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上“信息高速公路”的美国报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报业论文,信息高速公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介绍了美国报业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加速提高新闻生产的技术含量,使之在与电子媒介的竞争劣势中,发现生存的新途径。
近一两年来,美国的一些报业集团投资创办了电子报纸,并正在逐步打开市场。信息技术能够应用于报刊业,并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是经历了一个技术进步和市场发育的过程的。欧洲在70年代初就试图发展电子报纸,终于因为成本和系统维持费用过高而告失败,美国人在80年代投资这一行业时,也因市场尚未形成而未能取得成功。90年代,特别是美国政府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推出后,报业出现了应用电子技术,发行电子报纸的热潮。经过几十年的酝酿和发展,技术和市场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成熟程度,现在电子报纸变成了一个方兴未艾的新媒介,可望迅速在媒介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
面对“信息高速公路”所提供的机遇和与之相伴的挑战,美国新闻界是如何应对的,这是本文作者赴美考察的主题。
(一)第一家驱车高速公路的美国报纸
旧金山以南的圣·何塞(San Jose)城,有一家《圣·何塞·默柯里新闻报》(San Jose Mercury News)就是这家如同美国大多数小城镇报纸一样普通的报业“小字辈”,最早驱车“信息高速公路”。笔者在这家报纸的电脑联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默柯里中心”(Mercury Center)看到了这份电子报纸。用户只要打开计算机,在荧光屏上用鼠标点中表示报纸的图标,荧屏上即出现一长串信息分类索引,以供查找新闻和信息,用鼠标点中所选的类别,即可显示出这一类的最新新闻,如体育、娱乐、经济等。
概括起来,建于1993年秋天的这个系统,可为订户提供下列服务:
●提供每天刊登在《默柯里新闻报》上的新闻和分类广告的标题,同时提供因报纸版面所限未能刊登出来的消息、深度报道和背景资料,和收自通讯社和报业辛迪加的稿件等。目前这个中心每天提供的新闻,除报纸登载的以外,达300条之多,新闻时效也大大提高——在前后相继的两期报纸的印刷出版周期之间,新闻随到随编随发。1994年1月,洛杉矶发生地震,“默柯里中心”最早在它的电子版上发表了有关报道,其动作之速,胜于电视和广播。
●通过电话和传真机,提供当日新闻、商业信息、股市行情、体育赛事、天气预报以及衣、食、住、行、娱乐等方面的服务信息。
●中心加入了“美国联机网络”(American Online),用户可以通过这个联网系统,与报社的编辑、记者以及其他用户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就各种问题或个别交流意见,或公开讨论。我们采访时看到用户们正就克林顿总统提出的健康保险改革方案在网络的“公告板”上展开“论战”。用户还可以获取全美三大电脑网络之一“美国联机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并与这个大网络的遍布全美各地的用户进行通信。“美国联机网络”又与联通许多国家的“国际联机网络”(Internet)相通,故美国和世界各地的网络用户都能很方便地获得“默柯里中心”提供的各种信息并与中心及中心的用户进行交流。为避开作为地方小报之“嫌”,这个中心还同全美十多家大报订有交流信息的协议,用户可通过上述网络及早获得发表在这些报纸上的各种新闻和信息。
●用户还可以通过电话、传真机或电脑联网,接通中心的新闻资料室,或查找该报以往刊登过的“旧闻”,或向有关专家咨询,以进行各种专题研究。
当然,所有这些服务都是收费的。
(二)新闻和信息高速公路
由美国奈特—里德(Knight-Ridder)报业集团资助建立的“默柯里中心”,是美国以至西方报业走向“信息高速公路”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酝酿与探索,“信息高速公路”技术的应用,在美国新闻界已开始由实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
