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文化摭谈——兼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少数民族论文,传统文化论文,原生态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6)11-0001-04
近年来,原生态文化如一夜春风吹开的烂漫山花,播芳馨于天下。艺术家们追逐“原生态”,媒体追捧“原生态”,观众追寻“原生态”。然而,何为文化的原生态?其价值几许?其现状如何?其前进方向何在?又该如何保护和发展?这些无疑都是值得加以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
什么是原生态文化,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公认的严格定义。显而易见的是,“原生态”一词与自然科学有关。从一般意义上讲,“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原生态”则是指生物未受人工影响的原本的、原始的生存发展状态。
“生态”一词引入人类社会,便有了“文化生态”的概念。确实,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她同样有生存状态问题。而所谓原生态文化,是指文化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是文化的一种初始的、质朴的、更贴近艺术源头的状态。就好像一块玉石,未经琢磨是原生态的,而经过加工的就是非原生态的。原生态文化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就其主体来说,创作、表演、传承的主体是普普通通的民众,而非专业人士。今天我们见到的表演原生态文化的歌者舞者无一不是来自乡间村落的民众(出道成名后进行了包装则又当别论)。
其二,就其内容来说,主要表现和反映的是特定地域、特定民族的历史和生产、生活。从中可以找到人们真实生活的影子,如牧民唱的牧歌、渔夫唱的渔歌、船工喊的号子等,与生产、生活均有直接关联。
其三,就其表演形式和方法来说,质朴而少加工。如原生态歌曲的演唱,其发声方法与一般舞台上的发声法大相径庭。例如侗族大歌,不需指挥和伴奏可唱出四个声部,被誉为“在纯朴中表现出高度的幽雅”、“清泉闪光的音乐”、“在世界上也罕见”[1]。
其四,就其生存形式来说,生存于民间、存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非舞台之上、荧屏之间。在民族地区,许多歌与舞实际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原生态文化有时也表现为某一艺术形式的初始状态。如越剧乃是由100年前浙江嵊州的地方小调演化而来,当年的嵊州小调便是今日越剧唱腔的原生态。
原生态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形态,与人类社会发展形态、发展状况、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讲,一个地方的社会形态发展相对滞后和封闭,文化传统深厚,其保留原生态文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并且保存得越完整。
在当代中国,原生态文化大量地留存在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之中,成为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二
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产生、存世与传承,不知经过了多少岁月沧桑。为什么近年来大显其新魅力,闪光于舞台,大受瞩目,细究起来,有以下原因:
文化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主体,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就像人类不会满足天天吃同样的食物一样,也绝不会满足只是享受单一的文化。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生活多姿多彩的时代,人们总是追求更多的东西。当搜寻的目光触及了原生态文化,人们立即眼前一亮:我们还有如此质朴、美妙的文化?于是人们欣赏她,研究她,原生态文化便带着特有的芬芳,轻轻撩开美丽的面纱,走出了故地,进入了都市,登上了艺术殿堂。
就文艺创作规律而言,多彩的艺术作品总是源于丰富的现实生活。创作永远需要源头活水,再有天赋的艺术家也不可能只是闭门于斗室而萌生创作灵感,创作出文化精品来。文艺创作素材的获得,创作冲动、灵感的产生,决非无本之木,总是有所依凭的,这种依凭或是活生生的生活,或是既有的文化本身。当作者目光触及原生态艺术时,心中为之一喜,创作的灵感迸发,表现的激情奔涌,于是稍加打磨和整理,便使原生态文化以特有的风姿出现在了舞台上。可以说,今天作者的创造和作品的创新需要原生态文化的滋养。
