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梁史学家刘恕与史风_中国古代史论文

吴梁史学家刘恕与史风_中国古代史论文

五凉史家刘昞与实录史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家论文,实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繁茂的中国古代史学园地里,有一种很重要的历史著作体裁——实录。它是在新皇帝即位后,由国史馆根据前一皇帝的起居注、时政记、日历等资料,重新汇编,纂修而成的前皇帝一朝言行大事的编年史长编。这种体裁,自唐代开始成为定制,代有所修,篇幅很大,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史料。实录体的创立者,一般都认为是南朝梁的周兴嗣,其实是五凉著名史家刘昞。

刘昞,字延明,敦煌(今甘肃敦煌)人,约生于公元370年,逝于440年。幼年时, 在儒学上颇有造诣的父亲刘宝对他进行了良好的启蒙教育。十四岁以后,他向著名学者、博士郭瑀学习儒家经书,学业优异,最受先生赏识。

刘昞在世的70多年,正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当时,南北分裂,北方先后出现了十六国、北魏等朝。河西则是西北几个割据政权的舞台。他童年时,当地是前凉张天锡的天下。不久,前秦苻坚夺取了河西。以后,西凉、北凉又相继称雄,直到北魏统一北方。

成年以后,刘昞隐居酒泉,潜心学问,教授弟子,从其受业者达500多人,为河西培养了许多人材。前秦、后凉多次徵召, 他都不应命。公元400年,李暠据敦煌,建西凉,不久迁都酒泉。 李暠出身于陇西望族,通涉经史。称王以后,在当地发展农业,关心民生,又提倡儒学,设立学校。他崇敬刘昞的学识,邀请其担任儒林祭酒、从事中郎,又迁升抚夷护军。李暠说:“吾与卿相值,何异孔明之会玄德。”刘昞见到李暠这个知遇之主,也如鱼得水,曾撰写碑文,颂扬李暠治民的功德,这就是立于靖恭堂而名闻遐迩的《酒泉铭》。唐初史家令狐德曾赞扬道:“区区河西,而学者埒于中原,刘延明之铭酒泉,可谓清典。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岂徒言哉!”(2)刘、李二人经常在一起阅读经史、切磋学问。 刘昞在政务繁忙之中,手不释卷。李暠关心地劝道:“卿注记篇籍,以烛继昼,白日且然,夜可休息。”刘昞回答:“‘朝闻道,夕死可矣,不知老之将至。’孔圣称焉。延明何人斯,敢不如此。”(3)

公元421年,以张掖为都城的北凉统治者沮渠蒙逊打败西凉, 占据酒泉、敦煌。匈奴族的沮渠蒙逊对刘昞更为礼遇,称其为“玄处先生”,在西苑专门修建了壮丽的陆沉观,请刘昞在其中教授弟子,每月按时送来酒和羊予以犒劳。刘昞在北凉政权还担任秘书郎,负责起居注的写作。沮渠牧犍继位后,更尊称刘昞为国师,亲自参拜,还下令所有官吏都拜刘昞为师,向他学习经史,并为他配备了索敞、阴兴两位年青学者当助教。当时,刘昞的学生有好几百人。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于公元439年平凉州,沮渠牧犍投降。 年逾古稀的刘昞被任命为留守河西的太武帝长子、乐平王拓跋丕的从事中郎。一年多以后,他思念故乡,从姑臧(今武威)返回敦煌,在姑臧以西400里的韭谷窟因病逝世。

刘昞学识渊博,勤于撰述,著作丰硕。据《魏书·刘昞传》记载,他注释和撰述的经史子书达100多卷。注释的书籍, 有儒家五经之首的《周易》,有法家要典的《韩非子》,有曹魏刘邵论辨人材的《人物志》,有相传下邳神人授予张良的古兵书《黄石公三略》。这些注多已不存,仅《人物志注》收录于《四库全书》杂家类。《四库提要》称,刘昞的注“不涉训诂,惟疏通大意,而文词简古,犹有魏晋之遗。”(4)《周易注》在《玉函山房辑佚书》有辑本, 被视为“断珪残璧,少而益珍”。

他的著作,有《方言》三卷,不见于诸史经籍志。但汉扬雄有《方言》十三卷,是解释古语和异国方言的一部小学类著作。刘昞该书,亦名《方言》,殆因敦煌西连西域,北接柔然,南通吐谷浑,本地又有匈奴、鲜卑、氐、羌杂居,语言环境十分独特,而他又担任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抚夷护军,这本书很可能是一部多民族语言的汇聚本。可惜该书久已不存,否则,对考证研究民族史、边疆史和古代语言将会有很大帮助。

