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敏弦[1]2014年在《县域绿色经济差异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绿色经济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已进行不同程度的实践探索,正在成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选择,同时呈现差异化发展新特点,成为县域避免同质化竞争、增强特色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导向。基于区域经济特色发展与差异竞争的需要,本文立足县域和县域经济,以绿色经济为主线,从差异化视角研究县域绿色经济发展,分析研究了宏观背景、重要意义与相关理论基础,探析了县域绿色经济的概念范畴、演进过程、发展趋势与内涵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县域绿色经济差异化发展的概念,明确县域绿色经济差异化发展的内涵构成,从内生影响因素入手分析县域绿色经济差异化发展的机理,研究县域绿色经济差异化发展的战略、模式与路径选择,建立由4个层级、44个具体指标构成的县域绿色经济评价体系,选择聚类分析法评价各个县域不同发展特征,同时通过对福建省58个县(市)绿色经济发展情况进行量化评价、聚类分析、SWOT分析、发展方式选择分析,从定性定量的角度研究县域绿色经济发展在战略取向、推进模式、路径选择上的不同方式,验证县域绿色经济差异化发展的演进机理,探究县域绿色经济发展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的基本规律。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本文认为绿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发挥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增强竞争实力的必然抉择,特色发展与差异发展是个基本规律,其实质是求发展目标之同、存比较优势之异,在竞争基础上加强区域合作,所以需要建立和完善差别化的政策制度安排,形成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本文研究的思路观点与提出的政策导向、保障措施和制度安排建议,以期为我国县域绿色经济发展选择差异化方式与区域制定差别化的政策导向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孙建[2]2004年在《福建省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研究及对策分析》文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全球发展战略,是人类在未来取得持续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虽然可持续发展观念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并形成全球共识,但在追求经济目标和物质财富的驱使下,可持续发展战略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尤其在局部区域),人类仍然面临着严重的生态、资源、环境等阻碍可持续发展的诸多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未能有效地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重要关系。因此,本文在这一理念的启发下,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区域发展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力求对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手段——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即区域系统协调发展问题做一个初步研究。全文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前言部分。这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本文的创新之处。通过介绍,引出了本文的指导理念——可持续发展观,为下文的进一步分析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理论部分。这一章介绍了区域系统、协调发展、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等相关概念内涵,以完成论题的理论支持,并详细介绍了文中用到的主要方法:用于测定区域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分析法、用于测定区域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层次分析法和用于判定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状态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本章最后一节根据相关原则,详细列出区域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测定区域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进而测定区域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提供了依据。 第三章,实证部分。这一章首先对福建省区域系统的现状作了概要介绍——包括福建省人口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有关情况。然后利用第二章介绍的方法和模型,测定了福建省区域子系统和区域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对福建省区域系统的协调发展状态进行了判断。 第四章,探索部分。这一章在介绍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及其仿真平台SWARM的基础上,初步勾勒出了福建省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SWARM仿真框架,并就其中的企业污染治理的博弈行为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了一些与区域协调发展相关的启示。 第五章,对策部分。这一章在就福建省区域系统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区域子系统各自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第六章,总结。在这一章简要回顾了全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并就全文的创新和不足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陈梅芳[3]2011年在《福建省区域空间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经济不断以加速度的态势发展,为海西经济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区内山海差异的空间不协调矛盾加剧,制约着海西经济区的持续发展。由于行政区划、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福建省各城市在追求各自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区域空间协调发展机制和必要的分工协作,难以形成区域整体发展,阻碍了福建综合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本文尝试从空间角度,对福建省经济协调问题进行探讨,在该领域中还较为新颖,并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采取了综合评价法和自组织特征映射(SOM)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区域空间协调发展进行测度,得出了福建省存在着明显的空间不协调,并对福建省九地市的空间协调状况进行分区,其中厦门、福州和泉州属于较高空间协调区,漳州、三明和龙岩归属于中等空间协调区,而莆田、南平和宁德则是被划入较低空间协调区中。实证分析后,又进一步提出了福建省空间协调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入分析了福建省现有的空间协调手段,重新审视了现有空间协调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协调机制体系不完善、省级协调手段单一、区域规划缺乏法律保护等。最后,提出了实现福建省空间协调的一些对策建议,不仅可以为各级政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等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还能在中观或微观层面上为政府和企业作出经营决策等提供合理的理论指导。
