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明市消防支队 福建省 365000
2三明市消防支队三元区大队 福建省 365000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亡人”火灾多发,尤其是山区“小火亡人”火灾呈现突发趋势。这些火灾的发生让我们对当前的消防工作深表担忧,痛定思痛,冷静下来仔细分析这些亡人火灾,发现其中有两条规律:一是起火场所多为居民住宅,二是起火原因多为电气线路故障和用火不慎。为总结经验教训,做到防患于未然,力争将此类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
关键词:小火亡人;消防;对策
引言:“小火亡人”事故由于损失小、受灾人数少等原因,往往不被人们重视,同时也是火灾防控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这给消防部门又提出了一道“难题”。笔者根据自己的防火工作经验,就如何遏制“小火亡人”火灾的发生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小火亡人”的基础概念。“小火亡人”火灾事故,即:过火面积小,受灾户直接财产损失少,但造成了人员死亡的火灾事故。
二、“小火亡人”事故发生的原因。
一是乡镇消防安全“网格化”责任落实链条缺失。今年以来,各类消防火情时有发生,一方面暴露出当前各类隐患仍然大量存在,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各地在火灾防控、隐患排查等方面抓得不实不细,走过场的问题。部分乡镇一级领导安全发展的底线意识尚未牢固树立起来,虽然各级政府层层签订了责任书,但部分乡镇、村委对消防工作不够重视,停留在走过场及应付检查的表面形式,缺乏有效的考评奖惩机制。部分乡镇防火工作缺乏针对性,虽然各级政府及消防部门每年都对村居民防火工作进行部署、检查,但没有针对季节性火灾多发的特点进行深入推进及督导检查。二是建筑物防火条件先天不足。一些农村地区或城镇旧地区居民住宅年代久远,特别是一些砖木结构住房,耐火等级低,电器线路老化,起火做饭等生活方式落后,一旦有火源,容易导致火灾发生。在城镇推进化过程中,一些经济较发达在城镇兴建大量私房商住楼(建筑结构特征为:一般一、二楼为商用门面,其余楼层为货物储存或居民自主),这种类型建筑火灾危险性极大,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形成烟囱效应,造成较大财产人员伤亡。三是火灾防控措施欠缺。除了新建的商品房居民住宅按法律要求配置了必要的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外,农村住宅、老旧居民区住宅、城镇居民自建的商住一体住宅,特别是一些民间加工作坊,基本未配置消防设施器材,火灾危险性极大。那些以“市场盈利”为目的的生产加工场所不重视安全由来已久,即便是消防设施器材配置比较到位的商品房楼盘,设施器材的维护保养、日常管理也始终是个问题,“谁来维护保养”,“一旦发生事故,谁来使用?”消防设施器材形同摆设,令人惋惜。四是群众自防自救能力欠缺。一方面,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或经商,常住人口以老人、妇女和儿童居多,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基数较大。这类群体火灾自救能力差,火场逃生能力弱,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另一方面,农村扑救初期火灾力量不足,有的乡镇虽然组建了专(兼)职消防队伍,配备了泵浦、水枪水带等器材,但因管理机制不健全,日常业务训练不足,器材维护保养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在火灾发生时,未能有效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遏制“小火亡人”火灾事故的对策
(一)落实“三方”责任。一是落实街道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的管理责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督促街道社区、村委会主任和社会单位法人作为火灾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将火灾防控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每名人员。并对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家庭登记造册、建立台账,确定楼院长、网格员,包保到户,明确包保责任。并加大技防投入,为弱势群体家庭配备独立式智能感烟报警器,“一键通”无线通讯装置,与社区微型消防站保持直线通讯联络,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够及时预警第一时间处置。二是落实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责任。物业服务企业对管理区域内的共用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确保消防车通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室内消火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灭火器完好有效。同时,要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组织防火检查、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三是公安派出所的管理责任。辖区公安派出所每季度至少深入一次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对照弱势群体台账,对小火亡人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保小火亡人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二)发动居、村委会开展开展楼道、消防车通道清理专项行动。楼梯间是居民发生紧急情况逃生的重要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无阻。凡在楼梯间、管道井存放杂物的,必须立即清理;楼道内存放电动车甚至给电动车充电的,必须立即制止并清理。管道井未按要求封堵的,必须限期封堵到位。要充分发挥物业管理的作用,合理规划停车位,引导居民正确停放车辆,不得占用消防车通道。在消防车通道上违章建设的,必须限期拆除,拆除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通道上方架设架空线路和管线的,不得影响消防车操作。
(三)、落实物防技防措施。一是要推广应用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在老年公寓、寄宿制学校、幼儿园、福利院等特殊场所,居家养老、“空巢老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等人群住宅,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等居民活动场所,位于棚户区、城乡结合部、传统文化村落和三级及以下耐火等级的老旧居民住宅,员工宿舍、出租屋、农家乐、小旅馆、地下居住空间等场所的每个房间,人员密集场所易发生火灾部位等,除已明确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设施的建筑外,设置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新建高层住宅必须分户设置,鼓励其他住宅安装使用。二是要推广应用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老年公寓、寄宿制学校、幼儿园、福利院、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具有娱乐、健身功能的音乐茶座、健身场所和小旅馆、小饭店、小网吧、小商店以及员工宿舍,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及橡胶、塑料等可燃物的仓库等,凡设有自来水管道,流量与压力满足最低要求时,都要积极推广安装简易灭火系统。
(四)加大宣传力度,着力提升社会公众消防安全意识。一要深化社会消防宣传培训。各地可采取政府购买社会化消防宣传服务的形式,深化消防宣传“进百村入万户”活动,增强农村地区的防、灭火能力和自救逃生的基本技能,解决村(居)民消防常识缺乏,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的突出问题。要结合当前火灾特点,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和户外视频,播放火灾警示教育片、公益广告;通过微博、微信、头条、抖音等各类新媒体,普及消防常识。二要加强重点人群精准提示。紧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高层建筑、出租房屋、三合一等单位场所,进一步补充完善消防安全重点目标人群,分类编制针对性强的火灾防范和自救逃生常识,精准推送消防安全提示信息,督促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从严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三要加大隐患集中曝光力度。要继续运用舆论手段跟踪曝光重大火灾隐患和严重消防违法行为,倒逼隐患整改,推动责任落实,节前曝光一批问题突出、久拖不改的隐患单位和违法个人,通过舆论监督推动火灾隐患整改,切实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总而言之,“小火亡人”的事故要切实引起高度重视,坚决克服盲目乐观、松懈麻痹和畏难厌战的思想情绪,迅速采取更有利、更坚决、更具针对性的措施,坚持不懈。另外,作为消防部门,我们也应该一以贯之地推进火灾隐患专项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遏制“小火亡人”火灾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一帆,王明.一起“小火亡人”火灾调查的启示[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5(03).
[2]武丽珍.居民住宅较大以上亡人火灾分析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06).
[3]彭大伟.由一起出租房亡人火灾事故调查谈“小火亡人”事故的预防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6(08).
论文作者:范辅华1,林嘉霈 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7
标签:火灾论文; 小火论文; 住宅论文; 隐患论文; 居民论文; 发生论文; 消防车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