最能代表刘昞学识的是他撰写的《略记》、《凉书》、《敦煌实录》这三部历史著作,《略记》又名《三史略记》。魏晋时的三史,指《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书合计393卷。 《魏书》本传言,刘昞“以三史文繁,著《略记》百三十篇、八十四卷。”我们知道,在他之前,孙吴时的太子太傅张温撰《三史略》,仅29 卷(5),似嫌太略。刘昞此书,当是纠张温之敝而作。《凉书》和《敦煌实录》在《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中都有著录,《宋史·艺文志》不再著录,大约于宋元间佚失。《隋书·经籍志二》云:“《凉书》十卷,记张轨事。伪凉大将军从事中郎刘景撰。”按,唐人讳昞,故称其名为景。则该书是记载前凉张氏政权历史的著作。《敦煌实录》的情况留待下节阐述。

北魏太和十四年(490),尚书李冲奏称:“昞河右硕儒, 今子孙沉屈,未有禄润,贤者子孙宜蒙显异。”于是将他的一个儿子任命为郢州云阳县令。正光三年(523)六月,根据太保崔光的奏请, 甄免刘昞后代碎役。孝明帝下诏道:“昞德冠前世,蔚为儒宗,太保启陈,深合劝善。其孙等三家,特可听免。”(6)北魏统治者的评价,反映了刘昞的学问道德在北朝学界的影响。

《敦煌实录》久已亡佚,其真实情况,只能从诸书著录及其点滴遗文予以考述。

该书的卷数,诸书说法不一。早期的《魏书》本传云为二十卷,而元嘉十四年(437),北凉王沮渠牧犍向宋文帝“奉表献方物, 并献……《敦煌实录》十卷。”(7)以后的《隋志》言十卷,新、 旧《唐志》都录为二十卷,程千帆先生以《十六国春秋·北凉录》与《宋书》所记,断定该书“作十卷为是”。(8)我们以为, 很可能该书从一开始就有两个版本流传,二十卷本的内容比十卷本为多。何以如此说,请看以下分析。

《隋书·经籍志》将《敦煌实录》著录于“史部·霸史类”。霸史类《小序》言:“自晋永嘉乱,皇纲失驭,九州君长,据有中原者甚众。或推奉正朔,或假名窃号,然君臣忠义之节,经国字民之务,盖亦勤矣。而当时臣子,亦各记录。……今举其见在,谓之霸史。”则所谓“霸史”,是古人对记载地方割据政权和分裂时期非“正统”政权史书的称谓。历史上以敦煌为都城的割据政权,只有西凉。史载:晋“隆安四年(400),晋昌太守唐瑶移檄六郡,推玄盛(李暠)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羌校尉。”以敦煌为都城。建初元年(405),“迁居于酒泉”。到嘉兴四年(420),西凉主李歆被沮渠蒙逊打败,其弟李恂立于敦煌,次年被灭。(9)西凉先后有约7年时间,以敦煌为其都城。因此,被列于霸史类的十卷本《敦煌实录》只能是记载西凉历史的史书。隋志著录《凉书》及《敦煌实录》时,称“伪凉大将军从事中郎刘景撰”。大将军是李暠之称。刘昞任大将军从事中郎是在西凉时代,则所谓“伪凉”当指西凉而言。据上可以断定,该书十卷本的写作时间,在公元405年至420年间,即西凉王李暠及其子李恂当政的时代。刘昞当时负责“注记篇籍”,也就是起居注和国史的写作,《敦煌实录》十卷本亦其职务成果之一。

