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贫困地区成人教育发展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困地区论文,成人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1-8794(2001)02-0005-03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体制变革的今天,普通高校实行并轨、扩招,为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而成人教育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成人教育在这种形势下,其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新的严峻的挑战。要想使贫困地区成人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就必须立足现实,依法自主办学,加快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面向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的新型人才。必须走学历继续教育和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相结合的路子,进行岗前、在岗和转岗的“三岗”对口培训,采用联合办学、送教上门服务等各种形式,做到社会、学校、个人三者之间的供求有数,真正地为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搞好成人教育的工作,从而使贫困地区的成人教育有新的突破,办出新的特色。
一、贫困地区成人教育的现状及落后的原因
贫困地区由于长期经济落后、思想落后、文化落后和技术落后,导致人们的认识水平不高,对上成人学校进行培养的目的不明确。再加上这些地区的大批企业不景气,下岗工人不断增加,在岗工人发不了工资。还有现在的自考已经在未毕业的中专生中进行,使得这批学生也被自考抢走,这样就造成了专科层次的成人教育生源显著减少。例如,忻州地区师范学院成教部,2000年招生只录取了19人,报到了13人,显然这就为成教的学历教育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另外,忻州地区的职工培训次数少,社会上私立职业技术学校少,培训量也小。截止2000年10月份全区仅有6所被批准招生培训的学校(短期培训),并且所培训的内容又全部一样,基本上是美容美发、电脑(初级)、厨师、家电维修、服装裁剪五个专业。这就对社会上一些想学些其它技术、技能的青年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不得不到外地求学。故而使得本区这几年的社会性办学效果很差。政府部门组织的职工培训和社会性办学提供的职业培训远远不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要求。
分析上述情况,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专业设置不适应社会要求。学校所开设的专业在当地实用性不强,学生学了用不上,培养面过窄。
(2)培养对象的经济收入很低,出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
(3)社会办学管理差。社会上一些私立职业学校,缺乏管理,对专业设置、证件发放、教学质量、设备利用等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有些私立职业学校在招生时带有严重的欺骗性。
(4)教学过程的不适应性及缺乏弹性管理体制。成人教学不像普通高校那样,培养的对象层次不一,在教学上不能采用一种教学方法,管理上不能一刀切。
(5)缺乏引进和创新意识。在办学过程中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对当前办学好的国内外成人院校缺乏了解,没有参观学习的机会,不能引进先进的办学经验。再加上无信息来源,致使办学的管理者在创新方面能力差,没有新招,办不出特色。
(6)缺乏就业推荐和人才交流。学校只管教学,发放毕业证,而没有就业推荐渠道,对毕业的学生不进行人才输送交流。
(7)缺乏实践性环节。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差,不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同时还缺乏联合办学。
二、要适应市场需求,实行新的教育模式
针对存在的问题,贫困地区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在教育模式上走自己的路。既不能像普通高校那样,也不能照搬发达地区的成人教育模式,要体现自己的特色,适应市场的需求。
1.专业和课程设置要体现适用性。贫困地区的贫困原因之一就是适合当地开发建设的人才少。那么,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要特别体现这一点,根据当地的需要而设置专业和课程。对当地的企业到底需要哪方面的人才,通过调查后从生产、管理和服务的角度去分析,从而设置适用性的专业和课程。例如,忻州地区纺织厂缺乏机纺操作技术人员,电业部门缺乏线路维修技术人员等等,那么学校就应该根据这些需要设置专业和课程。总体上要在设置专业方面进行追踪相关领域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了解岗位的变化及其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及时修订教学计划,废除专业的终身制,对一些不适用的专业,学生毕业无就业门路的专业,坚决停办。同时,要使市场的资源优势与学校的办学优势相结合。
2.长期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搞成人教育要避免教条主义,要体现教育的市场性。在培训上要形成两条腿走路:既要体现国家教育计划的学历教育,又要有适合急需市场人才的短期培训。近年来,忻州地区劳动局协助深圳的电子有限公司(中台合资企业)招一批懂电子应用技术的工人,但没有办成。其原因就是忻州地区开设的社会办学学校和成人学校没有培训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这种专业技术工人要求会操作,会识别原件就可以,完全在3个月左右就能培训上岗。所以,在学制上要考察市场,适应市场的要求制定学时。在制定过程中学校要充分进行市场调查,将计划社会化,让社会有关人员参与制定,以免出现“废时效应”。
因此,只有通过改革原来的教育模式,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教育相结合的路子,通过市场调查,才能找准自己办学的坐标,使自己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定好自己在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从而发展自己。
