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对比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各69例,对照组行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行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血脂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心功能指数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对比,差异不显著。结论 冠心病经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避免了病情进展,值得推广。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冠心病;疗效
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与多发疾病,是因脂质代谢异常引起的,如果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则可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随之威胁患者生命。据统计,此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起病急、发展迅猛,增加了病死率。目前,临床上主要以综合疗法为主,包括用药、宣教及生活指导等。他汀类药物可调节血脂,稳定粥样斑块,提高血管内皮功能,为了证实此类药物临床价值,本文对比了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以1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了138例患者,其中男78例,女60例,最小42岁、最大85岁,平均(60.3±4.1)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12年,平均(4.6±2.3)年,平均体质指数(22.5±1.4)kg/m2。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均无精神疾病、器质性疾病、相关性药物过敏史。根据双盲随机发,划分为两组,各69例,患者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不显著。
1.2方法
1.2.1 对照组
阿托伐他汀治疗,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10mg/次,1次/晚,疗程12个月。
1.2.2 研究组
瑞舒伐他汀治疗,瑞舒伐他汀钙片(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82),10mg/次,1次/晚,疗程12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血脂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心功能指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软件处理资料,其中计量资料表示( ±s),计数资料表示(n)与(%),组间用t、?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TG、LDL-C、HDL-C
研究组的TG、LDL-C、HDL-C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TG、LDL-C、HDL-C对比( ±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超敏C-反应蛋白、心功能指数、Hcy水平
研究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心功能指数、Hcy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2.3 临床疗效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66/69),对照组为92.75%(64/69),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同时,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3讨论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狭窄、心脏供血不足、心肌收缩减弱等造成的,其具有三高特点,即:高发病率、高病死率与高致残率等,患者临床表现以心动过速、低血压与胸痛为主,直接影响着患者身心健康,加重了其家庭负担。目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经学者研究显示,此疾病与年龄、性别、遗传、合并症、肥胖等有关。为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上常给予用药治疗,本文对比了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以1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结果为,研究组的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心功能指数、Hcy水平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此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经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良好,与阿托伐他汀相比,保证了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根据既有研究可知,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节血脂功效,防止了心血管事件出现,当前,此类药物常见于冠心病治疗。国内学者对比了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均给予10mg/次,1次/d,其结果为瑞舒伐他汀的血脂、心功能指数改善幅度高于阿托伐他汀,差异显著,与本研究报道一致。
本研究指出,冠心病患者用药后,超敏C-反应蛋白低于用药前,该指标属于敏感标志物,是机体非特异炎性反应,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经国内学者[2]研究证实,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研究组给予了瑞舒伐他汀,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经口服用药后,可有效调节血脂,降低了肝脏代谢率,促进了LDL吸收与分解代谢,另外,用药后,降低了Hcy水平及心功能指数。
临床实践中他汀类药物应用较为广泛与普遍,为了提高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临床工作者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经综合分析后,为其提供个性化的用药方案,并在用药期间,指导其规范用药,禁止其随意停药或加服,密切关注其反应,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处理。临床上应注重宣教,以此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并给予作息、运动等指导,改善患者机体素质,促进其早日康复[3]。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经瑞舒伐他汀治疗,改善了患者血脂、心功能,与阿托伐他汀相比,优势显著,临床上应大力推广。但本研究存在不足,样本量较少、随访时间过短,日后应开展多种性、大样本及长随访研究,以此明确药物的远期疗效。
参考文献
[1]陈翀昊,王广燕,苏衡.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13(02):126-128.
[2]李明.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影响的对比研究[D].广西:广西医科大学,2015:12-13.
[3]靳春琳,王利俊,韩清华.国产瑞舒伐他汀与国产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的对比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03):291-293.
论文作者:高歌,刘春娟,程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疗效论文; 血脂论文; 对照组论文; 差异论文; 功能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