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科学期刊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文献论文

论社会科学期刊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文献论文

试谈社科期刊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献论文,期刊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目前公开发行的期刊有8000多种,内部发行的期刊也近万种。在如此众多的期刊中,社会科学研究期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空气十分活跃,社会科学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从期刊的内容和分布密度来看,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内容重复,东抄西拼之作屡见不鲜,甚至有一些观点错误,崇洋媚外,否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作亦不时出现一些刊物上。这样一方面,期刊数量众多,另一方面,不少刊物质量低下,甚至真伪混杂。因此,如何分辨出真伪、优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开发和利用有价值的期刊文献资料信息,便成为摆在每一个从事社科资料信息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不揣浅陋,就此谈点认识。不妥之处,敬祈方家指教。

一 根据社科期刊特点牢固树立“四个观念”

社会科学期刊文献是为读者提供服务的重要信息载体之一,它具有抽象的理论性、社会性特点。但分布面广,周期性长,信息传递缓慢,因此。期刊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要更新传统观念,牢固树立“四个观念”:即市场观念,效益观念,信息观念和自我观念,加强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资源的开发、搜集、加工、分析和传递(借阅)。具体地说,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必须解除虚假信息的干扰, 消除传递过程中信息失真的现象。为排除“虚假”和消除“失真”,首先要求进行调查分析,掌握各类期刊文献资源的密度和“时兴”,并对文献资料源进行精心的选择,尽量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在选择过程中,除坚持明确的目标外,还必须充分注意到政策性,针对性,预测性和独创性。既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紧紧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中心,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各种文献资源,准确预测各个时期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动向,运用创造性的劳动为科研工作服务。

那么,如何才能排除干扰,消除失真,充分开发和利用期刊文献资源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期刊检阅卡。 建立检阅卡既可以随时掌握所传播的文献信息的反馈情况,又可以基本确定我们对某个刊物的态度。因为从刊物作者队伍的面貌及其稳定程度等方面,可以了解该刊物品位的高低和学术价值的大小,从而决定我们的取舍态度。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排除虚假信息,消除失真现象,保证期刊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高效率,高速度;因此,对所订购期刊的类别,刊载内容,作者以及文章中所引用的文献资料等一一列表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各个刊物的基本面貌,真正掌握它所刊载信息的真实程度,进而刊断,刊物的基本风格,(如是否严谨,求实、科学,信息量及其价值的大小等)。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就可以基本确定刊物的价值,为决定取舍提供依据。此项工作要随时进行,年终汇总。

附:期刊检阅卡:

1995年《×××》期刊检阅卡(样品)