三、引进办学经验,建立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机制
鲁迅先生曾说:“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在办学过程中,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办成人教育更应该“拿来”。要想“拿来”就必须先走出去,自己去“拿来”,经过一番“筛选”将适合的经验作为参考,提高办学的效率。
根据他人之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在贫困地区办成人教育就应该建立从招生入手,通过学校的培养,最后帮助学生解决就业的一体化机制。具体地说,就是首先解决招生问题,突破这一难关。因为招生的困难在贫困地区特别明显,怎样解决生源问题,是成人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大难题,多年来一直制约着贫困地区成人教育的发展。为此,必须做好下列工作:
(1)解决贫困生上学问题。学校要与当地政府取得协作,共同制订一个方案,即优惠贫困生上成人学校学习的方案:政府资助一些,学生自己解决一些,学校通过助学金帮助一些,银行贷一些的办法,解决这部分学生无力上学的困难。
(2)整顿社会办学,彻底关闭没有资格办学的单位和个人。对社会办学要严格管理,从教学环节上认真检查,对一些只图赚钱而不顾社会效益,带着严重欺骗性,以“就业”为幌子,蒙骗青年上当,不遵守诺言,使好多人受骗,造成极坏影响的学校应进行取缔。通过整顿,赢得社会青年的信任,积极参加培训,扩大培训量,并鼓励其就近来当地的学校深造、培养。
(3)开辟农村市场。设立以养殖、种植和管理为主的支柱专业,进行有效的科学管理,采用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模式,以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吸引农村的有识之士进行学习和实践。
(4)加强教学管理,以质量取胜。办学校,搞教育,关键在于教学质量,只有好的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一流的技术人才。为此,学校在教学环节上要进行严格管理,聘一些有能力的教师任教,对专业性、技术性特别强的专业(如美容美发专业)要聘请在社会上知名度高的高级技师来教学。并要建一批实验、实习场地,进行现场教学,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应用能力。加强弹性管理,以求得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得到培养。这样,只要教学管理搞上去,质量得到保证,就可以将本地区的学生留住,并吸引外地区的学生前来深造、学习。
(5)积极推荐就业。就业是上学的最终目的,所以学校必须做好这项工作。要与人才交流中心,外省市、地区取得合作,推荐学生外出就业,为学生就业开辟途径,以吸引学生积极前来学习。
(6)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信任度和知名度。学校要深入基层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从上学的目的入手,对学校的教育政策、教学设施、教师状况、培养目标、就业情况都充分展示。让社会了解学校,相信学校,通过与学生和家长座谈,了解他们需要什么,使学校“有的放矢”,让社会和家长放心。这样,就会扩大学校的影响,提高信誉,才能真正吸引需要接受教育的广大青年前来深造。
其次,抓好在校阶段的培养。毕业出来的学生能不能得到社会承认,能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关键在于培养。为此,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1)培养目标要明确。要以素质教育为培养的基本出发点,以专业技术、技能作为培养的目的,以培养的效果作为培养的动力去实施整个教学环节。
(2)培养内容要充实。要建立适应培养的教学设施,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以培养实用性人才和适应性人才。做到理论与实践真正相结合,按1:1的比例进行教学,加大实习力度,做到理论精深,技术过硬。
(3)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培养必须符合社会的需要,要借鉴加拿大的“以能力为本位”理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经验,改变“闭门教学”的形式;采取“合同办学,定向培养”“联合办学,分段培养”等方式;试行多形式、多途径的办学形式,注重适应企、事业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使培养有效果,有社会效益。
(4)建立弹性管理机制。根据成人教育的复杂性特点,对受教育者分层次、分阶段,随时、随地地进行培养和管理,要充分体现教育的特色,树立超前管理意识,该严的严,该活的活。
再者,就业是学校帮助学生走向社会的途径。学校必须建立“就业指导中心”,加强与外地联系,要与发达地区和开发地区的劳动部门签订协议,进行对口培训。积极开发本地区的就业渠道,针对服务行业、生产企业、农村养殖和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使学生能适应这些部门的工作。作为学校本身也要创建既适合教学实习的,又能为学生就业解决一定问题的一些商店、饭店、理发店、服装店等,从而形成一个充分的就业机制。从而形成招生——培训——就业的一体化运行机制。
四、树立竞争意识,强化市场观念
高校的扩招,必然导致学生选择学校的几率增大,学校之间必然展开竞争。那么,作为贫困地区的成人教育必须面对这一事实。通过2000年的成人招生完全可以看到竞争的激烈性。2000年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共招收学生1000多人,而忻州师院成人学生却只招了19人,这一惊人的对比恰恰反映了竞争。所以,在贫困地区办成人教育一定要有竞争意识和市场观念,从专业设置到学生就业都要适应市场的需求,脱离市场需求,必然会受到市场规律的严惩。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为吸引人才作必要的准备。要有创新意识,以创新求发展,依靠创新获得自己办学的特色,通过现代信息手段提高办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贫困地区办成人教育困难很大,但要面对困难寻找适合自己的办学路子,办出特色,通过参与市场竞争,不断改革自己不适应的部分;依靠高科技手段,坚持实事求是,面对贫困地区的实际,用适合本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开创新的办学局面,加快贫困地区成人教育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