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能被训斥的人仍然可以追回来--中国科技期刊“十二五”规划回顾与“十三五”展望_影响因子论文

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中国科技期刊“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来者论文,中国论文,二五论文,犹可论文,科技期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5年6月19日,汤森路透集团(以下简称“汤森路透”)发布2014年《期刊引证报告》,我国科技期刊各学科领域期刊种数、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学术指标有所提高。2015年10月21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信所”)发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1],我国科技人员的国际论文共被引用1287.60万次,与2014年统计时比较,数量增加了24.2%,连续2年排在世界第4位。中国科技期刊作为展示国家科学与技术发展实力的窗口,在传播科研成果、服务国家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中国科技期刊“十二五”回顾

       1.1 顶层设计,宏观布局

       1.1.1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下简称“总局”)作为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制定者,统筹新闻出版业的总体布局,其中“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涉及学术期刊部分包括“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国家学术论文数字化发布平台”“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2]。“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和“国家学术论文数字化发布平台”在“十二五”期间没有启动;“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于2012年启动,中间停止,2015年第2次启动[3]。“十二五”期间,学术期刊体制改革、学术期刊质量管理和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项目,是总局主抓的项目;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是总局主办的盛会;“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百强报刊”是总局评的奖项。

       总局对学术期刊体制改革和质量管理的重视,表明国家对“学术期刊”“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视。2011年5月,中国新闻出版报社转企改制,挂牌成立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的进程中率先垂范。2012年,总局加强对“学术期刊”“科技期刊”的建设和管理。继2011年首次举办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培训班之后,2012年6月总局在北京又举办一次有关刊社负责人的培训班。2012年7月,总局公布《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提出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引起了全国“学术期刊”“科技期刊”界的热烈讨论。2014年4月,总局出台《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并于同年11月公示了第一批认定的学术期刊名单……“十二五”期间,国家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推动期刊改革的意图非常明确,意在加强学术期刊的管理。作为学术期刊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期刊,更应该规范编辑出版并逐渐提升其刊物的品质。

       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是总局“十二五”抓的另外一个项目,工程先后于2006年和2012年被明确列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3]2014年9月,工程项目发布招标公告;2015年4月,工程启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标志着工程进入全面启动与建设实施阶段。期刊出版作为工程的应用试点之一,分为34个包,涵盖了期刊的策划、编辑、发行和数字出版、XML生产管理等环节。工程对期刊的出版形式、业务流程、内容媒介、发布渠道、上下游产业链、服务形态和信息利用方式进行整合,力图实现传统出版与数字技术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和管理的深度融合。2015年3月,总局新闻出版重大科技工程项目领导小组确定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人民论坛杂志社、广西师范大学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期刊出版单位作为工程期刊部分的应用试点单位。

       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刊博会”)由总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联合主办。首届“刊博会”于2013年9月在武汉举办,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等学会组织业内期刊集中参展。2014、2015年的两届“刊博会”还在宜昌、襄阳等地举办分会场。3年以来,“刊博会”组织了几十场有关“创新传播,融合发展”的专业论坛,为科技期刊界搭建了一个崭新的交流平台。

       中国出版政府奖和“百强科技期刊”是总局对科技期刊的评奖激励;“网络连续型出版物”申请试点是总局适应期刊发展现状的探索与尝试。“十二五”期间,中国出版政府奖颁发2次。2011年1月,总局发布“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名单公示”,《科学通报》《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辑:应用物理与工程》(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等10种科技期刊获得期刊奖,《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细胞研究(英文)》(Cell Research)等20种期刊获得期刊提名奖;2013年12月,总局发布“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入选获奖名单公示”,《纳米研究(英文版)》(Nano Research)《化工学报》等10种科技期刊获得期刊奖,《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英文版)》(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等20种科技期刊获得期刊提名奖。“十二五”期间,“百强科技期刊”评选2次。2013年6月,“百强科技期刊”公示,《植物学报(英文版)》(Molecular Plant)《物理学报》等100种科技期刊获奖;2015年9月,《细胞研究(英文版)》(Cell Research)《中国科学:数学(英文版)》(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等100种科技期刊获奖。网络连续型出版物规范管理试点工作于2015年4月23日启动,是总局依据《出版管理条例》《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为推动期刊与网络出版融合发展而采取的措施。首批期刊试点单位有《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临床转化神经医学(英文)》(Translational Neuroscience and Clinics)等。2015年8月,首批试点单位获得“网络型连续出版物号”。

       1.1.2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科协”)的宏观布局体现在精品科技期刊的打造上,科协“十二五”规划(2011~2015)把打造精品科技期刊作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发展的主要部分。打造精品科技期刊具体化为提高科技期刊论文质量、加大“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实施力度、推进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推进科技期刊数字化平台建设、加强科技期刊发展能力建设。[4]