原生态文化广受欢迎也与人们文化观念的变化和欣赏水平的提高有关。现代社会文化品种繁多,相声小品、电影电视、云衣霓裳、流行歌曲……这些都受到人们不同程度的喜爱,但这类东西太多,也会令人审美疲劳。当原生态文化如轻云出岫时,人们在对比中发现了原生态文化特有的价值和品味,于是迅速认可了原生态。人们在对食品的追求和关注中,优先选择的是环保的、健康的食品。与此同理,人们在文化消费中同样会寻求更接近自然本原的东西。而原生态正符合了人们审美观念的需要。并且人们在对照比较后,发现原生态文化有较高的文化品位、文化价值,别有风味,爱之怜之,自然而然。当然,对原生态文化的欣赏不会妨碍人们对其他文化的喜爱。
现代社会拥有的物质条件和科技手段,为原生态展现在人们面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原生态古已有之,为什么今天能登大雅之堂,并显得光彩照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今天对原生态文化不但有精神需求,而且有物质和技术手段的支撑。专家们可深入到其衍生地考察、选择,技术上可作适度的处理,舞台上声光电的作用可以使之魅力尽显,大众传媒则可以使之广为人知。
总之,时代需要原生态文化,时代选择原生态文化,时代也造就着原生态文化。
三
原生态文化的价值如何?那些看起来质朴的、简单的东西,具有那么大的价值吗?值得那么重视和关注吗?回答是肯定的。
原生态文化有着厚重的历史价值。她本身就是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形态和环节,由此可以发掘并认识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某个特定时代的文化特点及走向。原生态文化不仅记录表征着文化的发展历程,也富含着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丰富信息,一种文化的形态、内容、流变,很多时候和一个民族的起源、特征、变迁、心理有着密切联系。如傈僳族有一种歌舞叫《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从这种原始的歌舞中,能够看出傈僳族从游牧到农耕生活的变迁。还有那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少数民族史诗,是一个民族历史足迹、声音的诗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原生态文化有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她本身就是文化,具有认识价值和欣赏价值。同时她是与生活很接近的文化,处在文化上游的形态,具有文化矿藏的品格,可以为今天文化的发展提供素材。就好像工业链中的初级产品钢锭,可以加工成众多产品。如人们熟知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其原生态是在新疆塔吉克自治县流行的一首古老的塔吉克民歌《古丽比塔》。可以说,没有原生态的《古丽比塔》,就没有今天优美动听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原生态文化还有其重要的社会价值。这类文化深深地烙上了民族的印记,寄托着本民族的情感。演绎、欣赏这类文化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增加凝聚力。应当说,每个中华儿女都会为多民族文化的灿烂和传承感到自豪。同时,文化本身是一种精神劳动的产物,文化作品无不蕴藏着精神内涵。从原生态文化里,我们可以感知到祖先在历史行进中粗重的呼吸、苦难的呻吟、胜利的呼号、奋进的脚步。这些对今天的人们会有启示、有激励,因而无疑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
当我们对原生态文化给予高度赞许时,又不能不看到光环下的阴影:原生态文化在传承发展的同时也在消失,其前程亦有可忧之处。“有许多中华民族传之已久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走向消亡。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所说‘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2]
这是不能回避的事实,一些文化品种确已远离我们而去。如蒙古族一种特殊的演唱方法——呼麦已经失传,近年派人到蒙古国学习才失而复得。很多的东西已失而难得,化作了历史的瓦砾。还有许多传统文化品种正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处在濒危的状态。此如,中国曾经是一个拥有众多史诗的国家,这些史诗主要蕴藏在少数民族之中,主要包括英雄史诗和创世史诗。据不完全统计,有些民族的史诗有几百部甚至上千部之多。最长的史诗是藏族的《格萨尔王传》,有120部, 100万诗行,超过了世界上最著名的五部史诗(古巴比伦《吉尔加美什》、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和古印度《罗摹衍那》、《阿珂婆罗多》)之和[3]。这些史诗长期多靠口头传授,少有文字记载,毫无疑问属于原生态文化系列。如今,我国众多的史诗有的已消失,有的则残破不全。这类现象在其他文化品种上同样存在。
这些原生态文化为什么会面临窘境,甚至消失呢?
