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效果的分析论文_付嘉怡

(新桥医院肾内科)

摘要:目的 分析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血透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护理流程管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透前护理质量评分(96.59±1.45)分、血透中(98.74±1.06)分、血透后(97.52±0.29)分、护理风险发生率2.27%、投诉率0,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护理流程管理,应用到血透室,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及投诉率。

关键词: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护理质量

前言:血透室患者病情一般较为严重,透析过程中,参数设置错误,以及穿刺针脱落等风险发生率较高。有研究指出,将护理流程管理,应用到血透室护理过程中,对护理质量及安全性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于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血透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作为样本,阐述了护理流程管理方法,并观察了管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收治的血透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共44例,性别:男:女=26:18。年龄(26--74)岁,平均(49.85±3.74)岁。对照组患者共44例,性别:男:女=25:19。年龄(25--80)岁,平均(49.70±3.46)岁。两组患者可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透析前,护理人员应确保衣帽整齐,确保透析器及管路等设备性能无异常。同时,应检查穿刺针是否完整,确保透析过程能够顺利进行。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按照血流速度,调整透析速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另外,护理人员还需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评估穿刺部位有无血肿、评估透析管理是否畅通。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提高透析的安全性。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护理流程的管理。医院应根据护理流程管理模式的要求,医院应在制定管理制度,确定管理流程的基础上,从血透前、血透中及血透后,分析患者的护理需求。根据患者的需求,制定护理流程,并对各流程的护理质量进行管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包括血透前(100分)、血透中(100分)、血透后(100分)3项指标,得分越高,代表护理质量越高。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及投诉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血透前护理质量评分(96.59±1.45)分、血透中(98.74±1.06)分、血透后(97.52±0.29)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

3 讨论

血透患者常见的护理风险,以护患矛盾、参数设置错误、穿刺针脱落为主。常规护理方法,虽较注重对护理风险加以预防。但因管理质量欠佳,护理风险的预防效果一直不尽人意。本文研究发现,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患者血透前护理质量评分(80.49±2.38)分、血透中(83.17±1.33)分、血透后(82.06±1.40)分。本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13.64%、投诉率6.82%。根据护理流程管理的要求,医院应在明确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将护理流程管理模式,应用到血透患者的管理中,对护理风险发生率的降低,具有重要价值[1]。护理流程管理在血透室的应用方法及应用优势如下:(1)护理流程管理制度:医院应根据血透患者的护理需求,及常见的护理风险,建立严格、完善的管理制度。从穿刺、消毒、隔离、用药等方面,对护理质量进行控制。透析前,应嘱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避免发生护患纠纷。(2)护理管理流程:医院应从接诊、透析准备、管路冲洗、透析器的使用等方面,完善护理流程。为确保护理人员能够按流程落实护理服务,医院需组织其进行培训,提高其护理专业素质,提高护理质量。(3)护理流程管理方法:血透前,护理人员应对血透参数、患者信息进行核对。识别无误后,方可上机,以免发生护理风格。另外,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及健康宣教,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缓解,提高其血透依从性[2]。血透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与患者沟通。从饮食、生活、心理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指导,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1]。血透后,护理人员需嘱患者妥善休息,同时,也可以与其他患者相互交流治疗经验及体会。使患者与患者之间能够相互鼓励,增强各自的治疗信心。本文研究发现,实施上述管理方案后,本组患者血透前护理质量评分(96.59±1.45)分、血透中(98.74±1.06)分、血透后(97.52±0.29)分。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护理质量更高。本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2.27%、投诉率0,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护理安全性更强。

综上所述,将护理流程管理,应用到血透室,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及投诉率。

参考文献

[1]代天梅.流程管理对血透室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临床观察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8):278-279.

[2]应成兰.血透室护理质量检查评价现状调查及追踪方法学应用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3):3601-3603.

[3]魏蕙丽,史桦.优质护理在血透室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5(23):124+126.

论文作者:付嘉怡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  ;  ;  ;  ;  ;  ;  ;  

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效果的分析论文_付嘉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