       “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在“十二五”期间完成了第3期项目(2012~2014),2015年评选出第4期项目(2015~2017)资助名单。在结束的第3期项目(2012~2014)中,精品科技期刊工程支持《中国中医药杂志》《地球物理学报》等期刊累计128种369项次。在第4期项目(2015~2017)中,精品科技期刊Top50项目包括《体育科学》《分析化学》等50种期刊;学术质量提升项目有《物理化学学报》《系统工程学报》等68种期刊。通过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稳步提高,学术影响力持续增强;期刊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办刊能力大幅度提高;内容传播更加快捷高效,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集约发展模式成效显现,集群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引领科技创新作用积极体现。[5]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体现国家对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视。2013年,科协联合总局、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以下简称“工程院”)和财政部推出“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评选出A、B、C、D类英文科技期刊进行资助,A类每刊资助200万元/年,B类每刊资助100万元/年,C类每刊资助50万元/年;D类项目支持新创办英文科技期刊,每刊一次性资助50万元。[6]2013~2015年,该计划共资助125种英文科技期刊。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一笔科技期刊资助经费,体现我国政府对科技期刊发展的支持和厚望,更是推进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提升英文科技期刊国际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由科协和总局主办,地方科协和地方新闻出版广电局承办的一个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十二五”期间,论坛举办5次,由开幕式及大会报告、高峰论坛、专题分论坛、科技期刊走进高校(科研院所)等内容组成,探讨当下科技期刊发展的热点话题,旨在加强科技期刊基础理论研究和学术研讨,建立科技期刊与大众传媒沟通机制,增强科技期刊的社会责任。

       除此之外,科协2012年3月组织赴上海、云南开展“科技期刊创新发展专题调研”。除了总结上海地区科技期刊提高国际影响力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为“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课题研究积累部分第一手资料外,参与调研的专家还指出云南地区科技期刊虽总体水平不高,但有特色、有发展空间;认为地方科技期刊因为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地域性,其读者范围以及相应的发行、广告等市场行为受到很大限制;建议创新地方科技期刊的出版与管理机制,明确办刊定位,为地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7]科协、教育部、总局、中科院、工程院5部门2015年11月发布“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充分认识科技期刊及其在学术评价中的独特作用,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的功能定位、大力营造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5年12月印发《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以下简称“五不准”),督促科技期刊出版有关单位对撤稿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逐步建立科研行为严重失信记录制度和黑名单信息共享机制,推动科技评价体系改革,规范科研诚信管理,维护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意见”和“五不准”引起了期刊界、学术界的强烈反响。

       1.1.3 教育部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科技司委托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承办第4届、第5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评选活动。《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等60种科技期刊,《北京邮电大学学报》《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等120种科技期刊,《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后更名为《食品科学技术学报》)《船舶与海洋工程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等30种科技期刊分别获得第4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癌症(英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林业研究(英文版)》(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等49种科技期刊,《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等108种科技期刊,《中医学报》《陶瓷学报》等30种科技期刊分别获得第5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

       从评比结果看,第4届获奖期刊有2个重要特征,一是以往评比将所有进入SCI的高校期刊都评为精品,这次是Q1、Q2的期刊直接入选,其他分区(进入Q3、Q4)需要票决,这反映出高校科技期刊在提高国际影响力方面前进了一大步;二是特色期刊评比注重遴选“在专业学科领域有特色并具有较大影响”的期刊,入选期刊从刊名就可以看出学科特色。在高校期刊的评比活动中,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还十分重视编辑出版质量的审读工作。个别科技期刊学术指标得分情况尚可,但因为编校质量较差,最终未能获奖。

       1.1.4 中国科学院

       “十二五”期间,中科院积极参加6部委推出的“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6];推动中科院“知识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研究制订工作;修订完善并出台中科院科学出版基金专项择优支持办法和科技期刊增刊备案管理细则;继续组织实施《中国科学》杂志社、OA期刊平台等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期刊出版领域引进优秀人才计划。[8]

       在“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中,中科院获奖的科技期刊数目占比较高,2012年获取经费1400万元(占全国56%),2013年获取经费3250万元(占全国43%),2014年D类获取新刊资助100万元(占全国20%),2015年D类获取新刊资助150万元(占全国30%)。[8]围绕该项目展开的后期交流、综合考评成为“十二五”期间中科院所属科技期刊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主要内容之一。2014年7月,由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刘兴平、中科院院士林尊琪、陈润生等9人组成的中科院考评组,对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的期刊《光:科学与应用》(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进行了考评。通过该计划,中科院科技期刊整体国际影响力提升显著,一批精品期刊脱颖而出,SCI引证指标同学科位于Q1区12种,占中国大陆期刊近70%。[8]

