、新型建筑材料和环境保护类产品等,另外机械、食品等也是浙江的优势产业。对于这些产业应该根据不同产业的现状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第一大类,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产业,这主要包括纺织服装业和家电业。劳动密集型并不等于技术含量低,纺织业要提高高档面料的水平,增加品牌效应,消费类电子产品要掌握核心技术。第二类是具有国内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要积极实施以我为主的战略,更大范围占领国内市场。在浙江这主要指五金机械、食品加工等,具有实用的技术,可靠的质量,低廉的价格,满意的服务。第三类是具有高增长性的产业。我们缺乏优势技术,可以实施走进来的产业,通过引进技术和引进资本相结合,加上我们的创新,在学习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比如像计算机及信息通讯产品、重大装备等都属于这一类。第四类是要集中力量,按照一定的目标,抢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如生物技术、纳米材料等技术,我们和国外起步水平差不多,有可能在有限时间内取得比较优势。

(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基础性战略

1.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也是保持和发挥我省优势产业“先进性”的关键,因此,技术创新战略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中必须贯彻始终的核心战略。首先,要制定战略性先导技术发展规划。在合理确定我省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和重点的前提下,根据产业技术发展趋势,选择已经具备一定基础、技术基础面广、关联度高、市场前景广阔、投资强度高且社会投资有难度的战略性、关键性、基础性技术作为重点突破口,由政府组织和投资,发挥大企业的主导和依托作用,吸收重点科研院所、高校协同参与,集中力量,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其次,要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将先进技术融入我国的生产体系,在消化吸收基础上力争实现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

2.国际化战略

浙江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基地,一般贸易优势明显,工业化进入稳定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新阶段。在这一时期,尤其要注意实施国际化战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提高浙江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浙江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产业,要大胆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使之尽快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性产业。进入WTO以后,我们的纺织品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出口环境将会更加改善,只要加大产业的组织程度,在出口信贷、出口退税和保险等方面制定鼓励优惠的政策,在大力推动企业跨国经营、扩大产品出口的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在国外办厂,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服装纺织品和消费类电子产品就一定会在不长的时间内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性产业。对于具有高成长性和较大市场空间而又缺乏技术优势的产业,要更大胆的实施“请进来”的发展战略,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实现浙江制造业的跨越式成长。

3.信息化战略

积极顺应世界信息技术发展潮流,紧紧把握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是我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战略。要切实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各大网络之间的高速互联互通。要突出发展软件产业和信息服务业,重点培育光电子产业,大力发展通讯、网络及信息家电产品制造业,努力实现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初步形成以信息服务业为基础、通信产品和信息家电产品为龙头、电子信息材料和新型元器件为特色、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为核心的现代信息产业体系。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内容广泛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微观主体,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生产过程和流通领域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不断增强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

4.可持续发展战略

要按照建设“绿色浙江”的要求,实现生产建设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决不能以当前的、局部的增长去损害未来的、全局的发展。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突出节能和节水,提高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推行清洁生产,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发展资源再生和综合利用,努力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加强环保管理,实行生产全过程的污染防治,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恶化。推进绿色营销,突破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

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转变职能,改进工作方式

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与直接管理的企业脱钩,实现政企分开。着力做好规划实施、经济调节、市场规范、环境改善、政策引导和企业服务工作。改进和加强行业管理,把工作重点转到发展战略研究、产业政策实施、技术标准贯彻、经济信息传导上来,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作用。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坚决整治“三乱”,减轻企业负担。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把经济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坚持政府依法行政、企业依法经营。

要加强横向沟通,形成工作合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涉及经贸、计划、科技、外贸等多方面、多部门、多层次的关系,必须加强横向沟通,形成工作合力。以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载体——园区建设而言,目前在我省一些地方就存在遍地开花,太多太滥的现象。有些乡村也在不切实际地搞科技园区、工业园区和各种开发区。这种过多过滥的园区建设现象,如不及时制止,后果非常严重。要加强横向沟通,形成工作合力,集中力量,尽可能把市、县(市、区)的中心园区建设好。园区建设一定要根据城市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实际,体现特色,进行认真研究、科学论证,并要与城市化、产业化、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企业、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的有效集聚,在提高科技含量、规模效益和增强竞争力上下功夫,实现产业提升,促进城市发展。当前,特别要防止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否则后患无穷。

