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凯恩斯主义开放经济理论新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凯恩斯论文,新进展论文,主义论文,理论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4)06-0002-08
一、汇率动态模型
奥布斯特菲尔德(Obstfeld)和罗果夫(Rogoff)于1995年发表了著名的文章《汇率动态回顾》。这篇文献开辟了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创建了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随后,许多经济学家致力于这个领域的研究,引发了西方经济学界研究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新热潮。
奥布斯特菲尔德(Obstfeld)和罗果夫(Rogoff)在《汇率动态回顾》一文中,设计了有微观基础的开放经济动态最优化模型,又被称为Redux模型。模型由两个国家构成,每个国家都生产国内贸易产品和国外贸易产品。该模型假定:(1)在世界总产品归一化的条件下,总产品中的一部分n在国内生产,余下的一部分(1-n)在国外生产。(2)作为消费者,不论是家庭还是政府,对国内和国外的产品有相同的指数偏好。(3)每一个家庭在模型中被假定为用他自己的劳动生产出他自己的产品,这等同于假定劳动在弹性工资的市场上被竞争性地购买。劳动市场是竞争性的、工资是弹性的。(4)每一个生产者是垄断竞争者,价格提前一个时期由生产者以本国的货币进行定价。(5)每种产品的需求弹性不变,它导致价格是弹性的,每一个公司都以不变加成法定价,即产品的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乘以固定比例。所有的产品都采取一价定律确定价格。
在上述假定下,模型引入了意料之外的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分析了一个信息完备的可预测定价。国际资本市场是一体化的,各国代理商可以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买卖无风险的债券。通过普通的一揽子商品,可以确定债券的实际利率。这是一个完全可预测模型,由于所有的产品都采取一价定律确定价格,因此,跨国实际利率均等化意味着各国公开的利率相等。
分析结论表明:(1)对应着本国货币政策的正冲击,本模型与标准的蒙代尔-弗莱明(Mundell-Fleming)模型有相同的结果:冲击将导致国内家庭提高他们的总消费需求,这将引起汇率的下降,以本币衡量的国内家庭拥有外国资产的净获利增加。(2)这些结果对经济的影响是持久的。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受到货币正冲击的影响,家庭将提高现有的消费量,并将现有收入增加的一部分用于购买资产,从而资产持有量增加,进而增加未来的消费。虽然本币贬值会导致实际利率下降,因而会部分地抵消家庭消费量的增加,但是,由于国内、国外家庭面对着相同的实际利率,相对消费需求(国内消费量与国外消费量之比)的变化将会永久化。(3)对应于永久的货币冲击,汇率不会过度调整。货币的永久冲击使得相对消费立即上升到新的水平,一个确定的永久的货币冲击将导致相对货币供应立即上升到新的水平,因此汇率和相对货币需求也随之上升到新的均衡水平。(4)关于政策对国家间福利的影响,本模型的结论与标准的凯恩斯主义模型的结论不同。标准凯恩斯模型认为国内货币的永久冲击对国内和国外代理商的福利有不同的影响。在国内货币永久冲击的影响下,国内代理商比国外代理商将变得更富裕,本国的福利增加。而在本模型中,国内和国外代理商的福利水平同等幅度的增加。原因在于:作为生产者的公司有垄断力量,市场的产出是次优的;代理商从货币增加得到的福利来源于货币增加造成的产出的膨胀,它推动着产出更接近于最佳水平;国内、国外代理商同样受到市场不完全竞争和产出增加的影响。所以,国内和国外代理商从中有相等的受益。
