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探究论文_邓梅

邓 梅

芦淞区龙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湖南株洲 412002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2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110例)和观察组(n=126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采取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较西医常规治疗更具有优势,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中医治疗;疗效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受到感染或非感染因素而引起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病变的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多发生于老年人,临床表现为支气管腺体增生及支气管黏膜分泌增多。若不及时加以治疗,易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中医理论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为肺肾惧虚、肾气衰弱、寒邪束邪、肺气失宣。由于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程较长,加上老年患者的年龄较大,身体各项技能发生退行性改变,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我院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效果满意,现将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236例,入选标准:均符合WHO制定的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意识清楚者;对本次研究所有药物有耐受性,可坚持完成治疗。排除标准:有恶性肿瘤疾病者;精神异常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126例,男65例,女61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7.5±2.4)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5.4±1.6)年。对照组110例,男59例,女51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68.9±2.6)岁;病程2~16年,平均病程(5.7±1.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研究结果无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主要方案为镇咳、祛痰、抗菌等治疗,如应用咳必清祛痰镇咳,25mg/次,3次/d;静脉滴注链霉素0.48g+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进行抗感染治疗,(链霉素现在很少用,是否考虑别的抗生素)1次/d;应用舒喘灵、氨茶碱治疗平喘,舒喘灵每次给药3~4mg,3次/d;氨茶碱每次给药0.1g,3次/d。观察组采取中医治疗,方中:炒杏仁12g、生石膏15g、炙麻黄10g、甘草15g、茯苓10g、清半夏10g、霜桑叶12g、桑白皮10g,陈皮15g、全瓜蒌15g。根据患者不同临床表现适当加减治疗,身热重者加蒲公英10g,连翘6g,鱼腥草6g;发热者加桑叶6g,黄芩10g;气滞血瘀者加三七粉10g;寒甚者加桂枝6g,干姜10g。1剂/d,水煎服分2次服用,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4个疗程。针灸和按摩辅助治疗,以气海、肺俞、三阴交、足三里为主要穴位,用艾条温和灸针刺治疗;应用食指揉按摩迎香穴位、点按中府、太渊穴位,持2~4min。

1.3 评价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国家中药管理局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显效:连续治疗1周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X线胸片显示正常,肺部喘鸣音、湿啰音消失;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X线胸片显示正常,肺部喘鸣音、湿啰音减少;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经X线胸片显示仍然异常,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数据包对本组所收集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单位均值±标准差( )来表达,采用卡方检验,完成计数资料的对比,单位以百分比表示,当P<0.05时,则表示在差异方面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1.82%,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5332,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n.%)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发病季节以冬春季多见,临床表现为气喘、胸闷、咳痰及反复性咳嗽等症状。分析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急性支气管炎或肺部感染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继发而来[3]。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增加,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临床医学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中医理论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机制为肺肾惧虚、肾气衰弱、寒邪束邪、肺气失宣所致[4]。因此治疗该病的关键在于以清肺化痰、解表清里、佐以宣肺平喘为主。本研究所用方剂中桂枝可宣肺降逆、平喘;生石膏可清肺降火、降逆,平喘;甘草、茯苓可益气肺脾,能提高患者的的机体免疫力;炙麻黄可祛风散寒,佐以宣肺平喘;清半夏、栓桑叶可清肺化痰’三百皮清热化痰、宣肺平喘。诸药合用,可达到宣肺化痰降气的作用。经本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中医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然而,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老年患者体质虚弱,生理功能老化,局部防御功能较差,易引起病变。故老年患者要积极治疗,防止病情进展。中医学理论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与外邪侵袭和肺、肾、脾等脏器功能失调有关[5]。经多年临床实践研究表明,常规西医治疗的临床效果一般,联合应用中医治疗及调理能很好的控制其临床症状,同时能使预后向良好方向转归[6]。本研究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针灸、按摩治疗,可缓解其症状。随着近几年三伏贴敷在临床中的广泛开展,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采取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特点。但临床中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因人而异的实施。

综上所述,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采取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丽华.培土生金法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干预[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4626-4627.

[2]张辉.中医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9):131-132.

[3]刘庆贵.润肺清金汤联合头孢哌酮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2):327-328.

[4]俞晓铭.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118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2):305-305.

[5]董世忠,周凤展,申艺冬等.参苓白术散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24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1):1959.

[6]钟婷婷.抗菌药物配合中药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80例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24):17-18.

论文作者:邓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  ;  ;  ;  ;  ;  ;  ;  

中医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探究论文_邓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