两《唐志》著录该书为二十卷,说明唐时所存该书比隋人所见篇幅增加很多。从《魏书》本传亦称该书为二十卷,可以断然排除是由于隋唐间人对十卷本增益才造成二十卷本的可能。《魏书》撰成于北齐天保五年(554),所言《敦煌实录》的卷数,是魏收根据中秘藏本所录, 不应有误。而这一藏本当为魏太武帝平北凉后,于太延五年(439)十月“徒凉州民三万余家于京师”时,一起运回的北凉“仓库珍宝”之一。(10)当时刘昞正担任乐平王从事中郎,二十卷本定出其手。古人著书,有终生不断增改的习惯。因此,可以断定,二十卷的本子,当系刘昞生前对十卷本多次增删以后形成的。十卷本前已献给南朝宋,被沈约著录于《宋书》,并为隋人在平陈后运回北方,而被《隋志》著录。“唐武德五年(622),克平伪郑,尽收其图书及古迹焉。 命司农少卿宋遵贵载之以船,沂河西上,将致京师。行经底柱,多被漂没,其所存者,十不一二。”(11)十卷本的《敦煌实录》大概也在这一次沉没黄河,永远佚失了。而二十卷本,则由北魏传至东魏,再传至北齐,被魏收著录。北周平北齐后运至长安。隋人迁都仍将其存于西京大兴,最后被唐人收藏传播。简单说,《敦煌实录》有两种版本。十卷本,为刘昞在西凉时写成,唐初沉于黄河。而二十卷本,是刘昞对十卷本增改而成。北魏将其运回平城,最后传到唐代。这就是诸目录记载《敦煌实录》卷数不同之谜的合理答案。

十卷本的内容已如前述。二十卷本的内容如何,从唐人的分类和论说中可以找到蛛丝马迹。《旧唐书·经籍志上》将其著录于“杂传类”,《新唐书·艺文志二》将其著录于“杂传类”,又著录于“伪史类”。杂传,《隋志》小序说:“又汉时,阮仓作《列仙传》,刘向典较经籍,始作《列仙》《列士》《列女》之传,皆因其志向,率尔而作,不在正史。后汉光武,始诏南阳,撰作风俗,故沛、三辅有耆旧节士之序,鲁、庐江有名德先贤之赞。郡国之书,由是而作。魏文帝又作《列异》,以序鬼物奇怪之事,嵇康作《高士传》,以叙圣贤之风。因其事类,相继而作者甚众,名目转广,而又杂以虚诞怪妄之说。推其本源,盖亦史官之末事也。载笔之士,删采其要焉。今取其见存,部而类之,谓之杂传。”简单说,杂传就是除正史以外记人物事迹的历史著作。二十卷本的《敦煌实录》既然归于该类,当是以人物传记为重要内容的。唐代著名史学评论家刘知几对《敦煌实录》很有研究,将其视为“郡书”,说:“郡书者,矜其乡贤,美其邦族,施于本国,颇得流行,置于他方,罕闻爱异。其有如常璩之详审,刘昞之该博,而能传诸不朽,见美来裔者,盖无几焉。”(12)在另一处,刘知几还说:“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欲求不朽,弘之在人。何者?交趾远居南裔,越裳之俗也;敦煌僻处西域,昆戎之乡也。求诸人物,自古阙载。既而士燮著录,刘昞裁书,则磊落英才,灿然盈瞩者矣。”(13)这两段话,充满了对刘昞及其著作的赞扬之词,同时也告诉我们,刘知几看到的《敦煌实录》大体是敦煌地方人物的传记。但《新唐书·艺文志》同时又将该书著录于“伪史类”,说明其内容有相当部分不是人物传记,而是记述一个割据政权(西凉)的历史。由此看来,刘昞对十卷本是修订,而不是全部推倒重写。具体讲,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历代人物传记。由于该书以“敦煌”为名,又由于作者是敦煌人,因此,所增加的都是敦煌籍的人物传记,从而使该书具有了双重的性质,即既是一部西凉史,又是一部敦煌地方人物合传,这就与十卷本有一些不同。

我们说唐人见到的二十卷本《敦煌实录》并非单纯的人物传记,而是具有双重性质,还有材料可以证明。就在《史通》中,当说到史书的作者评论(论赞)时,刘知几再一次提到刘昞,云:“《春秋左氏传》每有发论,假君子以称之。二传云公羊子、谷梁子,《史记》云太史公。既而班固曰赞,……刘昞曰奏,……其名万殊,其义一揆。必取便于时者,则总归论赞焉。”(14)它告诉我们,刘知几所见《敦煌实录》有论赞,是以“奏”字引出作者评论。所谓奏,一般指为臣向君主陈述意见。刘昞这样做,显然与后代史书中的“史臣曰”引出论赞相似,是作者身份的表示,是史官写出来首先要让君主看的国史或正史。如果仅仅是一部地方人物志,他不可能用“奏”的形式来发表评论。《晋书》卷五十八《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内容十分丰富,且有几处径录西凉奏表疏赋全文,但却无一处提到刘昞。这一情况说明撰史诸臣是以《敦煌实录》作为该篇最重要参考材料的,因为任何一位严肃的史家,都不会藉修史之机在史书中宣扬个人业绩的。