庄争蓉[4]2008年在《福建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区域之间相互依赖、关联互动的关系将进一步加深,协调成为区域发展中最为决定性的因素,实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最终目标。在此背景下,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在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理解以及重新定义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有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理论实践经验,主要探讨了这样两个问题,即“为什么要进行协调?”和“如何进行协调?”,其目的是为今后福建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政策提供参考。笔者首先运用多种数学模型,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分别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处于不协调状态的结论,进而分析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和自身基础条件,立足福建省的实际条件,借鉴相关的理论方法,为促进福建省的经济协调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最后,从区域协调和部门协调两个方面提出福建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福建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主要从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强资源保障确保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六个方面进行论述。
刘海明[5]2011年在《福建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建立在系统论经济自组织系统的协同理论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各子系统间协同发展,从而达到1+1>2的效果。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重视各次区域的发展机会的公平和平等,重视个次区域间协同配合,各产业间协同,从而形成经济的自组织系统,最终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在研究了福建省各地市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等特点,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福建省产业协同发展成熟度,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了福建省九地市间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了影响福建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因素,通过对政府和企业管理者的问卷调查分析,提出了适合福建省省情特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理论观点借鉴各国各地区的具体发展实践的经验,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各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福建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命题的提出。首先提出了选题的现实背景,提出选题的目的,总结选题的意义,接着回顾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动力发展机制研究、协同理论的研究动态,并从产业间协同发展、城市协同发展、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和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来评述协同理论的运用,指出了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问题以及目前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不足之处;然后对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和协同发展等概念界定,最后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以及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描述。这是本文第一章的内容。第二部分:分析问题。首先分析了福建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现状,接着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了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资产结构的协同关系,并通过对福建省的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分析,结合福建省区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进行成熟度实证分析;紧接着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了福建省2000年到2009年十年的数据,对福建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综合效度进行评价分析,进一步通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投入冗余度等指标的分析,总结福建省九地市协同发展的经验,为福建省九地市协同发展的建设提供借鉴。这在本文第二章到第五章的内容。第三部分构建福建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依据福建省省情以及实证分析结果,设计了福建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政策,其中包括转移支付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最后构建了福建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利益协调机制,通过组建福建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委员会并执行区域利益协调方式和区域经济协调机制,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释放生产力,最终实现福建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可持续发展。这在文中是第六章的内容。本文主要得到的结论有:1.