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建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 宝鸡 721006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对建筑地基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和桩基础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工程,其质量高低影响着整体的施工质量。必须对桩基础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科学的应用桩基础技术,才能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本文分析探讨了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应用
1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施工特点
1.1非常繁琐
我们国家的国土范围非常广,地质条件也不是很好,像是淤泥土等大量的存在。除此之外,溶岩地质主要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别的区域也存在。而且,我国还是一个经常性的会发生地震的区域,地震对于基础的干扰非常厉害。此类繁琐的地质要素对于基础的勘察等有着非常大的难度。
1.2存在很大的难度
通常来说,项目如果建成之后,基础处的不利现象是不能够有效地应对的,因为其而导致的不利现象,会较之于基础建设花费的资金也多很多。不论是选取场地亦或是设计和建设活动,只要其中的一个步骤开展不好的话,就会导致非常恶劣的问题,由于基础的品质不好,就会使得地基不具有稳定性,进而总的构造就会受到干扰,导致项目面对非常多的不利现象,不但使得资金得不到有效的使用,同时还干扰到群众的生命以及财产等的稳定。因为基础要承受上方的力,所以如果发生了问题的话,它的不利现象就会变严重,但是问题的出现都是非常快速的,一般不会被察觉,此时就导致其问题更加的恶劣。
2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由于桩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工序很多,工艺要求较高,桩基质量的影响因素不确定,在桩基础工程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常见的质量问题:
2.1桩基出现缺陷主要有以下类型:
(1)桩基顶部缺陷。在水下浇筑混凝土时会有泥浆的沉淀,对于泥浆的厚度很难做到准确测定,如果超灌桩顶的混凝土不足,就会出现夹泥的现象而影响了混凝土质量;再者在浇筑混凝土完成后,因不均衡地用力或过度用力而对钢护筒进行预埋和拆拔,就会干扰到桩顶的混凝土,以至于破坏混凝土质量。最后,因使用较大功率的风镐来凿除混凝土桩头,在一定程度上会扰动声测管周围的混凝土,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
(2)桩基中部缺陷。在混凝土的灌注中可能会因勘探的失误造成因较差的地质条件而导致局部的发生塌孔,使混凝土的翻浆受到阻碍,以至于引起局部的缺陷。另外,如果过度的用力拆拔导管,混凝土受到连续性的扰动,混凝土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再者由于导管的气密性较差,在水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会插入到泥浆中,这就造成导管内外压强的不均衡,造成混凝土的质量的受到影响,更严重的可能使混凝土的下料受阻碍,不能正常进行翻浆,以至于引起断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单桩承载力低于设计要求
单桩的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主要是由于桩未达到设计的沉入深度;最终的贯入量过大以及桩的顶端没有进入设计要求的持力层,但桩已进入到设计的深度;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地基承载力、地层剖面等数据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还有其他的原因如桩倾斜过大、断裂等也会导致单桩的承载力不能达到设计要求。
2.3桩位偏差过大
测量放线的差错、桩身倾斜以及沉桩工艺落后都是造成桩位置偏差的主要原因。
2.4桩接头断裂
在桩需要设计的较长时,在施工工艺上,桩采用分段预制、分段沉入的方法,各段之间用钢制焊接连接件进行连接。导致桩接头断离现象其原因主要是桩倾斜过大,另外桩上下节的中心线偏离,桩接头施工技术不达标、质量差也是重要原因。
2.5断桩
除了桩倾斜过大会导致桩断裂外,由于桩运输、起吊、堆放的吊点或支点位置出现偏差;在沉桩的过程中,因桩的质量或者障碍物的阻碍等原因导致桩身因过度的弯曲。设计要求的桩锤击与设计的贯入度存在较大误差,以致于施工时锤击次数过多、锤击过度导致桩断裂。
2.6桩倾斜过大
造成桩倾斜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桩身、桩帽、桩锤的中心线偏离,导致锤击偏离了重心;
(2)预制桩的质量不符标准,导致桩顶面倾斜和桩尖的位置不正甚至变形,从而造成桩倾斜;
(3)桩机安装的角度不准确,造成桩架与地面的不垂直;
(4)桩距过小,错误的打桩顺序导致强烈的挤土效应产生;
(5)桩端遇到坚硬的障碍物;
(6)基坑土方开挖不当、测量放线错误等都会造成桩倾斜过大。
3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
3.1标高偏差的控制技术
为加强地基基础的标高控制,使其在偏差允许范围内,在砌筑之前,要先普查基层标高,对于局部的低凹位置,应用细石的混凝土给予垫平,地基基础的皮数杆应采取小断面的方术制作,应用时,把皮数杆夹砌于地基基础的中心处,采取地基基础的外侧,对皮数杆的标高进行检查,可用水准尺给予校对,对于放大脚砌筑,可采取双面挂线方法,以确保横向的水平,在填芯砖砌筑的时候,可应用小面积来铺灰,并且随铺随砌筑,基础顶面的高度应在线砖与外侧高度以内。
3.2地基基础的施工技术
(1)换土垫层,分层填土
换土垫层,分层填土的方法适用于土体承载力小,土体具有湿润性和膨胀性的特性,这种土体对地基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影响较大。针对这种土体,选择换土垫层,分层填土的地基处理方法较为合适,具体做法为采用强度高,稳定性好的符合施工条件的土体代替原来的浅层土,分层填土夯实,避免裂缝和孔洞。
(2)碾压夯实
碾压夯实通过机械设备产生的强大夯击力,碾压和夯实地基土工的松软土,使土体强度提高,压缩性降低,沉降量最小。碾压夯实包括两种方法:其一,机械碾压法,即利用压路机、推土机等重型机械对地基土层进行压实。在分层填土中,应保证回填土的夯实度满足规范要求。但是这是方法具有使用重型机械和财力、物力耗费量大的特点,适用于大学的建筑工程。其二,振动夯实法,即通过电动机振动而产生的巨大垂直力作用于地基。其特点是震动作用持续时间长,效果好。
3.3桩基础施工技术
(1)静力压桩施工工艺技术。静力压桩工艺由于其噪声小,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影响小等特点,比较适合在距离人居较近的施工工地来实施,同时,在静力压桩施工中,由于其利用静压力将预制好的桩逐节压入土层中,不仅对环境污染少,而且振动小,还能在节省钢筋混凝土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工程的造价,所以,应用比较广泛,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桩进行逐节接长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接桩的焊接和防护工作,以确保的接口的牢固和稳定。
(2)振动沉桩施工工艺技术。在野外或者远离居民区的工程施工中,通常采用振动沉桩技术来实现对桩基础的施工,它是利用桩本身的自重,以及来自桩顶的振动器所产生的振动,来实现对桩基础的下沉。由于在振动沉桩施工中,因其简便实用,对各种地质土层都能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因此,也在建筑土建施工中广泛运用。
4结语
桩基础施工是土建施工的重要环节,施工质量影响着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只有全面的掌握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科学灵活的应用,并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需要,不断强化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开发和应用更加先进的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严格落实各项施工措施,努力提高建筑桩基施工质量和效率,建造出更多优质工程,促进建筑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文奇.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7,(23):42+72.
[2]余尔显.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的实际应用[J].江西建材,2017,(12):97+102.
[3]胡耀广,彭帅.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技术浅谈[J].建筑知识,2016,(04):74.
论文作者:牛岳霖,黄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4
标签:混凝土论文; 桩基础论文; 土建论文; 就会论文; 桩基论文; 夯实论文; 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