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冰 万锦红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 650011)
【摘要】目的:针对心脏介入导管室2017年2月出现2例上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整改措施。方法:对心脏介入导管室的卫生标准、工作环境、消毒隔离、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感染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导管室感染得到有效控制。2017年3月—2017年10月心导管室无同时多例医院感染病例发生。结论:通过对容易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有针对性的对危险因素进行改进,有助于提高术后治疗,使介入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各项管理工作实现了标准话、规范化,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332-02
介入治疗是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种微创性技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穿刺针、穿刺鞘、导管、导丝等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的病灶进行有目的局限诊断和治疗。随着介入技术的迅速发展,介入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日趋重要。针对我院2017年2月出现的2例介入术后上呼吸道感染病例,从各方面制定和遵循医院感染制度,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1.介入导管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的常见原因
1.1 医务人员无菌观念不强
在导管室工作的人员主要是介入医生、护士和放射科技师。另外,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先心封堵术、除颤起搏器置入等手术,术中需要厂家和供应商的专业人员配合。介入医生主要从内科病房而来,特别是进修医生。缺乏系统的专业的培训,通常对无菌技术观念不强。再加上工作繁忙,接触的人多,观念放松,无法真正做到严格执行介入导管室的无菌操作,从而容易导致出现医院感染的情况[1]。
1.2 器械引起的感染
动脉鞘、导管、导丝作为介入导管室里最重要的一种手术器械,贯穿整个手术过程。所以必须加强对动脉鞘、导管、导丝的监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交换导丝由于长又滑,容易滑出无菌区,这时主刀医生就用酒精擦拭后再用,这样就无形中增加感染的机会。另外,如是冠心病慢性闭塞病变,同时穿刺桡动脉和股动脉,手术需要的时间较长,股动脉穿刺处易渗血,手术台布类易受潮,也容易造成医院感染。
1.3 介入导管室隔离条件差
我院介入导管室仅有1间室,是改造过来的,没有真正地从功能上把导管室进行合理分区。按道理来说,预防导管室医院感染,必须从建筑物布局上达到要求,按要求分为清洁区、无菌区和污染区,每个区进行不同的设置,配备不同的设备,行驶不同的操作[2]。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导管室的预防感染。
1.4 通道不完善
因为建筑布局不合理,因此相应的介入导管室的通道建设也不完善,工作人员通道、患者通道、清洁通道和污染通道相互交叉,增加了导管室交叉感染的机会。
2.防止介入导管室医院感染的对策
2.1 规范导管室布局,构建合理的工作环境
我院现有心脏介入导管室,遵照放射防护要求设计,合理地构建导管室以及导管室周围的工作布局。对于导管室的室内的布局,必须做到洁污分离,减少交叉感染。清洁室包括含患者等候室、造影室、仪器控制室、无菌物品室、谈话室、洗手室和术后观察室等,这些区域都要严格控制感染,空气环境和细菌含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应的环境卫生要求[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为了保持导管室的无菌状态,必须注意每一个环节,避免感染源。进行手术前,监测护士必须按要求做好各项医疗器械的准备和检查工作。(1)开启后的消毒液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应上盖,并在有效期内使用。(2)医务人员在加药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配好的药如阿托品、阿拉明、肝素、硝酸甘油均应放置无菌盘内,每2小时更换配药。(3)铺置无菌器械台时手不得跨越无菌区。铺置无菌器械台如超过4h未用应视为污染,需重新更换。(4)术中用的造影剂、肝素盐水、压力换能器一人一用。(5)合理安排患者的手术顺序,从而减少发生感染的机会。
2.3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2.3.1导管室内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室内衣室内鞋,戴好口罩、帽子,并做好手的清洗和消毒,才能进入手术室,穿隔离衣和戴无菌手套进行手术。术中注意各种导管、导丝的放置,防止污染。
2.3.2进修医生和进修护士报到后,护长和科室感控护士进行环境介绍和导管室医院感染方面的知识培训。如有不对时护士应及时予纠正并指导。
2.3.3术中工作人员频繁出入导管室和室内人数对术中空气质量有影响。介入导管室必须加强人员的控制管理,严格限制参观人数。
2.4 加强介入导管室的环境卫生管理
高度重视介入导管室的环境清洁和消毒。介入室都安装空气消毒净化器,24h不间断工作,消毒无死角。
2.5 规范术后垃圾的管理制度
在手术过程中产生许多垃圾。对于垃圾的处理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院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特别是一次性医疗物品,在使用时必须做到专人管理,证件齐全,每班、每天查对,禁止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如果医生需要使用过的导管耗材,必须有主任签名方可借出,有专用登记本,用过的导管耗材全部毁形,双人核对签名,工人进行分类处理并贴上标签,由专业收理工人密闭运送,进行统一无公害处理。对HIV阳性、梅毒患者的用物应单独包装,及时送垃圾处特殊处理。
2.6 控制手术室内温度
因介入设备要求室内温度较低(18~22℃),患者手术如保暖措施不到位,特别是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患者容易受凉而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因此介入导管室护士应注意为患者保暖。在患者来到手术室前调节室内温度在27~29℃,并用暖炉对手术床进行加温。另外,术中由于疼痛易出汗,应及时擦干,手术中易出汗的患者是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时、冠心病术中心绞痛。术后如衣服湿了,应予更换衣服保暖再过床。
2.7 加强手卫生管理
(1)洗手池应每日清洁和消毒,设置有洗手液、手消毒剂、干手无菌巾、手刷洗手流程图。(2)手消毒剂有效期一个月,手刷、干手无菌巾开启后注意密闭保存,防止污染。(3)上台手术人员严格执行外科手消毒流程。(4)手术内工作人员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周围环境后、体液暴露后,脱手套后应进行手卫生。
3.讨论
介入手术属于有创侵入性操作,发生医院感染风险高。针对心脏介入导管室2017年2月出现2例上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及时的查找原因,解决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消除了医院感染隐患,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2017年3月到10月心导管室无同时多例医院感染病例发生。但由于介入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其手术方式和规模有别于外科手术,所以存在医务人员对介入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不够重视,存在着医院感染隐患。同时介入导管室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属于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医院的有关规章制度,加强对导管室的环境卫生、设备和人员的管理,科学化循环体系进行介入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从而有效控制介入导管室医院感染发生,并使介入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走上标准化、规范化,工作质量明显提高,避免了感染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荆丽敏,严莲珍,邱雪梅.等.介入操作时导管室医院感染的监测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3):3213-3214.
[2]卢丽敏,李雅立.浅谈导管室院内感染与控制措施[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4(4):236-237.
[3]何旗群,齐辉,梁海英.PDCA循环在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z中国临床护理,2014(4):335-337.
论文作者:盛冰,万锦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导管论文; 医院论文; 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发生论文; 工作论文; 术后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8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