《敦煌实录》二十卷本在唐宋间为一些类书、注文、著述所录引。清乾隆间,学者章宗源著《隋书经籍志考证》,卷四《敦煌实录》条,有其辑出的佚文16条。清儒张澍关心桑梓文化,著《续敦煌实录》,其卷首一卷,为刘昞《敦煌实录》的辑本,共辑出该书佚文17条。李鼎文先生点校《续敦煌实录》,又补辑2条。(15)由于各人引据之书不同,辑文略有出入,但章氏所辑皆见于点校本19条中。这些佚文,“蒲海”(言疆域地理)“李暠”“张衡”(此为敦煌人,非发明混天仪者)“侯子瑜”“侯瑾”(此人与上条非同一人)“张存”“童巽”“索苞”“索丞”“范固”“索充”“宋质直”“王琴”“王贤”“范游”“库成述”“库成伫”诸条皆为凉人凉事,仅“蛇见”(张焕事)、“周生烈”两条为前代敦煌人事,可见《敦煌实录》基本是当代人写的当代史。

实录一词,本非书名。西汉末扬雄著《法言·重黎》云:“或问《周官》,曰立事;《左氏》,曰品藻;太史迁,曰实录。”这是实录一词最早的出处。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称:“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应劭注:“言其录事实。”则实录本指史家著史直录其事,不搀杂个人的好恶。用来论史书,则是对史家直笔品德的赞美。

纵观古代史籍目录,以实录二字名书,最早为刘昞的《敦煌实录》。作者其所以用实录作为书名,很可能取扬雄等人所说的记史实事求是之意。因为十卷本的记史对象西凉国,其君主李暠与作者私交甚厚,自称实录,乃谓著该书时已排除个人感情之谓也。北凉统治者能对该书表示赏识,并选为向南朝宋皇帝进献的书籍,当亦与其记史实事求是有关。

作为一种历史著作体裁,实录究竟起于何人何事?欧阳修在《崇文总目叙释·实录类》说:“实录起于唐世”。(16)南宋王应麟则认为:“实录起于萧梁,至唐而盛。杂取编年、纪传之法而为之,以备史官采录。”(17)当代学者大体皆宗王说,如《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分册》“实录”条即称:“最早有南朝梁周兴嗣撰《梁皇帝实录》,记梁武帝事;又有谢昊(一作吴)撰《梁皇帝实录》,记梁元帝事”云云。周兴嗣《梁书》卷四九有传,该传云:“周兴嗣,字思纂,陈郡项人。(天监)九年,除新安丞,秩满复为员外散骑侍郎,佐撰国史。十二年,迁给事中,撰史如故。普通二年(521)卒。 所撰《皇帝实录》……文集十卷。”《隋志》杂史类著录:“《梁皇帝实录》三卷,周兴嗣撰,记武帝事。”梁武帝于502—549年在位,由于作者逝世,该实录实际仅记载了梁武帝在位前半段的历史。谢昊的《梁皇帝实录》五卷,《隋志》云:“记元帝(552—555在位)事。”则梁人所撰实录,时间都在刘昞撰《敦煌实录》100年以后。梁之实录的体例究竟如何, 由于其皆已亡佚,似难说清。但梁时另有一书,名《梁太清实录》。《史通·杂说》自注云:“其王褒、庚信等事,又多见于……裴政《太清实录》。”“裴政《梁太清实录》称,元帝使王琛聘魏,长孙俭谓宇文曰:‘王琛眼睛全不转。’公曰:‘瞎眼奴痴人来,岂得怨我?’”这两条材料说明,梁代实录的主要内容还是记当时的人物,与十卷本《敦煌实录》的体例没有显著差别。既然体例相似,撰述时间又在其后,能否说梁朝诸实录系仿《敦煌实录》所作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这里关键的材料,就是前引《宋书》所述,元嘉十四年(437)北凉沮渠牧犍献给宋文帝的河西著作20种中,包括“《敦煌实录》十卷”。这部书在南朝各代肯定受到妥善收藏,所以才能被沈约(441—513)载录于488 年完成的《宋书》中。周兴嗣、谢昊与沈约年龄相差不大,并曾同事。《史通·古今正史》言:“梁史,(梁)武帝时,沈约与给事中周兴嗣、步兵校尉鲍行卿、秘书监谢昊相承撰录,已有百篇。”则周、谢二人肯定见过十卷本《敦煌实录》,仿其体例作书,也就是不言而喻的事了。