在对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热潮中,新凯恩斯主义从多方面发展了Redux模型;有的学者放松了Redux模型的某些假设,重构开放经济的动态优化模型;有的学者在Redux模型中引入新的假设,重塑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模型;有的延拓了Redux模型的研究领域,拓展了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的内涵和外延。在这些学者的努力下,新凯恩斯主义在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它在四个方面与传统的国际经济学不同:一是传统国际经济学明显地或隐含地假定经济中的价格和工资都是弹性的,而新凯恩斯主义假定经济中有些部门存在粘性价格和粘性工资;二是传统国际经济学通常以静态均衡模型分析开放经济,而新凯恩斯主义以动态优化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开放经济;三是传统国际经济学以社会福利分析货币政策,而新凯恩斯主义以家庭福利为基础评价货币政策;四是传统国际经济学以确定性理论方法研究开放经济,而新凯恩斯主义以随机理论和方法研究开放经济,综合考虑随机冲击对宏观经济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二、汇率动态模型的扩展
在Redux模型的基础上,许多学者对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模型作了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对包括Redux模型的开放经济动态模型做了两方面的拓展:一是静态扩展,它与跨时静态决策有关;二是动态扩展,它与跨时动态决策有关。
(一)静态扩展
1.国内外产品间的偏好。Warnoek(1998)将家庭偏好引入Redux模型。假设家庭偏好国内产品,以国内代理商消费指数衡量的国内产品有更大的权重。家庭偏好国内产品导致国内货币冲击对国内福利比对国外福利的影响更大,国内代理商从国内产出的扩张中获利更多。实际汇率受跨国财富的变化影响,家庭偏好受实际汇率的影响,汇率变化可能超过永久货币冲击对应的汇率水平。因此,与国内外产品消费相对应的实际利率可以不同。
Corsetti和Pesenti(2001a)、Chari、Kehoe,和McGratten(1998)和Tille(2001)等人,进一步放松了模型的假设:国内与国外产品的替代弹性等于国内不同产品的替代弹性。Tille(2001)指出,如果在国内经济中,国内与外国产品的替代性大于这两种产品在外国经济中的替代性,本国不可预期的货币膨胀仍会提高国内福利相对外国福利的比值。反之,就相反。仅当国内和外国产品的替代弹性同这两种产品在外国经济中替代弹性相等时,两国的福利是均等的。如果两国的两种产品之间的弹性差距足够大,那么国内货币的意外增加对外国将有一个“以邻为壑”效应,完全减少国外的福利。相似地,如果由于其它因素引起两国两种产品之间的弹性差距足够大,货币政策也有一个“以邻为壑”效应。
Corsetti和Pesenti(2001a)分析了一个特别重要的特例。假设在消费的对数线性函数中,国内对国内和国外产品的消费替代弹性是单位替代弹性,有两个重要的结论:第一,家庭对国内和国外产品的总消费是常数。因为国内产品在国外价格的升高将导致国外对国内产品需求成比例地降低,出口收入保持不变。由此产生的重要的结果是:如果经常项目以均衡开始,它在将来也会保持均衡。第二,由于单位需求弹性调整了来自冲击的收入,所以,国内与国外产品消费,即贸易消费在均衡时将是完全相关的。如果贸易消费的效用函数和其它影响福利的函数是可分的,那么贸易消费完全相关的事实意味着:市场会出现自发的风险分担,代理商不需要证券市场分担风险。如果贸易消费函数与其他影响福利的函数是不可分的,那么,跨国可贸易消费并不完全相关。因为:如果冲击不是全球性的,其它影响福利的变量的运动,都导致可贸易消费品的边际效用波动,从而国内对国外可贸易消费品的比率也会波动。
2.从汇率到国内价格的传导。Engel(1999)、Rogers和Jenkins(1995)指出,不仅国内非贸易产品的价格可以偏离购买力平价,而且,可贸易产品价格偏离一价定律,两者结合较好地解释了大多数实际利率的波动。假设对所有产品定价实行一价定律,即通过汇率折算,一种产品在不同国家的价格是相等的。多数国家的汇率,实际上长期偏离购买力平价决定的汇率。假定公司以两种方式定价:一是“生产者货币定价(PCP)”,以生产产品所在地的货币定价;二是“当地货币定价(LCP)”,公司以产品销售地的货币定价。
生产者货币定价与汇率传导。因为生产者用国内货币定价,汇率的运动将影响消费价格指数。汇率运动也会传导到进口价格。汇率变动对消费者价格的影响等同于进口份额的影响。本币贬值将改变对国内产品的需求,进口产品的价格相对提高,消费者减少对进口产品的购买。
当地货币定价与不完全汇率传导。如果生产者按照产品销售市场定价,那么,将不会有从汇率到进口价格的传导。在短期内,进口产品价格几乎完全不受汇率运动影响,汇率运动将不改变对进口的相对需求,汇率对经济扰动的回应将不会影响进口均衡需求。当地货币定价具有几个重要的特征:一是完全当地货币定价意味着短期名义和实际汇率的运动将完全相关。二是几乎没有或没有从汇率到消费者价格的传导。三是在当地货币定价条件下,如果要求进口需求影响进口的相对价格和均衡变化,名义汇率必须有更大的可变性。四是如Obstfeld(2001)强调的,在当地货币定价条件下,当本国汇率降低时,本国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但是这与经验证据相反。
