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入科培训是减少护生针刺伤的有效方法论文_吴碧霞

(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西玉林 537000)

【摘要】目的:对进行入科强化培训的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进行分析。方法:以未加强培训的实习生为对照组,以强化入科培训的护生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生的针刺伤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刺伤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9.8%,比较(χ2=7.236,P=0.007)。结论:强化实习生入科职业预防教育,进一步加强操作规程及行为培训,能有效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

【关键词】入科;培训;护生;针刺伤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271-02

针刺伤是临床护士常见的职业伤害,也是发生职业感染的重要途径。实习护生初次接触临床,自我防护意识薄弱,操作不熟练,经验不足,加之输液部门工作量大,环境嘈杂,流动性大,发生针刺伤的几率更大。因此,加强入科培训,提高护士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能够有效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情况。本研究对实习期的护生进行强化入科培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在输液科的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进行常规培训的116名实习护生为对照组,以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进行强化培训实习的119名护生为实验组。两组护生在年龄、性别和学历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培训方法

每批实习生入科后,由护士长或带教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上岗前规范培训,培训后正式进入临床跟定老师轮班实习。培训内容:(1)科室的环境设置。(2)护理的技术操作。(3)工作流程。(4)消毒隔离知识。

实验组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增加职业预防与操作规范的培训。方法:每批实习生入科当天晚上进行集中培训,由1名带教老师上课。具体采用讲授、演示、讨论、情景设置等教学方法。

培训内容:

(1)标准预防内容及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以及被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所污染的物品视为具有传染性病原体。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的时候,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由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预防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患者。应让护生认识到患者的血液和体液都被视为HIV、HBV、HCV等血液性疾病的传染源,戴手套既能防洁,又能减少刺伤的病原菌感染的机会,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进入体内的血量会比未戴手套者减少50%以上[1]。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触传播,其中HIV、HCV、HBV是针刺伤传播的主要病原体[2]。

(2)规范操作规程及行为:①对科室常见的操作规范防护指导:拔针后不要将针头再次插入输液管或输液袋,也无需分离针头,直接连同输液管一起放入锐器盒内即可。②放置时手不可伸入,应离开一定高度,以免手触碰到盒内锐器导致刺伤。③禁止双手回套针帽。④对躁动不安,不合作的患者,请家属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帮忙约束患者,制动后再进行操作。⑤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手持针头和锐器时,不要让锐利面对向他人,以免刺伤他人。

(3)针刺伤的处理流程:模拟训练针刺伤的应急处理(老师操作示教):针刺伤后,立即在伤口旁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伤口处的血液。然后用肥皂水或流动水冲洗伤口5~10分钟,再用碘伏消毒后包扎伤口,及时报告老师,填报职业暴露登记表,24小时内到保健科抽血检查HIV、HCV、HBV、梅毒等抗体,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高效价球蛋白或采取其他相应措施。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认为差异显著。

2.结果

对两组护生6个月实习期内发生针刺伤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组护生针刺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生(χ?=7.236,P=0.007),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实习期针刺伤发生情况比较[n(%)]

3.讨论

3.1 防护意识薄弱和缺乏

在我国由于目前护士学校均未设置有职业安全防护教育课程,也无相应的教材,而且实习护生初次接触临床年龄小、心理承受力差、自我防护意识薄弱,认为职业暴露离自己还远,导致针刺伤发生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对护生进行强化入科培训,使护生充分认识针刺伤等职业暴露的危害性,进而增强防护意识。

3.2 操作不熟练、不规范

研究结果发现,发生针刺多在拔针及清理医疗垃圾上。大部分患者已经完成输液需要拔针时,实习生常常拔完一个患者的针后不能及时处理好输液器又要给另一个患者拔针或接液体。带教老师往往因为工作量大而忽视在细节操作上对护生的示范、指导,护生正确掌握各种操作技能和技巧的机会就相对减少,操作不熟练和不规范。例如:认为戴手套进行操作不方便,影响操作结果,分离注射器、回套针帽、拔完针后直接挂输液架上不及时处理等。入科时详细讲解常见操作的规程,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改变不安全行为。对减少针刺伤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3.3 对针刺伤后的处理方法不了解

有部分实习生在发生针刺伤后惊慌失措,不知该如何处理;也有部分实习生防护意识薄弱,为提高熟练程度,不进行职业防护;有的实习生甚至在发生针刺伤后不进行任何处理接着进行操作,有的实习生有意掩盖不让带教老师知道,怕影响后期实习。入科时进行针刺伤的流程培训,医院已经建立一套简便、合理、有效的职业暴露报告制度,鼓励护生主动上针刺伤案例,一切费用由医院承担。

总之,把职业安全放在首位,将职业安全防护引入医疗实践中,使护生充分认识到针刺伤等职业暴露的危害性,教会护生安全的操作技能及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陈继安,熊自超,冯秋女,等.应用FMEA降低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J].医学信息,2015,29(44):353-354.

[2]姜文彬,李红岩,李东梅,等.针刺伤的危害与预防[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120-121

论文作者:吴碧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  ;  ;  ;  ;  ;  ;  ;  

强化入科培训是减少护生针刺伤的有效方法论文_吴碧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