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昆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摘要:医院建筑设施除了具备一般建筑功能之外,还要为相关医务事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以此来满足患者的治愈需求。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医院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控制开展的重要性及控制要点进行总结,并从对相关法律法规体制进行健全、对监督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做好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对原材料进行科学管理四方面,论述了医院建设工程的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医院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
前言:现如今,医院建设工程的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已经成为医院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指标,对工程投资效果进行展示。在医院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全寿命周期中的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部署,将整个工程造价控制在可靠范围内,以此来实现医院建设工程质量的有效优化,这也是医院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任务。
1.医院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控制的重要性
在医院发展过程中,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控制显得极为重要,只有通过全阶段性造价管理控制的实施,才能实现建筑工程整体效益大幅提升,并在原有基础上提升整体建设质量。在具体建设过程中,相关医院还要做好全寿命周期的监督管理工作,促使整个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得到全面控制。在主体工程建设开始之前,需要做好整体规划和设计工作,如导诊台、取药窗口等位置设计都要纳入到整体规划和设计之中,与此同时,还要对具体的方案及流程进行建立,在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的同时,将工程建设中的任务分工明确出来,为后续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条件。在建设之初,相关工作人员还要确保整体工程计划设计具有较高的科学性,避免返工现象的出现,降低工程成本。例如,在医疗设备安装工作之中,工作人员应该对设备安装的具体位置进行全面考虑,如果安装位置出现不合理情况,将会导致工程安装工作出现较大损失,这对于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相关部门需要对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选拔,尤其是在重点项目建设上,一旦专业的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造价控制工作也将失去意义。所以说,医院在实施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控制时,需要做好专业人员选拔工作,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2.医院建设工程的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控制要点
2.1对项目立项造价进行控制
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之中,决策阶段的质量效果对工程造价质量影响十分严重。尤其是建筑地点选择及标准制定等环节,工作人员需要将这些阶段中的投资金额控制在0.3%到0.5%之间。但如果由于决策的失误,整体工程造价管理质量将会被撼动,甚至出现无法补救的局面。好的决策是工程建设的开端,只有保证其充分的决策效果,才能为后续工程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在建筑工程决策阶段之中,需要进行全面合理的投资预算工作,避免建设企业出现巨大损失。与此同时,在项目造价编制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根据医院对相关医疗程序和事项的具体需求,对规模和标准进行合理预测,并从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需求出发,将其纳入到医院的建设规划之中。尽管人们十分注重初始建设阶段的项目造价控制,但由于工程变更的存在,不可控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人们需要对工程造价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考量,为预算工作带来一定的缓冲空间,最终实现投资控制工作的有效发挥[1]。
2.2对工程造价实施限额控制
医院建设可以采取招标形式,从众多单位中选择出做优秀的设计单位,最终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全面控制。在具体工作之中,需要对上级部门的批示进行严格遵守,制定出完善的设计任务和设计之都,在原有基础上对投资预算进行限额管理,在满足质量安全及建筑功能基础上,为施工图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另外,在工程造价初步设计之中,应该以分层设计原则为主,对总的造价投资进行分层设计,在满足医院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需求的同时,保证施工图设计的全面性。除此之外,在工程造价工作开展之初,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遵循分层设计原则,对医院建设总投资进行分层控制设计,最终确保分层投资造价控制可以贯穿于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各个领域,提升整体控制效果。由于设计阶段的不同,设计过程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工作人员应根据具体资金状况,对具体项目单元进行充分考虑,将横纵向的控制效果全部展示出来,还要把施工图纸设计和投资造价管理工作结合在一起,为工程造价控制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对变更管理进行控制
为了避免医院建设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相关部门在施工开始之前对图纸进行全面会审,确保各项问题能够在施工之前挖掘出来,并利用有效方式对其进行改正,避免由于施工图纸审查不全面而导致设计变更问题的出现。与此同时,为了确保设计变更控制的有效性,各个部门还要建立起完善的施工变更审批制度,一旦工程中出现了设计变更事项,必须遵守相关制度和流程中的规定内容,并对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和工程量进行深入分析。另外,在超出预算部分的费用处理上,还要征得原设计单位的统一之后,才能开展后续的设计变更操作,将工程造价的科学性管理工作展示出来。
3.医院建设工程的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控制的具体措施
3.1对相关法律法规体制进行健全
在医院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想要实现相关法律法规体制的有效健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加强法律法规内容对院方的约束力;其次,利用法律法规内容对承包商进行约束。上述两种约束的约束主体不同,工作开展方式自然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因此,在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制定时,需要做好主体的区分工作。站在医院角度来说,应该对相关法律内容进行遵守,对合同规定内容进行履行,当医院整体布局施工出现变化时,施工方应该与承包商们进行有效沟通,避免整个工程建设出现巨大的经济损失。站在承包商角度来说,同样需要对相关法律内容进行遵守,做到严于利己,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为医院未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3.2对监督管理体系进行完善
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主要涉及监督管理机构的完善和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其中,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能主要是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在此过程中,监督管理机构涉及到的工作内容较多,这其中包括工程材料管理项目资源采购管理及建设操作监督等。整体来看,医院建设工程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监督管理机构进行设计,并建立反馈制度,确保监督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对医院工程进度和内容进行了解,避免施工安全问题的出现。除了监督管理机构的完善之外,相关部门还要做好监督管理制度的全面扩充,做到机构和制度的有效配合,将监督管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升监督工作的覆盖范围,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罚,将工程资源浪费现象彻底消除[2]。
3.3做好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从目前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对医院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控制的研究理论较少,发展时间也较短,促进我国实际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很大欠缺,专业人才更是极度匮乏,导致我国很多建筑企业没有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养成计划,工作人员素质普遍偏低,自身工作能力也十分有限。
为了对这种现状进行改善,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投入力度,制定出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例如,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国外的管理技术和理念加入到日常工作之中,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创新,通过定期培训形式实现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全面提升,最终确保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控制效果提升,为医院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3.4对原材料进行科学管理
工程原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占据着巨大比例,如果相关企业可以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管理,工程造价便会得到更好控制。具体来说,原材料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首先,对原材料和医疗设施质量进行控制。在医疗设施和原材料使用之前,质检部门需要做好严格的质量审查工作,确保其质量与建筑工程的要求标准相符了,一旦发现不合格情况,可以实施退回处理。其次,对原材料及医疗设施的购进方式进行改善。在建筑工程企业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招标方式对相关设施的供应商进行选择,例如,各个企业可以对原材料及医疗设施质量好、信誉度高的供应商进行选择,在确保价格合理的同时,满足医院建设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整体工程造价数额保持在合理范围内[3]。
总结:综上所述,在医院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将管理工作内容贯穿于整个工作流程之中,如调研、工程立项等。由于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不同,造价控制的侧重点也存在差异性。为了实现造价管理方案的科学制定,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具体的施工特点进行总结,对一些重点过程进行把握,最终实现工程造价控制效果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建忠.城市中心区医院改扩建项目地下工程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8(09):1-6.
[2]高长青,杨丽苹,熊昆武.精神障碍诊断软件在精神科诊断质量上的管理应用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3):89-91.
[3]石家鑫,黄平干.医院建筑EPC总承包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交叉技术节点剖析及创新[J].施工技术,2017,46(S2):683-690.
论文作者:慎昆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9
标签:医院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寿命论文; 周期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建设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