学者们最近的研究增加了新的假定:进口批发价格不同于消费者价格。Burstein、Neves、Rebelo(2000)、Burstein、Eichenbaum、Rebelo(2002)、McCallum和NeLson(1999,2000),Corsetti和Dedola(2002)都认为,在这个假定下、进口产品的市场化销售要求本国的非贸易产品作为生产的投入起作用。公司将国内生产的中间产品和进口的中间产品结合起来生产非贸易消费产品。如果消费品的价格是粘性的,那么汇率的变化将对消费者价格没有影响,但会影响贸易条件,使得公司改变对国内的中间产品和进口的中间产品的需求。
Devereux和Engel(2001)等学者考虑将货币选择作为内生变量。他们指出,在完全风险分担的情况下,所有的公司以最稳定的货币计算其销售额,而不管这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货币。在不完全风险分担情况下,当地货币定价可能导致经济均衡,但是生产者货币定价导致经济不稳定。Bacchetta和Van Wincoop(2002)认为,如果国内公司在外国市场上有很高的市场份额和两个生产部门之间的替代弹性低,生产者货币定价也许是一种均衡结果。Corsetti和Pesenti(2002)分析了多重均衡的可能性。如果汇率变化小,那么当地货币定价对公司有更强的吸引力,如果公司采用当地货币定价,那么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动机是:保持汇率比较稳定。相反地,如果汇率变化大,那么公司有采取生产者货币定价的动机,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更可能选择浮动的汇率制度。
(二)模型的动态扩展
近年来,新凯恩斯主义学者对Redux模型作了动态扩展。Redux模型认为,消费平滑将会导致货币冲击的永久效应,这些永久的效应导致经济稳定状态的变动,即均衡消费的财富效应能造成稳定状态的变化。许多学者放松了完全预期假设或者考虑更丰富的动态结构的假设,寻求令人满意的经济稳定状态变动的动态解析解。
1.随机冲击。Obstfeld和Rogoff(1998,2000)、Devereux和Engel(1998)在随机模型中分析了货币冲击。这些模型使用了Corsetti和Pesenti的假设:初始经常项目是平衡的,国内和外国可贸易产品之间是单位替代弹性;家庭在面对货币冲击和努力的冲击负效用时会最大化其预期效用;如果工人在前一个时期事先确定工资,确定工资的规则是,消费额外1小时劳动的预期边际效用能够购买相等的额外1小时工人劳动的预期边际负效用;模型的所有冲击被假定为对数正态分布,对应地,所有内生变量是对数正态分布的。
在这些假定下,他们的结论是:由于工资是前一个时期内事先给定的,所以,货币冲击仅在一个时期内有实际效应。包括汇率、贸易条件、消费和定价等经济变量的不稳定性会影响福利。
由于工人在一个时期事先确定他们的工资,所以不仅内生经济变量的预期价值影响工资的决策,而且方差也影响工资决策。在一时期内,高水平消费要求工人更多地工作。然而,由于工人喜欢消费不喜欢努力工作,当消费和劳动的协方差为正时,工人会要求提高他们的工资而减少他们预期的工作负担。换言之,在确定下一个时期工资时,工人将要求提高工资。
在一个名义刚性的随机模型中,方差和货币政策冲击的水平,不仅对经济变量的水平有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对福利的影响。在浮动汇率和其它冲击不存在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变化越大,名义汇率易变性越强,消费变化越大,从而减少福利。通过提高事先给定的工资,推动经济更加远离竞争性水平,从而减少消费水平,货币不稳定性越高,福利减少越多。
Devereux和Engel(1998)指出:由于货币政策变化大,所以,公司会采用当地货币定价。货币的不稳定性对汇率水平有影响,但是,货币不稳定性将减少而不是增加风险保险。名义汇率交易的不稳定性不一定对国际贸易流动有负面影响,可能对资本流动有负面影响。Obstfeld和Rogoff(1998)研究表明:在保持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汇率不稳定性会比较大幅度地减少福利,每年由汇率不稳定导致的福利减少高达GDP的1%。
McCallum(1995)等认为,名义汇率不稳定性为零和实际汇率可变性低的区内贸易比跨境贸易要高得多。Rose(2002)指出,一个货币共同体内的国家之间比不是这个共同体内的那些国家有更多的贸易,属于货币共同体国家的产出也比较高。