       积极推动“知识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制订为中科院“十二五”期间做的另一项工作。由科学出版社和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制订《知识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已经中科院秘书长办公会议审议原则通过,现正在建设过程中。在中科院科学传播局的大力推动下,该项目得到了财政部文资办1520万元经费支持。[8]中科院打造的《中国科学》杂志社、OA期刊等平台,在国内外取得了一定的反响(见1.3.1和1.3.2),目前正在打造的是资源环境科技期刊平台。2014年5月,中科院科学传播局通过对156种院属科技期刊进行测评,由此发布《2013年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科技期刊排行榜》,最后评选出一等基金支持、二等基金支持和三等基金支持的科技期刊。中科院期刊编辑队伍建设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择优支持16位优秀人才,缓解了中科院期刊出版领域人才匮乏的局面。

       除此之外,中科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于2013年10月在北京会议中心主办了“科技期刊与科学发展”论坛;中科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连续举办4次“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主编岗位培训班”,4届“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与传播专题培训班”,4次“学术研讨会(分别为第21次、第22次、第23次、第24次)”等会议或培训。以上这些学术交流活动对中科院科技期刊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014年底至2015年初,中科院、教育部、科协都启动了关于“十三五”期间科技期刊发展的规划研究。

       1.2 学术指标,稳步提升

       1.2.1 学术质量

       “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人员的国际论文发表数量、被引用次数显著增加;我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学术指标有所提升。从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和汤森路透《期刊引证报告》的指标来看,我国科技期刊正逐渐担当传播我国科研成果、展现我国科研实力的重要载体。

       (1)基于《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科技期刊学术分析

       表1列出了2011~2014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我国科技核心期刊的几个重要引证指标的平均值[9~12]。由表1可知,近4年来,我国科技核心期刊影响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各项指标平均值逐年稳步递增:期刊的核心总被引频次从2011年的1022次/刊上升到2014年的1132次/刊;期刊的核心影响因子从2011年的0.454上升到2014年的0.523;期刊的核心即年指标从2011年的0.059上升到2014年的0.069;期刊基金论文比、海外论文比和核心他引率基本保持不变,分别为0.53、0.02、0.82;期刊的篇均引文数从2011年的13.97条/篇上升到2014年的17.7条/篇。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9~12]中的数据来源主要基于中文科技期刊和少量的英文科技期刊(2012年包括1930种中文期刊、64种英文期刊;2013年包括1919种中文期刊、70种英文期刊;2014年包括2312种中文期刊、71种英文期刊),其发展现状主要适用中文科技期刊。目前,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刘志强,张芳英等学者[13]归纳为:①语种的限制;②期刊学科分布和发展很不平衡;③期刊总量很大,但整体水平不高,期刊刊文的被引用率很低;④期刊改革和创新缺乏宏观性指导,部分行业类期刊两极化情况严重;⑤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国家各类评奖和资金资助中,中文科技类学术期刊所占比例偏低。针对上述这些基本情况,为了促进我国中文科技类学术期刊更好地发展,加快中国期刊“走出去”步伐,提升中文科技类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综合质量,刘志强,张芳英等学者[13]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中文科技类学术期刊的改革:①明确期刊的受众范围,有针对性地创办多语种期刊;②优化期刊的学科结构,有针对性地改革和创办新刊;③规范各类统计和评价指标,使评价结果对期刊的指导更具科学性;④在评审期刊的时候,适当向中文科技类学术期刊给予政策性支持,以增强中文科技类学术期刊前进的动力。

       (2)基于《期刊引证报告》的科技期刊学术分析

       2011~2014年的4年间,我国被SCI收录的科技期刊依次为196种(大陆143种、台湾37种、香港16种)、199种(大陆147种、台湾37种、香港15种)、209种(大陆154种、台湾34种、香港19种、澳门1种)和218种(大陆163种、台湾35种、香港19种、澳门1种)。[14~17]“十二五”期间,我国SCI科技期刊大陆部分的各项指标呈现如下特征。

       在收录种数上,如图1所示,2014年,大陆计有163种科技期刊被收录,相比2013年度的154种,增加了9种,增幅为5.8%;2013年相比2012年的147种,增加了7种,增幅为4.8%;2012年相比2011年的143种,增加了4种,增幅为2.8%。由此可知,我国大陆SCI科技期刊在品种数量上呈增长趋势。

      

       图1 2011~2014年我国大陆SCI收录的科技期刊种数变化图①

       在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方面,如图2-a、2-b所示,2011~2014年,我国大陆的SCI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平均值增长282.29次,增长了26%。相比2011年,2014年我国大陆的SCI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平均值增长0.471,增长了46%。数据体现两点:①我国大陆的SCI期刊在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的上升速度已经超过了JCR收录的期刊增长速度。以2013年为例[18],2013年度JCR收录我国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平均值和影响因子平均值相对于2012年分别上升了17.7%和10.8%,JCR收录的全部8474种期刊的上升幅度则分别为8.0%和3.5%。②我国SCI期刊在某些学科已经形成一定影响力。根据各学科领域中的相对位次分析,2014年我国已有15种④科技期刊进入Q1,相比2011年的4种,翻了近4倍。其中《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的影响因子在植物科学的196种期刊中位居第8(学科相对位置为4.08%),《光:科学与应用》(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的影响因子在光学的82种期刊中位居第4(学科相对位置为4.88%)。[18]