从历史演进和文化发展的规律考察,凡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包括文化艺术,她总是一个特别时期的产物,会随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变化。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艺术会原封不动地伴随人类的脚步走到现在,并走向未来。历史会把很多东西抛到身后,这就注定了有一些文化产品包括原生态文化的消亡命运在所难免。我们在谈及这一点时,不应因此无奈和消极,而应采取有效措施携带那些宝贵的东西一路前行。
原生态文化的不断消失也与她具体存在的形式有关。她主要存在于民间,许多东西靠的是口传心授,这种传承方式使她容易变样变形,也可能由于战争、灾难等而受损、湮灭。而不像有文字记录的东西,可以长期地保存下来。像唐诗宋词,如仍像她最初的形态,创作者只是口头吟诵,而没有题于石壁、载于书信,没有刻印成册,流传于世,到今天恐怕早已是芳踪难觅了。这也许可以使我们找到拯救原生态文化的方式,即化无形为有形,用现代技术保存古代文化。
这里还不能不谈到,现代生活与原生态文化的关系。如果说一句让人震撼的话,可以这样说:“现代生活是原生态文化的杀手。”因为从文化产生的角度看,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没有牧场,就不会有牧歌;没有船纤,就不会有号子;没有耕作,就不会有农歌。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的经济生活、生产方式对传统已作了颠覆性的改变,这也就使原生态文化生存发展的环境随之改变了,使她的生存空间大大受到挤压。如群体性的舞蹈——维吾尔族的麦西来甫,是一种群众性的歌舞,常常在人们集体劳作、庆典乃至日常生活中跳起。但当人们进城住进了高楼大厦,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加快,参与“麦西来甫”就大受限制了。
现代经济活动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方面她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物质条件,为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提供新实践。也就是说会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今天的经济生活使人们需要新的文化形式,可能使人们慢慢疏远传统文化。经济生活本身还可能对传统文化造成直接破坏。比如当一大片草原成为油田、成为工业区时,马牛羊消失了,牧民不见了,草原文化的根基不复存在了,这种情况下,不仅不会再产生新的草原文化,还会使已有的草原文化因为环境的改变也不复存在了。由此道来,经济活动对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有时是双重的。
还应该看到,现代文化对原生态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文化需要多样性,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应该并行不悖,并且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源头,二者各有千秋,因而应各有其地位。但这是理论上的推断,实践中只有很好地处理了二者关系,才会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双惠。更多的现实告诉我们,文化形式空前增多、品种繁杂的现代文化不断进逼挤压着传统文化,这使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变得暗淡。尤其是基于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文化观念的变化,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更喜爱和倾向于现代文化,这就更使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困境。号称国剧的京剧命运堪忧即是例证,更遑论那些地位和影响力本不及京剧的原生态文化了。
五
现代的生态文化热还能持续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这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也许会有人认为:任何文化都是特定的历史现象,没有不衰败的文化,况且经济生活和社会环境都变了,对原生态文化只能采取顺乎自然的办法,任其自生自灭。还有的人认为:传统文化虽然好,但保存她不容易,并且如果用今天的方法对其加以保存,她可能脱离本来的特质,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形态,经过现代服装、灯饰、舞美包装的所谓原生态就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