2.资产市场。原始的Redux模型中,假定家庭的有效金融资产是货币和无风险指数债券。由于金融衍生市场不完善,货币冲击通过经常项目的运动能改变跨国财富,因而对经济均衡和福利有永久效应。
随后的新凯恩斯主义者Cheri、Kehoe、McGratten(1996)、Devereux和Engel(2000)、Engel(2002)等人作了与Redux模型不同的假定:金融市场是完全的,并假定粘性价格和公司市场力量。金融是完全的假定,不仅舍去了一个潜在的扭曲经济的因素,而且,舍去了经常项目效应。因为:在资产市场是完全时,代理商会用买卖资产的方法避免货币冲击对财富的影响,他们可以持有资产有价证券,在他们需要现金时可以随时将这些证券变现。所以,可以舍去经常项目的效应,代理商也没有必要在国际现货市场借贷资金。这样,可以用封闭经济求解的方式求得经济均衡的稳态解。特别是在考虑财政政策冲击时,金融市场完全性是重要的。如果国内和国外贸易产品之间是单位需求弹性,无须考虑许多资产实际上是如何流动的。由于市场均衡将和完全市场均衡吻合,那么金融市场是完全市场还是不完全市场是不重要的。
3.经常项目动态学。新凯恩斯主义者吸取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学术界流行的经常项目跨时研究方法,进一步扩展了开放经济恒久收入的观点。从跨时视角考虑经常项目,经常项目实际上是一种平滑消费的方法:国内居民通过借贷世界市场的剩余物,试图消除由收入变化引起的消费的波动,使得他们在不同时期的消费变得比较平滑。
在完全市场的假设下,建立经常项目动态均衡的线性模型。当经常项目有赤字时,中央银行和诸如IMF的国际机构经常担心经常项目偏离经常项目为零的均衡。如果市场是不完全的,那么,货币或非货币冲击的任一变化可以使经常项目远离经常项目为零的均衡。Benigno(2001a)认为,解决偏离经常项目偏离零均衡,需要货币政策。最优货币政策可以根据经常项目的变化作出调整。
对小国开放经济而言,在经常项目动态均衡模型中引入“净收入”的定义,它代表在满足投资和政府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之后,用于私人消费的不生息收入,在跨时研究中的作用类似于生命周期、恒久收入假说中劳动收入的作用。对产出、投资、政府消费总额的跨时冲击应该影响经常项目,永久性冲击不应该影响经常项目。因为消费者在面对跨时冲击时,可以通过对世界的剩余物的借贷来尝试平滑消费。经常项目应该等于将来各时期减少的预期净收入的贴现值之和。经常项目反映了未来时期国内生产的消费品预期的变化。这样,如果预期净收入将来会增加,当前的经常项目应该是赤字;如果预期净收入将来会减少,当前的经常项目应该是盈余。
对大国开放经济而言,在一般均衡的跨时(动态)模型中,应以相对净收入取代净收入。相对净收入是指一国的净收入与世界平均净收入之差。如果所有的国家希望从国际上借入贷款,那么利息将上升,但是对资本流量几乎没有影响,因为国际贷款机构不愿意借出。这样,如果一个冲击是全球性的,那么,它对经常项目几乎没有影响。如果一个冲击是国家特有的,那么,它将影响经常项目。经常项目对国家特有生产力的冲击作出的反应,比对全球冲击作出的反应更大。当家庭预期将来相对净收入增长时,经常项目应该是赤字;当家庭预期将来相对净收入下降时,经常项目应该盈余。这与美国、德国、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的经验数据相一致。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常项目赤字高达1113亿美元(按1996年价格计算),这十年间的相对净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历史平均水平。而德国、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都是经常项目盈余,这十年间相对净收入平均增长速度比较低。
三、汇率变化和货币政策
(一)生产者货币定价与货币政策
Gali和Monacelli(2002)、Clarida、Gali和Gertler(2001)、Engel(2002),他们都明晰地假定国际金融市场是完善的,还有Corsetti和Pesenti(2001b)、Sutherland(2000,2002)假定国内和国外产品间是单位需求弹性、可贸易产品消费的效用函数有可分性,以便均衡和金融市场的完全性一致。在生产者货币定价条件下,开放经济国家的最佳货币政策是:连续地盯住国内经济变量。