福建省各地市经济差距不断拉大,中心城市发展滞后、产业聚集不突出、城乡差异大等诸多问题。通过九地市经济协同发展,可以缓解福建省各地市经济差异越来越大的局面。2.福建省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存在劳动力冗余,表现为劳动生产率低下;第二产业产值结构、资产结构、就业结构渐趋合理;第三产业资产结构、固定资产投资效率有待提高。3.莆田、三明、南平、宁德由于处于规模效率递增阶段而使得协同发展技术效率提升。全省只有龙岩的纯技术效率提升,源于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加强,投资规模的不断提升。泉州、漳州、南平应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以提升纯技术效率。4.影响福建省九地市协同发展综合效度原因分析有三:一、福州、厦门、泉州中心城市发展滞后,空间辐射能力不足;二、产业间联系较弱,产业集聚不突出;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局面的改变仍是一个严峻的问题。5.认清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起主导作用,市场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起基础作用。产业联动是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产业联动是介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中间性网络组织,通过正式的契约关系或者非正式的各种联系,实现产业间各种要素的交换和流动,促进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连季婷[6]2015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河北省经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京津冀大城市化区域的协同性发展,目前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对于河北省来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如何形成全省不同层次的中心与外围紧密联系的高效率梯度和反梯度发展模式、重建河北省区域空间经济结构,是颇为紧迫的发展问题。依据这一研究目标,本文在梳理基本理论和前人文献的基础上,回顾了河北省与京津关系的历史演化,分别从河北-京津的经济梯度、产业梯度和城镇层级角度分析了河北-京津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原因,并通过依存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河北省区域经济模型的实证分析,推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策略。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结构的合理化问题。河北省围绕京津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与京津经济互动的特殊经济关系。本文从这一客观现实出发,运用中心-外围理论研究河北省与京津的梯度差和经济互动,并通过建设“次中心”与“次外围”的互动关系来改善大“外围”的空间经济结构,使其与大“中心”形成高质量的协同发展关系,这在国内的研究中尚不多见。本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得到京津对河北各城市经济增长效应具有较大差别,旨在对重建河北省空间经济结构进行新性研究,包括对中心-外围区域发展互动理论的开拓创新、京津对河北省各城市有效经济增长效应的区域经济实践理论创新,以及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策略思想创新。区域空间经济结构一般是由“点”和“网”构成,“点”是指经济集聚点,表现为城市和城镇,“网”是指联系性系统,包括基础设施网、服务网、市场交易网、产业连锁网、商贸服务网、社会保障网等。“点”和“网”的关系不同,所构成的空间经济结构就不同。京津冀之间既有相互独立的经济结构成分,也有相互补足的经济结构成分。京津的一般共性城市功能,是与河北广大城镇集聚点腹地构成产业连锁、经济网络的紧密联系,其特性城市功能是对河北省具有经济影响力。河北省近京津地方的发展必然会以京津为极点和磁力点发展,会在更大程度上接受京津转出产业,从而形成和京津十分紧密的各种网络关系;远京津的地方在借力与京津主通道的同时,会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从而会在河北省域内出现三到五个同构性的次经济中心城市。这些次中心内部各种网络关系极其紧密,而各次中心之间的网络关系可能薄弱,从而形成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系统。这样,整个京津冀地区就会出现比较独特的多层次中心-外围的空间经济结构。与一般中心-外围理论阐述的外围边缘化不同,这里的外围无论是对京津中心还是对河北省的次中心,都会逐渐被吸引到整个系统的发展中,而不会被边缘化。本文在研究河北-京津的经济发梯度、产业梯度、城镇层级等现状的基础上,得出京津对河北省具有一定的经济影响力,并运用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模型实证分析京津对河北省的有效辐射弹性,从而检验京津对河北省的经济增长效应,并提出了河北省更好融入与京津协同发展的经济策略,得到如下结论:京津冀十三个经济主体呈现不同的经济梯度分布:北京和天津分别位列高梯度区;石家庄和唐山位列中梯度区;廊坊、秦皇岛、保定、邯郸、沧州、张家口、邢台位列较低梯度区;承德、衡水位列低梯度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表现特征,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发展水平高、工业发展水平高、交通干线发达的经济主体综合实力评价值高,河北省省域的沿海和省会城市综合实力评价值居于中间,河北省省域陆域和山区综合实力评价值相对低。京津对河北省的经济影响存在产业差异,北京主要影响其第三产业,天津主要影响其第二产业。从产业梯度来看,北京市具有发展优势的第三产业,是除批发和零售业之外的11个行业,与借力北京经济辐射的增长效应相结合,北京的上述产业较多向唐山、秦皇岛、邯郸、邢台、保定、承德、沧州、廊坊、衡水等城市转移,结果是能够促进这些城市的经济增长。天津的发展优势产业,重点集中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一般制造业等第二产业,与借力天津经济辐射的增长效应相结合,河北的秦皇岛、邢台、承德、沧州、廊坊等城市应率先考虑承接天津相应产业转移,以形成最佳产业链条的空间结构。京津对河北省的经济影响和河北省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河北省各地区借力京津与省内互动发展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从城镇梯度来看,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等四个城市是河北省的中心城市,其余七个设区城市可以作为河北省的次中心城市。因此,唐山、保定和邯郸应更为积极地主动接受京津的辐射,与京津实施经济互动;秦皇岛、邢台、承德、沧州、廊坊、衡水作为经济辐射的正向增长效应城市,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京津两个域外城市的经济辐射,另一方面还应积极争取省域内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等四个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与其形成高密度的经济互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和天津对河北省有经济辐射力,且这种经济辐射力对河北省的经济影响能够切实推进河北省经济增长,但对河北省各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效应不同,且京津对河北省的经济影响程度与河北省城市经济梯度呈现正向分布。北京对唐山、秦皇岛、邯郸、邢台、保定、承德、沧州、廊坊和衡水等九个城市的有效经济辐射力弹性全部为正值,这说明这些城市在接受北京经济辐射的过程中能够切实提升自身的经济增长。