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耒阳市中铁五局二公司医院 湖南耒阳 421800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超声新技术血流向量成像(VFM)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30例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利用VFM技术采集所有患者基本数据及血流参数,并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心段十二点长轴速度峰值差值(Ts-6D-12)、间隔后壁达峰时间差值(SPWMD)、左心室十五节段至收缩血量最小值(Tm sv 16-SD)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体力学上观察组各指标均比对照组差(P<0.05)。结论:超声新技术VFM可直观显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流体力学变化,这为患者及时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超声新技术;血流向量成像技术;充血性心力衰竭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nography in blood vector imaging(VFM)to detect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Methods:32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30 cases of healthy volunteers as control group,using the VFM technology basic data gathering all of the patients and blood flow parameters,and the comparison. 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ZhongXinDuan twelve long axis speed difference of peak value(Ts - 6 d - 12),after the interval wall of peak time difference value(SPWMD),left ventricular segmental fifteen to systolic blood minimum 16 - sv SD (Tm)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P < 0.05);The indexes of blood fluid dynamics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the new ultrasonic technology VFM can directly display the changes of left ventricular fluid dynamics in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which provide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ime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key words] ultrasonic new technology;Imaging technique of blood flow vector;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慢性心力衰竭是常见的心脏病,针对疾病的检测,当前利用超声新技术中的血流向量成像技术可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1]。血流向量成像技术主要通过多普勒频移信息获取患者心腔内的血液流场情况,实时呈现心脏血液流场分布情况,借助该方法评估患者血液流场变化。本次研究就探讨了利用VFM检查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3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心功能根据纽约心脏协会标准分级为Ⅱ~Ⅳ级,患者中有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57~83岁,平均年龄(64.6±3.4)岁。选取同期到本院进行体检的30名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56~82岁,平均年龄(63.9±3.6)岁。在一般资料上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主要使用Aloka 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使用2~5Mhz频率的心脏探头,使用DSA-RS1作为VFM采集与分析软件。受检者主要取左侧卧位,患者保持平稳呼吸,连接心电图,先用心脏探头采集患者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采集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获得左房的前后径(LAD)及LVEDD,采用双平面法获得LVEF值。依据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的标准,测量患者中心段十二点长轴速度峰值差值(Ts-6D-12)、间隔后壁达峰时间差值(SPWMD)、左心室十五节段至收缩血量最小值(Tm sv 16-SD)。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差值指标
观察组各差值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中高发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中根据通过诊断病情并辅助相关的治疗方法往往可以获得显著的效果[2]。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应用超声新技术能够有效评估患者心力衰竭情况,而为了进一步了解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情况,则需要应用到VFM技术。
VFM技术检查充血性心力衰竭可实时显示患者心脏中的血液流场分布情况,评估患者的心脏血流变化,同时显示患者心脏血流信息与心脏中复杂流场状况[3]。一般而言,健康人群的心脏可以通过异长调节及等长调节等增加心肌的收缩力,但是如果衰竭的心脏此类效应受限制,则常常不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加,也就是心肌传递给心脏内的流体动能不会增加,这样会导致患者左室心脏三个节段SQ减低。此外,心衰还会使患者各部分的心脏收缩功能协调性下降,使得患者各部分的心肌收缩处于不同步的状态,这样容易使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度变慢,同相应左室收缩期心尖部及主动脉瓣口速度阶差降低。而借助VFM,则可以通过同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收集与分析,全面评估患者心脏功能,这样可以为为患者治疗提供精准参考。
本研究中,针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就采用了超声新技术中的VFM技术检查,通过对比心力衰竭患者与健康患者的Ts-6D-12、SPWMD、Tm sv 16-SD具体情况,了解患者左心室心脏变化,同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进行观察,为疾病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超声新技术VFM技术在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超,田家玮,杜国庆,等. 血流向量成像技术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研究[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2,21(4):281-283.
[2]刘一,陈金玲,程银涛,等.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血流变化[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3,22(5):383-387.
[3]Shen M,Chen Y. Application Effect of Ultrasound in the Asynchronous Movement of the Heart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Patients[J]. 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2015.
论文作者:王晨曦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超声论文; 心脏论文; 向量论文; 差值论文; 充血性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