期刊名称及类别名称 *××

刊序1

2

发文数 15 14

作者统计××× ×××如 前

××× ×××

××× ……

内容分布历史1 经济5 如 前

哲学3 文化1

社会学3 ……

引文类别数 历史1 经济5 如 前

马列28其它……

引文语种英、德、俄、日如 前

……

本室采集观点8史实14

如 前

的信息 数据9理论信息

72人物28

期 刊 谨严 实求科学 理论

基 本 +

+ ++

期刊名称及类别类别

季刊

刊序 3 4

发文数15

15

作者统计 如前如前

内容分布 如前如前

引文类别数如前如前

引文语种 如前如前

本室采集 如前如前

期 刊价值 信息量语言 创新

基 本 +++ ++

说明:“+”表示有或强,“++”表示信息量大。

(2)建立相对稳定的期刊群, 并以此为依托向深度和广度辐射。建立期刊检阅卡,随时进行检阅,不仅有利于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社科期刊群,而且对解除虚假的信息十分有利的。但是,要充分开发利用期刊文献资源,这样做往往是不够的。因此在非社科学期刊中,也有质量高、信息量大的期刊,是社会科学者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鉴此,在对基本期刊进行分析、加工、编码、检索、传播的过程中,还应充分注意临近学科和非社科学术期刊的发掘和利用。其途径有两条:一条是从基本期刊的引文中找到线索,另一条是从我们对这些期刊的浏览中获取有价值信息。社科文献内容并不都集中在学术期刊上,它分布得十分广泛,表现出极其明显的离散性的特点,譬如对某一学科很有价值的文献信息出现在其它学术杂志或非学术性杂志上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尤其是大量综合性期刊的出版发行使得社科文献资源的分散性更为突出。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一点,就有可能造成许多文献资源流失和浪费。因此,必须树立极强的信息意识,使我们能够对周围信息现象产生自觉的意识,不断地捕捉信息,利用信息,传播信息。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某些期刊的“时价性”。在临近职称评定、晋升期间,某些刊物为迎合本部门、本系统职称评定、晋升的“需要”抢先刊登某些文章,甚至不惜财力物力办“增刊”,以解“燃眉之急”。这时,这类刊物的质量急剧下降,有些文章平平庸庸,甚至东抄西拼。因此,我们必须严格实行“检阅卡制度”,既要依托相对稳定的期刊群,又要适时作出必要的调整,始终保持机动、灵活的动态工作程序。

2、高度重视过期期刊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社会科学的研究是有很强的延续性、重选性,在新的理论中内含着某些原来的理论成分,而某些理论根据和史实也往往是从“过期”的期刊文献中得到开发和利用的。这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是缓慢的,它的老化速度要明显低于自然科学文献,加之,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往往出现某种“今昔相似”的现象,这样研究工作必然要“回顾历史”,探索规律,寻找新的对策。诸如随着改革开放,原已被消除了的一些封建迷信、赌博卖淫等社会丑恶现象在一些地区重新出现,这就成为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的课题之一。要研究它就要“回顾历史”,寻找根源,吸取以往的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其中这方面的信息就可能隐含在早已过期的期刊之中,需要我们去开发、借鉴。又如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要讲政治”,内涵深刻,意义重大,但它决不同于本世纪60年代的“突出政治”,要分清两者的界限,不但要深入阐述“要讲政治”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而且要分清与“突出政治”的本质区别。要进行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正确引导广大干部准确理解“要讲政治”的重大现实意义,使“讲政治”成为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理论工作者就必须帮助干部搞清楚“突出政治”的概念及相关问题,等等。

3、增强预测性,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开发。 这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随时注意党中央有关战略布署。如中央提出经济战略要向中西部转移。而实现这个转移,不仅要进行必要的物质准备,而且还要做大量的理论研究,强化许多配套工程的建设,诸如文化,教育以及有关人文环境的研究等,另一个是理论研究领域的新变化,新趋向,不但要及时,准确地掌握,而且要做必要的预测工作,使文献资源开发先走一步。要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就必须站得高,看得远,超前搜集、整理、加工和传递有关资料和信息,采取一切可以采用的办法和途径,扩大文献资源,缩短文献资源与理论工作者、教师和广大社会读者的时空距离。