天津对河北省秦皇岛、邢台、承德、沧州、廊坊等五个城市经济增长的有效经济辐射力弹性较为显著,这说明天津对这五个城市的经济影响也能够提升自身的经济增长。和河北省城市综合实力结论相结合,认为河北省城市综合实力排名前列的唐山、廊坊、秦皇岛、保定、邯郸在京津有效辐射力作用下,经济增长效果明显;城市综合实力排名最后两位的邢台和衡水,其经济发展正效应也最小,这说明城市综合实力是影响河北省接受京津辐射力效果的重要因素。具体到城市综合实力因子得分,发现京津对城市承载力、环境、工业发展能力较强的城市的有效辐射力的增长效应更强。可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程中,京津对河北省各城市的经济影响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河北省各城市应根据不同的比较优势,从借力京津发展进而产生经济互动。面对京津对河北省的经济辐射影响力,河北省能够接受多少经济辐射力,并且是否能将其转化为经济增长可持续的推动力,是河北省与京津能否产生良性经济互动关系,进而实现协同发展的关键。因此,河北省各城市应充分估计与京津、与省内城市之间的合作效应,因地制宜地选择有效率的合作方式和途径进行区域经济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河北-京津的区域空间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基于京津冀区域多层次的中心-外围的空间经济结构,河北省总的发展策略,应是一种多层次的梯度推进过程。首先,要在逐步实现和京津社会经济发展对接的同时,充分发掘和利用本地社会经济资源,形成省内经济发展的“次中心”,以便有能力承接京津的辐射;其次,摸清各次中心城市基础部门的规模结构,依据城市化区域的地理特点,实施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最后,从市场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建设改革四个方面策略保障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使河北更好的与京津协同发展。总之,随着京津冀区域越来越成为我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经济发展区,随着京津冀区域越来越引起世界的瞩目,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会得到具体的实践性推进:一方面,鉴于河北腹地对京津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京津发展不可避免地会考虑到与河北的协同进程;另一方面,河北不仅要借力京津发展,而且要立足自身实际,站在与京津协同发展的高度,运用产业发展策略、城镇发展策略和体制机制改革策略等有效措施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虽然目前河北省和京津的综合实力差距还很大,但这是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在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会不断得到实现,并朝着京津冀一体化的目标迈进。在这样的发展进程中,河北省将会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城市化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这一大城市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孙德中[7]2015年在《“四化同步”测度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在“四化同步”相关文献梳理、数据搜集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思路,依托文献研究、理论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利用实证计量手段,明晰研究视野、确定理论依据、综合比较分析测度方法、深入剖析研究案例、尝试提出问题解决策略。据此,梳理“四化同步”研究的国内外历史现状;厘清“四化同步”的内涵意义和基本特征;全面综合分析“四化同步”的理论本质和机理基础;综合筛选“四化同步”的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比较分析测度评价的主要方法;深入研究分析案例;结合测度评价结论,尝试提出策略建议。本论文的研究结论认为:一是“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基础着力点在于逐步化解区域和城乡发展水平的区域空间差距。二是对“四化同步”的问题区域,应针对性地构筑差异性区域政策体系,促进综合性、整合性的空间区域政策创新转型,优化结构性政策体系。三是应充分利用影响“四化同步”的主要因素的作用机理,有目的、有方向地控制“四化同步”的演进方向及结构构建。四是推进“四化同步”应依托工业化构建产业基础,打造就业吸纳平台和创造收入机遇;高度关注信息化的融合引领作用,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继续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扶持与金融引导力度,促进社会资本向“三农”领域转移,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充分发挥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作用;构筑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环境,配合人口转移和要素集聚;构筑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宽松体制与政策环境;继续深化户籍制度区域差异性改革;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一是全面阐释了互动机制的理论基础。系统、全面、综合地梳理分析了“四化同步”的互动机制理论,构建了针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框架;深度诠释“四化同步”中各个“单化”概念的基本内涵;努力阐释“四化同步”的系统论、协同论、产业链、地理学、互联网+等理论支撑基础;系统深入地梳理分析了“四化同步”四个层面中,相互排列组合、互动发生作用的6对范畴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基本关系特征;提出了“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机制导向。二是综合提炼了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全面、系统、合理地遴选分析了“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指标体系;上升到理论高度对“四化同步”的测度评价指标进行初步理论遴选;采用模糊隶属度、相关度分析等方法,分别更加科学合理地确定“四化同步”测度评价指标的隶属关系和相对关系,为合理精简繁杂指标,科学优化指标结构奠定了基础。三是比较梳理综合了指标数据预处理。综合分析了指标数据预处理的思路和方法;介绍了指标数据的标准化思想和方法;综述了指标数据的权重赋值思想和方法;综合分析了指标数据权数地位确定的熵值法、标准离差法、CRITIC法等的数理原理方法,以及主观赋权法,使得分析研究可从总体上全面把握“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数据处理思路和方法。四是比较分析了综合发展水平测度评价的主要方法及适用性。比较分析了主成分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优劣解距离法(TOPSIS法)、熵值法等四大类测度评价综合发展水平的数理方法原理和适用性之优劣,提升了研究的视野和对问题把握的能力。五是比较分析了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测度评价的主要方法及适用性。较为系统地比较分析了耦合法和协调法、灰色关联度法、单位根--格兰杰法等三大类测度评价互动关系水平的数理方法原理和适用性之优劣,使得研究能从总体上全局把握“四化同步”互动发展关系测度评价的实质所在和切入点。六是详细构建分析了“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河南案例。