      

       图2-a:2011~2014年我国大陆SCI收录的科技期刊被引频次走向图②

      

       图2-b:2011~2014年我国大陆SCI收录的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走向图③

       1.2.2 品种数量

       2011~2014年,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统计的“自然科学、科技类期刊”⑤(简称“科技期刊”)数据,我国科技期刊出版种数、平均期印数、总印数、总印张均有一定波动(见表2)[19~20]。

      

       “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期刊呈现出版品种缓慢增加,平均期印数、总印数、总印张逐渐减小的趋势,如图3所示。

      

       图3 2011~2014年我国科技期刊出版种数、平均期印数、总印数走势图⑥

       2011年我国科技期刊为4920种(期刊总数为9849种),2012年为4953种(期刊总数为9867种),2013年为4944种(期刊总数为9877种),2014年为4974种(期刊种数为9966种)。[19~20]科技期刊总数约占期刊总数的50%。相比2011年,2012年科技期刊种数有所上升,2013年有所下降,2014年继续上升。我国科技期刊种数的上升,和中国科协等6部门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类资助、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申办新刊有一定的关系。

       2011~2014年,我国科技期刊的平均期印数、总印数、总印张均呈现下降趋势。以平均期印数、总印数为例,如图3所示,平均期印数、总印数分别下降430万册、6130万册,都下降了13%。平均期印数、总印数、总印张的下降表明,我国科技期刊从传统纸质出版向数字出版、OA(开放获取)出版转变,科技期刊管理也逐渐从粗放型管理转向集约化、集群化管理。

       1.3 管理运营,加速创新

       1.3.1 集群化

       我国科技期刊的集群化发展经由“十一五”期间的开篇布局,“十二五”期间逐渐成形。高等教育出版社学术前沿系列期刊、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科学出版社《中国科学》杂志社、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等一系列期刊群已在尝试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高等教育出版社Frontiers学术前沿系列期刊[21]大部分创刊于“十一五”期间,刊群发展于“十二五”期间,是目前国内覆盖学科最广的系列英文学术期刊,涉及基础科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等4个学科领域。刊物采用在线优先(Online First)出版方式,保证文章以最快速度发表。Frontiers系列期刊数据库共含28种全英文学术期刊。刊物学术质量和规范化运作在国际上得到较高认可,特别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已有期刊陆续被SCI、Ei或PubMed等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同时,系列期刊中有15种自然科学类期刊被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收录。经过几年的发展,Frontiers学术前沿系列期刊逐步缩短刊期,使更多的中国学术论文进入国际视野,增强了中国学者与国际同行的沟通和交流。

       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22](以下简称“期刊中心”)成立于“十二五”期间的第1年(2011年3月),目前共出版23种期刊。其中中文期刊14种,英文期刊9种;科技期刊15种,社科期刊8种。《临床转化神经医学(英文)》(Translational Neuroscience and Clinics)在2015年获得总局试点出版网络连续型出版物。期刊中心负责编辑出版17种期刊,此外还担任6种期刊的出版单位。除《鸟类学研究(英文)》(Avian Research,北京林业大学主办)、《中医科学杂志(英文)》(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北京中医药大学为第一主办单位、清华大学出版社为第二主办单位)、《石油科学通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第一主办单位,清华大学出版社为第二主办单位]外,其他期刊都是清华大学主办或主管的期刊。期刊中心依托清华大学的学科优势,发挥期刊出版的集群优势,不断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纳米研究(英文版)》(Nano Research)影响因子为7.010,在所属的4个学科分类中全部在Q1区;《建筑模拟(英文)》(Building Simulation)的影响因子为1.029,位于Q2区。《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于2015年9月被SCI收录。《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技与出版》等始终被国内主要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物理与工程》入选了中信所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近年来,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期刊屡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百强科技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荣誉称号;5种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

       《中国科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23]成立于1995年,2009年成为全国第一家转企改制的学术期刊出版单位。杂志社主要负责编辑出版发行《中国科学》系列期刊和《科学通报》(简称“两刊”)。“两刊”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是我国学术期刊中的知名品牌。“两刊”系列包括《中国科学》的数学、物理学(含力学、天文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中英文刊14种和《科学通报》中英文刊2种,共16种刊物。《中国科学》各辑均为月刊,《科学通报》为旬刊。“两刊”被国内外各主要检索系统收录,如国内的《中国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美国的SCI、CA、EI,英国的SA,日本的《科技文献速报》等。在国家和省部级期刊评奖中,“两刊”屡次获得各种奖项,如第一、二、三届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和期刊提名奖,等。