以上种种观点自有其道理,但也颇有点无心亦无奈。诚然,文化离不开生活的土壤,但文化作为人的主观活动的产物,人们在创造和保护文化方面并不只是被动适应,完全可以有所作为。我们不应在历史的潮流面前无所作为,对原生态文化,我们应充分认识其价值,进而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挖掘、保护和发展,这项事业意义重大,也可大有作为。
前面我们已经论述过她的重要价值,此处不再赘述,但如果再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考察,或许会加深我们的认识。人们的生活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人们需要包括原生态文化在内的多种文化。原生态文化对人类的精神与物质生活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保护和发展原生态文化。
当然,在保护发展原生态文化时我们应力避胡乱作为的倾向。要制止作假,防止人为地制造一些与文化传统毫不相干的东西,譬如一些旅游景区招徕游客的所谓土风土舞,并冠以“原生态”之名,这其实是在戮杀原生态文化。还要力避作滥,如用“原生态”为招牌,给一些歌舞遍插原生态文化标签,这实际上是粗制滥造,破坏原生态的特性和美感,令人反感生厌,这实际上也是在摧残原生态文化。
人世间许多事情容不得犹豫,对原生态文化如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她很可能会无情地消失,并且将很快地消失。养育一片森林需要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但毁坏一片森林可能是数十年、数年或数月。有些文化品种的抢救刻不容缓,事实上已有过这样的实例。比如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誉为“东方音乐文化的无价之宝,……是新疆这个‘歌舞之乡’的象征,‘是流传千余年的东方音乐历史上的巨大财富’”[4]的维吾尔族音乐史诗《十二木卡姆》①,在20世纪50年代已成濒危,当时有关方面采取积极措施,让能演唱全曲的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家吐尔地阿洪②连续演唱,然后加以录音、整理。这位音乐大师在演唱后不久便逝世了,如挖掘、保护行动再晚几个月进行,《十二木卡姆》就可能残缺甚至失传。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对原生态文化的挖掘、保护不仅重要,而且刻不容缓,需要抓紧进行。
也有事实证明,只要潜心努力,就可大有收获。以胡笳为例,读到优美的“胡笳十八拍”,许多人很想听听胡笳之音,但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天空,后经研究、试制,胡笳已在内蒙古复活,已有人能演奏。这证明了重视与保护可以使传统文化延续生命,甚至复活生命。
六
如何保护原生态文化,以下三个方面的努力是至为重要的。
一是对原生态文化产生的故地和创造、继承了这些文化遗产的民族及地区加以重视,充分认识原生态文化的价值,精心呵护,给予滋养,把她留在生活之中,使她活在民间。要特别重视年轻一代传统文化保护继承意识的培养,使原生态文化成为动态的文化、活着的文化代代承传。在进行文化开发、旅游开发时,要重视原生态、保护原生态。
二是政府部门要采取措施,包括法律和行政措施,积极推动原生态文化的保护。如制订有利于原生态文化保护、发展的政策措施,设立原生态文化保护区,实施原生态文化抢救工程,建立原生态文化博物馆,开展对原生态文化的研究收集活动,加强原生态文化的展示和交流等等,这些皆是功德无量的举措。
三是社会有关方面要持久地关注、关心和支持原生态文化的挖掘、保护工作。比如文化工作者可通过研究、收集、创作、表演等形式保护传统文化;喜爱原生态文化的慈善家可通过经费资助等善举保护传统文化;新闻媒体则可通过有效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来推动对于原生态文化的挖掘、保护工作。希望大家都来珍惜原生态文化,因为她不仅属于某一个民族,也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甚至属于全人类。
中华民族是一个珍爱历史、关心未来的民族。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们都应该保护好原生态文化。经千百年流传的原生态文化,不应该在现代化进程中湮灭,而应光彩闪耀,与现代化进程同进取,与我们民族前进的脚步共迈进,并为中华文化实力的增强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种精神力量。
注释:
①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优秀的古典音乐,即大型音乐套曲的称谓。它是维吾尔人民创作出来的一部巨大的音乐财富,素有“东方音乐明珠”之誉称。见《十二木卡姆简介》,http://www.daynew.net/.
②吐尔地阿洪,新疆喀什地区“十二木卡姆”世家的第五代传人。见高方、阿不列力木·艾则孜《“十二木卡姆”传人吐尔地阿洪之子》,新疆天山网http://www.tianshannet.com.cn.2005-11-28.
标签:原生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