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论文_戴文孝,随全喜

分析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论文_戴文孝,随全喜

鱼台德馨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宁市 272300

摘要:建筑物的质量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更是关系到居民的生命安全,如果建筑物质量较差,不仅会影响工程施工企业的信誉和形象,还会对城市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在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是保障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施工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措施,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基于此,文章通过对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提出施工技术措施,以期更好的满足建筑工程施工需求。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1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概述

建筑工程在使用中,渗漏是主要的故障表现,导致渗漏问题发生的原因很多,材料质量、设计不合理、施工技术不规范等,都有可能导致渗漏问题的发生。工程项目施工前,需对地基、地质等进行勘察,通过勘察获取一定的参数与数据。然后设计师应亲临现场,根据实际勘察结果来确定建筑设计方案,结合工程的实际特点,把握重要的设计要点,进而提高设计质量,保证设计的严谨性,降低渗漏问题的发生概率。从材料方面,若施工方为从中获取利益,常出现以次充好、偷梁换柱等行为,导致材料质量不过关,选材不科学,一些劣质性的防水材料,其防水效果不佳,无法达到防渗漏的目的,进而引发建筑工程的渗漏问题。在施工技术操作方面,若施工技术参数不规范,技术不达标等,导致在一些材料施工时不够规范,接口或交接处的密封性不强等,会对施工质量构成威胁,进而产生严重的渗漏现象。

2建筑施工中的渗漏类型

2.1屋面渗漏

在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操作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其中做好节点的处理非常关键[2]。通常来讲,屋面上的设备与现浇层间会存在一定的节点,若这些节点处理不当,就会容易引发渗漏问题。在屋面位置出现严重的漏水与渗水现象,与材料的质量、施工工艺脱不了干系。例如,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操作中,浇筑完毕后出现了冷缝,浇筑时不够均匀,且钢筋质量不够而引发变形等,都会导致屋面出现渗漏现象。

2.2外墙渗漏

在建筑工程中,外墙渗漏问题也颇为常见,导致该类渗漏问题发生的原因较多,主要与施工工艺不规范存在着直接性的联系。例如,在进行凿孔或砌筑时,未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操作,容易产生潜在的问题与漏点,进而滋生外墙渗漏问题。

外墙施工中,若砂浆砌筑时,砌筑未能达标,砌筑技术不够合理等,都会导致施工技术不规范问题的出现;若砌砖时,留有的空隙与间隙过大,且竣工初期,未对空隙进行修复与填补,会产生渗漏点;外墙施工时,在外墙的表面会留有多个孔洞,未对这些孔洞进行填补与修复,进而衍生外墙渗漏问题。

2.3卫生间渗漏

从整个建筑结构来看,卫生间渗漏是最为常见的,且渗漏问题最为严重,会为下层住户带来极大的影响。卫生间发生渗漏,是渗漏问题最为明显的区域,导致卫生间发生渗漏的原因较多:①在卫生间内部,管道数量多,且管道大都以交叉式为主,此类水管漏水问题实属常见;②若卫生间的管路受到外界压力或者发生严重的堵塞现象,会让水回流,进而容易滋生管道破裂现象,进而出现漏水现象;③除了管道自身的问题外,人为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人们每天都会去卫生间,可能一些不经意的行为就会对管道造成破坏,容易发生卫生漏水现象。

3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

3.1外墙的防水防渗

在进行外墙的施工时,填充墙的砌筑应当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保证不漏填,不出现瞎缝,随时检查平整度,发现有凹凸起伏立即修整,提前对砖材进行浇水湿润,防止干砖吸走水泥砂浆中的水份而影响墙体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的拉结,应按要求采取必要的拉结措施,拉结筋的分布不要过疏,保持在50cm左右,钢筋探入墙体内的长度应提供足够抗拉性能,至少50cm,拉接缝及时补平,依照拉接缝的情况可以加置加强带,进一步防止拉接缝渗漏,预留足够的墙顶斜砌空隙,并过半个月后再进行斜砌施工。抹灰时应当多次的抹灰,反复找平,保证抹灰层密实平整,并在抹灰前进行墙面的彻底清理和淋湿,消除毛刺和粉尘,填堵施工孔洞、密封穿墙管线的缝隙。外墙面的外凸设施应合理的设计坡度,使水向外流。

3.2屋面的防水防渗

屋面的预埋件应牢固设置,防止出现位移,刚性屋面的钢筋网应始终处在模板上沿以下约1cm,保证浇筑振捣时钢筋网不变形或上漏。采用平板振动器振动混凝土时,注意控制速度,放慢由下往上振实的过程,保证充分的振实混凝土。如果需要加贴波形瓦,尽量采用压缝型的,而不要使用对缝型的波形瓦,或者预先在混凝土表面铺设柔性防水材料,在进行波形瓦的安装,对于较高的建筑物就没有必要使用波形瓦,因为过高的高度并不能被人们所注视,反而增加了渗漏的可能性。柔性屋面上不要放置尖锐物,太阳能热水器的支架上包裹柔性材料,或垫置垫片,防止损伤屋面。

3.3卫生间及地下室

卫生间及地下室的建筑结构施工应当严格按照要求施工,特别注意土建工程与其他专业工程的交叉施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防止不同专业间的相互影响。穿墙或穿板的管道应做好密封措施,预留孔洞时,其大小应比管路外径多出十二厘米,应采用倒锥形,管道铺设完毕后,依照规范进行密封施工。卫生间的防水材料铺设工作要做到一是保证防水材料质量,二是规范施工,三是避免施工过程中损坏防水材料,并在施工完毕后进行必要的漏水实验。地下室不要设置或少留施工缝,不要过分依赖防水混凝土的防水,适当设置防水层来辅助地下室的防水抗渗。做好地基的施工工作,地基土中杂物彻底清除并压实,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沉降缝或后浇带来避免沉降裂缝的出现。

4保证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质量的措施

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建筑的防水施工应该格外的重视。因为一旦建筑的防水工作做得不好,在接下来的建筑使用的过程中,一定会因为漏水等原因引发这样那样的小问题,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在建筑施工的工程中,应该保证防水的施工的质量。想要保证防水施工的稳定,就必须对防水施工进行控制。在防水的施工中,要成立先关的防水工作组在建筑物的防水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因为很多的防水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不是很高,他们对于建筑防水施工的理解就是把防水材料铺设在相应的位置就可以。由于对于防水材料性能的不了解,做不好对于防水材料细节的处理工作,防水施工很有可能不到位,从而影响整个建筑的质量,这就要求工作组进行施工指导。在整个防水施工完成后,防水施工工作组应该对整个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在检查都合格之后,在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5结束语

总之,房屋的防水防渗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直接影响了建筑物的质量。建筑物的防水防渗工作应该存在于建筑物建设的各个环节。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也具有很长远的发展前景。防水防渗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建筑物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施工人员、设计人员一定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防止建筑物渗漏。同时要改进施工技术,预防为先,在建筑物设计之前就应该做好一系列的防水防渗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开明,井长源.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及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6,(6):38.

[2]赵虹.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9):171.

[3]卢劲松.论述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信息化建设,2015,(10):260.

[4]罗建军.隧道防水防渗漏方法及技术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9-63.

论文作者:戴文孝,随全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分析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论文_戴文孝,随全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