美国“自由论坛媒介研究中心”(The Freedom Forum Media Studies Center)曾对信息高速公路做过比较有代表性的概括:“信息高速公路”乃是这样一种电子通道系统,它“可以向人们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几近不受限制的信息——新闻、娱乐、数据、个人交流等。这些信息涉及面广,易于获取,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用户既能接收信息,又能发送信息,并可随时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这一概括,道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三大基本特征:一、信息流通量极大,其内容几乎无所不包;二、多媒体综合利用,集数字化的文字、声音、动态画面等多种信息形式于一体;三、信息发布者与接收者是双向互动的,即信息的接收一方不再是被动地被“灌输”,而是主动地选择信息,甚至发出自己的信息。
不难看出,以采集、加工和传播信息为基本职能的新闻业,注定要与人们早已预见到并正在逐步成为现实的最先进的信息交流方式——信息高速公路结合起来。诚如刊登在《美国新闻评论》(American Journalism Review)上的一篇专文所说,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对新闻界来说是再理想不过的事,因为它们实际上就是制造信息的工厂,还适合于借此获利并发展自身。”
正因如此,几乎在人们刚刚开始谈论“信息高速公路”这个词的同时,西方报业即开展了关于如何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和“信息高速公路”将给新闻界带来什么影响的探索。
据了解,最早的关于电子新闻及信息服务的探索始于英国。1971年,英国邮电局开始筹建一项名为“普里斯泰尔)(Prestel)的电子信息服务系统。8年以后,该系统在人们的热情期待中正式运营。这个系统的订户经由一个特别而又昂贵的终端,收阅新闻并从事诸如家庭银行服务、预订飞机票等活动。“普里斯泰尔”设计者的初衷,是以企业和中产阶级家庭为市场,并用以改造英国的媒介。不幸的是,英国邮电局犯了一个后来为其仿效者一再重复的错误:未能搞清楚社会对这样的信息服务的需求有多大。以致直到1982年,“普里斯泰尔”的总订户只有65000家,其中家庭订户只占十分之一。在始终不能赢利的情况下,1993年12月,该系统不得不停止运作,继此之后,又出现了一个叫作“新普里斯泰尔”的专家服务系统。其订户约3万。
“普里斯泰尔”最终失败了,但是,作为开拓新领域的先驱,它的功劳不可磨灭,影响依然存在。1981年,法国邮电通讯与传播公司建立了一个名为“米尼泰尔”(Minitel)的类似系统。他们免费赠送终端,并以电子电话指南取代了效率极低的电话咨询系统。“米尼泰尔”获得了成功。短短几年时间,他们就在全国发展了数以百万计的订户,向世人显示了什么叫作“电子报纸”。
成效最显著的探索,还是在技术经济实力雄厚的美国。
80年代初,奈特——里德报业集团决定,建立一个名为“维尤特朗”(Viewtron)的电子新闻系统,并在迈阿密市郊的考拉尔·盖博尔进行实验。这是一个比“普里斯泰尔”更为复杂的系统,它播发的信息是以视频信号为载体的。但是,由于正逢有线电视大举攻城掠地,很少有人愿意花费900美元去购买“维尤特朗”的终端,以至惨淡经营一年后,当地只有2‰的家庭成为订户。1982年适合人们消费能力的个人电脑出现,致使“维尤特朗”彻底失去市场。
然而,“维尤特朗”的失败并没有中断美国电脑业和新闻界的探索。翌年,美国著名电脑企业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和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之一西尔斯集团合作,建立了它们自己的电子新闻和交流网络,“普罗迪基”(Prodigy)。虽然这个网络如同以前的电子新闻网络一样,依然不赚钱,但它的订户却超过了以往的网络。究其原因,乃是由于它不断开发并满足新电脑拥有者摆弄写字台上新的“大玩具”的需求。进入90年代,“普罗迪基”的竞争对手相继出现,如“美国联机网络”、“电脑服务网络”等,这些电脑联机网络的出现,为电子新闻发行人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基础条件。他们可以利用这些已经拥有相当订户的现成网络来传播新闻,从而避免以前的探索者们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所冒的风险。
