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
浏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湖南浏阳 410300
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临床疗效评价与病理评价之间存在的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接受新辅助化疗前,均采用核芯针进行穿刺活检,在患者结束化疗后,对患者进行乳腺癌根治术,并对患者治疗后的状况进行疗效评价,分别应用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同时应用MP分级系统对患者进行病理评价,记录两种评价方式的结果。结果:采用临床体检结果评价结果为:治愈患者26例,缓解患者41例,稳定患者19例,病情进展患者14例。而病理分析结果显示:1级患者5例,2级患者16例,3级患者48例,4级患者15例,5级患者16例,其差异存在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结果的病理评价和临床评价之间存在一定的统计学相关性,其差异具有相应的病理学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伴有大片粘液湖形成的粘液腺癌和导管内癌可能是导致临床评价较实际状况更低的原因之一。而残存癌表现为脉管瘤栓是临床评价高估治疗效果的原因。所以在对乳腺癌新辅助患者化疗后进行评价时,应当采用病理学评价方案,才能对患者的治疗状况有详细的了解,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病理学评价
新辅助化疗的治疗效果评价,对于乳腺癌患者的康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疗效评价主要包括临床评价和病理学评价,通常所指的临床评价主要是指患者在治疗后接受体检的评价结果[1]。相关临床研究显示,临床评价与病理评价会在结果上有一定的差异。虽然相关报道中对于临床评价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有一定的分析,但未深入研究临床评价与病理评价之间存在的病理学差异[2]。所以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临床疗效评价与病理评价之间存在的差异,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乳腺癌的诊断标准与手术指征,且行新辅助化疗[3];(2)患者无其他器质性疾病;(3)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在本次研究中,患者年龄介于32~57岁,平均年龄为(48.21±4.38)岁;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临床评价方案:采用临床体检以及乳腺x线检查作为临床评价依据,而评价标准为RECIST,1.1版。
病理评价方案:在患者治疗完成后,对其进行组织活检,评价其病理状况,分级系统为MP分级系统。
1.3 评价标准
临床评价:痊愈:患者病状完全消失,并且无临床明显体征。缓解:患者治疗完成后,病灶最长径缩小30%以上,临床体征有明显减轻。稳定:患者治疗后病症未见发展,但未见明显缩小,患者临床体征有明显减轻。病情进展: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病灶最常见,增大20%以上,患者临床体征未见明显改善,甚至有加重的状况。
病理检查:1级:数量无变化;2级:数量减少比例在30%以下;3级:数量减少比例在30%-90%以内;4级:数量减少比例在90%以上,仅见少量残存癌细胞;5级:组织切片内未见浸润性癌细胞残存。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或是SPSS19.0处理,其中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采用临床体检结果评价结果为:治愈患者26例,缓解患者41例,稳定患者19例,病情进展患者14例。而病理分析结果显示:1级患者5例,2级患者16例,3级患者48例,4级患者15例,5级患者16例,其差异存在统计学相关性(P<0.05)。
3讨论
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女性患病的可能性增加,尤其是癌症发病率。在临床中发现,乳腺癌是女性最常发生的一种癌症,其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也会影响其生命安全[3]。乳腺癌是一种临床上十分严重的妇科疾病,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对于这类病症,通常采用手术方案进行治疗。近年来,乳腺癌根除术虽然在临床上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4]。但这种手术方案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并且其术后并发症较高,患者在手术后容易出现皮瓣坏死的情况。所以对于部分患者来说,也需要采用化疗方案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所以对化疗方案的疗效评价也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临床评价是指通过患者的临床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来对患者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往往速度较快,并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能够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对患者的病理状况进行预测,是一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评价模式[5]。而病理评价则是标准化的临床治疗结果,能够更为准确的评价患者的症状改善状况。本次研究中显示,病例评价与临床评价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统计学相关性。这多是由于临床体检会受到较多的主观因素影响,导致其准确性受到限制,所以在进行临床疗效诊断时,应当尽可能以病理评价为主。
参考文献:
[1]牛海刚,郭建平,朱福义,赵宏耀,侯志刚,田晓爱.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48(07):733-736.
[2]胡晨.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与影响因素[D].天津医科大学,2017.
[3]申阳. 常规超声结合全景技术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D].广西医科大学,2017.
[4]姜炬芳,欧阳涛,陆爱平,李金锋,王天峰,解云涛,范照青,林本耀.原发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07):1129-1130.
[5]张斌,张强,赵林,龙飞,李爽,姜大庆,徐宏.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06(11):867-870.
论文作者:徐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患者论文; 评价论文; 乳腺癌论文; 病理论文; 疗效论文; 统计学论文; 病理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