将“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理论研究文献的综合梳理、理论基础的构建、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比较分析、指标数据处理的思想方法、测度评价主要方法的比较分析选择等等研究结果,具体运用于河南案例的测度与评价实践,并将测度结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事实相对照,以验证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指标数据处理、测度评价主要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科学合理性,以增加“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研究的信服度。七是尝试提出了“四化同步”耦合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利用河南案例测度评价的相关结果,结合“四化同步”的发展实际及未来趋势,尝试提出了政策建议,构建了从“四化同步”的理论阐释,到“四化同步”的实证计量,再到“四化同步”发展实际验证的研究逻辑框架和研究过程。本研究在指标体系构建与科学性改进、评价方法的多元选用比较、数据实证的横纵综合分析完善等方面仍存在遗憾不足和改进空间。
赖应辉[8]2008年在《发达省份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位于闽东北的宁德市是福建省九个地级市之一,是沿海城市,也是福建省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宁德市2006年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只是同年福建省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的58.7%和32.2%;与发达地区厦门市的差距就更大了,宁德市2006年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只是厦门市的25.2%和8%。由于宁德市经济的不发达,造成宁德市社会事业的相对落后,也影响了福建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经研究发现,发达省份普遍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并且发达省份中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很大,比如,2006年,广东省汕尾市的人均GDP是广州市人均GDP的14%,江苏省宿迁市的人均GDP是苏州市人均GDP的10.9%,山东省荷泽市的人均GDP是青岛市人均GDP的14%。研究这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象为发达省份欠发达地区,研究内容是发达省份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综合采用辩证分析方法,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相结合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方法以及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方法等。在测算经济发展能力和资源、环境等支撑系统支撑能力综合值时采用数理统计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经济发展能力模型和资源、环境等支撑能力模型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宁德市经济发展能力的数学模型。2、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支撑宁德市经济发展的资源系统支撑能力数学模型、环境系统支撑能力数学模型、科技系统支撑能力数学模型、人口系统支撑能力数学模型、投资软环境系统支撑能力数学模型、社会系统支撑能力数学模型。3、经过对宁德市经济发展能力与支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当前宁德市经济的发展总体上是可持续的。4、建立了选择区域优势产业的数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选择出当前宁德市的优势产业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5、建立了选择区域支柱产业的数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选择出当前宁德市的支柱产业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6、建立了选择区域主导产业的数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选择出当前宁德市的主导产业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选择支柱产业的模型与选择主导产业的模型是不一样的,但用宁德市2006年的数据来选择,选择出的排在前三位的支柱产业和排在前三位的主导产业是一样的,这进一步说明了当前宁德市的工业是欠发达的,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7、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宁德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宁德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发展优势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8、在对发达省份欠发达地区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和宁德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捉出了发达省份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促进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必须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凋发展的对策。本文研究特色是尝试用数学模型来说明经济发展现缘和揭示经济发展规律。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宁德市经济发展能力和支撑经济发展的资源系统、环境系统、科技系统、人口系统、投资软环境系统、社会系统等支撑系统支撑能力的数学模型,并用经济发展能力与支撑能力的相关性分析判断出当前宁德市的经济发展是可持续的。这些方法和模型可为研究发达省份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建立了选择区域优势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的数学模型。