实录史体的形成与发展有个历史过程。最初是刘昞于420 年前撰十卷本《敦煌实录》,以都城名国,记一个割据政权以人物为主的历史。然后是南朝梁的史官,以皇帝二字或其年号为书名,记载一个皇帝在位的一段时间的以人物为主的历史。经过约200年的发展, 到唐贞观中,才有了新的实录问世。史载:“贞观十七年(643)七月十六日, 司空房玄龄、给事中许敬宗、著作佐郎敬播等,上所撰高祖、太宗实录各二十卷。”(18)由于唐太宗当时正在位,并无庙号,所以《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书名为《今上实录》。由此可知,即使唐太宗时的实录,仍然并非后来严格意义上的实录,当帝王在位时就有修撰。以后的高宗、则天、睿宗、玄宗、德宗诸帝实录,都是在位时即修,死亡或退位后再修。大体从宪宗开始,才正式形成由继位皇帝下诏,组织史官为前皇帝撰述实录并以其庙号为书名的制度。这时距刘昞撰《敦煌实录》十卷本,已近400年了。至于唐代实录的内容, 当然是包罗万象的。《唐六典》言:“史官掌修国史,凡天地日月之祥,山川封域之分,昭穆继代之序,礼乐师旅之事,诛赏废兴之政,皆本于起居注,以为实录。”但从体例讲,还是王应麟说的,“杂取编年、纪传之法而为之”。也就是说,唐代的实录,都是以编年记事为主,兼有人物传记。唐实录现存者仅韩愈所撰《唐顺宗实录》五卷,其中就有在出使吐蕃途中逝世的工部侍郎张荐的传200余字, 致仕后逝世的左散骑常侍张万福的传700余字,故忠州别驾陆贽的传1200余字,故道州刺史阳城的传1000 余字,被贬为渝州司马的王叔文的传1200余字,再加上唐顺宗从出生到安葬的历史,总共6个人的传记(19)。由此可见,唐代实录的体例, 从本质上与十卷本《敦煌实录》没有多少区别。实录的撰修自唐代形成制度,五代、宋、辽、金、元、明历朝遵行,都是在某皇帝死后,由史官根据该皇帝时的起居注、时政记、日历等原始资料,加以删削,按编年的顺序,写成该皇帝在位期间军国诸事的资料长编,其中包括许多大臣名人的传记,《明实录》中的大量人物传记,近年已由学者辑出,分类编印成书。只是到了清朝,由于国史传记撰写制度的发展,才将大臣名人的传记从实录中分离出来,实现了实录体的最后净化。然而,至此时实录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历史著作体裁,也终于走到了尽头,随着封建制度的灭亡而寿终正寝。

总之,古代实录以《敦煌实录》的撰述为最早,体例亦为后代所沿袭,刘昞是实录史体的创立者。

注释:

〔1〕〔6〕《魏书》卷五十二,《刘昞传》。

〔2〕《周书》卷四十一,《庚信传论》。

〔3〕《北史》卷三十四,《刘延明传》。

〔4〕《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七,子部杂家类,《人物志》。

〔5〕《隋书·经籍志二》。 《旧唐书·经籍志上》和《新唐书·艺文志二》皆著录为“《三史要略》三十卷。”

〔7〕《宋书》卷九十八,《氐胡大且渠蒙逊传》。

〔8〕《史通笺记》,中华书局1980年版,页247。

〔9〕《晋书》卷八十七,《凉武昭王李玄盛传》。

〔10〕《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

〔11〕《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序》。

〔12〕《史通》卷十,《杂述》。

〔13〕《史通》卷十八,《杂说下》。

〔14〕《史通》卷四,《论赞》。

〔15〕《续敦煌实录》,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页10。

〔16〕《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92年影印本,下册,页1000。

〔17〕《玉海》卷四十八,《艺文》。

〔18〕《唐会要》卷六十三。

〔19〕《韩昌黎全集·外集》卷六至十。

标签:;  ;  ;  ;  ;  ;  ;  ;  

吴梁史学家刘恕与史风_中国古代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