在此新形势下,1992年,奈特—里德集团又重振旗鼓,作出新的决定:依托当时拥有20万订户(现在已有60万订户)的“美国联机网络”,发展新型电子新闻信息服务系统。设在科罗拉多州境内落基山麓的一家隶属于这个集团的“信息设计实验室”,将这个决定具体演化为现在的“默柯里中心”。
这个电脑信息服务系统一经运作起来,便引起了美国报业大亨们的关注。他们从中嗅出,一场新的报业竞争在即,于是纷纷派员前往圣·何塞取经,并根据各自的情况,制订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和《芝加哥论坛报》等在全美以至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报纸,其系统已投入使用。
在芝加哥大地电视台,我们发现这家新办电视台的摄像机就架设在名列全美十大报纸之列的《芝加哥论坛报》编辑部里,报纸的编辑和记者们随时出现在荧屏上,就他们手头正在处理的新闻接受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采访,并就有关问题开展讨论。这是已有近一个半世纪历史的《芝加哥论坛报》及其所从属的论坛公司,为迎接“信息高速公路”时代来临而作出的积极应对。现在,他们已构成了报纸、电脑联机信息服务系统和电视台协同运作的局面。
在一个统一的招牌下,向社会公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各种形式(文字、声音、动态画面)的信息,似乎正成为美国报业在新一轮以技术革命为先导的竞争中的又一趋势。
在美国自由论坛媒介研究中心调查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约翰·帕夫利克看来,在“信息高速公路”技术日趋普及的形势下,现有的印刷媒介,无线电广播、电视和已经大量出现的电脑媒体想要生存下去,走向文字、声音、动态画面的一体化,势在必行。
(三)信息技术对媒介行业的影响
“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和新闻界对这一新技术的积极采用,正在并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刻地改变美国的新闻传播方式。
新闻媒体的演变
有人认为,现在的印刷报纸最终将为一块只有几磅重、袖珍型或如一份16开小报大小的“电子板”所取代。“读者”在“读报”时,只须用一只笔在板面上戳戳点点,便可将“报纸”一页一页翻开,挑选出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来“阅读”。登载在这样的“报纸”上的新闻,是图文并茂甚而可以用耳朵来“读”的。为不断更新“报纸”内容以获取最新消息,“读者”只要定时将“报纸”与信息源接通即可。
虽说迄今为止这还只是一个设想,但一些对新的技术方式持乐观态度的专家预言,到本世纪末,上述“电子板”便会因价廉实用而为人们普遍接受。
自1985年以来,麻省理工学院媒介实验室的专家们则一直在创制一种纯粹为满足单个个人之需的“电子板”式“报纸”,即在一种被称作“智能代理者”的软件上,依照每个人的不同兴趣,编入一定的程序,装上这种软件和程序的“电子板”会自动地去选择那些适合用户特定兴趣的新闻及其他信息,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化“报纸”。默多克的新闻公司已将这种报纸的订户确定为,“年收入在4万至5万美元以上,经常到各地旅行的40岁的生意人”。他们的宗旨是,“让单个的‘我’回到媒介中来”。
新闻内容的变化
流经“信息高速公路”的信息是双向互动的。
刚到美国时,我曾在一位同学家里见到一种名为《华夏文摘》的中文电子杂志。内容多为中国大陆以及香港、台湾等地的报刊文摘,间有一些专门投稿。有意思的是,这份见诸电脑荧屏的杂志,乃是由大陆留学美国、加拿大甚至澳大利亚的几个学生办起来的,他们分散在各地乃至各国,从未谋面,只是通过电脑网络相互“认识”,进而商量开展工作的。订户只需将自己的电脑与之联网,告知自己的“电子信箱”编码,便可在每个周末从电脑上收到“编辑部”发来的文稿;如果想给“编辑部”投稿或提意见,只需按照相反的程序去做就行。后来,我发现,这份电子杂志在留美学生学者以至美籍华人圈中都颇有影响。
这一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发行的中文电子杂志,也可视作是当今美国形形色色的电子出版物的一个缩影。据说,在现有的电脑网络上,汇聚了数以百计的电子论坛和电子俱乐部。
以电子通信的方式不断传递最新消息,也是从信息内容上满足专门用户的特别需求的一种做法。这样的服务项目,在商界几年前即已出现,只是因为收费太高,一般用户不敢问津。