田章玲[9]2000年在《福建省区域发展实证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8年以来,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人口增长过快、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必将影响福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健康协调发展,与全国其它地区一样,福建省也开始研究与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科学选择福建省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政府部门,而且是各相关学科的学者当前关注的热点,各界纷纷行动起来,研究与福建省省情特点相适应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相关政策。据此,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福建省当前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发展是粗放型的,科技教育发展滞后、技术进步贡献率低等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促进福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并进一步构建福建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对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本章主要通过建立模型和数据比较的方法分析得到福建经济所取得的成就是建立在粗放型增长的基础上的,存在着规模小、技术进步贡献率低、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利于技术进步等问题。 第二章对福建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包括对人口、科技、教育的分析。在人口发展中,建立了福建人口出生率的模型,对影响出生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在科技发展中,对福建科技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优势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教育发展中,通过对比分析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 第三章对福建资源环境进行实证分析。在环境发展中,用实际数据分析了环境污染源及污染状况。 第四章是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福建的环境、科技、教育、农业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并建立了福建省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徐子青[10]2010年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经济联动是顺应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趋势的产物,也是响应国家实施全球观发展战略要求和区域自身战略转型的需要。当前,我国经济区域化特征日趋凸显,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加速呈现,但仍然面临着区域发展差距明显、区际产业结构趋同、资源短缺矛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现实问题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影响等现实风险。推动区域经济联动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与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有机融合的重大举措,是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的长远之策,也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当务之急。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联动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吸收借鉴西方经济学中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合理内核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区域经济、产业经济与系统论、控制论、协同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区域经济联动的内涵特征、演化机理、测度评价、系统控制等问题进行了阐述论证。本文认为,区域经济联动是一个由目标协调、结构整合、测度评价、系统控制等子系统组成的有序运行的交互系统,是一个由资源要素流动、企业集聚扩张、产业结构转换、政策制度变迁、空间模式演变构成的多维动态的整合过程,是一种能够拓展自身发展空间、推动经济高效运转、协调区域关系、优化区域布局乃至重新定位区域功能的发展模式。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运行状况是可通过构建“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进行衡量的,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运行偏差是可通过建立有效的区域经济联动系统运行机制进行控制的。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区域经济之间的合作联动为主线,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内部一体推动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合作互动的实证分析研究为路径,提出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大背景下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内外联动的发展模式、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重点领域等。本文研究旨在为区域分工合作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的模式,为正在规划和建设的各类经济区联动发展提供实践的范例,以期通过推动各类大小不一经济区内外联动,形成全国“合纵联横”的区域一体和谐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 县域绿色经济差异化发展研究[D]. 叶敏弦.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2]. 福建省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研究及对策分析[D]. 孙建. 华侨大学. 2004
[3]. 福建省区域空间协调发展研究[D]. 陈梅芳. 华侨大学. 2011
[4]. 福建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庄争蓉.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5]. 福建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研究[D]. 刘海明. 福建农林大学. 2011
[6].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河北省经济策略研究[D]. 连季婷. 东北财经大学. 2015
[7]. “四化同步”测度与评价研究[D]. 孙德中. 河南农业大学. 2015
[8]. 发达省份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 赖应辉. 福建农林大学. 2008
[9]. 福建省区域发展实证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 田章玲. 华侨大学. 2000
[10]. 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D]. 徐子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标签: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四化同步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区域发展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实证分析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 城市选择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福建省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