在生产者货币定价情况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国内公司,用国内货币前一个时期确定价格,国内所有生产同一种产品的公司确定相同的价格。在忽视实际货币均衡对效用影响的情况下,这个模型中仅考虑两个经济扭曲的来源:粘性价格和公司加成定价。在货币政策不能影响与公司市场力相关的加成定价的假设前提下,有约束的帕累托最优必将复制弹性价格下的经济均衡。
中央银行希望最小化国内外生产者货币定价与弹性价格偏离的加权平均数。然而,在生产者货币定价下,国内货币政策将仅影响国内生产者货币价格。因为汇率变动能够完全传导,汇率任何变动对以外国货币标价的外国生产者价格没有影响。因此,货币当局应该盯住国内价格,并将价格水平稳定在弹性价格的均衡水平。中央银行最好能尝试着将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隔离,而且,如果两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都采取这种政策,那么价格均衡将确切地复制弹性价格的均衡,导致经济中实行有约束最优状态。Tille(2002)指出,如果仅有部门冲击而不是全国性经济冲击,那么结果会改变。汇率的运动改变不同国家之间产品的相对价格。Obstfeld和Rogoff(2002)将非贸易产品引进到消费函数,分析了经济的均衡状态和货币政策。第一,如果在可贸易产品和非可贸易产品之间效用是可分的,经济均衡就和完全市场一致,经济均衡是最优的。第二,如果可贸易和非可贸易产品的效用是不可分的,那么均衡将和完全市场的结果不同。在这种情况中,经济中扭曲因素对经济有影响。汇率变动调整了国内外消费者的财富效应,进而影响经济中的扭曲因素,从而使经济更接近最优状态。此时,中央银行既希望盯住国内价格,又希望能够调整汇率。第三,在模型中引入交错调整价格和交错调整工资。交错调整价格是各公司次优地确定价格。交错调整工资使得工资水平偏离竞争市场的工资水平。交错调整价格和交错调整工资都是市场磨擦,这两种磨擦完全是国内的。因此,在生产者货币定价下,中央银行应该盯住国内变量。
(二)当地货币定价与货币政策
Corsetti和Pesenti(2001b)等人构建汇率不完全传导的模型,分析不完全传导条件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模型中既考虑汇率完全传导的生产者货币定价,也考虑当地货币定价,进口价格部分地对汇率作出的反应。公司在本国市场以固定加成确定产品价格。然而,在确定出口价格时,它将根据由本国货币衡量的收入水平,考虑汇率运动具有的效应。由于汇率不完全传导,公司希望在两个市场上确定不同的价格。由于汇率不完全传导,外国公司必须支付风险保险以补偿汇率风险,从而出口价格提高。如果汇率随着外国边际成本正向地变化,那么外国公司将对他们的出口制定更高的价格。进口公司产品国家的福利减少。
当汇率变化的传导性增加时,中央银行不仅应该盯住国内价格水平,而且应该更加重视汇率稳定。国内中央银行能影响汇率的变化,从而潜在地降低国内进口的风险保险。在不完全传导下,最大化福利的货币政策应同时盯住国内价格和进口价格的上涨。因而,中央银行希望将汇率纳入货币政策目标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劳动供给是无弹性的,那么中央银行希望提高汇率的可变性。在国内劳动供应是无弹性和汇率不完全传导情况下,汇率的可变性将导致国内进口产品价格更高,国内消费进口产品的数量减少,这导致国内产品出口数量下降,潜在地留下更多的产品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Devereux和Engel(2000、2002)利用模型检验了完全当地货币定价的案例,证明一个合作的固定汇率制度能够支撑有限最优状态。在弹性价格均衡时,贸易条件将对应着国家的冲击最优地波动,消费倾向于有更低边际成本的产品。在完全的当地货币定价下,将完全没有消费转换效应,因为国内生产和进口产品的价格在短期内是固定的,不能对名义汇率变动作出反应。然而,汇率仍将影响资本流动。如果国际金融市场是完全的,或国内和进口产品是单位需求弹性和可贸易消费函数是可分的,可能出现完全的风险分担。如果本国消费者一单位本国货币的边际效用,在任何状态下等于外国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国内和外国家庭将分担风险。在最优状态下,国内和国外可贸易消费完全相关。采用当地货币定价,当两国价格水平既定时,汇率的任何变动都将影响国内、国外可贸易消费产品,导致次优的产出。因此,在当地货币定价条件下,两国中央银行保持汇率固定的政策,会引导两国产出最大化。
四、国际货币政策协调
中央银行不仅考虑到怎样对国内和国际冲击作出反应,而且考虑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政策制定者将怎样对这些相同的冲击作出反应。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对其它国家可以有政策溢出。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制定者,通过汇率政策能够产生“以邻为壑”支出转换效应,那么这个国家的货币政策行为,从本国的立场看是有利的,但是,这样的政策对其它国家有负的溢出效应。