(二)政府政策引导,推进制造业基地整合

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群、专业化产业区、商品交易市场和营销网络组合而成的区域特色经济,增强县(市)域经济活力和全省工业产业活力。推进产业组织创新,培育企业集团,构建母子公司体制,整合中小企业群和家庭工业单位,提高区域经济组织化程度。突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实现产品差别化和系列化,从价格竞争为主向非价格竞争为主转变,切实解决“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隐患。积极创立区域品牌,支撑区域主导产业成长。把建设工业园区作为优化区域特色经济的主要抓手,形成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和规模化区块的新格局。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鼓励有条件的工业企业投资开发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做大做强产业龙头企业。办好行业协会和民间商会,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企业突破当地要素约束和过度竞争,扩大对外投资,拓展区域特色经济。

抓住国际上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从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出发,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形成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区。争取进入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生产体系,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鼓励外商投资企业扩大境内技术转让。以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区为重要基地,积极吸引国外资金和技术,加快建设“天堂硅谷”,形成浙江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区。

以特色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专业园区为新基地,推动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完善农村工业布局规划,将其纳入城镇建设规划,并与土地规划相衔接。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进一步建设连片开发、设施完善和服务完备的工业园区。运用政策手段,鼓励和引导乡镇企业在工业园区落户发展,从严控制农村企业在工业园区外新的零星布点。通过完善城镇功能、改革户籍制度、实行土地置换和社会保障等途径,吸引农村家庭工业向城镇迁移创业。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小城镇工业的主体产业加以发展,进一步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加强企业工业园区建设,着力发展规模经济。在规模经济要求较高的石化、通信设备制造、造纸、饮料、家电、医药等产业,进一步提高集中度。运用市场竞争机制和兼并、联合等重组途径,进一步发展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支柱作用明显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支持大企业工业园区建设;有重点地培育跨国经营的大企业。进一步完善区域性和行业性的中小企业分工协作体系,发挥“无形大工厂”式的区域规模经济优势。

(三)加强技术创新,为先进制造业提供技术支撑

把技术开发、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紧密结合起来,推进技术创新。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重点突破,持续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着重开发、应用具有产业化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能突破产业技术瓶颈、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崛起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及配套技术,运用领域广泛和市场潜力大的先进适用技术。集中力量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环保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等重点领域进行攻关,尽快形成产业化规模。大力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实现系统集成和综合创新。

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重点抓好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争取建立各具特色、运作有效的100家示范性企业技术中心,并在已建立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基础上再发展一批。对已建立的企业技术中心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工作指导和支持力度。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开发体系建设,以重点企业为依托,建立若干行业技术创新基地。争取建立100个产学研示范联合体,探索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机制。大力发展技术创新的各类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建设100个面向行业和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教育、人才、产业基础和信息等优势,建立技术开发与推广服务、信息服务、融资服务、技术创新咨询服务、法律服务等服务功能强、辐射作用大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创造条件,加快我省产品创新中心的建设。鼓励各类中介服务机构举办技术创新专题活动。

加快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应加快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工作,重点推广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精密、超精密及纳米加工技术等)、现代系统综合自动化技术(柔性制造系统FMS、智能制造系统LMS等)、现代生产经营和管理技术(精益生产LP、敏捷制造AM、全球化制造、可持续制造等),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

(四)积极拓展市场,提高制造业市场占有率

加强工业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加快实行生产企业进出口权登记制,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私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加强出口生产基地建设,发挥重点出口企业的支柱作用。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贸易方式。进一步提高轻纺传统出口产品的增长率和竞争力,提升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和设备成套率,壮大精细化工、医药等新兴出口产品的规模,增加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通过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发展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品出口、自创品牌的产品出口及技术贸易出口、加入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生产贸易网络等多种途径,实现产业升级推动型的出口增长。在继续发挥一般贸易出口优势的基础上,以宁波保税区、杭州出口加工区和外资骨干企业等为重要基地,提高加工贸易的比重。整治重点产品出口秩序,遏制竞相压价现象,不断提高出口效益。

争取实施“走出去”战略有较大突破。把推动企业在境外投资办厂、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作为工业发展的战略举措,积极探索“走出去”的有效途径。鼓励企业在境外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原料开发基地、国际营销网络和技术开发中心。把境外加工贸易作为“走出去”的战略重点,科学规划,深度开拓。依托优势企业,重点推动纺织、丝绸、服装、食品、电子、建材、化工及汽车零部件、摩托车等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国内技术、设备和产品出口。加强对企业境外投资办厂和开展经贸活动的引导、管理、服务。在项目审批、银行贷款、外汇管理、出国手续、出口退税、设备原材料出口、政策性保险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加强行业协调,避免在境外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强化对境外国有企业的监管,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标签:;  ;  ;  ;  

加快浙江省先进制造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研究_先进制造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