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性精神内涵解读
德国哲学家、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提出的理性精神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1.要自己思考,即不迷信任何权威,包括书本、教条、经验、领袖、导师、救世主、专家等等,一切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2.也要站在每一个别人的立场上思考,这样才能避免单是自己思考有可能造成的自我膨胀,才能时刻保持谦卑而与人类共同的理性相沟通。
汉语中的“理性”一词,在英文中对应的是reason和 rationality两个语词。前者的含义还有原因、理由、推理、争辩,后者的含义还有合理性、有理性等等。概言之,理性指的是人对事物进行合理性认知的能力,或者是指人的那种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的认知能力。
实质:理性是与盲目相对立的,是逻辑、冷静、质疑、反思、批判等品质的综合体,是人类理智对待秩序、法则、公理、规范的品性。理性精神即是对理性的追求与坚守,是人们在实践活动、思维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独立、辩证、批判的品质和行为特征。具有理性精神的人能独立思考、辩证思维、理性批判,深刻而不感性,辩证而不偏执,批判而不乏理智。
二、理性精神的意义
理性精神的养育在于培养一个有思辨理性的公民。它关涉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和能力的综合发展,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性质和课程体系的综合体现。因此,理性精神理应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的重要目标。传统文化中缺乏理性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要义,而儒学的核心是“克己复礼”,主要体现在以“礼”的名义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控制。在理性精神的引导下,人们往往敢于变革,敢于通过否定自身的现成性来实现人类的超越和发展。
三、理性精神在政治课中的表现
学习政治课的人是理性的,学生用理性的眼光看世界,人的理性当然不是人性中的唯一要素,比如情感、兴趣、意志、欲望等,在塑造人的自我形象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但是,看到这些情感要素的存在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就要否认人类的理性本性,因为这些类别的人性要素是自在的存在,它们并不能依靠自身就可以实现自己,而是只有通过理性的反思和设定才能实现有意义的存在,把一个自然人变成社会人。
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本身是理性化的: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科书的内容排列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这个逻辑顺序可以根据多种线索来贯穿。
另一方面,每一种政治思想理论都有其自身的理论背景和依据,这些政治理论的提出是符合“因果律”的基本法则的。因此,我们只有很好地理解了这些思想理论的起因以及推理过程,才能合理地理解相关观点。
四、理性精神在高二年级小高考复习课中的贯彻方法
1.理性之法之理性应对。
要从思想上理性对待政治必修学科。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在这方面要有理性的认识,齐心协力。
2.理性之法之归纳、构建。
在复习迎考时,要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课本为依托,把考点对应的相关知识整理到位,并用加粗的字体标出关键词、变化的考点和教材变动的地方。在复习中务必夯实基础知识,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系统地、深刻地学习和解读课本,包括基本的概念、观点、原理和事例、案例,包括课本的逻辑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在复习时要多运用套餐法、思维导图法,避免两种错误倾向:
(1)重视习题训练,忽视了教材基础。
(2)精力放在抓住主干知识(主要表现为教材的黑体字),而忽视了全面阅读教材。
3.理性之法之联系实际。
实际(1):教材的变化和考纲变化。在复习时老师可以把新增考点和变化考点对应的知识点进行专题归纳,把教材修改变动的地方整理印刷出来并让学生在教材上进行修改,让学生能一目了然、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实际(2):社会热点。在复习基础知识时,要引入鲜活的时政资料,凸显“大时代”背景,注重生活场景体验,注重价值,彰显人文关怀,并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哲学多角度分析。
4.理性之法之练、思结合。
(1)精选试题,精讲精练。
要明确必考点、常考点、冷考点、盲考点,关注新增考点和变化考点,分析变化的原因,依据不同能级要求,突出重难点加以训练和强化,做好充分准备。知识落实到位,学生参与到位,训练巩固到位,精心命制试题,强化客观题,精谙主观题。
(2)及时反思,总结规律。
知识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依据关键词,直接调用;把握知识联系,联系调用;概括具体信息,归纳调用;依据设问,有效调用。
要善于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特别是在解答哲学题时注意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等,在运用知识点时不能用错原理范围,同时还要做到原理方法论与材料相结合。
总结出规律后再在平时多做针对性的练习,就能提高小高考复习的实效性。
论文作者:吴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0月总第2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5
标签:理性论文; 考点论文; 精神论文; 教材论文; 之法论文; 知识论文; 合理性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10月总第2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