在非合作纳什均衡中,每一个国家仅对应着其它国家的反应制定最大化本国福利的政策,当他们试图以其它国家为代价改善本国福利时,不论这些反应的政策溢出是负还是正,那么,改变每一个国家货币政策的激励要么过度,要么不足。然而,在合作纳什均衡中,所有的国家共同最大化他们的福利,并内生化政策溢出的成本或收益,因而,非合作的纳什均衡福利小于合作纳什均衡的福利。
关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新凯恩斯主义的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已经达成以下三点共识:第一,在对称的冲击(或全球冲击,如石油价格冲击)和完全的非对称冲击条件下,协调财政、货币政策中有潜在的获利。这个获利可以利用福利的损失函数进行度量,即协调政策的福利函数与非协调政策(每一个国家仅想最大化它自己的福利)的福利函数之差。第二,根据经验和定量的估计结果,政策协调的获利不大,每年GDP中大约有0.5%的获利。第三,经济中国家之间联合程度相对低,获利可能相对较小。当产品和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时,国家间的溢出可能会增加,导致合作博弈有更大的获利。
新凯恩斯主义者Obstfeld和Rogoff(2002)在上述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政策协调的研究。可以利用有微观基础的最大化家庭效用的模型,而不是特定的损失函数,分析货币政策的效应。这样,政策溢出明显地溢出到效用,而不是宏观经济变量。有微观基础的模型考虑了经济中的扭曲因素,例如垄断力量和伴随名义刚性的不完善资本市场,以及政策溢出怎样在国家间传递。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的溢出,给政策制定者在不同方向上改变政策的激励,创造协调获利机会,降低政策的外在性。不论冲击怎样影响不同的部门,不同产品间的替代弹性差别有多大,这些扭曲因素都与公司货币定价的决策有关。因此,政策制定者需要选择的是反应函数参数,而不是选择每一时期的反应函数。货币政策规则的变化能影响经济,协调政策获利是比较大的。
这个模型中政策制定者面对三种不同的相关扭曲因素:第一,粘性工资,它能在短期使货币政策影响实际经济变量。第二,工人的垄断力,使他们能设定比竞争性水平更高的工资和更少的工作量。由于工人工资是前一个时期确定的,即使中央银行执行规则性货币政策,也能通过影响工人面对的风险水平而影响名义工资的水平。第三,市场是不完全的,所以,本国和外国的消费者仅能不完全地分担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家庭仅能买卖实际债券。预先承诺的协调政策规则有助于承担跨国风险。例如,如果本国面对正的努力冲击(外国一个负的努力冲击)有非对称负效用,那么,本国和外国的货币当局的政策能造成本国汇率的升值,帮助本国购买更多的外国出口产品,减少本国的出口。
预期的贸易条件对本国和外国的效用函数有完全相反的影响,因而各国的政策有潜在的溢出。这些潜在的溢出可以影响经济变量的平均水平和方差。例如,预期的贸易条件,随着世界可贸易消费与名义汇率协方差的升高而降低。这个协方差增大,说明前一个时期设定的本国工资,将相对地高于外国的工资。当本国的劳动供给和劳动努力的边际负效用增大时,本国相对的消费边际效用将变低。
对于经济中的任何代理商,中央银行提前承诺一个货币政策规则:每一个国家的货币库存量是努力冲击负效用的函数。在非合作纳什均衡中,每一个国家通过选择易受本国货币政策规则和其它国家反应系数影响的需求方差和工资方差,使预期效用最大化。在合作纳什均衡情况下,这些国家联合最大化他们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通过选择本国需求方差和工资方差,以及外国的需求方差,再次影响货币政策规则的形式。
从消费的对数推导家庭效用,当本国和外国的可贸易产品都是单位替代弹性时,即使家庭不能交易应急证券,本国和外国的可贸易消费在任何状态都相等。换句话说,虽然在模型中没有应急的证券贸易,但是经济将在类似于完全市场的条件下运行。在这种条件下,两国处于合作纳什均衡,当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时,本国的和外国的货币政策是相同的。出现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存在粘性价格和垄断力量,这两种扭曲效应的效用函数是可分的,且不受事先承诺的货币政策影响。