二 积极实施“定向”服务 提高文献的利用率

众所周知,社会科学期刊文献资源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十分广泛的,既有专门从事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也有一般社会科学工作者;既有大中小学教师,也有社会上的一般读者等。由于读者职业、年龄等的差异,他们对资料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如果图书、资料部门不根据服务对象和范围作出必要的分工,是很难为读者提供有效服务的。因此,必须实行“分工合作制”,即在资料工作人员内部根据服务对象的职业,文化层次和需求心理等特点为若干类,然后再根据工作的难度和工作人员的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等作出相应的分工,各尽其责,互助合作。这样,每个人对工作范围、任务和服务的对象都心中有数,这样文献资源的收集,加工,分析,检索和传播的目标也会具体明确,同时,在合作互助,互通信息的氛围中自觉不自觉地强化了竞争机制,有利于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向深、精化发展,有利于激励工作人员主动服务和创造性服务的积极性,B·布鲁克斯曾提出这样一个著名方程式:k〔s 〕+I←→〔s+△s〕。根据读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水平(k〔s〕 ),传播相适应的新文献资源或信息(I), 才能够使其实现新的知识结构(k〔s+△s〕)。由于“定向”服务,目标,范围都很明确, 容易掌握服务对象的需求心理和行为趋向,为服务选题和预测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定向”的基础上,可以逐步进行“定题”服务,即根据读者在一定时间内所需要资料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服务,“定题”服务缩短了读者与资料工作人员的距离,为读者提供了直接服务的机会和条件,使期刊文献资源利用的时效性,效益性得到提高。我们知道资料源与读者之间的空间距离是影响读者是否用这一资源的重要因素,但资料工作人员与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果资料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为读者提供服务,读者就会产生亲近心理,与资料人员的心理距离就会贴近。心理距离愈接近,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率就会愈高,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就会愈大。反之,读者就可能疏远这个资料源,甚至不再利用它。诚然“定题”服务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必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才能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当读者利用了资料人员提供的资料和信息后,即会产生各种信息反馈,这又可以转化为新的文献信息源,经过资料工作人员的再分析,再加工,再传播,形成良性的循环系统。当然在这个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资料工作人员的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以及社会环境,信息传递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毫无疑问这些制约和影响有形无形地对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产生种种干扰,或者使资料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产生滞留,或者由于各种虚假、模糊信息的严重干扰、掩盖、冲击了有价值的信息,使有价值文献资源得不到正常开发和利用。因此,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已经成为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的一个关键问题。同时,因为文献信息的传播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有些问题不是某一位或几位业务人员的能力所奏效的,对于文献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干扰和障碍,应该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三 认真进行分解分流 积极开发期刊资源

一份社会科学期刊所刊载的文章内容是多方面的,即使是一篇论文在一个主题之下也可能涉及到其他方面的材料与内容。综合性学术刊物如此,专业性很强的社科类期刊也不例外,这是社会科学特性所决定的。因此,只为读者服务提供目录索引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运用“主题法”手段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解,分别编入不同的类,用自然语言中代表事物现象和问题的名词术语表征不同类的内容,按照这些检索标识的语义和字顺,编制文献资源查询卡,形成“文献链”。当读者需要某一方面的资料,信息时,工作人员不但能够及时,准确地向他们提供有关论著目录,而且也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某些论文中的有关信息和资料,使期刊文献资源得到及时、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并与读者建立牢固的亲近关系。同时资料工作人员还会在得到读者利用文献资料的信息反馈后,再去拓展新的文献资源,如此循环反复,实现期刊文献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

在分解分流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书刊评论和参考文献的利用。由于这类文献资料往往具有引经据典,对读者可以起到“牵线引路”的作用,因此也是社会科学工作者和一般读者是最关注的一类文献资源。对它进行分析,加工,制订检索卡,为读者借阅提供方便,显然是十分必要的。从读者获取资料信息的角度讲,省力省时,是有效服务的最佳途径之一;对文献资源进行分解分流,是缩短文献资源的传播过程和时空距离,减少读者的索检环节,加大文献资源传播的效果和加速反馈过程,提高期刊文献资源利用率的有力措施。因为分解分流,“定题”服务,使文献资料传播者与读者在共同目标下加强合作,互相促进,传播者根据读者的反馈既可扩大资料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而读者也能接受到更丰富,更准确,更有价值的资料信息,保证科研任务或教学任务的高质量的完成。反过来,又为文献资源的开发提供线索,促进文献资源开发向更深层次发展;分解分流还可以避免各种虚假信息的干扰。要对一篇论文进行分解,就必须对那篇论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评估,分解出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排除传播渠道的阻塞和不真实信息的干扰,以保证文献信息的真实性。这样,就会大大地提高读者对文献资源的信任程度,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标签:;  ;  

论社会科学期刊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文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