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市第一高级中学校 132600
摘 要:我国解读诗词的活动和方法不乏经典之论,但是提到理论层面,影响深远的解诗方法,不得不提及孟子的以意逆志法。本文主要从西方文学理论的视角来探讨以意逆志的内涵,使以意逆志在教学中更具实用性和指导性。
关键词:以意逆志;接受美学;移情说;己意逆志
含蓄蕴藉、精工典雅的古典诗词征服了古往今来的读者,以其经典不衰的艺术魅力占据历史的一角。《尚书》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古人是通过诗歌的形式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现出来。古典诗词不仅是一种存在形式,还是一个广阔的领域,等待人类的不断探索。
我国解读诗词的活动和方法不乏经典,但是提到理论层面,具有概括性的指导方法,不得不提及孟子。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在中国现有可考证的文献资料来看,孟子实为第一人。孟子提出了诸多的理论方法,尤其是“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这两种方法能够具有指导性、可行性、有效性意义,这在当时是一个理论突破,在历史中得到验证,在现实中发挥作用。
“以意逆志”作为一种权威的阐释法则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两千多年,其影响深入人心。孟子解释“以意逆志”的涵义,原句如下“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以意逆志”出自《孟子•万章》,是孟子针对春秋以来断章取义诗风提出的诗词阅读方法。孟子的“以意逆志”对中国的文学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西学东渐,西方的理论逐渐影响着中国的文学进程,这样不但开阔了我们视野,也丰富了我们的理论研究。 西方的文学理论成果丰硕,见解独到,理论研究更是层出不穷。近现代就有很多学者在西方的视角下来审视“以意逆志”,从多个角度深化理解这个传统的文学理论。程绍涛在《解释学视野中以意逆志和诗无达诂》中论述:以意逆志和西方解释学的关系。方新蓉在《以意逆志与英美新批评》中把以意逆志放在世界范畴中,与英美新批评来做比较。笔者就从西方文学理论“接受美学”和“移情说”角度来对比理解“以意逆志”法。
一、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这一西方文学理论,强调审美意识和审美主体。萨特在《什么是文学》早就指出“精神产品这个既是具体的又是想象出来的对象只有在作者和读者的联合努力之下才能出现。只有为了别人,才有艺术;只有通过别人,才有艺术。”[]接受美学强调作品是读者的参与,使得更具价值,才有艺术的产生,肯定读者的重要性。“在艺术的历史传统中,一部过去作品不断延续的生命,不是通过永久的疑问,也不是通过恒久的回答,而是通过疑问与回答、问题与解决之间的动态的阐释,才能够激发一种新的理解并允许重新开始过去与现在的对话。”[]国籍有别、时代不同、知识水平有差异的读者,可以就同一个作品来阐发迥然不同的理解,那也无可厚非,反而使作品在读者的解读过程中产生了更大的价值和影响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读者以其个体不同而广泛存在,作品创作结束后就是一个单独的、固定的个体存在,读者的解读才会赋予作品鲜活的活力,存在的生机。
接受美学强调审美主体以“我”为中心,这与“以意逆志”用“己意”逆志是相通的,都是肯定读者在阅读鉴赏中的主体性。接受美学不单指具有以“读者”为中心的特征,还强调文本的召唤结构、意义的空白或不确定性等方面都有重点阐述,而且有前仆后继的文学理论家和研究者在补充、再阐释“接受美学”理论。相比之下“以意逆志”的理论支撑和内涵就单薄很多,但是也应该看待“以意逆志”理论的先进性
二、移情说
西方文化里的“移情说”源远流长,作为西方公认的“移情”理论的代表人物——立普斯,他把“移情说”提高到了理论的高度。他还在《移情作用,内摹仿和器官感觉》一书中解释“移情”的含义,“对象就是我自己,根据这一标志,我的这种自我就是对象;也就是说,自我和对象的对立消失了,或者说,并不曾存在。”[]“它是对于自我的欣赏,这个自我就其受到审美的欣赏来说,却不是我自己,而是客观的自己”显然,立普斯认为,审美对象的意义在于自我的欣赏,是自我把自己的思想赋予给对象,从而使对象与自我不存在对立,合二为一,这就是移情的过程。移情是转移自己的情感,用自身的生活体验来欣赏客观存在的事物。
朱光潜对于移情有更加通俗易懂的理解,他在《西方美学史》中更加通彻地阐述移情的作用,“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人在观察外物时会着上感情色彩,那么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受主观的因素影响更大。
总之无论是接受美学还是移情说都在肯定读者在阅读时的主导地位,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对于理解以意逆志的“意”的含义是有借鉴意义的。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单是创作者赋予的,而且是前赴后继的读者延续的,这才使得文学具有永恒的魅力。
把以意逆志作为解读诗词的方法,首先就要确定其核心定义。以意逆志之意的争论自古不断,主要分为“己意逆志”、“古意逆志”、“诗意逆志”和“会意逆志”四种观点,这四种观点各执一端,自圆其说,都有一定见解和道理。笔者在文章中阐释的以意逆志之意理解为己意,是评诗者之意,也就是通常说的读者的看法和体验。
而且己意逆志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读者的审美体验,是符合人类的发展需求,也与文学批评理论是相通的。“以己意逆志”更能拉进读者和文本的距离,在教学中更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陈钟凡.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中华书局,1927.
[2]金振邦.多元视角中的文本解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论文作者:周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以意逆志论文; 孟子论文; 读者论文; 文学理论论文; 美学论文; 理论论文; 方法论文; 《未来教育家》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