例如,尽管收费高达每月1000美元,订户仍然遍布全球的布鲁姆堡经济新闻社(Bloomberg Business News),可以通过其电脑网络,不间断地提供最近一分钟内股市和债券市场行情的彩色图文信息,最新国际新闻、专稿以及分类广告等。“这就如同在你的办公桌上接了一条专线,你可以每时每刻地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消息”,《美国新闻评论》引述自由论坛媒介研究中心技术经理马克·泰尔希默的话道。专家们预言,在“信息高速公路”技术日益普及的将来,诸如此类的电子媒介将会变得越来越司空见惯。
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挑战
从前面的描述不难看出,“信息高速公路”将给新闻采编人员带来极大的便利。他们可以借助电脑联机网络,十分便捷地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接通有关的数据库以获取新闻背景资料,并且及时了解新闻发出后来自受众的反馈。他们坐在自己的家里,或在其他任何远离办公室的地方,都可与编辑部保持密切联系,进行工作。一言以蔽之,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效率已经和正在因“信息高速公路”而大大提高。
但是,这也意味着新闻工作者们将在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上开展竞争,如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搜寻新闻,要求更加敏锐的新闻嗅觉,更加迅速的行动,以至更高的职业道德水准等。
另外,鉴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日益广泛的应用,密苏里大学的新闻学教授安·布里尔指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还必须善于将文字、声音、图像和数据这些不同的信息形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对受众的影响
毋庸置疑,“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以及新闻界对“信息高速公路”技术的积极采用,最终受益者还是受众。他们可以更加及时地获取更多的信息,并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和兴趣,对信息进行选择,甚至可以“绕过”新闻媒介,获得更多的第一手新闻资料。
(四)前景与问题
美国报业争相搭乘“信息高速公路”这班时代快车,是主、客观两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就主观而言,是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中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而且一旦看到一线希望,便一拥而上,谁都不愿意在新一轮角逐中名落孙山。据统计,1967年,约有四分之三30岁以上的美国人阅读一种日报,时至今日,只有一半美国人还在阅读日报。自1988年以来,尽管美国人口稳步增长,可报纸销售量却日益下降,与这样的趋势相同步,报纸的广告收入也跟着递减,整个报业的赢利水平下降了约一半。在如此不景气的状况下,这个国家的报纸发行商们很少有人还对目前这种报纸形式保持有足够的信心。这样,他们就很自然地把摆脱困境的希望寄托在了新出现的“信息高速公路”及其技术上。
就客观而言,人们收入的增加,个人电脑的普及,各种电脑联机网络的出现,以及社会对信息的需求与“挑剔”,事实上构成了一个条件日益具备的信息大市场。有关资料显示,如今,每三个美国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拥有电脑,每十台电脑中就有一台配备了可使该电脑同时具备电话应答、收发传真和接收电子报刊等功能的调制解调器。
但是对于美国社会的中下层来说,享受这样的服务多少还有点“奢侈”。这也就把这样一个目前人们还较少谈及的话题摆上了桌面:使用“信息高速公路”的费用应当由谁来支付?是由信息提供者支付,还是由广告商或用户支付?抑或如有的人所提出的,作为一个社会的基础性设施,主要应当由政府支付?
总之,对媒介行业来说花费代价,先行抢占“制高点”,或是“随大流”,现在还是众多的美国报纸面临的两难选择,也是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要面临的抉择。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现在就要密切关注,有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