       《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24]是以编辑出版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各类医学期刊为主要任务的全国性医学期刊出版机构,也是中华医学会对其所主办的各类医学期刊实施管理的重要业务部门。目前,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医学期刊已达131种,包括“中华系列”“中国系列”“国际系列”“英文系列”,形成了国内医药卫生界数量最多、影响最大、权威性最强的医学期刊系列。中华医学杂志社直接编辑出版24种期刊,同时对中华医学会主办、委托省市医学会或医学院校、科研院所编辑出版的107种期刊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十二五”期间,《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新设立了新媒体部、市场营销部,加速推进期刊社的数据出版进程,全面打造“互联网+”时代里适合医生继续教育学习的学术产品和服务。在国家期刊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的评选中,“中华系列”杂志均榜上有名。

       实践表明,我国科技期刊的集群化建设已然成为其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的科技期刊集群必须认清且适应国内期刊的出版特点、挖掘互联网给科学传播带来的便利,把握科技期刊的机遇与发展趋势,构建学术社交网络和学术社区,逐渐完成期刊出版业向知识、信息服务业的转型,从而实现中国科技期刊集群的跨越式发展。

       1.3.2 数字化

       回顾“十二五”期间科技期刊数字化方面的关键词,OA、DOI、ORCID、数据库建设等为我国科技期刊传播提供更为标准和规范的服务。我国科技期刊出版利用网络传播的便利性,逐渐由“内容提供者”向“信息服务者”转型。

       OA(Open Access)是“十二五”期间期刊出版的重要模式之一。目前,国内的OA平台有中国科技论文在线(Science Paper Online)、中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COAJ)、中国地学期刊网、中国光学期刊网、开放阅读期刊联盟、OA图书馆,等。[25]截至2015年11月22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总访问量32864089次,首发论文83303篇,优秀学者论文92214篇,自荐学者论文共31219篇,科技论文共1256676篇,OA在线资源集成平台包括OA期刊222种、OA仓储20个,平台搜索论文数为639390篇;中国地学期刊网在线总访问量23063793次,OA期刊26种,年点击率达7265370次,国外访客的月点击率为6170次。虽然“十二五”时期我国的OA期刊出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外在OA出版平台建设、OA文章统计、构建学术圈子、整合各种资源等相比,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DOI系统是IDF、CNRI(美国国家创新研究所,DOI的技术支持机构)以及各个RA(注册机构)共同管理和运行的数字对象标识体系,运用在数字出版、信息服务等行业中。[26]2010年11月,DOI系统被正式认定为ISO国际标准。在国内,2007年,中信所和万方联合向国际DOI(IDF)申请取得了DOI的中文注册权。2013年CNKI向IDF申请了中文DOI的代理注册权。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大部分与国外出版商合作,采用的是合作出版商为其注册的DOI;小部分期刊社作为独立的机构会员加入Cross Ref,包括中国科学杂志社、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等。DOI后期的应用还应该考虑和我国参考文献的一致性、检索元数据的标准和准确性等问题。

       ORCID(Open Researcher and Contributor ID)为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ORCID提供一套16位的唯一且可以永久使用的身份识别码,通过这个识别码将一位研究人员用不同姓名形式发表的成果集结起来,并将他的学术活动及成果记录在一起,比如基金资助、会员资格、会议参与等。全面记录研究人员的学术成就与引用情况,能够更好地了解研究人员的影响力与贡献,改变我们对知识生产的传统观念,进而改变科研活动认可机制和学术评价方式。ORCID被Cross Ref称为“作者DOI”,诸多期刊如《自然》等在投稿时已要求必须提供ORCID学术身份证号。国内与ORCID类似并与之关联的平台有“中国科学家在线”(iAuthor)和“清华学者”。国内学者颜帅自2014年下半年开始参加国际ORCID指导委员会的工作。

       “十二五”期间,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集成商在技术提升、业务服务创新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在技术提升方面:2011年,中国知网斥资5000万元进行系统改造和升级,形成了云框架下的新平台。2010年12月万方数据成功申报并承接“以科技文献服务为主的搜索引擎研制”课题,与其他IT企业共同完成国家863计划中的“云计算关键技术与系统”。[27]业务服务方面:中国知网提供“云出版+云服务+云数图”平台服务,该平台已经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提供有限数字出版平台服务,编辑部可以自行独立操作,随时随地进行出版,通过CNKI平台统一发布。

       除此之外,XML、微信等技术也在为我国科技期刊所用,使科技期刊的传播更为顺畅。科技期刊的发展需要集群发展,应对国际竞争;更需要数字化发展,规范文章显示度,明确作者的贡献度,提升期刊内容的传播度,进而更好地服务国家的科技创新。