每个国家都关心可贸易消费品的预期国际价值。虽然贸易条件在相反的方向上进入了两个非政策协调国家的效用函数,但是消费的对数形式和本国、外国可贸易产品的单位替代弹性,都强烈地影响着每个国家的行为。这些假设确保经常项目经常均衡。对应于努力的边际负效用上的一个完全非对称的增加,国内和国外工资非对称地调整,本国的中央银行将减少货币供应(外国将放松银根),从而本国货币升值。本国工人将想更少地工作,因此本国政策制定者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将使工作机会从本国流向国外,与此同时增加本国的购买力,保持消费和效用如同没有冲击时的消费和效用水平。这个非协调的政策将使得两国复制价格弹性时的均衡,因此每一个国家没有偏离均衡的动机。换句话说,在这些条件下,没有政策溢出。在这种情况中,市场是不完全的,经济中可贸易消费的边际效用不再依赖于非贸易品的消费。当努力的边际负效用非对称的增加时,非协调政策制定者将较少地调整政策。
当本国为了回应劳动负效应的正的冲击,中央银行承诺紧缩货币供应时,不可贸易的产品和可贸易的产品一样将遭受损失。由于可贸易消费品的边际效用正向地依赖非贸易消费品,与消费晶效用函数是可分的情况相比,本国对消费品的需求合同将会减少。当本国向外国转移更多的产品时,通过政策协调和对冲击作出更多的政策调整,两个国家都将获利。当每一个国家至少对努力冲击的非对称负效用作出部分的反应时,将会有政策协调的获利。面对本国努力的负效用的完全非对称的增加,外国放松、本国紧缩货币供应量是最优状态,因此这两个国家增加福利。
在三种情况中,存在着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获利:第一,随着价格对汇率的部分指数化,将有国际政策协调的获利。第二,Canzoneri、Cumby和Diba(2002)指出,如果冲击对部门之间的影响有差别,当经济受到全球冲击时,存在着国际政策协调的获利。在三种情况中,国际政策协调获利更大,更重要的是:一是当仅有可贸易产品部门的冲击,没有非贸易部门的冲击时,国际政策协调有较大的获利;二是当仅有非贸易部门的冲击,没有可贸易部门产品的冲击,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有递增的获利;三是仅有出口部门的冲击,国际经济政策协调获利有更大的递增。第三,将模型作些改变:在中央银行选择他们的货币政策规则之后,允许代理商交换应急合同。模型结果是:当代理商不分担风险时,有微小的协同获利;当他们分担风险时,协同获利会变大。由于代理商能够随时交易应急合同,因而本国和外国的消费在任何状态中是平等的,加之,货币政策转换消费效应的潜力已经提升,因此,在风险分担条件下,协调的获利可以实际地同稳定状态的获利相比。当家庭变得更厌恶风险时,国际政策协调的获利会增加。
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当存在国际政策协调获利时,国际政策协调不需要国家间制定清晰的协议。第一,由于每个国家将重复地面对政策协调的获利,他们可以判断非协调政策降低未来福利的可能性,因而,各国都将支持和维持现在的政策协调。第二,中央银行将考虑可预知的未来,进行政策规则决策。相信理性的、承诺考虑未来行为的中央银行,将选择协调政策和改进福利的政策规则,这是合理的。更进一步,假定各国中央银行在制定政策规则时,会避开时间一致性问题,那么,各国政策制定者不需要明晰的协定,就能协调地制定近似全球最优的政策。
中国加入WTO后,已经从半封闭经济转向开放经济,新凯恩斯主义的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制定顺应经济全球化需要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以促进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协调发展,有极强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标签:凯恩斯主义论文; 经常项目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汇率决定理论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汇率变动论文; 价格弹性论文; 货币市场论文; 均衡生产论文; 弹性福利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动态模型论文; 经济学论文; 模型公司论文; 净收入论文; 央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