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智能微网能源管理论文_丁倩

基于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智能微网能源管理论文_丁倩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青浦供电公司 上海青浦 201799)

摘要:在现阶段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智能微网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将促进产业低碳发展以及经济化的运行作为核心内容,并在整个基础上实现智能微网平台的构建,推动该地区能源服务的发展需求,提升服务品牌的专业化率。在区域智能微网能源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优先考虑到大型商务区以及农业生态区等,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区域的经济化发展。

关键词:区域分布式能源;智能微网;管理分析

一.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特征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特征,可以归纳为燃料利用多源化、设备系统小型化、运行控制智能化、调度管理网络化。分布式能源使用清洁燃料,排放环保性好[1];分布式能源采用热电冷联产技术,一次能源实现梯度利用能效高。分布式能源可以实现能源供应系统集成化,对多系统进行整合优化;采用分布式能源,能源企业将从生产型转向服务型,有利于投资经营市场化。

分布式能源系统可以是单体建筑、单用户的,也可以是区域分布式的。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供能的对象是商务区、产业园区或者农业生态园区,能源需求侧往往还具有多地块、多用户、多用能特征,例如为区域内的建筑供能,将涉及上百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因此在区域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中,能源调度项目的经济性以及能源管理都将遇到有待于解决的新问题[2]。首先在能源调度上,必须解决诸如依赖供应侧单向调节、季节调峰、日调峰和小时调峰等难题。其次在项目的经济性上,由于需求侧用能时段和用能量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将影响到项目的经济性,特别是一些新建开发区,开发区的入住率、用能负荷率是逐步增加的,对区域分布式能源站的经济性影响很大。

二.能源管理及区域微网能源管理的研究

2.1实现能源管理的供应侧及需求侧分析

能源管理主要是对供应侧到需求侧的过程分析,其整个过程是针对多能源生产的消费过程,包括计划、组织以及监督等内容。能源管理主要是一种商业性的活动,在其记录的过程中存在能量消耗的问题,只有有效控制能源的利用率,才可以不断优化能源的管理及实施[3]。在区域智能微网管理的过程中,供应侧以及需求侧的安全性是工作中核心的内容,其基本的范畴主要包括可靠的供应、合理的商品价格以及显著的效果,确立区域微网能源管理目标,实现策略的优化,激发与员工的参与能力。

2.2合理构建区域式的能源结构

区域能源供应侧分析的过程中,应该在区域规划的过程中对本范围中适合的区域进行能源状况的对比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区域分布式能源的品种、品位以及利用的方式,利用其经济化的发展性能增进分布式系统的管网及能源站等建设用地的规划等。在区域能源需求侧中,应该对不同能源的用户在能源品种、品位、数量以及季节时段等项目上进行逐一分析,给予区域分布式功能系统的智能微网建设,进行提前开发,解决技术集成问题,使分布式能源可以接入到供应侧以及需求侧中,并逐步实现交互性的技术形式。

2.3优化解决区域分布的能源接入

智能微网能源管理中十分重要的技术是系统的集成环节,要合理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解决区域分布式的能源接入,实现动态定价的技术处理形式,实现用户端大规模区域中的分布式能源峰值调控及管理,从而为电力事业的运行及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区域分布式能源的智能微网能源管理的过程中,很多地区投入了实践,例如,上海市在分布式供能实践行业中所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其所包含的领域主要有医院、宾馆、学校以及工业区等,在实践的过程中鼓励电力、燃气等企业积极参与,并建立专门从事分布式功能系统发展及其他项目服务的组织机构,而且,相关的管理部门为了保证分布式功能实践的有效性发展,也建立了一批分布式供能的试点示范工程[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对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智能微网能源管理的建议

3.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

区域智能微网能源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创造一个绿色、活力、亲和、精致、宜居的园区是我们共同的愿景。从区域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更加关注用户端;从用户端需求着手,用心开展微网多能互补技术与管理机制的创新,用智能化技术体现人文关怀,探索节能又节钱的路径[5]。

3.2采用4E要素优选发展项目与技术路线

4E要素即能源(Energy)可获得性、环境(Environment)友好性、经济(conomy)性、使用方便性(Easy)。区域能源品种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种类不以多为优,要坚持因地制宜,符合当地能源资源条件和成本竞争优势,同时要拥有能适合本区域商业化应用,以产业化的技术和管理体系作为支撑。

3.3要重视供应侧与需求侧的互动

关键技术集成应用按照安全、清洁、高效、经济、智能的原则,要更加关注将现有适用的技术集成应用于区域能源管理系统中,如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区域能源供应设备、设施全寿命保障技术、区域分布式能源(包括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储能技术装备等)接入及监控技术、交互式能源信息采集传输显示技术等。实现区域技术系统集成与能源管理系统集成同步发展[6]。

3.4能源服务企业与能源服务模式的选择

能源服务企业与能源服务模式的选择关键是在区域分布式供能系统与微网智能能源管理构建中。技术是支撑,人才是关键因素,因此要多渠道培训一批产业人才,壮大能源服务产业。一个区域开发需要有一个载体(如能源投资或服务公司)去整合各种人力资源,从园区的顶层设计规划、具体项目的设计报批、施工建设,运营管理都要将前瞻性和操作性相结合,特别是后续负责区域能源管理企业要参加前期工作,真正从区域微网系统供需两侧管理角度去保障供能安全、有效调度调峰、实现能效与经济的平衡。

四.结语

发展分布式供能系统,致力于能源科技转化,建设低碳综合示范区,促进能源服务产业平台融合共进,是未来几年区域能源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将能源调度、设备管理、信息交互和能源策略等区域微网能源管理技术系统集成一体,解决区域用能和供能的双向互动调节与动态平衡、设备设施全寿命保障、可视化的能源信息交互等问题,实现区域微网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的工程化应用。在此基础上,将成果应用于大型商务区、产业园区、农业生态园区、城市垃圾处理场等区域能源供应系统的建设和运营中,这将对推动本地能源技术装备和能源服务产业发展,提升整个区域开发层次、品牌和综合效益,推动我国区域开发具有积极的引领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惠萍.区域分布式能源的智能微网能源管理[J].电力与能源,2012(5):414-417.

[2]刘惠萍.基于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智能微网能源管理[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294-297.

[3]徐立中.微网能量优化管理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

[4]分布式能源系统发展思考[J].张晓卫.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9) .

[5]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及其应用分析[J].张涛.化工管理,2017(08) .

[6]分布式能源系统优化与设计综述[J].任洪波,邱留良,吴琼,蔡强.中国电力,2017(07) .

作者简介:

丁倩(1991.11.02-),性别:女;籍贯:上海长宁;民族:汉族;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三级客户经理;职务:用电检查员;研究方向:智能电网运行与规划;单位: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青浦供电公司。

论文作者:丁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  ;  ;  ;  ;  ;  ;  ;  

基于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智能微网能源管理论文_丁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