       2 中国科技期刊“十三五”展望

       2.1 推动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的综合改革

       我国学术期刊出版改革进程的迟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期刊的编辑单位和出版单位的复杂性决定的。我国学术期刊占期刊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数量庞大,绝大部分的期刊编辑部是纳入在高校、科研院所和学协会的事业体制管理内的,不愿意转成企业体制、不愿意转入或组建经营性质的出版单位,改革阻力很大。因此,可以考虑设立期刊出版单位综合改革的试点,树立可推广、可复制的样板。

       第一,建立针对试点单位的“绿色通道”,在期刊(包括电子、网络连续出版物)创办和变更等手续上给予倾斜。试点单位在试点期间获得创办一定数量期刊的自主权(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总数控制),在期刊变更上简化手续,以便积极布局,形成合理的学术期刊结构。

       第二,在其他高校、科研院所或学协会与试点单位合作出版期刊的创办和变更手续上,有关部门可在跨主管、跨主办单位甚至跨地域审批的层面予以支持,鼓励试点单位扩大规模。

       第三,对于学术编辑和出版经营分工合作的出版模式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对于合作出版期刊,试点单位积极探索管理办法;同时主管部门在有关规定、政策层面明确出版单位的职责、强化出版单位的作用,使其在期刊管理和办理手续、出版服务、质量控制和营销推广等方面发挥枢纽作用。

       第四,对于试点单位在工商(广告)管理部门、邮政管理部门等办理期刊经营手续遇到困难时,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帮助说明和支持。(比如按现行规定,出版社营业执照上要载明所有出版的期刊的刊名,仅这一点就给出版社带来不小的麻烦。)

       第五,也是很关键的一点,国家要支持试点单位在建设或经营学术出版服务平台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在今后5年内把试点单位培育成有期刊编辑、出版、营销发布渠道,有包括研究数据、过程的采集、加工、发布等在内的学术服务能力,能与国际学术出版商竞争的综合性的学术服务机构。

       2.2 真正把科技学术成果的网络出版置于优先地位

       传统期刊的本质是什么?从字面理解,期刊就是按期(或定期)发布(刊,发也);学术期刊的主要任务就是汇集、整理和传播研究成果。大体上讲,学术期刊的历史已经有350年了;350年基本是这样——成果按论文的格式展现,投稿接受之前要经过评审,编辑按一定规则选择、加工和整理,出版商负责生产、发行(当然编辑或编辑部自己发行的也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过去350年的出版范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冲击,新的出版范式必将建立起来、推广开去。

       可以预见,在我国“十三五”期间,网络出版将和纸质出版一样被行政许可、被学术界和管理层认可、被依法依规监管;学术出版的主要任务将是动用各种网络技术为作者服务——为他们开展研究提供思路和线索、提供方便条件,为他们提供甚至定制写作工具(包括但肯定不限于实验或研究报告怎么写、论文怎么写、科技新闻怎么写,参考文献怎么整理,研究数据或过程怎么梳理并表现),给他们提供全面展示自我和相互交流的平台,帮助他们快速、广泛地传播研究成果,等等;学术出版在继续面向科学研究的同时,还将面向国家创新和社会治理。

       当然,要完成上述这些任务,需要解决很多理念和技术问题,比如如何延续350年来学术出版好的做法并发扬光大,如何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如何真正解决数据的互联互通,如何让数据保存、读取和利用经得起百年、千年的考验。

       在我国,网络出版优先地位的建立,会经历这样几个阶段:1)基于传统期刊的网络化,也就是我国大多数期刊目前所做的——把期刊、论文纸质版变成网页版。在这个阶段,有一部分期刊率先实行了有别于传统期刊的网络“优先出版”,有一部分期刊会逐步放弃“期”的概念,而把重心放在按“篇”发布;2)纯网络期刊的出现,这一点不用多讨论,因为总局已经在开展网络连续出版物行政许可的试点;3)去“期刊”化,用“品牌+平台”发布研究成果。这里所指的品牌,可以是传统期刊名称的延续,也可以是任何新的创建;一个品牌可以出现在一个平台、也可以出现在多个平台上,反过来,一个平台可以容纳1~n个品牌。

       2.3 建设以我为主、开放合作的科技信息国际发布平台[28]

       在2012年10月由科协、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联合主办的第8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中科院院士朱作言担忧:“近年来中国科技发展迅速,但一想到‘两头在外’(仪器买进来,文章发出去)的问题,心就凉下来了。”(其实这种担忧由来已久)如果没有自己的仪器创新、没有自己的科学交流平台作为支撑,中国科技发展的辉煌将很难持续。在中央电视台有关“千人计划”的报道中,某知名科学家“归国之后致力于培养年轻的科技人才,目前这些年轻人已经在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30项创新成果”。我们仅从该科学家所在的官网上就发现(当然很不全面也不一定准确),这些期刊没有一个是中国的。

       中国科学家有国际交流的需求,这有利于科学的进步,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或绝大部分)国家都是一样的。但在某些评价政策的驱使下,我国科研人员把自己科研成果的首发权、一定时限内的著作权无偿甚至花钱交给国外期刊,科技信息发布只是一味地借“船”出海。不难设想,一旦我们上不了这些“船”或这些“船”出了问题,我们的信息交流乃至信息获取就会受到阻碍。现在中国最优秀的研究成果都发表在国外(也就是美欧)期刊上或平台上,大部分版权和发行渠道掌握在外商手里,对可能出现的非常时期的国家科技信息安全就可能会构成威胁。

       我国制定了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但由于我们“出口”的论文绝大多数是英文的,有多少中国的企业会关心、能关心中国的科技界在国外发表了什么创新成果?即使还有一部分企业关心国内的科技期刊发表了什么论文,由于我们最好的成果都发表到了美欧,中国企业对国内科技期刊的关心还有多大意义吗?“中国企业对国内(研究成果)不抱什么希望”[29]。习近平在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边界日趋模糊,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中国的科研工作、科技期刊工作、信息加工和投送平台如果不能服务于科技创新、产业进步,不能最终服务于明天的工程实践、经济建设、社会治理……其存在的价值又如何体现?

       综上,建设以我为主、开放合作的科技信息国际发布平台,显得极其重要。

       我们认为,目前建设我国科技信息国际发布平台存在3种路径。第一种选择,建设全新的“科技在线服务平台”(或类似的名称)。这符合国际学术传播发展的开放获取趋势,也符合我国科研成果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需求,是首选。第二种选择,引导、鼓励国内有实力的数据库公司加强英文科技期刊等信息发布平台的建设、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但因企业战略能否与平台建设目标一致还难以确定,也难以长期保证,这作为次要的选项。第三种选择,将某出版单位改造成国际科技信息集团,将出版企业改革与平台建设结合起来,在深化改革上有所创新。但因体制束缚的阻力很大,所以这作为最后一种选择。

       2.4 编辑技能多元化

       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末,对编辑的能力要求总体上看是比较单一的,也就是绝大部分编辑都是在做论文和期刊的格式规范;相应地,对编辑也基本都是要求其具有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熟悉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有一定的外语基础、会简单的计算机技术,等等。由于期刊出版实行主办制度、编辑部体制,编辑还需要进行纵向的编辑管理——包括联系或者服务主编、编委会,联系排版(有不少编辑部甚至雇用全职的排版人员或编辑自己排版,当然自己排版的不是很多)、联系印刷、联系邮局发行(后来又有非邮发联合征订、自办发行、二渠道)。

       我们对“十三五”期间学术出版的第一个展望就是推动出版单位的综合改革。如果有相当多的期刊从编辑部“出版”转向由出版社、杂志社出版,编辑出版活动相对集中,对编辑的素质和技能要求就会发生比较大的改变,其中最明显的将是传统体制下的编辑纵向管理变为新体制下的出版横向服务。我们继而展望,“十三五”期间网络出版将被真正置于优先地位。在这些前提下,编辑工作很有可能分成3个主要环节——学术组织、生产管理和营销推广。

       在学术组织环节,编辑需要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有比较深厚的专业基础、有比较高超的交往技能、有比较强烈的进取精神,因为他们要和主编、编委打交道,要和科学家们打交道,要把期刊的编辑政策、出版优势宣传出去,把适合本刊的优秀学术成果拿回来,经常要在学术圈露面。我们说得比较高超的交往技能,就是指可能某些编辑不是或不全部是在本学科领域活动,但他一定要有和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对话的资本和能力。这个环节的编辑被称为科学编辑、学术编辑(Academic Editor)、策划编辑、管理编辑(Managing Editor)的可能性大。

       在生产管理环节,编辑可能会被称为出版编辑、版面编辑或技术编辑(Technical Editor),也可能是管理编辑,各单位可“因地制宜”。传统体制下的很多编辑会选择这样的定位:我有本事做好文稿的编辑加工、期刊的版式处理等等,我把这些工作做好就行了。生产管理环节的确也十分重要,我们一直强调期刊的学术质量和编辑质量同等重要,任何一方都不可偏废。同样,对出版编辑或技术编辑的要求也要很高,他们应该准确地发现各类错误、合理地指出并纠正问题、承上(学术组织)启下(营销推广)、左(作者)右(排版印务发行网络人员等)逢源。在此我们还必须指出的一种可能性是,如果一个出版单位的期刊足够多、人员又有限,其出版编辑的职责可能更多的是管理其他的版面或技术编辑。我们可以展望,“十三五”期间会有不少专业的编辑服务公司或自由职业者出现,为期刊提供文稿处理服务。在这种情形下,文稿处理、版面编辑只是流水线上的一环,“编辑”的职责会变得十分单一。

       在营销推广环节,出版单位的“编辑”或经理们既要做好传统的纸质和网络发行,还要不断地用新手段开拓新市场。但不管用什么手段,出版单位要把其收集、整理、加工的学术产品“卖”出去。这些产品包括但肯定不限于论文形态或论文级别的颗粒度,营销对象包括但肯定不限于图书馆、学者身份的个人用户,手段包括但肯定不限于数据库销售、集团采购、阅读卡推广、新媒体造势,等等。

       当然,任何展望都要考虑基本国情。我们很难预料期刊审批制、主管主办制、属地管理制在“十三五”期间会有根本性的改变,也许很多期刊会维持“编辑部体制”(正如几年前有调查报告指出某系统“编辑部”平均“出版”的期刊不到2种)。但传统体制有问题的时候、学术出版发展受阻的时候、学术出版为国家创新贡献不足的时候,变革迟早会发生。即使一定数量的期刊及其编辑维持“现状”,我们的展望仍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5 科技期刊(服务)好不好,用户说了算

       传统上,学术期刊的用户主要是,或者我们认为是,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另外还有少数工程技术人员、应用实践人员和行政、事业管理人员。

       在21世纪之前,因为学术期刊的用户集中于学术机构的特点,高等学校、研究院所等图书情报机构成了用户代表——他们通过读者对期刊等出版物的需求调查,通过对期刊的定量定性分析,帮助读者选择订购期刊。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图书情报机构以及与之相关甚至是同一机构的文献计量机构,在期刊评价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期刊编辑出版者把被文献计量机构的数据库收录、在某些评价报告里的排名,当作期刊办得好不好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标准。

       图书情报机构是一部分用户的集中代表,其分析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期刊质量的高低、影响力的大小。但这不是期刊追求的全部目标。其实,很多从事文献计量工作的老师对此还是有十分清醒而正确的认识的,一再强调其评价报告只是为图书情报机构采购所用,而不是要指挥办刊者干这干那。

       期刊编辑出版者追求被某些数据库收录、重视某些文献计量指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否则期刊稿源就会成问题。我们的科研和人事管理部门简单地把学术评价等同于期刊及其论文评价,把对科研人员、科研机构的评价简单地等同于期刊及其论文评价,过分强调发表论文在科研评价中的作用,有的甚至把发表论文当作科研的终极目标,为期刊单纯追求计量指标,为全民追求发表论文,为科研产出华而不实、不能落地、不能为创新服务,推波助澜。

       现在世界已经进入了网络出版的新时代,科学传播、交流、评价的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近年提出学术出版要服务于科学研究、服务于社会治理、服务于国家创新,这样传统意义上的期刊、现代意义的学术出版的“用户”也会发生质的变化。

       学术出版首先要为作者、也就是科研工作者提供个性化、即时化、多样化的服务。原来受条件所限,科研成果不得已用几页纸、几篇文章来展现,不得已采用事前评审的机制;在网络出版的时代,科研成果可以完整、及时、多种方式地发布。如果传统的期刊还要继续生存,其对科研工作者的成果发布的服务就不能局限在几页纸(或者几页纸的网页版)、几篇文章、几本刊。

       我们在这个“展望”的标题中的“期刊”后面接着括注“服务”,是为了要在此说明,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能否从简单地编辑出版期刊,走向为学者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服务,服务得更专业、更有效,是值得传统期刊从业者深思的。

       虽然在“期刊”或其服务的用户群里,有发表论文、阅读论文需求的占了一定比例,但还有很多用户我们也要足够重视:企业研发人员可能是今后国家创新的主体之一,对他们获取国内国外科研成果信息的需求我们要服务好;政府管理人员可能要从发表的科研成果里找到解决某个社会问题的方案或线索,我们学术出版者要提供相应的服务;等等。

       学术期刊或说学术出版,服务于科学研究本身,是天经地义的,也是今后要继续做好的。但这不是学术出版的全部使命。学术出版只有同时服务好科学研究、社会治理、国家创新,才会对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才会有相应的价值体现。[30]所以,如何准确合理地界定学术期刊出版(学术出版)的用户,如何满足用户需求,如何得到用户认可,是“十三五”期间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注释:

       ①②③图1、图2-a、图2-b根据参考文献[14~17]所绘。

       ④数据来源于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刘筱敏处。

       ⑤在期刊部分品种数量统计指标中,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将“科技期刊”称为“自然科学、技术类期刊”,为了论证的一致性,故将“自然科学、技术类期刊”称为“科技期刊”。

       ⑥图3是根据参考文献[19~20]所绘。

标签:;  ;  ;  ;  ;  

那些不能被训斥的人仍然可以追回来--中国科技期刊“十二五”规划回顾与“十三五”展望_影响因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